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乙烯产量看中国轻工业的发展 -- wolfgan

共:💬276 🌺1137 🌵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仔细看看化纤和纱线那一栏的数据,怎么不影响?

1985年苏联化纤和纱线的产量只有139.4万吨,与此同时民主德国31.3万吨,罗马尼亚25.7万吨,中国73.5万吨,意大利65.7万吨,美国370万吨,联邦德国94.0万吨,日本180万吨。

家园 你对增长率轨迹

理解有点偏执。看你电力包括这个乙烯,都是把几个阶段增长率机械比较,不考虑其产品周期。新中国做为农业国起步,可以说几乎所有现代工业品,都是从零开始。而工业品又是典型指数增长,哪怕增长率略低,后期增长难度,也远远大于前期。前三十年,在产品初期增长率不算高,毕竟建一间不先进的厂,可能产量就增几倍。80年代,中国各种产品,从啤酒到家电,都是几十倍增长,包括现在新能源,就是这情况。要比较,还是要在有意义的量基础上比较。

另外,2022年乙烯产量不到3000万吨,你列的是产能或需求量。

家园 我指的的是短暂的变化没有影响苏联人的正常生活,苏联人生活

变糟糕是因为解体而不是你说的这个因素。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刚开始增长率容易比后面高,这很好理解

现在的问题是,排除其他因素,邓时期相对于后面的时期应该是增长率更容易高一点,但现实正好相反。为什么邓时期各种实物指标相对于后面的时期也普遍增长率偏低?

家园 因为邓接手的糟糕局面 -- 有补充

恢复调整到正常轨道,也耗费时间的,病去如抽丝。你可能会说,毛接收的局面也很烂,但毛接收的工业领域是空白,白纸好挥洒。70年代末,可不是空白,是有几千万职工,几十万家企业。老的要维持,新的要开始,这难度比50年代大多了。为何邓后面,接着就是工业大发展?体制理清而已,这没有邓的一份功劳?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毛停止高考10年 -- 补充帖

各类大学也在大量搬迁合并,工农兵大学生质量如何,可以顶替高考地狱杀出的学生吗?今日十年蹉跎,会造成日后10年各行业的人才断层。左派大篇,最喜欢往大里说,不屑说些实际问题。

家园 没那么简单。“不放弃”的成本极其昂贵。

这事没你说的那么简单,“自己的基础半导体产业技术的发展和体系被放弃了”。

问题在于,你如果“不放弃”,“努力坚持自己的基础半导体产业技术的发展和体系”,成本是极其昂贵的。你得维持这个体系的团队,给他们发工资,工资还不能太低,低了人会跳槽。然后你还得给这个团队不断地下任务,让他们生产,然后还得用行政手段让下游企业买他们的成品。隔几年还得拨款让他们升级,免得他们被国外甩得太远。

这些还是有形的成本。无形的成本是,所有的人都在抱怨。这个体系中的人抱怨工资低;而体系外的人抱怨不公平,凭什么我们就要在市场上竞争而他们可以吃皇粮;下游企业嫌他们生产出来的质量差又难用,这不好那不好;人民群众抱怨投钱给他们纯属浪费。

我认为这个成本反而是难以承受的。

家园 最简单的理由

芯片不是实验室的展品。芯片是迭代极快,芯片厂建成成本极高,折旧极快。中国8090年代,有芯片的下游大市场可以供养起这些吗?80年代,上海还有几百万马桶,黄浦江上还没一座桥。还有几十万三线人及家属,在山沟等待搬迁。还有回城的几百万知青盼着有张床,等着有份弄堂工厂的工作。这名单可以一直列下去。这还没提当时8亿农民。。有限资金都去造大飞机芯片?自己国民还要用进口家电。这些幻想狂,真该成为当时普通一小民。

通宝推:自以为是,
家园 到底是50年代,60年代的局面更难,

还是80年代的局面更难,这肯定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几乎不可能有共识。所以这个问题我不想讨论。

我从来没有说邓没有功劳,我的意思是说邓的实际贡献(功劳减去错误)比公开宣传的要少的多。

家园 工资再高也没用

这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当时光刻用的不是光刻机,是曝光机,你知道它们的区别么?

家园 毛邓都是有大功于中国

毛的功绩更大,毕竟领导建立新中国,这是一切的基础。新中国的曲折,现在要归咎在哪个个人,也是不公平。人的见识能力,也是干中学的。大跃进的责任,邓就没有?但现在一再把前后割裂,没有意义。

家园 放弃的代价同样极其昂贵,毕竟当年桑塔纳的售价摆在那里

这个东西就是在赌,维持的话就是在赌中国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会认真干活,且有足够的水平,能够对外国同行产生竞争压力,这样就能把成本捞回来。邓是政工干部出身,不相信中国的技术人员,实践中搞得是造不如买。江是技术人员出身,相信自己的同事们可堪大任。所以在科技路线上实际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

家园 主要是材料,技术倒是其次了,先进技术需要材料,材料需要重点

倾斜,否则你有技术需要大量配套,你也搞不了。

而中国的材料和受到航运限制的现实导致中国只能建设低等级的技术体系,自然产生了矛盾。

为啥钢铁主要用于生产农机和矿山机械?用于生产重工业机械?这是必然的。

你不倾斜三线,国家安全都保证不了啊,不是美国苏联没机会,只是考虑成本,放弃了。

就在1960年西藏,美国也参加了,一看,成本下不来,没办法,不敢进攻中国,起码在印度搞个边境冲突也不是不可能,不是印度自己独立搞的。还有缅北。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国家安全问题。

然后就是越南,美国不是没琢磨。

这些都是那些荒废的三线工程的来历啊。

其实如果安排妥当了,适当移民,那些大山里的各地困难群众直接进入三线工程,那就更好了。

总比种地啥也不是的大凉山强多了。

可惜,突然死亡。

家园 这只是你的看法,成本是不算低,但是也不高,美国成本低吗? -- 有补充

美国的成功是因为聚合了世界的人才,而不是美国成本低吧。

苏美工资都是有数的,苏联没有出一个体系吗?这个东西,别人不会给你,只能自己熬,要么时间,要么成本,现在的中国是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成本,结果还是罗桑的叫嚣,中国的零部件都来自日本。

美国自己玩,实际上也是靠公司大量研究大量死亡完成的技术进步。根本不是市场的选择。

市场经济中有很多决策主体,不同的决策主体可以分别独立决策,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可以对这个新出来的东西做评价,并且用真金白银打分。

好的创新就有比较大的可能被发现,并不断成长起来。(哈哈哈,比如电车?)

而在计划经济中,决策主体就是那么几个领导,如果领导喜欢了,就大力支持,只要领导不喜欢,也就此消声灭迹了。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5014156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比如,比如吧,北斗,你说算不算创新啊? -- 补充帖

国际三人行:纯血鸿蒙挑战安卓、IOS,大陆光刻机获突破! #

国际三人行 # 雷倩郭正亮蔡正元

https://v.douyin.com/ikpdu7fq/

以你的内心感觉,你说说邓小平的四个现代化实现没有,比如农业科技现代化,你觉得实现了没,仅仅是翻两番的问题么?

这个责任归谁?

见前补充 5014456
家园 放弃的代价被夸大了

放弃的代价没那么大。主要就是胡伟武的老师辈们,感情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觉得把重要的、前景广阔的事业就这么放弃了。但事实上,那一摊子面对美国的体系性竞争,是肯定要完的。中国的技术人员再认真干活,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在开放的市场中坚持下去的。这些年倒掉的美国大小公司多了去了,凭什么中国就能比它们好呢。

放弃其实是止损。而且,仅仅十五年之后,胡伟武就又开始搞龙芯了。而这时候,他是和美国体系完全兼容的,上游的设计软件,下游的生产,需要的员工,直接到市场上去买或者雇好了,反而没有包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