-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衡阳和方先觉,有些话不吐不快 -- 忘情
几乎打光,最后只剩几百人,也没投降不是!
这就像王外马甲在《老兵系列》里说的“……这一听就知道是个要牺牲的任务,但别人能牺牲,你为什么不能?(这个你是当事人自问)……”
歌颂投降派也是近年的流行了:
辽宁海城老尚家的后人大张旗鼓的纪念“民族英雄”尚可喜!
福建为洪承畴建“纪念园”!
把李鸿章吹嘘成“真中堂”!
张“国师”让秦桧率领群众的高唱《满江红》!
河里还有人说劝降台湾可以树施琅这面旗帜!
赞美投降自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了。
题外话:余程万这只部队是曾经收容过朱老总所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余部的滇军范石生部改编而成,只是不知道常德之战时还有多少云南子弟。
就像四行仓库,正确的(我认为)角度应该是:
国民党政府无能,形式都如同秃子头上的跳蚤了,还在那里寄希望于国联。
不拿军人当人。随口就要无意义的牺牲。
中层长官还有点人性,说非要死那就少死点吧。
底层的士兵有血性,面临必死之局还不畏死的抵抗。
所谓的国联毫无用处,租界的外国人根本就是事不关己:劣等人种互相杀。
上层没办法解决战局,于是想着用这种毫无意义的抵抗涂脂抹粉,而真正该做的事情一塌糊涂。忙着用宝贵的侨汇捞钱。
衡阳和方先觉也可以这么拍嘛:
上层腐化无度;
战略设想一塌糊涂,找个人填坑;
填了半天什么都没有,想殉国又怕死;最后找个借口投降;
不要重点排抵抗那些飞机大炮,专门拍他投降之后:
后悔,偷生,甚至背叛;
日本人觉得放回去更有力,于是把他放回去。
国民党政府的矛盾:杀吧,自己失信在前,再说别人更烂;留着吧,看着恶心。于是各种嘲讽,矛盾。阵亡将士家人的怒骂,嘲讽。 你以为死很可怕,其实活着才是煎熬。
万事皆可拍电影。但是角度要正确。
连我自己的好友都看不到
最无奈的选择也是放弃阵地,分散突围,而在建制上被消灭。解放战争时,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最后是化妆逃跑而被俘的,虽然早点投共,选择人民的方向是更好的选择,就就纯军人来讲,比投降,尤其是投降正在屠杀我们的异族,那就是红和黑的区别。怪不得方被国军也看不起。
方的力量尚在,至少应该可以掩护大部分突围....当然国军大概是没这个基因的,换主子的基因倒是很发达。
1946年5月19日二战四平(林彪撤退)
1946年6月26日中原突围(郑位三戴季英李先念包括王树声王震撤退)
1946年10月一战涟水(陈毅)
1946年12月二战涟水(陈毅,撤退)
1946年12月初,盐城保卫战(粟裕撤退)
1946年12月中旬,宿迁战役(粟裕胜利)
从时间上看,保卫根据地,保卫地盘和东北扩大地盘是中央指示的1946年上半年的主要任务。已经吃到嘴里的肉,谁都不会轻易吐出来的。和国民党是针锋相对的。没有中央指示谁要是提议撤退,后退的运动战那就是右倾,对敌斗争不坚决。
等到中央明白这样打不过国民党,有了四平做例子才开始撤退的。盐城撤退之后才明白,根据地丢了不可怕,地方部队一样可以坚持,比如华野九纵一开始不是山东的八路军改变,是新四军的饶子健他们,后来丢了涟水之后,华野北上,把饶子健他们这些原来当地的地头蛇留在当地打游击。
可以把皖南事变和中原突围联系起来,非常相似都是几乎全军覆灭。这些事情都充分显示了中央的思想变化,和一个伟大领导的因时因地因是不断的成长过程。但是任何成长都要付出代价,皖南事变和中原突围都是成长的代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就是领导和部下之间的信任关系和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了。
任何中央领导都是多疑的。西路军,皖南事变,中原突围中的领导,显然无法取得中央领导的信任,做事情的风格也和中央领导的想法不同。不管中央领导如何亲自部署亲自指挥,都不能改变命运。这种情况下,信任前线领导显然是最优解。
戚虽然没有被国民党捉住过,经历那样的环境考验,但却经受过共产党的大牢,在监狱里坚持自己信念的表现还是很坚强的,自己挺过了毒打不说,儿子也坐牢残疾了,但戚本禹没有像王力那样屈服。
记得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有个秦城的监狱管理干部不无炫耀地对记者谈他如何整治不服、顶撞他管教的戚本禹:大夏天让戚睡在没有防蚊设施的房间里,戚被蚊虫咬得睡不了觉.....我当时读了觉得挺意外,所意外者,当年改造国民党战犯都没用过的这种不人道做法,现在居然在报纸上成为了美谈,土工政治监狱和宣传部门啥时候堕落成这样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果自觉不被信任,也就很难敢于主动违背上级命令。中原突围后,李先念和王树声力图建立根据地,半年后部队损失殆尽,王震坚决跑回延安,虽然损失不小,建制还在。原因就是王震的359旅长期在延安驻防,极得中央信任,因此也敢于跑路。西路军失败也有不敢违背中央命令的原因。。。
李先念是西路军重要领导人,西路军最后剩下来的力量,除了被李先念程世才带到新疆的几百人和零星自己逃回延安的,大多是被国民党俘虏后我党营救回延安的,其中包括秦基伟等人。让我们后来者初听瞠目结舌的王大将向土匪下跪缴枪故事,李先念可能早就知道。他可能对毛主席那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寓意,比任何人都有更深的理解。
只要被俘时不暴露真实身份,加入敌军不算叛变,韩伟当年不就是这种情况嘛!但是不隐瞒真实身份,被敌人以身份做宣传就有麻烦,吴满有就是这种情况。
赵烈文曾经问得李秀成哑口无言。他说安庆之战(也就是天京保卫战的前哨),我们(湘军)最忌讳的就是你出祁门与英逆左右夹攻,陈玉成兵少,我军堑壕战能有效阻挡,怕的是你。
李秀成说,我苏浙省后方不稳啊。
赵烈文说,你侄子李世贤新克江山金华,整个浙江已经是囊中之物,江南大营已破,谈何不稳。
这是赵烈文的审讯记录,大意如此。
关于西路军话题河里也讨论不少,老兄这个
西路军失败也有不敢违背中央命令的原因。。。
不知证据何来,就现在史料而言,西路军的失败究竟是违背中央命令造成的,还是不敢违背(也就是遵从)造成的,整体上应该是比较清楚了。老兄这旧账重提,所谓何来
1946年6月26日中原突围
8月3日,中央军委电令成立鄂豫陕军区,李先念转入创建鄂豫陕根据地。
359旅继续突围。359旅和干部旅(2000多人)突围的时候8000多人,一路损失,快到陕西还被钟松截住了,到了延安359旅和干部旅就剩2200多人。尤其是干部旅几乎全部损失,这些人都是用于创建根据地的。
9/6回到陕北后,中央请359旅全体指战员吃饭。把吕梁根据地让出来给王胡子恢复了一部分人马,然后王胡子不断去山西充电就食。
又让陈毅从山东征兵给王胡子补充了一个旅1万三千人,陈毅仗义不但按照华野标准配了装备,还给配了炮兵营。山炮,野炮,重迫击炮,巴祖卡样样俱全。
这个待遇哪个有?显示了你只要听我的,听我指挥,亏待不了你。重用。
359旅做开路先锋,跑得快和坚决,后边总部没跟上,气得哆嗦。
真要类比,是长征的湘江战役教训。
但中央的确偏心,反而紧握着王胡子的手:你活着回来了就好!
-------
进军东北,专门安排359旅一部去发展。
陈赓合伙打仗,都得看王胡子的脸色。
但359旅在后方太久,打硬仗不行,攻不动,守不住,连新建部队都不如,但善于“搞东西”(估计不完全是好话)。
西路军一把手陈昌浩思想上有包袱,患得患失,当断不断。他是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对西路军的行动,能起“拍板”的作用。但是,这个同志的精神状态,很不理想。原因是他在红四方面军南下期间,一度支持过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后见共产国际不承认张国焘的那一套,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包袱沉重,不易解脱。他曾向我流露过:南下的事,共产国际肯定对四方面军另有看法。为了四方面军的前途,今后应唯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意见是从。陈昌浩同志愿意改正错误,紧跟中央,无可非议,但是,作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决不允许夹杂某种个人得失或山头主义的情绪在内。党内斗争嘛,谁能一贯正确?犯了错误,该检讨就检讨,该工作就工作,没有必要迫不及待地去表白自己,洗刷自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在西路军期间,陈昌浩自始至终以紧跟中央、“回到”正确路线上来而自居。对于上级的指示,奉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简直到了一切“唯上”的盲从地步。至于敌我力量对比如何,战场实际如何,哪些行不通的指示应向上级反映,哪些事关全军命运、战局胜负的问题需要机断处置,则一概置诸脑后。我们之间的两次争论,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不仅不反躬自省,反到要对我“开展斗争”哩!结果,使西路军失去战机,作茧自缚,步步被动,直至不堪收拾。我作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路军总指挥,虽向上级和陈昌浩提出过不同意见,但不无顾忌。特别是在受到中央指责的情况下,心情忧闷,不想吭声,缩手缩脚,教训是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