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统一之后的中国电影问题 -- 达闻奇

  • 共: 💬 338 🌺 1401 🌵 20
  • : 💬 11 🌺 1
忽必烈率汉军攻陷哈拉和林

看到一个短视频,介绍大元朝初期的自信VS满清的自信不足。美帝有那么几年,像忽必烈那么自信,硬实力碾压全世界。

自信是最优秀的品质,积极乐观,开放包容,松弛感,大气,接纳,敢于信任,敢于挑战,自信的王朝像自信的人一样,弥漫着这些特质。

元朝中后期就不这样了,烂的一匹,美国也是这样,现在的星辰大海只看东大。

关于饺子导演的资源 -- 有补充

其实老泰斗们张艺谋陈凯歌们才更有资源统御全行业让分包商们“亏本接单”,2025年以前的饺子不算超级大咖吧,咋有这个号召力呢,我怀疑体制力量有介入。

那么2025年以后的饺子导演就具有世界号召力了,希望他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我对哪吒三以及整个中华神话系列的讲故事很期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华为严选,饺子严选 -- 补充帖

用脚趾头还能想到一件事,接下来参与哪吒二制作的那些游戏动漫公司都会把这份荣誉拿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用在投标书与招聘海报等材料上,拿到合同和人才。后面哪吒三启动,某些公司宣布自己入围饺子严选成为哪吒三制作团队,他们的股票就会有动静,跟华为新品发布似的。

见前补充 5049614
应该是一直都有,不过之前要么装得好,要么马列说了但很多人不信

到拜登应该是装都装不住了,所以才大规模败露的,比如萝莉岛、占领华尔街的水泥人等等。

是我写的

我一开始是先不管情面只管事实分析一番,于是就写成了那样。写完后检查一番,觉得过于刻薄、过于求全责备了,于是就把后面的批评力度比较大的部分删掉了。不过如果饺子后面真的要去美国领什么奖的话,我会再重提的,因为你电影里搞反美帝,现实中却感谢美国奥斯卡的认可,里面确实有乐子元素在里面。

杭州岳坟前下跪四人

是不是也需要辟谣,那四个人根本不可能给岳飞下跪。

不过是艺术家的一点想象,是让敌人在英雄之前低头而已。

你个土包子,怪不得陈凯歌看不上你😜。

他做戏给瞎子看😄,确实是他的错。

你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

文艺作品是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必然带有时代烙印。

现在说《长津湖》,必须回到它产生的那个年代去。长津湖是在疫情期间开机的,筹备时间要更早,在2019年。

所以《长津湖》实际上是中美贸易战的产物,在那之前,哪怕拍好的电视剧《抗美援朝》也被一直压着不能播出。

而《长津湖》拍摄和上映的2020-2021年,正是中美各方面刚刚展开正面竞争、缠斗的时期。这就决定了,影片的气质导向是中美正面对抗,是悲壮而要有自信的。

而那时候一切刚刚展开,很多事情还没有定论。所以很多问题,并不是你简单想一下就可以判断清楚的。比如说,冰雕连这样历史上著名的真实场景,不展现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像你说的只展现五秒钟,肯定要被观众骂出翔来,说不把烈士的牺牲和付出当一回事。

但要展现,也很困难,如果拍不是美军,而是我军发现冰雕连,那么只能拍摄战士和将军悲痛流泪的场景,第一这不提气,第二宋时轮在最后一个场景中面对冰封的长津湖流泪的桥段已经有了,再加一个只能是重复。

那么就只能是美军发现冰雕连,如果按照历史真实的,拍摄美军补枪,甚至毁坏尸体,第一个会给观众强烈的不适感,第二,这个片子本质上还是为了提气,那么只能是史密斯来做这个反应,因为麦克阿瑟已经是嚣张跋扈的人设,史密斯无论从历史还是从角色设定的角度来讲也只能是与麦克阿瑟拉开差距,所以他只可能是那个展现美军尊重对手的人设,而且也不与历史相冲突。

所以很多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因为《长津湖》上映的大背景就是中美正面对抗,所以展现的只能是平视视角,这不是拍《屠城血证》,也不是拍《太极旗飘扬》。我理解你涤清你这代人思想烙印的动机,但具体的问题只有按照文艺规律和当时的现实需求才能弄清楚。我并不喜欢《长津湖》,但对具体问题还是要实事求是,你先断定了陈凯歌的立场然后去找论据,这属于有罪推定,按照这种标尺没有几个文艺作品经得起这样的挑剔,所以价值不大。

我前面已经说了

导演排行里,二十几跟五十几的差距没有看上去那么大。况且这种排行同样有西方视角西方价值观的作用。而电影本来就有文化差异格局差异各种差异,考虑到这种差异性,非西方主流文化的导演的排名本来就可以往前排。

西方视角里有西方光环、“东方主义”的滤镜很正常。换句话说,西方电影发展这么多年,如果这点优势也没有,那他们也是白混了。

具体的位置当然可以推敲。之所以奉俊昊排名高,当然有人力捧的原因,也有奉俊昊的作品类型片居多,比较通俗易懂,容易获得各个文明圈的观众的喜爱。

不过换句话说,你觉得李沧东洪常秀高于奉俊昊,却又理解不了蔡明亮高过李安,这就有点奇怪了。蔡明亮虽然在大众影迷圈里是小众,但是他的文学性、反现代性的特点明显符合欧美独立导演和影迷的口味,这跟洪常秀李沧东高过奉俊昊是一个道理,当然蔡的风格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也很正常。

好奇怪

第一个,李延年,拯救大兵,灰猎犬号是完全不同的作品,不知道你把这些列举出来想说明什么。

第二,大银幕,尤其是要上IMAX的电影,其质感跟电视剧是不同的。《长津湖》再怎么说,也是一部全景式展现第一、二次战役的军事类型片,商业属性决定它必然要以观众对电影的观赏需求为标准。

你说的李延年是不错,不过这是一部电视剧,其采用的表现手法明显有别于电影。它的讲述手法更接近于《水浒传》的“武十回”、“宋十回”那样,用一种章回小说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

所以两者的体裁和风格、节奏是完全不同的。你把《李延年》剪成一部电影放进影院,相信我,没有多少人为它买票的。《古田军号》《血战湘江》又有多少票房?

因此,这也决定了,《长津湖》必然有很多近距离的、展现战场激烈属性的战斗场面,即你所说的“镜头乱晃,声嘶力竭,猛打猛冲”,这是很正常的。至于“人海战术”,冲锋的时候有人海战术很正常,并不是哪里都“三三制”,这些早有军迷普及过了。

我对《长津湖》评价并不高,但还是有一说一。有意思的是,你这么赞同张艺谋,我也认同张艺谋高于陈凯歌,但我却看到给你送花的很多人里都曾经把张艺谋骂个狗血喷头。所以我也很好奇,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蔡明亮你只要知道

他是马来西亚出生的,成年后才到台湾。关于大马华人的状态,可以看看近年的《富都青年》。

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由李康生主演,从年轻拍到老。

他是同性恋。

不要被带节奏

最近因为《哪吒》的票房火热,各种奇谈怪论又多了起来。比如高考考分对电影的作用。

不妨看看这个帖子:

如何评价由郭帆、饺子导演的作品大火引发的网友关于学历方面的讨论?

东西

东西

14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最近去世的奥斯卡金像和威尼斯金狮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大卫·林奇,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术学院的美术毕业生。

“惊悚悬疑文艺片之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艺术系的美术进修生。

亚洲至今唯一一位真正世界级的电影大师黑泽明,在师从山本嘉次郎之前,是连大学都没读过的美术高中生。

多年来世界各地文青们的偶像,黑色幽默电影大师伍迪·艾伦,最高学历证明也只有美国米德伍德中学的高中毕业证。

而与他拥有同等学历的,则是毕业于纽约塔夫特中学,在英国电影杂志《Empire》“史上百位伟大导演”评选中位居第四的斯坦利·库布里克。

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最出色的年轻导演昆汀·塔伦蒂诺,音像店出租录像带的小店员。

西班牙电影大师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西班牙国家电话公司的接线生。

划时代的《黑客帝国》编剧和导演沃卓斯基姐妹/兄弟,在写她/他们第一个电影剧本《食肉动物》之前一个是木匠,一个是油漆匠。

韩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导演之一金基德,韩国农业技学辍学。

……

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没人会在意上面这些人的学历或专业是什么,但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都将名垂人类电影的史册。

哦对了,还有一个27岁时就能以很西方的表现手法在《路边野餐》里把一个很东方的关于时光诡异和生命无常的故事,讲的那样不动声色的毕赣,是十八线二本山西传媒学院编导专业。

虽然我个人对《流浪地球》和《哪吒》系列电影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大,但我知道历史和事实早就告诉我们,优秀的电影作品和创作者的学历或专业之间从来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视听”是他区别于此前其他艺术形式的呈现方式,但“艺术”始终都是他的不变内核。

人们看电影不仅是想在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前享受视听震撼,也不是只想参观一个高科技成果展,大家更希望的是能够从中获得自己情感与思想上的宣泄和共鸣。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这几部大火电影中的创作主题以及呈现手法,

第一,如果拿掉他们当中的亲人之爱、家国情怀和民族叙事,还能否在当下成为如此“爆款”?

第二,如果不凭借人类千百年从音乐、美术、文学、哲学当中一路滋养发展而来的电影艺术手法,这些情感与思想的传递仅依靠在大银幕上用粗体一号字刷屏或用PPT讲解数学模型,能否还会让受众获得满足?

所以电影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于艺术而存在的一块全新大陆,他是一个经工业技术手段加持后在近代被孕育出来,还将被现代科技文明所高速推进,但终将回归艺术主干的一条澎湃支流。

而只要翻看历史上杰出电影人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无论他们是“600分”还是“300分”;“一本生”还是“艺考生”;“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其共同之处都是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们对于艺术的学习与领悟,不是依靠应试的能力和教育,而是仰赖自主的阅读、观察、生活、思考以及超人的天赋。

而这或许就是自科举以降已被应试制度慢慢驯服,并因近现代中国始终在努力追赶工业化而逐渐形成了“理工崇拜”的我们,非常难以理解的一件事。

而这些思维定式的惯性桎梏;多年来审美与艺术培养的集体匮乏;“功利现实主义”的日渐主流;以及当下“赢学”对于电影的映射反照,最终催生出了在抽离“主体性”后“物理主义”对于几乎所有事物的量化评价体系。

比如这些简单粗暴的“600”比“300”,“一本”比“艺考”。

最后还是想再说一次。

为什么对于让从事社会学科的人具有科学精神,让从事自然学科的人具备人文素养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我们总是难以达成共识?

PS:

我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有关“作品质量”与“学历专业”问题的回答?

第一,我并不反对应试制度在智力筛选方面的确具有指标性意义,但艺术创作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与目的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其价值与意义相比自然学科甚至其他很大一部分社会学科并没有那么重要,他更需要的是“自主的阅读,观察,生活,思考和天赋”。

这个世界有没有“能者无所不能”的通才?有,但极其稀少。我能记得的只有达芬奇。

第二,我非常能理解大家对于内娱“德不配位”,“财不配才”的厌恶和不平。我自己也一样。

但在“电影艺术”这个更大的纬度上,将“学历专业”作为“作品质量”的归因,不但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更是又一次对于事物认知的窄化和观点立场的极化。

而逻辑与常识的缺失,不是靠着喊几句“我们需要数据支撑”这样空洞的口号就能蒙混过去的。

这种表达非但不是在打“文科”的打脸,反倒是在丢“理工”的人。

我们已经有太多基于简单粗暴的逻辑归因,似是而非的推导类比而导致的非黑即白的暴论。

而这些暴论又将不断影响我们对于世界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知,并会把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推向无意义的论战和撕逼。

第三,如果像评论区有人认为的艺术本身就不值一提甚至注定消亡,那我们就此根本无需再有讨论。

至于AI,从现阶段来看我认为他完全可以达到人类艺术创作均值区间的上限。至于未来是否还会达到甚至突破人类整体的上限。

我自己也很好奇且乐见其成。

编辑于 2025-02-19 02:59

我把其中最主要的结论直接发出来:

~~~

第一,我并不反对应试制度在智力筛选方面的确具有指标性意义,但艺术创作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与目的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其价值与意义相比自然学科甚至其他很大一部分社会学科并没有那么重要,他更需要的是“自主的阅读,观察,生活,思考和天赋”。

这个世界有没有“能者无所不能”的通才?有,但极其稀少。我能记得的只有达芬奇。

第二,我非常能理解大家对于内娱“德不配位”,“财不配才”的厌恶和不平。我自己也一样。

但在“电影艺术”这个更大的纬度上,将“学历专业”作为“作品质量”的归因,不但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更是又一次对于事物认知的窄化和观点立场的极化。

而逻辑与常识的缺失,不是靠着喊几句“我们需要数据支撑”这样空洞的口号就能蒙混过去的。

这种表达非但不是在打“文科”的打脸,反倒是在丢“理工”的人。

我们已经有太多基于简单粗暴的逻辑归因,似是而非的推导类比而导致的非黑即白的暴论。

而这些暴论又将不断影响我们对于世界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知,并会把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推向无意义的论战和撕逼。

第三,如果像评论区有人认为的艺术本身就不值一提甚至注定消亡,那我们就此根本无需再有讨论。

===

最近关于电影和票房的争论,仿佛都不知道历史上很多导演都是半路出家,今天才为人所知似的。这能说明什么?

我依然是那个论点:中国文艺圈尤其是电影行业,基本是完全依靠自己之力把外来势力打趴到毫无还手之力的行业,无论是20年前张艺谋的《英雄》,十年前徐峥的《泰囧》,包括今天的《哪吒》,背后都是市场力量充分竞争的结果,现在好莱坞没有引进配额也完全打不过国产片。这样一个行业,天天被你们拉出来骂,不知道有几个行业在没有贸易保护政策倾斜的情况下能拍胸脯说自己可以做到的?

这跟八零后有什么关系?

八零后是年轻人吗?八零后都快基本退出黄金生育年龄了,他们也基本完成了世代更替的任务,近些年的几个生育高峰包括二胎、三胎放开也基本是靠八零后完成的,生育率下降的锅跟八零后毫无关系。更不用说什么嬉皮士的屎盆子,什么躺平,你还是到别处去找原因吧。

跟特朗普关系不大

80后的政治视野和定位在08奥运火炬接力和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如果要特朗普才唤起什么“认知觉醒”那真是白混了。

饺子和《哪吒》是很复杂的,绝不是一句自由不自由能判定的,另一个帖子里关于《哪吒》的争论就是明证。

我哪一句说台湾文化管控宽松了?

台湾和大陆在电影上属于不同的体系,但有共性也有特性,可以互为参照,甚至台湾和大陆都有“中影”,也都在各自电影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一种视角的人是看不清楚现实的。

也不是说长征中不能有爱情

就是长征影片中不能有太多爱情,不然就变成了以长征为时代背景的爱情剧,这样的话,那你就别叫长征和抗美援朝了,叫志明与春娇啥的好了。

我觉得五秒钟就够了,@达闻奇 觉得五分钟不多,类比一下叶问系列,每次叶问都要跟老外打,打完了就要展现老外的心悦诚服以凸显叶问的武品,即让反派敌人给叶师傅鼓掌,这给两个镜头五秒钟就行了,给五分钟……那就变味了不是?能变到基情断背山那里去。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