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换命天堂》(2023,德国)——你会出卖自己的青春吗? -- 普鲁托
嫁给一个有钱的老头,或者“嫁”一个有钱的老太太,不管他/她爱不爱你,反正你不爱他/她。对方嗝儿屁的那一天你将获得一大笔遗产;
为了奥运金牌吃有害健康的兴奋剂;
罪犯不招供、不自首,刑满出狱后享用犯罪所获;
966、过劳死……
这些,青春与金钱的交换关系是模糊的,看起来不确定的。如果有一种医疗手段很确定能达到此目的,比如说某种“DNA手术”,“抽”走你出卖的10年,被转移到DNA匹配的购买者身上,使其增加10年寿命,而你得到一大笔改变命运的金钱。
德国电影《换命天堂》就是讲述这么一个技术下的故事。托马斯是换命公司的年度最佳推销员,工作就是说服年轻人做DNA手术,把5年、10年、15年……的生命交换给有钱的、DNA匹配的购买者。托马斯由此获得升职、加薪。
有一天,由于疏忽,托马斯贷款购买的公寓被火灾烧毁,保险公司拒绝保险赔付。银行要求托马斯补足剩余贷款,这时候托马斯才发现妻子艾琳抵押了寿命给一个潜在的DNA匹配者。由于托马斯和妻子付不起贷款,妻子艾琳被强制“抽”了走40年的寿命给债权人。看着一下子苍老了40年的妻子,托马斯才真切体会到换命公司的在伦理、道德上的问题——有钱人越活越年轻,穷人越死越早!
从此,托马斯由换命体制的受益者、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并绑架了换命公司老板,以图把妻子的寿命换回来……
类似电影故事,在现实社会中可以看到,一种有效的新药,最初都是很贵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有钱人先用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甚至科学技术上的进步,都首先是为有钱人进步。这种事实,逐渐化为不成文的规则,最后成了无形的体制。当你在体制中受益时,不会觉得有问题。就像电影中最初的托马斯、换命公司老板的保镖卡雅——64岁的保镖经过“换命”看起来只有30岁,精明能干,为老板服务不惜一切。
还有一个与本帖标题类似的问题:你会出卖自己的健康吗?现实中几乎不会遇到合同式的买卖关系,但隐形的交换关系还是存在的。
比如,在恶劣的环境下、过度的压力下工作,过度的工作时长等等。比如,明知抽烟会损害你的肺🫁、喝酒会损害你肝……你咋就不听劝呢😅😅
他/她能听劝吗?这当一个人深入其中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就像“换命体制”中的托马斯。
回到本帖标题那个话题,你会出卖自己的青春吗?我想很多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同时,我又观察到很多人正在出卖自己的青春,无意识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你会出卖自己的青春吗?我想很多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同时,我又观察到很多人正在出卖自己的青春,无意识地。
“很多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人明知知的拿自己的青春或者不一定依然青春的生命去拼,卖不卖得出还不一定。有老实做事不老实做事的。
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绝对不能信那些把股市等同于经济货币等同于实物的懂经济的人。
细节?有心的,一般我提的大概,自己网上就大把例子。我就一搬运,哪有时间写个30万字的教材。
尤其擅长欺骗自己。
巴勒斯坦小哥说:“我们长不大。”没多久,他被炸死了。
我想他一定愿意出卖自己的“青春”,换点什么的。他清楚的知道,那所谓的“青春”,本来就可望而不可及。
《勇敢的心》里,华莱士在战场上咆哮:“你愿不愿意用你从今往后的日子,来换取一个机会——仅仅是一个机会——回到这里,来告诉他们(敌人),他们可以夺走我们的生命,但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他们教导我们,自由意味着选择。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道路。
马克吐温年轻的时候在西部旅行。某个很深的夜晚,一车人又累又饿,走进一家酒店,得知仅有一条鲭鱼。马克吐温看着“任君选择”的招牌,无奈地问道:“那么,这有什么可选的呢?”
“有啊。”酒店老板冷冷地答道,“吃还是不吃。”
是的,不论出卖与否,我们的青春总要逝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生存还是毁灭,我们总是有的选,不是吗?
电影一开始托马斯就在试图说服一个年轻人,让他签“买卖”合同。年轻人表示了担忧,卖青春的坏处。而托马斯则说好处。二人的“较量”就是在逼年轻人做选择。
在观众看来,年轻人的选择是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在做啥,也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后果。
而现实中,我发现很多人的“选择”是无意识的,不知道自己已经做了“选择”,以至于出现不良后果的时候,没有心理准备。
从你的介绍看,这是个标准的乍看很深奥再看很肤浅的标准西式反乌托邦电影。
这片子俺没看过,只能根据你的介绍来说两句。有个笑话:
问:德国电影界比日本电影界优秀在哪里?
答:日本人只有 AV 出色,德国人还能拍一大堆政治电影,连 AV 都能影射政治。😅
这部片当然不是政治AV,但就是个说烂了的反乌托邦题材。按照你的介绍,电影设定乌托邦社会里可以用青春换取金钱。乍看这个题材真是深刻。读过马哲的肯定会把用青春换取金钱等价于被剥削被压迫。估计编剧和导演可能以前是东德的?
但深想一层,就像你说的,新药开头都很贵,都是有钱人先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200个病人,其中有一个是亿万富翁,其余199个都是穷光蛋,而只有一份药物,那么该如何分配这份药物?好吧,即使排除了亿万富翁,一份药怎么分给剩下的199人?怎样才能公平得让药分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更极端一点的例子:围城断粮,城里的人要如何分配最后一块干粮才是公平的?
至于用生命换取金钱,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这样吧?难道躺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反而是好的?现实中如果劳动条件不错,大家一般不会觉得这是用生命在换取金钱。但如果是恶劣条件,例如开矿之类的呢?这可真的是用命在换钱。不说各种矿难吧,就是正常开矿,到最后往往也是硒肺,寿命短掉一大截。那么就不该开矿吗?
再例如当兵,很多国家是募兵制。当兵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这算不算用生命换取金钱?
归根到底,各种“乌托邦”之所以会走向其反面,无非是生产力不足,无法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产出罢了。而一旦有了短缺,就必然要依靠制度来进行分配。如何进行分配就是一门学问了。各取所需是共产主义,前提是物质极大丰富,任何其他阶段,能真正做到按劳分配就算是社会主义了。
我只是好奇,小普是不是也发现了自己无意识地出卖了自己的青春?
桥上老师好。
矽肺病是尘肺病的一个种类。矽我国叫硅。
原以为港台歌曲吹响改开的一缕春风,后来发现港台歌曲有一部分是抄袭的日韩。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用真情换此生
潇洒走一回 (《京城四少》电视剧主题曲) - 叶倩文 (Sally Yeh)
作词:陈乐融/王蕙玲
作曲:陈大力/陈秀男
编曲:Ricky Ho
专辑:飞碟发烧电视剧主题曲精选集 一
嘿哈嘿哈嘿哈嘿哈嘿哈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头
几人能看透
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
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用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嘿哈嘿哈嘿哈嘿哈嘿哈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头
几人能看透
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
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用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
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用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潇洒走一回
日韩现在怎么样了?
西瓜、牛肉不提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买买买,失去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遥遥无期。
本来资本是想让我们按照日韩港台的剧本演的,可是刀都拿在手了,发现这回可能不是羊。
而现实中,我发现很多人的“选择”是无意识的,不知道自己已经做了“选择”,以至于出现不良后果的时候,没有心理准备。
不一定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的选择所需的成本太高,索性不去深思再做选择。。。。
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做点这种“买卖”,我也不例外
每次出去应酬喝酒,我都知道这玩意儿伤身。喝坏了回来也不抱怨了,也不后悔,还有呢,喝完酒也确实有些乐趣,这一合计成本/收益,觉得这买卖不一定亏😂
总之呢,这些事是有意识的。
当然,一定有无意识的时候,只是我不知道。我倒希望有人提醒提醒、指导指导。我不喜欢无意识的“买卖”,发生“亏损”的时候捶胸顿足、懊恼不已。这是比悲伤排第二的不良情绪。
当然,一定有无意识的时候,只是我不知道。我倒希望有人提醒提醒、指导指导。
偶尔我也会想:当年如果有人指导我一下,会不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是我再想深一点,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当年的我,能否把别人的话听进去?
其次,我要怎样才能在事前判断别人的指导是良药还是泻药?
想到这里,遂释然。😄😄
确实有这种情况,发现“成本太高”也是一种有意识的结果,有的甚至成本都算不清楚,干脆就不算了,赌一把😄
我也认为都算是有意识的,只不过表现出来,像是无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