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20大,第三轮巡视】 -- 方平
被二次元铜人化的趋势。
那些个演员艺人补缴个税是几个亿的补,不知道贵州山卡拉里的一个县投上百亿建大学城……报道出来大家看到了,就觉得越反越腐了,之前只是看不见而已,你还觉得挺好。
满清入关,转头抱大清大腿。北洋军政府,一眼望去,同是丫丫同帮人。民国政府,稍微好一点点,也是同堆人占优。本朝号,不用说,举一个:第一任阁老出身,只要不湮没良心,不还是。
让我想起了国家机器或者说官僚体系的传承的问题。
马克思说拿破仑建立了法国国家机器后复辟的波旁王朝和政变上台的奥尔良王朝也继承了这个国家机器,这个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机器,从而让封建王朝复辟无法完全退回到原先的封建社会,经过之后的几次螺旋上升,现在的法国还有封建帝制的影子吗?共和制已经完全赢了。
这个行政权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有复杂而巧妙的国家机器,有五十万人的官吏队伍和五十万人的军队,——这个俨如密网一般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的寄生机体,是在君主专制时代,在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产生的,同时这个寄生机体又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土地所有者的和城市的领主特权转化为国家权力的同样众多的属性;封建的显贵人物转化为领取薪俸的官吏;互相交错的中世纪领主权力的五颜六色的图谱(像一堆货样一样)转化为确切规定了的国家权力的图案,这里盛行的分工和集中就像工厂里的一样(国家机器的比喻来源)。
第一次法国革命所抱的目的是破坏一切地方的、区域的、城市的和各省的特殊权力以造成全国的公民的统一,它必需把专制君主制所已经开始的事情(指路易十四开始做的事)——中央集权加以发展,但是它同时也就扩大了政府权力的容量、属性和帮手的数目。拿破仑完成了这个国家机器。正统王朝和七月王朝并没有增添什么新的东西,不过是扩大了分工,这种分工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分工愈益造成新的利益集团,即造成国家管理的新对象,而愈益扩大起来。每一种共同的利益,都立即脱离社会而作为一个最高的普遍的利益来与社会相对立,都从社会成员自己行动的范围中划分出来而成为政府活动的对象——从某一村镇的桥梁、校舍和公共财产起,直到法国的铁路、国有财产和国立大学止。最后,议会制共和国在它反对革命的斗争中,除采用高压手段而外,还不得不加强政府权力的工具和集中化。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毁坏。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
但是在君主专制时代,在第一次革命时期,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官僚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进行准备的手段。在复辟时期,在路易-菲力浦统治时期,在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官僚虽力求达到个人专制,但它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只是在第二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和市民社会比起来,国家机器已经大大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它现在竟能以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一个从外国来的、被喝醉了的士兵拥为领袖的冒险家做首脑,而这些士兵是他用烧酒和腊肠收买过来的,并且他还要不断地用腊肠来讨好他们。由此便产生了怯懦的绝望和难以表述的屈辱情感,这种屈辱压住法国的胸膛,不让它自由呼吸。法国觉得自己似乎是被凌辱了。
这里就对应着中国历史,每次改朝换代,国家机器(或者说官吏体系)的主体并没有受损,是大体上移接给下一波立国者了(想想最近的叙利亚,反对派上台后,乡镇、城市、学校的机构会大换人或者被推掉组织吗?基本不会)。秦汉相承就是这个意思。三国时,原东汉中央政府的官僚体系被魏国占据,蜀吴是占了地方的官僚体系。之后魏晋宋齐梁陈都是这个国家机器,而北方的北魏则只有地方政府的国家机器残留,中央政府的国家机器没有,于是就自己按《周礼》搞了一套班子,还有三省六部制的原创,不过这套系统的效率高不高就不知道了。北魏-北周-隋,都是这套系统,算是华夏第二套国家机器。比如,从乐器的音阶上就可以看出区别,乐礼是国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很看重音乐正规,并通过一个国家的乐风判断国政如何,这个例子很多,不多说了。隋朝负责制乐的官员搞了好多套音阶,不过有的偏高,有的偏低,有的听起来怪,有的虽然还好听但有些过清。直到南下攻下陈国获得中央宫室里的乐器后一听,隋文帝才说,这才是华夏正音啊。
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来,第一套国家机器一直传到了陈朝,隋朝一开始继承的是第二套国家机器。隋朝统一后是如何对待第一套国家机器的呢?是排斥、吸收、部分吸收,还是像高卢人打下拉丁地区后反被拉丁化了一样投降给第一套国家机器了呢?这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有没有被仔细研究过,我只知道,杨广在下陈之前是一个质朴勤勇的人,而下陈之后就喜欢说吴语(江浙普通话),生活作风也渐渐崇尚奢靡了(见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
我们可以不管细节,简单起见将隋朝统一后的国家机器称为华夏第三套国家机器。而唐朝、五代、宋、元(元融合了辽金和宋的体制,这里或许也有隋时的那种问题。)、明、清,在朝代更迭时,新一波的上位者都是“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国家机器里的人其实基本保存了下来,就算局部位置上的人被除去了,也很快就替补上了,组织并没有散掉。
北洋政府接受清帝退位后,国家机器里的人基本没怎么变(《阿Q正传》里清朝的县太爷把辫子剪了就是新政府的新县长了,只是让阿Q从“跪下”变成“站着说,不许跪”而已)。那么之后,你也懂的。(这个国家机器有个爱好是喜欢给自己的上一主家下的工作做总结和点评(断代史)(关键是也没吸取教训啊,还是隔一段时间崩盘一次,算是属性了),然后把最后崩盘的错误赖给上一个主家的最后一任或几任。像鲁迅说的,上一朝时间长,里面好人就多云云,都是它的一个特点,和别国国家机器颇不同。)
我看《建国以来的毛文集》还是《毛思想万岁》时,看到文革时毛和一群人谈话,说“什么共产党执政,分明还是国共合作嘛”,然后江青忙说这话只能在这里说,外面可不敢说。看了这段话,然后想起之前看的马克思说拿破仑建立了国家机器的话,再推一下中国历史,就知道——还是那班子人,只是换了拿捏他们的顶头上司(新中国虽然改造了国家机器,但是否够深入,是否能算得上新一套国家机器(还是只是3.5或4.5版),是有疑问的)。了解这些,也就能明白毛主席的无奈了。
第一,“越反越腐”说的依据是被处理的人数和涉案金融。按照这个标准,一个不抓就没有贪腐。你们脸不会红的哦。
而且你们把习近平当成传说中的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说一不二言出法随,全国啥事都在习近平一念之间,会不会太舔狗了?
第二,目前是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我不知道你们何时跟何时越来越,也没有看到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不做判断。但是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打黑反腐,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企,控制金融风险,控制房价不合理上涨,发展新质生产力,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难道纵黑奖腐,全面私有,脱实向虚,一切依资本家的,反倒会共同富裕,穷变富富变穷阶级流动?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
你要是想说反腐卓有成效,你总得有些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谈谈。
你说:以前有腐败,反腐之后你才知道,说明反腐有效果;那现在有多大的腐败,你肯定你都知道吗?会不会以后又挖出很大的腐败?
-
老百姓的体验就是体验,不是我们“吹阴风点鬼火”导致的,也不是你辩经能改变的。
像蔡李这两个人,能被升到全国权力最大的7个人之中,除了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之外,是完全没法解释的。你真发扬党内民主,能把这俩人选进去?
这俩人能进去,进去之后还给全国人民整了这么大的灾难,之后竟然还没有人被追责——那一尊反再多腐,还有谁信?有什么标准?
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的朴素的价值观,反腐,就是为了吏治清明。你扪心自问,现在吏治清明吗?
如果吏治不清明,你不反思个中缘由,反而疑惑,怎么会有人说“越反越腐”,是不是太脱离群众了?
-
更不要说大家又不是现实里不认识人、没见过事儿。
现在是一个勋贵存在感越来越强的时代,到处都要碰到勋贵,甚至大家担心下任领导人还是红三代。
勋贵根本不用“腐败”,勋贵也从来不缺钱和资源,在一尊创造的一个不尊重规则的社会里,勋贵就是最贴近规则的事物。
这是一个比“腐败”要严重得多的问题,腐败亡国只是电影里夸大其词,门阀财阀才是真正多次把国家搞灭亡的。
在这么个环境里,你让大家认可反腐的成果,你觉得可行吗?
天天盯着电视看,哪个领导没出现,哪个领导表情如何,现在西西河算是普及了。
其实天主要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其实,在以党内人事斗争为标准的比拼下,他二十大早就远远超过了毛泽东。但如果不把当官当目的,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手段,那他就走到了毛泽东的反面。
改变没多少,所以到了日本侵略,其实日本也是一片混乱,但是中国还是没干过。
因为我党获得援助少,所以效果还不是那么明显。
新中国建立后,不得不留下百万吏员,共党还是不容易压制他们。
就只好文革了。
不知道,但是数目不会小,少了也会往多里猜,这叫有罪推定,几乎都有问题。
这些问题不是几年的问题。什么证不证据,都是唬人的,一抓一个准。
这个群体就不干净了。
反弹。
一开始轰轰烈烈,现在难以为继。这就是改良、小打小闹不解决问题的最根本表现。
以前我大清也是以为国家可以改良,结果就是北洋代替!!结果就是民国百年(包括在台湾)悲惨。给中国大陆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今天的大陆还不错,但是有几个人愿意做民国的消耗品呢?
今天大陆还不错是毛主席共产党新中国的努力的成果,不是改良的成功。
现在大家也去雄安看看吧,太萧条了。这是官僚阶层对习最典型的反弹。
没啥值得骄傲的,唉。
雄安新区到底坑了多少人呀# 雄安新区房产 # 雄安新区楼盘 # 雄安新区最新消息 # 雄安新区房价
https://v.douyin.com/iUty6EnJ/
必然会被反弹。
所以雄安建设,近乎沉寂,人烟稀少,千年工程十分可笑了,唉。
那么多部委、国企领导阳奉阴违,结果就是自然无疾而终,成了笑话,所以他的效力确实不太行了。有史以来,管理层都是试图缓慢改变的,结果自然跟不上社会快速变迁。这个三共有没有信心建立千年王朝?我看他们没有。希望自然是希望的,呵呵呵。而旧文化规则已经无效了!
全国那么多烂尾工程,那么多荒废的楼房,实在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这俩人……整了这么大的灾难
不知道你说的灾难是个啥,想来想去,应该就是热议的经济下行吧?可是中国制造2025已经全部要实现了,这是灾难中的景象吗,最多只能说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一,只有经济真正下行才能压住房价,不可能一边百业兴旺一边房价下降。股价与房价的萎靡,消灭了百万亿的财富,本来今天沪指应该是8000点的。
二,经济下行对我们行业影响很大,但是作为键政侠,明知之前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忙总也讲过类似的话,对当前的“调整或者整顿”是乐见的。你要说整顿就是灾难,那就见仁见智了。凤河友欣赏葡萄的一句话“反腐是政治”,我说反腐是整顿,那么整顿是不是政治?
开个会再说
雄安想发展起来,要且仅要尊尊带头去。他带头去,那就是千年大计;他不去,那雄安就是北京的宁古塔。
北京作为单纯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是有必要的。
既然如此就别搞那么多铜臭味,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