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概你说的是历史,我说的是演义,不过那也不对呀

从地理来说,当时曹操的大本营是许昌,得了许昌就等于拿下中原,拿下中原天下就大定了.要攻许昌,当然是从荆州最合理啦.没有道理从汉中绕个大弯子呀.

况且,刘备带兵那一路不见得就非是主力不可,虽然君主多是主力,但并不是绝对的.人家说得清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明显是荆州在前,拿下宛、洛。刘备到秦川的时候,中原已经姓了刘了,他就等着摘桃子吧。所以关羽闹腾的时候,虽然只击败了于禁曹仁等边防部队,但也足以震慑华夏,让曹操有了迁都之心。

退一万步讲,就算“上将”不是诸葛亮,也不影响荆州的主要地位。和曹操打仗,靠着四川那些个步兵,在秦岭山区还可以,到了中原可就是人家铁骑的天下了。而以刘家地盘里,唯一能够训练些骑兵的就是荆州一带。

况且,荆州的农业水平要高于四川,虽然打了好多年仗,但是恢复个十年八载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粮仓。当然,这个荆州是“隆中对”里的荆州,而不是后来实际据有的那个荆州。这个怪不上诸葛亮。按照诸葛亮的设计,荆州是要从刘表手里夺的,可惜晚了一步。结果四川地区越发疲惫了。

家园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两句

曹操虽然赢了官渡一役,但仅代表他取得战略上相对优势,要不是袁绍没有刘邦屡败屡战的风度,一气而亡,导致河北分裂,卷土重来也未可知,但即使这样,曹操也到了建安九年才取得冀州,真正消灭袁氏势力则到了十二年底,此时隆对中才刚刚出炉。

正如天空兄所言,史书记载的隆中对只是简单的战略计划,容纳不下多少详细具体的行动要求,但从蛛丝马迹中还是可以寻到一些动作:以刘备的实力,硬碰硬夺取荆州恐怕很难,一方面交接豪杰,一方面通过支持刘琦间接掌握荆州才是捷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要是刘表早死一步或曹操晚来一会,结局恐怕就不一样。

家园 这就看是以争献帝还是夺天下为目标了

猫兄所言,莫不是以为夺回汉帝就天下大吉,王夫之的宛洛方是正兵的指责似乎除了建立在儒家伦理道德之上的偏见外,也包含这个意思,当然,野心勃勃的刘备可不会这么认为的,隆中对毕竟是要以争霸天下为目标才有用。

夺得许昌不见得可拿下中原,拿下中原也不见得大事已定,东晋涵盖吴蜀,北朝时常不如曹魏,取得河南照样转手就丢,隆中对将目标指向关中,走汉高老路,应该更加稳妥。

家园 正如跋兄所说

当时中原已经残破,曹操只要占据河北照样有抗衡刘孙的能力。

此外,隆中对的“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只是说出兵而已,不代表就拿下来了。

家园 诸葛亮还是有兵权的

军师中郎将是可以带兵的,刘备集团虽然不象曹操、孙权一样有很明显的私兵“部曲”痕迹,但按当时惯例,拥有将军号应该多多少少有一点自己掌握的部队,诸葛亮和张飞、赵云一起入蜀似乎也可以证明(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诸葛亮率张赵二人,一是三者平行,就算前者,诸葛亮也不可能只是空架子)。

就算诸葛亮地位远没有演义高,但他在荆州的作用也存在很大的疑问,史载“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看起来似乎是个后勤部长,但刘备走后,又说“亮与关羽镇荆州”,这到底是谁当家呢?

我有种不太成熟的想法,大家参考下:

首先,交给诸葛亮手里已是当时所能拥有的那么点地盘(为什么少了武陵?联想到黄盖曾为武陵太守,还镇压武陵蛮,可能这个郡存在争议),刘备屯兵公安,显然诸葛亮就是类似萧何角色的政务长官,此时完全可看做后来的署左将军府事再到丞相的雏形。

其次,刘备走后,做为幕僚长的诸葛亮不仅掌握全部的政务,其代替刘备处理事务当然也意味着有一定的军事领导权(起码是狐假虎威),但另一方面,关羽等人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做为太守要接收诸葛亮督导,而做为领兵大将却不一定,特别是关羽的角色,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很可能算是荆州的野战军司令。

家园 不矛盾啊

我所说的诸葛亮没有带领军队主要是说他没有象之后北伐那般作战,到没有说他手下没兵,事实上作为后勤补给他一大职能就是要征兵练兵,但是他没有如演义一般在前线指挥作战,就好象萧何一般,他主要负责后方工作。

关于那他之后带领军队入蜀,但是那时蜀中抵抗力量已经很薄弱了,也就张飞收复严颜值得一提,这种战事和刘备关羽在前线和诸葛亮日后亲征的战事比起来差远了。

至于地位嘛,我看诸葛亮还是在关羽之下,诸葛亮在刘备生前主要还是负责后勤的,确实他的地位有如萧何一般,但是考虑这个是在战事,在前线的大将地位一般都要高于后方的文官,诸葛亮也不例外,而且诸葛亮才加入没几天,无论哪种情况他都不可能超过已经经受多年考验的关羽,尤其在统兵这点上。我看诸葛亮此时的地位就好比东北时期的高岗,而关羽就好象林彪,在战时林彪第一,至于在和平时期嘛.....

“亮与关羽镇荆州”,考虑到三国志在个人传记中往往会特意拔高一点点,比如诸葛亮比关羽低一点,但是一个政务为主,一个军务为主,他在文中就可以说成“亮与关羽镇荆州”,让人感觉两人地位相同甚至诸葛亮高一点了。

家园 说起来也是,这个地位应该很模糊

从官职上看,关羽要更高一些,但从所处的官位上看,却又不然,由于实际上刘备当时的地盘只有荆州一处,诸葛亮代表刘备所行使的是中央权力,就不是高岗所能比拟的。

至于“亮与关羽镇荆州”也不是个人传记有意拔高,因为《先主传》中也是这样写的。

家园 这里没有汉献帝什么事情呀?

刘备还没傻到不敢动汉献帝一根毫毛,就算他不动,他儿子未必就不动.况且我觉得他自己就会动手的.

东西两路,一正一副,缺一不可.无非是谁正谁副的问题.我觉得如果曹操在河南出现大败,丢掉西北是必然的,这时即使他退到河北也未必能坚持多长时间,因为他统治的根基没有了.曹操能屯田,刘备未必不能.如果拿下河南西北,汉中南中益州荆州河南这些主要产粮区,西北的产马区,以及主要的兵源地都归了刘备,曹操恐怕就要步袁绍后尘了.

反过来,如果曹操只是丢掉西北,那么他退到关东,并不会影响他的根基,双方还是同一个起跑线.刘邦的时代,是诸侯割据的时代,往往是解决了一个诸侯就解决了一大片地区.而曹操势力是一个整体,蚕食的策略恐怕不太管用,必须做好决战的准备,一战就动摇他的根基.中原是天下之重,谁得了中原,谁就卡住了另外两家的脖子.

从历史上看,统一中国首先要统一北方,曹操正是在这上面占了先.他把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给占了,吴蜀两国无论经济实力人口还是人才都要窘迫的多.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南北朝的问题我知道的不多,不过好象当时北方各朝没有一个像曹操势力那么稳定的吧.

说到底,还是那个"天下有变".这个"变",不是曹操去世或者曹丕代汉这种,而是一种近乎大乱的"变".这时蜀汉集团才能乱中取胜,出宛洛直接端掉曹氏的老窝.刘备才能再过把汉高祖的瘾,带兵进秦川,然后两方合力解决河北.或者按照汉高祖的办法,刘备在中原拖住孙家,"上将"去解决河北.

当然,前提是荆州已经可以成为稳定的基地.孙权不能把荆州怎么样了.

不过,这些都是假设."天下有变"的时候,孙刘两家会不会提前决裂?两家合攻的路线分配如何.一旦曹家势力退到河北,是先解决曹家还是先解决孙家?

家园 从隆中对来看

诸葛亮是计划让刘备直接从刘表手里接管荆州的.他计划中的荆州,是个整体,不是后来那个破碎的荆州.按照他的想法,直接从刘表手里接管荆州,北拒曹操,东镇孙权,然后作为西进的基地.

从刘表手里拿下荆州,就不关孙权什么事情了.反而成了压在孙权头上的石头,这是计划中的"孙刘联盟"的基础.

如果诸葛亮的计划成功,刘氏集团后来也不至于那么窘困.

家园 这点是不错,但是也要考虑到荆州的位置

作为受到曹吴争夺焦点的荆州,基本上不会是一个能够平稳交班的地区,因此刘备如果要夺取荆州,就好像他当年夺取徐州一样,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部势力的干涉,从刘备后来的表现来看,他的联吴是做到了,但是对于曹操的干涉是没有足够的准备,在有长期屯田基础上的曹操,尽管北方平定不久,但是派出一部分兵力南下夺取荆州是可以做到的,隆中对里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因为只有在夺取了荆州后才有可能向益州发展。更何况曹操怎么可能坐等被他视为枭雄的刘备夺取荆州而羽翼丰满呢。处于这个争夺焦点的荆州,即使从刘表手中夺取了,也必须要考虑怎么巩固的问题。前面有人谈到中共夺取东北的例子,早期中共之所以不能稳定在东北的站住脚,也是因为主要冀望于封锁山海关和苏联的支持,企图少打仗来获得东北,立足于守,这样应付后来苏联一旦撒手,当然是比较吃力的。刘备的荆州也是,如果不考虑和曹操打一仗,只是指望能够从刘表手中平稳过渡荆州,当然不是不可能,但是更坏的情况也必须要预计得到,能打才能守,孙子曰:“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从刘备后来的反应来看,这方面准备明显不足。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九章 外放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九章 外放

(演义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本回演义主要说的是诸葛亮初用兵。博望一战确有其事,不过此事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博望一战是诸葛亮很可能还没有加入刘备阵营,而且就算加入也不可能如演义中那般指挥军队,事实上在刘备身前,主要是由刘备负责前线的战斗,诸葛亮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负责后方政务和后勤补给的官员,就好象萧何和荀彧一般的角色,甚少在前线参与军事,(按一般演义上的军师角色来说,法正庞统比诸葛亮更象军师。)更不用说直接指挥了,博望之战乃是刘备指挥的,这也是刘备的诸多事迹被演义移加至诸葛亮的开始。我们以后会陆续提到。

不过,本章还没到总结诸葛亮演义和历史区别的时候,这次想说的是刘琦之事,本章刘琦为求诸葛亮之计,来了一招“上屋抽梯”,终于逼的诸葛亮说了效仿重耳一事,让刘琦主动外放江夏。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刘琦与刘备的关系颇佳,假若他能或许继承权,那刘备肯定可以得到重用,进而得掌荆州大权,而要掌权那就不能离开首府之地,就好象袁绍一事,袁绍未必真决定了由袁尚掌权,但是袁谭在外,袁尚在内,一旦有事,袁尚便可造成既成事实,袁谭毫无办法。

一般来说,控制中央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不说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得到朝廷便代表着拥有了全国的权力,即便乱世之时,众人依旧想获得中央朝廷之权,所谓“挟天下以令诸侯”也,这不但是名分问题,更关乎实力的对比,在传统思维下,中央拥有比地方更大的号召力,即便在乱世割据的情况下,依然有部分地方政权会听从中央号令,比如三国的张杨,再比如北洋军阀时期便有许多地方政权没有明确的派系,以中央马首是瞻。所以一旦得到中央权力,在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获得许多倾向于中立的势力支持或者不介入,这对于天下之争是相当重要的,三国时期的曹操便占有这样的优势。自然,这也意味着,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获取中央政权为上,所以只要有一定的实力,必然会介入朝堂之争,甚至以全副身家性命投入也在所不惜。

而这种事以太平日子中同姓相争,骨肉相残最为惨烈。我们之前在《长子继承下的迷雾》一章中说过,选择嫡长子继承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减少这样的权力之争,减少继承权力的成本,可嫡长子往往并不能顺利的接位,如嫡长子死去,或者嫡长子不得父亲之欢心,都会造成继承权的争夺。所以每奉主公身体欠佳之时,为了继承权力和日后的格局,朝廷之上便会开始一场明争暗斗。而这种争夺的结局往往是胜利为王,败者死亡,自刎或者软禁已经是其中最好的结局。

朝堂之争是如此凶险,有人不惜为权力舍身博大,也有人明哲保身,退至地方以求全身。这一来是示意我无心宝座,求对方放之一马。另一方面也是经营地方,手握实权,壮大自己,无论是谁得到宝座要对自己动手都要估量一番,而且万一朝堂有变,便可乘虚而进,反客为主。

如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都是春秋霸主,起初都为避祸而逃至远方,待国中有变便乘势回来,终成霸业,诸葛亮劝刘琦便是用的重耳之例,假如说这两位是春秋人物,和日后不同,那汉文帝则也可一说,他与母亲为防吕后,而退至封地,而后吕后死,朝中变革,他因祸得福,居然重新坐上了权力宝座。朱棣经营外藩而日后夺得皇位。

而诸葛亮让刘琦外放,则是因为刘琦获得继承权的希望渺茫,在内反而容易遭到暗害,还不如外放,一则掌握一方重地,可保自身平安,二则万一有变,可效仿晋文公当年,勒兵进逼,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要看运气,重耳在外流亡几十年才得以回来,朱棣的夺位也有很多的运气成分,自从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后,各朝又吸取教训,限制在外藩王的权力,他们要获取权力并不容易。如明朝,朱棣由外藩得权,在其之后也刻意限制了外地藩王的权力。毕竟,比之中央政权来说,地方一域,实力相差太远。

所以外放这件事,更多的是诸葛亮想先让刘琦避开朝堂之祸,是明哲保身之举,毕竟刘琦在江夏还是一番助力,假若在荆州,那刘琦只怕就危险了。

说起外放,古代的外放到底是好是坏呢?刚才已经说到了,中央朝堂是权力的中心,地方只是羽翼而已,假若心是向着朝中大权的,那最好是在京城为官,古代的京官往往比地方官员要高那么一等。此外,古代生产力有限,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尤其是京城,生活比外地要舒服得多了,就说那明朝科举考试吧,成绩好的进翰林院或者为翰林院庶吉士,这都是京官,可以面见皇帝和高官,以后就有机会入阁拜相,而成绩差的外放为地方官。所以京官外放往往也就是意味着贬官。本在京城为官,前途大好,甚至可以上达天听,却一下要到外地做地方官,这往往就是失宠的代名词。

但是,且住,这指的主要还是那些大官或者品级虽低但是实权不小有前途的官僚,他们外放,那是亏大了,但是对于那些小官或者无望升迁的京官来说,外放不委是天赐的好事。京城为官,有前途还好,但是没有前途呢,且别忘了这京城到处是大官,出门都要小心撞了谁的车驾轿子。可一旦外放,只要不是那穷乡僻壤,做起那土皇帝来,可就舒服多了,这油水可比京城里好捞多了,就算清正廉洁,那至少在地方上可以不用看太多的上级脸色,权力自由得多了。尤其在中央朝堂衰弱之时,那地方官更加吃香了,那刘焉便看东汉日益危险,就跑至益州做那土皇帝,可比那些留在京城被董卓一干人或杀或劫的同僚舒服多了。

另外,通常情况下,一些京官也会外放地方,但是这并非贬级,而是让他们去地方锻炼一下,增加一下历练,现在我们叫挂职锻炼。这种京官的外放只是镀金而已,几年之后便会回到京城派以大用了。当然,假若几年之后回不去,就意味着自己的仕途危险了。

还有,一些京官会出任封疆大吏如巡抚一职,这种重要地方官职只要不是宰相这般级别的人担任,也不能认同为贬级。尤其明朝巡抚本就是京官外巡形成惯例才变成地方大员,巡抚要每年回京议事,也是变相的京官。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在京城没有机会,而到地方寻找机会升职从而再回京城作官的,这种例子在初唐极多,初唐对外征战频繁,边疆大将权大,军功又丰厚,而在京城则少有机会征战,一些军人便调职边军,立功之后再得以回朝,所谓“拜将”再“入相”。

此外,外放也有中央监督地方的意味,刚才说到明朝的巡抚制度便有这样的意思。此外,如汉明等代初期都给予藩王封地大权,为何?就是希望同姓王能在地方协助中央。相比外姓,还是皇族可信一点,唐朝也不例外,唐初便有以王子带兵征伐的习惯,安史之乱唐玄宗便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节度,从而还形成一起“永王之乱”

外放一事,意味深长,有明升而暗降之,也有明贬而暗升之,有前途光明之,也有无望回京之,有出外发财之,也有出外避祸之,有离开时喜笑颜开者,也有离开是愁眉苦脸者,有失败者,有胜利者。在京城门前的那一瞬间,不知留下了多少京官回首那无穷滋味的一瞥。

元宝推荐:海天,
家园
家园 火烧博望发生在建安八年,诸葛亮还未出山

曹操赢了官渡后,在建安六年南征汝南,逼得刘备投奔刘表,然后在建安八年与袁谭、袁尚战于黎阳,刘备应该是在此时北上的,一则参见博望一役的李典后来又参加九年的围邺,二则八年八月曹操军西平,可能就是受到刘备威胁所致。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章 荆州之降

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章 荆州之降

(演义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本回演义说的是刘表死,刘琮即位,听闻曹操南征,便投降,从而将荆州拱手相让,这便是演义的前半回故事,至于后半回是罗贯中杜撰的,当时刘备乃是屯兵樊城,根本不在新野,更不用说搞出一个火烧新野来了,这还是为了显示诸葛亮的神奇而作。

荆州之降看似简单,刘琮即位后便投降曹操了,之前我也曾说过,蒯越蔡瑁这些本地世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八成是会投降的,在刘表死后,刘琮年幼,只能被他们所操纵。但是细细看起,还是有些问题,我们一点一点来说。

1.刘表死刘备知不知道:按演义说法,刘备是蒙在鼓里,直到刘琦派伊籍来才知道,而此时刘备也正好抓到刘琮派遣给曹操的信使,如果演义中刘琮即位后马上做了投降的决定,那确实有可能这般。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

《三国志吴主传》中的记载大致相同,我们从中可知鲁肃先知道刘表死,再前往荆州,途中知道曹操南下,再之后知道刘琮投降。那如果刘表死的时候,连远在东吴的鲁肃都知道了,那近在樊城的刘备会不知道吗?尤其是刘表死亡这么大的事是瞒不住的。即便刘表死后刘琮当天便决定投降,然而派出的信使前去曹操处再回途,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刘表死的消息传的更快。此外,《三国志武帝纪》中也说到:“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这样看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刘备是知道刘表之死的才对。

2.那么,是不是刘琮即位必就意味着要投降曹操?这点也不可能,刘备知道刘表死后刘琮即位就要投降,或者说当时荆州上下弥漫着投降的气氛,刘琮上台就是要投降曹操的话,刘备也不会一直呆在樊城,而是早早回来了。而且,假如刘琮上台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基业交出,那当初何必花这么大的力气还要排挤掉兄长刘琦呢,反正都是拿不到手的,总不可能刘琮蔡瑁等人都是曹操的内奸吧。所以刘琮选择投降还要一段过程。

3.刘备对刘琮的态度如何?刘备在刘表死到刘琮投降这段时间驻守在樊城,前文我们说到刘备已经知道刘表死亡,他已经知道刘琮即位的情况下他依然在樊城屯守;那这就意味着他不认为刘琮会放弃荆州这块基业投降曹操,这也必定是当时刘备的谋士对荆州方面的气氛所作出的集体判断。《汉晋春秋》中便记载:“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

由此可知,刘琮即位后刘备依然相信刘琮会在曹操南下时同心协力共抗强敌,并没有想到刘琮会投降之事。

刘备何以会作出以上的判断呢?因为他和刘琮并无冲突,而是同盟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表传位与刘琮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刘备虽然与刘琦交好,但是也未见有如演义中那般反对刘琮即位的记载,《汉晋春秋》在上文刘备发现刘琮投降一事时,刘备手下劝说刘备挟制刘琮等人:“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假如刘备确有此说,那就说明刘表之前曾经托孤刘备,而刘表生前托孤的不可能是刘琦而只能是刘琮。所以说刘备对刘琮的即位很可能是不反对的,所以才会有之后刘备在襄阳之外驻马呼琮的举动,假如刘琮和刘备完全对立,刘备根本不可能对刘琮抱有期望。

这样来看,很可能刘表死后,刘备刘琮甚至包括刘琦在面临曹操南下的局面之下达成了妥协,其主要内容便是刘备承认刘琮继承刘表位置,而众人一致对外,蔡瑁等人很可能也参与了此次妥协。所以在刘表死后刘备才能安心的在樊城驻守,因为他相信在襄阳的刘琮会对其支援,而根本没想到刘琮会突然选择投降,时间长了才发觉事情不对。

4.那刘琮为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便变卦投降?刘琮和刘备达成妥协共御曹操,但是随着主战的刘备在樊城,而蒯越等一干重臣表现出投降态度,使得他原本想抗击曹操的信心受到了动摇。而傅巽的那席话又使得他发觉自己没有信心维持与刘备的同盟关系:

“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

刘琮并非刘表,他并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信心,之前表现出对抗曹操的想法,主要想法是出于保住自己的基业,其中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在前线刘备身上,而傅巽的这一席话使他的依赖破灭,假若刘备抵抗不了曹操而自己不能自存,而刘备若是能抵御曹操以其的威望实力则不是自己所能驾御的,既然自己都得不到荆州,干脆投降还能获得一些实惠。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信心不足的刘琮背弃了刘备选择了投降。

刘琮的突然投降导致了荆州在短时间内便被曹操顺利获得,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如文聘等人投降曹操,一些反对曹操的势力跟随刘备出走,但是由于刘琮的突然投降,使得刘备不能及早的转移力量,最终导致了当阳之败,那些人与资源都被曹操掠走。

荆州之降对于汉末的政治格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汉末荆州的疆域大致是现在湖北湖南的大部分,河南,贵州,两广的一小部分。和春秋的楚国疆域颇近似,所以又有荆楚之称,荆州本就是大州,汉末群雄混战,中原一带战火连连,荆州虽然治所南阳受到波及,人口流失严重,然而自刘表入主襄阳后,荆州大部分地区治下相对比中原一带要太平的多,大量人口流入荆州,《三国志刘表传》中称:“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正是有这样的基础,诸葛亮才在隆中对提出要夺取荆州作为基业。

此时曹操已经基本控制了河北和中原大部分地区,然而曹操连年征战,自其起兵起至南征荆州时,无日不在征战之中,民力有所伤耗。荆州在刘表之下休养生息多年,若说攻曹或许不足,但是若自保则未必不行;便是在南征荆州的前一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时,刘备便劝刘表攻许,可见曹操之实力尚未能强大达到两线作战的地步。往日曹操攻伐,莫不是连年征伐才得其地,而荆州拥兵十数万的大州,却不战而降,这对于曹操实在是件美事,自己的战力未损耗不说,荆州兵力也得为之所用,而且借不战而下荆州之威,刘璋也开始向曹操示好:“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这般的大好形势之下,曹操才会一鼓作气,想乘势灭了江东。

虽说曹操赤壁大败使得南征之行受到挫折,但是总体上曹操还是比以前更加强大了,荆州虽然被刘备周瑜夺回部分,但是襄阳江夏等战略要地被曹操控制,成了日后遏制蜀汉东吴的重要地带,而且荆州大量人口或死或迁移,留给刘备的荆州残破不堪,排除了短时间内刘备会北上的可能。(若是刘备占据着刘表时期的荆州,那曹操根本不可能分兵远征马超张鲁。)而相比而言,曹操的损失可说小多了,因为荆州不战而下,原本可能攻打荆州损失的兵力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得到了荆州的大量人员物质补充,日后曹魏能三分天下有其二,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荆州的不战而降。

元宝推荐:海天,
家园 咦?还没有人来坐沙发?

再花一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