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医曾给我家族的伤害 -- Swell

共:💬47 🌺137 🌵5新 💬47 🌺14 🌵2 待认可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能拍电视剧了
家园 精心培养貌似很少有好结果

曹操精心培养曹昂

李世民精心培养李承乾

康熙精心培养太子

老肯尼迪精心培养长子

英迪拉精心培养长子

老阿萨德精心培养长子

家园 十几个炮手,那得相当富裕了,你们那里的地怎么办啊,不可能围起

来的啊。

另外,这个地方看起来距离吉林市得有点距离了,中间路的土匪怎么防啊,比价得运米到吉林市卖啊。

这块很真实了,就是屯子里自己保卫自己的屯子。

只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对其他屯子的利益纠纷。

如果说是山脚下,不知道水如何?

土匪一看打不过,他们也不打了。换了一些隐蔽的方法。比如来个中间人,说想要和你用山货换点钱或者粮食啊。当然是意思意思的山货,还是要你交保护费(道路通过费,还算是文明的了,属于成熟路线)。

你要是不交,那人家就设计一个绑票之类的。

他家确实被绑票过。意思是我们还是有实力的。所以一般也就是花钱免灾了。

但这种程度的勒索和当年的刀光剑影比起来那是和平多了。

此事在天津上海都是很多啊。

日本当然打土匪了,因为有可能威胁到开拓团土地啊。

看起来你屯的土地不怎么样,似乎日本人不太关注,应该是你屯缴了相对足够的粮食和物资。

关东军条件比较好,经营东北时间长,在东北城市有大量利益,不必像关内那样重新经营,修改利益关系,融合调和利益关系。

这也是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没能力,被渗透的一塌糊涂)。实际上关东军+满铁已经是东北的隐性政府了。

家园 不是,两种都无效的情况为啥区别对待 迷信西药

本是心态问题 在假设 以释情绪。实际上是中西医两种方法都用了,可能情况是中医药用晚了、西医药用晚了。

家园 世界各大列强在东北的渗透相当的深

基督教三大宗教在吉林市都有教堂。吉林市还有基督教教会学校,现在依然有。

吉林第一个西医院就是英国人教会创办的。相当的早。

太多的东西说不清了。记住这些已经是极限了。

家园 我就是讲一个故事

题目算是当事人观点。

我确实没法回答。都不好使呢。就算用西药也可能不好使呢。根本就不是痢疾呢。这些都没法说。

可以说亲人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吧。

家园 我只知道俄英日,三国还辽也只是俄日之争

东北地方治理,各个势力渗透很深(所谓中外的勾结)。

治理方式还是旧社会模式,所以需要共产党打破旧社会基础。

家园 挑虫:英迪拉精心培养次子

英迪拉.甘地本来精心培养次子桑结,在桑结空难去世后才让长子拉吉夫当继承人。

通宝推:自以为是,
家园 亲情就是祖荫

最近看台湾电影“独立时代”学到的。

家园 你这些个标题是拉仇恨啊😯

开个玩笑。

我其实不理解他们为什么投草😄。

家园 读你那故事有感, 我这儿有类似的

我姥爷家也是东北屯里的,屯里基本没几户外姓人家,有也是逃难过来的在打工,周围屯上也都是亲眷自己人,枪是不可少的。家族里请先生有私塾,姥爷是大哥 家教严又用功入讲武堂做官,按分工二爷管生意在社会上有一帮朋友,曾在沈阳光天化日劫法场 救下地下党,三爷读书也好十几岁读清华加入进步组织后去了南京军政教书。

家园 你这个分头投资也是说明家庭条件好,你家这个屯子看起来条件

不错,得有日本驻军了吧?

老大是东北军的。

老三居然还是投国民党了,那时候老大选择了哪里啊?

光天化日劫法场 救下地下党

抗联?

家园 家境败落躲过一劫的例子不少

还有很多【主动败落】的。

我一个亲戚就是解放前的【地主+资本家】,赚钱之余顺带给党做过一部分工作,有些关系在。他提前判断要土改,主动送土地给各路亲戚,最后只评了个中农。他老婆当时天天哭骂,为了攒钱买地,以前是饿吐血过的,当然不舍得。

他的企业主动公私合营以后,进入当地商贸系统一个基本行业垄断的批发企业。很快成了级别不低的干部。虽然是单位二把手,但因为一把手是老红军根本不懂业务,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在那个计划经济物资紧缺的时代,家里门槛都被踏破了。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比做【地主+资本家】的时候高了一个档次。之前村里都做不到第一,后来在地区都算是红人。

可惜后来陷入共产党内部斗争。“桃园经验”后,那个一把手老红军的对头派系要整他,派工作组来。不好对资历深厚声望很高的老红军动手,就对这个亲戚刑讯逼供,要他搞老红军贪污的证据。本来老红军因为没文化,很多签章是有问题的,但他算是有情有义,就是不从。对方就泄愤把罪名按在他头上,给开除公职了。晚年比较凄惨。之前自以为得意的把钱换成古董,保值还能藏富,没想到根本没有市场变现,白瞎了。各种压抑下精神也不大正常,都给砸了。特别是孩子们长期担心他这个污点被人知道,工作有入党提干机会也不敢要(怕社会关系调查)。

家园 【讨论】过去的地主

记得有社科研究说,半殖民地半封建下旧中国的地主大多是小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并不像解放后宣传的那么夸张。

家园 这种叙事很多都有复杂原因,并不像说的这么单纯,而且人性很复杂

资本家最喜欢自己歌颂自己。

他提前判断要土改,主动送土地给各路亲戚,最后只评了个中农。

我觉得,我太姥爷,没有准备的才是正常的大多数。他当然也不完全干净,比如给日本人筹粮食,也是参加了的。

虽然是单位二把手,但因为一把手是老红军根本不懂业务,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在那个计划经济物资紧缺的时代,家里门槛都被踏破了。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比做【地主+资本家】的时候高了一个档次。

之前村里都做不到第一,后来在地区都算是红人。

也许就是因为你是它的亲戚,所以你才信任他说的一切。

就是过去的小地主,也不是个个都是白莲花。都是见过血的。

想当年中国各地农民械斗的时候,都是很疯狂的。

嘿嘿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