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回国见闻 -- Swell
江南一带,如果电车零度左右跑高速,速度100以上,基本上达不到标称里程的一半。
东北就更不用说了,零下一二十度。
很多充电站白天充电价格不到一元,而且本地还有专门的充电APP,用上去更便宜。
上海这边白天充电基本1.5-2块,司机一般中午吃饭是补一点电,等到晚上11点后去充电。如果充电成本1.5以上,其实电车完全不如油车。
这一点和你看法不一致,或许您去国日久了。
大概意思就是不惜一切搞生产力竞争,其他问题另说。当然资本的因素肯定是主要的。
林区烧柴的肯定不存在烧不暖的问题。网上睡觉前往炕洞里扔几根大柴(木头),一直烧到天亮。
平原烧柴草那肯定不行,谁能一夜不停天草。
农村很多改烧煤,就和大木柴差不多了
除了正规央媒,你都几乎看不到一点可参考的信息,哪怕加工过的。
就是垃圾轰炸,非常反人类。
多旋翼在地面交通不便场景下轻量短途载物应用已经比较成功了,现在要延伸到载人应用,主要就是安全性的考量,在水边,荒漠,高山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做试点,多测试迭代,提高安全性,而且如果电池能量密度无法短时间大幅提高,可以考虑混动模式提高飞行距离。
至于在城市人口密集处,成熟的直升机都没有大规模的应用,更轮不到安全性还不高的多旋翼。
如果有网上链接还请指出,可能是指旋翼和电动机多,有冗余,但如果旋翼可靠性不高,旋翼多也不会更安全。
我的根据有两点
1. 现在小型多旋翼的炸机概率还是不小的,没有官方数据,暂且估算一下。一个飞行老手号称4000多次起降炸机大概是23次,按每次半小时算,每10万小时飞行时间大概是1150次坠机,直升机按美国统计每10万小时大概10次坠机事故。
2. 商用直升机都有适航证,现在几乎没有载人甚至载物的多旋翼获得适航证,这表明多旋翼没有通过官方安全认证。
至少现阶段是如此,也可能后面旋翼可靠性提高,充分利用冗余,安全性高过直升机。
直升机本质上是非常脆弱的,旋翼也很可能碰到什么东西,而多旋翼很多就加了保护罩,减少了碰撞危险,而且多旋翼旋翼面积相对较小,也是更好的因素。
多旋翼之所以没有认证,如您所说是因为本来不载人,所以要求就低。
在没有自动避障之前有保护罩确实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这个和图传时延还有摄像头的视角,飞手的反应都有关系,但避障成熟后保护罩没什么太大用处。
多旋翼没认证,一个规模还没有特别大,二有禁飞区限制,现在应该是个模糊地带,和淘宝不收税类似,但载人载物上规模后,认证是必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