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86版西游记反映的近代历史 -- 北纬42度
黄河三角洲改良后的牛马拉车都没问题,生不逢时罢了
重载牛车耐力不差,比马车慢的有限,一天七八十里没问题,不怕马受不了悠着点,一天差二三十里吧,轻载短途速度差大
另外适合拉车且跑得快的牛体型不大
当年远征匈奴一样用牛,往往百日后死亡,怀疑被当做补给不得已吃掉了
渤海黑牛两头拉胶轮车载重4000斤土路60里每天
渤海马两匹拉胶轮车载重3000斤土路80-100里每天
1984命名,公马1公里1分15秒内
我记反了,是把"滚滚"读做"兖兖",脑子秀豆了。
马匹越大越重,维护保养费用越高。(拿破仑战争时期)过去的骑兵不会用特别大个头的马,特别是用于侦察和骚扰的票骑兵
北京的街道上也有马车运行。电影里的居民楼看着很简朴,家具明显是手工制作的。现在那些楼房都变成老破小、老破大啦,那时候可是非常高级的住房。后来陈佩斯拍《二子开店》系列,场景移到胡同、四合院,可以看到那时北京四合院的地面没有砖石铺装,还都是土地。
首善之地从二环往三四五六环爆发是90年代后期开始的。
《瞧这一家子》当年是国产喜剧的经典。片中的演员阵容也不含糊,除了陈强父子,女星:张金玲、方舒、刘晓庆。陈老爷子的老伴胡婶儿,都是大家眼熟的黄玲奶奶,当年经典的跑龙套演员,太多电影里面🈶️她衬托了。男演员里面的特型演员陈裕德老师,也是丑角扬名。连说相声的马季老前辈,都在里面昙花一现。
刚才去豆瓣看了一下短评,有人提到“”这个电影是刘晓庆的演艺生涯转折点“,于是我拉开刘晓庆大姨的作品列表,按照时间顺序,果然在1979年,和《小花》一起,让她一下成为墙上的热门年历和电影杂志封面封底的流量明星。另一个高潮是1983年,《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基本上奠定了刘晓庆在国内演艺界一姐的地位。哦,还有1980年的《神秘的大佛》,和葛优的老爸搭档,饰演一个黑衣女侠。当年可彻底没有“武侠片”这个概念(《少林寺》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不知道🈶️没有被这部电影在国内产生的轰动影响所鼓励),但里面的动作情节足够让整个社会兴奋了好一阵。我姑父还送给我两个金属大溜溜,我模仿“沙陀爷”端在手心里旋转,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但一路拿着太沉,我就埋在附近工地的沙堆里,等和他们疯够了回来,再也找不到了。。。俺爹则不知道在哪里搞到一对儿木头的球球,当时都说玩这个健身健脑。
至于刘晓庆后来“逃税”,乃至最近的八卦“微信聊天语音”,让我觉得自己儿时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都随风而逝。
刘晓庆在《小花》里的搭档陈冲,一样是青春洋溢、阳光健康的积极形象,和后来导演的《天浴》味道,甚至本人亲自在《太阳正常升起》中演绎的“欲女”形象,实在太颠覆既往了。B站电影节选的链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J411L7h6/?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416b6e45042af82f9afda18e09246369
她们被改变了的东西,我不评论对错。人家的地位、境界、遇到的苦难和诱惑都不是我等可以想象的。但,草民也自有自己的坚持和认知。
小时候家里订《大众电影》,我能看懂的时候陈冲已经在美国了。我记得邻居聊过,陈冲去美国拍了个什么电影,不太好。后来知道,陈冲在好莱坞拍的电影叫《大班》,改编自美国人写的小说,讲怡和洋行的发家史。陈冲的角色可能有暴露镜头,就引起争议了。大陆没引进这个片子,老百姓至今没看过这个电影,只是通过报刊了解一些碎片信息。引起争议的点,只怕不仅是衣着暴露这么简单。
陈冲还有一段争议,是她回国参加85年春晚,讲了一句话。这句话到底是“按照你们中国人的习俗”,还是“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没有定论。
陈冲有上海人的特色,思想被殖民地的生活方式“格式化”过,与殖民地宗主国总有点说不清的联系。
《太阳照常升起》是个神片,这部片子讲1949-1976的共和国历史。我至今没有参透黄秋生、陈冲演的片段。这一段似乎专门反映文革后期的社会状态,有一种奇怪的干净。
姜文选演员,跟李安、王家卫有点竞技甚至较劲的意思。他选陈冲演这个角色,我觉得是考虑到了陈冲的背景和经历。
刘晓庆的《神秘的大佛》堪称恐怖片,我记得看过,我还记得那种害怕的心情。《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我都在电影院里看过。当时不了解近代史,看不出所以然,就记得非常残忍。一是给皇上采鹿血,设计了一个机关,让鹿无处可逃;二是把妃子装进坛子,提到慈禧跟前;三是满清十大酷刑,透水的白纸蒙面,一张一张活活把大臣闷死。
回想起来,港台没有经历文革,他们的文艺作品里,掺封建糟粕掺得特别自然,特别真实。我觉得,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这么红火,并不是这个片子真有多好,主要是,香港人李碧华原著小说写的一些旧社会糟粕脏臭东西,让大陆观众看着很新鲜,满足了猎奇心理。再加上,对文革疯狂面的展现,这是大陆其他文艺作品里少见的,甚至是没有的。
刘晓庆敢想敢干,经历丰富,堪称时代强者。她高龄而不老迈,还泡小鲜肉,这是生命力的体现,不必一棒子打死。常见老翁找少女少妇,鲜少老妪勾少男壮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观众看戏就好。
我小时候被吓到的是《潜影》,其实主要是背景音乐很瘆得慌。烘托气氛离不开音乐的功劳。还有寒假儿童场,复映香港拍的聊斋电影《画皮》(想想也挺缺德的,为啥给小孩看这个,但当年人气的确很旺)。马上就到最恐怖的地方,我就哈腰把脑袋藏在前面座椅靠背下面,邻居一群小姐姐围过来盖住我,那是我童年幸福的高光记忆😜
还有个罗马尼亚电影?《神秘的黄玫瑰》,战斗高潮部分,有个敌人中枪,吐出一股墨绿的汁水,这个镜头也把我吓坏了。以至于晚上不敢回家走进深长黢黑的胡同。就在数九寒天的路灯底下耐心滴等邻居路过。然后偷偷跟着大人屁股后面。。。或者看见有人从胡同里面向外走出来,我就撒腿往里面跑,主打一个活学活用数学应用题的算法。在他走完全程之前,我已经跑到第二单元门口😂
我高中语文老师看出了端倪。看完电影对我们说,这电影有问题,反党反人民。电影里鬼子看戏,坐姿端正,鸦鹊无声,是敬重艺术,国民党是喜爱艺术,共党是破坏艺术。当时年少,认为没必要上升到政治高度,现在想来,是我太年轻了。
在我看来,《霸王别姬》是靠犯规得分的作品。
别人都不拍文革,更不会去拍那些癫狂的场景,他陈凯歌拍了,老百姓一看,哟,稀奇!
再加上,老太监强奸小戏子,男旦爱上武生,这么多奇诡的情节凑在一起,满足老百姓的猎奇心理。
别人都不拍这些脏臭烂,他陈凯歌拍了,他就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