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巨坑)四边伐鼓三军呼之大唐西域 序章 -- 恶魔之读书者

共:💬249 🌺66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谢!那就静候啦

音速论坛不好,主要是它的那个浏览模式不好。

家园 第四章 我武维扬 第一节 军神李靖(上)

我武维扬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孟子·滕文公下

军神李靖

突厥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大大触怒了李渊,本来李渊起初向突厥称臣亦不过是虚与委蛇,现在大唐一统海内,突厥人依然将唐朝视为一块上好的肥肉,随意予取予求,武德七年的入侵几乎将刀子驾到了李渊的脖子上,这是李渊决不能忍受的,因此唐朝内部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步骤。首先是利用互市的时机大量购买用于军事的战马和用于农业的耕牛,充实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其次便是同意了与西突厥结亲的请求,以许婚的名义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共同对抗东突厥。最后则是全力加强关中的防守,“遣将军桑显和堑断北边要路”,又重新建立本已废弃的十二军,“以太常卿窦诞为参旗将军,吏部尚书杨恭仁为鼓旗将军,淮安王神通为玄戈将军,右晓卫将军刘弘基为井钺将军,右卫大将军张瑾为羽林将军,左晓卫大将军长孙顺德为奇官将军,右监门将军樊世兴为天节将军,右武侯将军安修仁为招摇将军,右监门大将军杨毛为折威将军,左武侯将军王长谐为天纪将军,歧州刺史柴绍为平道将军,钱九陇为苑游将军,简练士马,将图大举焉”又“遣燕王李艺屯兵于华亭县及弹筝峡,水部郎中姜行本筑断石岭之道以备胡”,李渊这次是下定决心跟突厥拼个你死我活,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战争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李渊对突厥又来了一次改书信名称的动作。之前我们知道,李渊尚未发迹之前对突厥书信用的是“启”,这是下级对上级的称呼,建立唐朝之后改成了“书”,这是平等的敌国之礼,现在两国之间已经扯破了面皮,于是李渊干脆换成了“诏”,这就是拿突厥为藩属看了。如同一个耳光打在脸上一般这种羞辱性的称呼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宣战,突厥人当然忍不下这口气,唐朝北边防线再度全面开打。相、并、灵、潞、沁、韩、朔、绥等州均遭到突厥侵袭,其中颉利可汗亲率十万突厥铁骑横扫太原,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大谷,全军皆没,张瑾只身逃脱投奔李靖,行军长史温彦博被俘虏,突厥拷问其唐朝国内兵粮虚实,温彦博宁死不招,被突厥掠往阴山扣押。挡在突厥主力之前的唐军诸将均遭败绩,唯有李靖顶住了颉利可汗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这场战役从总体而言对唐朝是一场失败的战役,李渊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急于求成,上一次李世民用离间之计侥幸让突厥退兵,可李渊居然在仅仅一年不到就敢向突厥人主动挑衅,结果不得不吞下自己酿的苦酒。但是从个人来看,这是军神李靖自归降大唐之后第一次在北方战场上的闪光亮相,这次亮相的结果似乎也昭示了李靖便是冥冥中注定要灭亡东突厥的那个人。

在演义小说中,被称为“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如果说十三条好汉是尘世间最强的话,那李靖就是超脱尘世的强者,终极BOSS般的存在。在真实的历史中李靖虽然不是神仙,但亦不负最强的称号,即便是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李靖依然是最有资格得到最强称号的名将之一。

李靖于公元571年(阿拉伯世界中最伟大的人物默罕默德亦于同年降生)出生在一个关陇贵族的家庭之中,他的祖父李崇义是西魏的殷州刺史、永康公,父亲李诠是隋朝的赵郡郡守。李靖首先长得非常帅,《旧唐书》说他“姿貌瑰伟”,《新唐书》说他“姿貌魁秀”,可见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大帅哥。李靖从小就显露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少年老成文武双全。不但精通书史,而且对于兵法更是有极深的造诣。他那隋朝四大名将之一的舅舅韩擒虎便称赞他道:“现在能跟我讨论孙子吴起兵法的也只有这个人了。”后来他的才能还被当时的吏部尚书牛弘、左仆射杨素所赞赏,作为隋朝四大名将之首的杨素更是拍着床对李靖说:“我这个位置迟早是你的。”可见李靖是多么的才华出众。

十六岁的少年李靖便担任了长安县功曹(掌握人事的官员),后任驾部员外郎(负责交通牲畜等后勤的官员),后来又到了汲县、安阳、三原等地当县令,每年的考绩都是最佳,身为名将的李靖在历史上最初显露的竟然是他那非凡的政治才能。李靖在隋朝担任的最后一个职位是马邑的郡丞,当时王仁恭是马邑的太守,而李渊又恰好是太原留守,李靖可以说是李渊下级的下级。王仁恭并没有多大的能力,掌握实权的其实是李靖,隋末的郡丞权力很大,张须陀便是以郡丞的身份带兵讨伐各路“盗贼”。李靖在马邑充分发挥了他的能力,号称是“以德安连,长城弛柝;运奇料敌,合境无尘。”在那个被突厥压迫和各路盗贼袭扰的年月里,李靖能做得如此出色实在是不容易。李靖的超强能力很快便被李渊所注意到,当然与其说是被李渊所注意还不如说是被李世民所注意,当时已经心生叛意的李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负责笼络各方豪杰的便是李世民,论慧眼识英雄,李世民实在要比他老子强太多,李靖在当时便是李世民重点拉拢的对象之一。可是这个时候李靖却并没有对隋朝完全失望,依然对朝廷有着忠诚之心。上司心怀异志,此地迟早成是非之地,李靖明白马邑是呆不下去了,因此找了个机会不辞而别,回到了长安家里。李靖出身贵族,在长安熟人不少,一见他突然回来了自然纷纷询问缘故。李靖也不隐瞒,就说:“李渊这老小子恐怕要造反,我怎么还能继续呆在那里啊?”于是李渊要造反的消息不胫而走。李靖实在没有想到,这一说可给自己惹下了多大的祸,李渊成功攻下长安之后,自然有人出首告密,李靖在家被逮个正着。李靖的罪过非常大,李渊起兵消息的走漏使得第五个儿子李智云被杀,李建成、李元吉、李神通、柴绍等李氏家族成员也差点被包了饺子,当然消息的走漏并不一定完全是因为李靖,但是当时所能够抓到的现行就李靖一人,李渊的起兵差点就毁在他手里,可以说对其恨之入骨,立码就要把李靖给斩首示众,李靖当然也不甘坐以待毙,于是嚷了一嗓子:“公兴义兵,欲平暴乱,乃以私怨杀壮士乎!”这一嗓子正好被李世民听到,深知李靖能力的李世民于是拼命为李靖求情,希望李渊留下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这样才堪堪救了李靖一命。(当然关于李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李靖察觉李渊要谋反之后,为了想要告密于是故意犯罪以便被押往江都,但是到了长安因为盗贼蜂起道路阻隔而不能行,只能在长安滞留,结果就一直留到了长安被李渊所攻破。不过这一说法根据司马光考证,被彻底否定,因为当时马邑到江都是可以直通的,并不需要转道长安,而且当时的道路也并没有被阻断。另外要告密当乘快马而行,“自锁上变”显然解释不通,此考证亦为隋唐史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赞同,因此本文不采此说。)当然李渊此时不杀李靖仅仅是给自己宠爱的儿子李世民一个面子,并不代表真的不记恨李靖了。后来李靖跟着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其间并没有显山露水,李渊一看李靖没啥利用价值,立刻给了李靖几个人,把他调离李世民身边,让他去讨伐萧铣,萧铣是当时几个著名的反王之一,拥兵四十万,让李靖带着几个人去平萧铣,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着对李靖说你给我去死吧。李靖到了硖州之后李渊就叫硖州都督许绍把李靖给暗中干掉,罪名则是李靖“迟留不进”,李靖实在也是命不该绝,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总有贵人出现,这个许绍也非常欣赏李靖的才华,知道他很有能力,不但没听李渊的命令,反而帮着李靖求情,李靖的命也就再一次被保了下来。这时候恰巧一个叫冉肇的四川少数民族首领率兵攻陷了通州,并且继续进攻夔州,领军的赵郡王李孝恭不是对手,唐军战况不利。这简直是老天送到李靖手上的功劳,李靖立刻率八百唐军突袭冉肇的营地,又算准了冉肇的退路,要险设伏,阵斩冉肇,俘获五千人。这一连串组合拳让敌人目不暇接,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打倒在地,实在是彰显了李靖用兵的大师风范。这一仗终于让李渊认识到了李靖的巨大价值,他一边对自己的臣子吹嘘道:“我听说用人使功不如使过,现在李靖果然就是这样。”一边下诏给李靖说:“你好好干,不要怕没有富贵。”还特别写了一封私人信函,里面说:“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情我早就忘记了”其实哪里是早就忘记了,简直是无时不刻铭记在心头才对。李渊的信任很快就获得了回报,在李靖的出谋划策之下唐军很快就平定了整个中国南方,光平萧铣就让唐朝获得了九十六州土地,六十馀万户人民,加上后来平定的江南,李靖所打下的土地与人口占到了当时整个唐朝的二分之一强,此时的李靖再不是李渊所憎恶的对象,而是把他当宝贝一般了,平定江南之后李靖不但被大加封赏,更被李渊赞为“萧铣、辅公祏之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评价已经是极高了。(关于李靖平江南,因为本文主题所限不再赘述,以后有机会单独呈文献上。)

家园 对不少人来说却是新文

尤其是像我这样足不出河的人

家园 楼下雪太傅说的对,恶魔兄有时间的时候转两篇过来给我们先解解渴吧
家园 pfpf, 这么长的好文。不花不行。
家园 资治通鉴里没有很好的交待阿史那大奈到史大奈的转变

前面还是阿史那大奈,后面就成史大奈了。一直怀疑是一个人,但不敢确定。

家园 第四章 我武维扬 第一节 军神李靖(中)

作为平定南中国的军事总策划人,李靖劳苦功高,当然李渊也没忘记之前说的话,李靖不久就官拜安州大都督,治所在今天的武汉附近,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可是李靖运气并不好,刚刚上任没两天,被李渊激怒的突厥人就大举杀到,唐军防御失利,形势极为紧张。李渊无法可想之下只能征调一切能够征调的力量北上抗击突厥,于是李靖安州大都督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命令赶往太原作战,他手上仅有一万不善马战的南方江淮战士,他的敌人却是颉利可汗亲率的十万突厥精锐。在暴风般的进攻中李靖终于以最小的损失将突厥人击退,保住了李渊的龙兴之地太原城。

突厥人的进攻狠狠地给李渊来了一个下马威,让李渊愤怒的头脑开始冷静了下来,形势比人强,没法子只能继续谈判。可是这次谈判却没有派五次出入突厥的谈判专家郑元璹去,却换了个南海公欧阳胤。这个南海公欧阳胤的出使非常的不顺利,并没有能够与突厥人达成交易,或者说突厥人根本不想和他谈判,眼见突厥人的侵掠一日胜似一日,欧阳胤心急如焚,最后居然学汉代的班超领了五十人意图偷袭突厥大汗的牙帐。可惜欧阳胤并不是班超,突厥人也并不是匈奴人,这次突袭最后以失败告终。欧阳胤的行为自然让谈判彻底破裂,作为报复,唐朝的北方遭到了突厥人更猛烈的进攻。灵州、凉州、朔州、径州、西会州、秦州等唐朝州府再遭兵灾。眼见突厥人来势汹汹,李靖为了挡住突厥大军的入侵于是大胆前插,迎突厥锋锐而上,从太原北上至灵州,与突厥人大战于硖石,此战从清晨战至下午,力战之下突厥人终于精疲力尽,不得不收兵撤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唐朝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之时,内部也面临着一场腥风血雨。围绕着李氏三兄弟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太子李建成用毒酒招待李世民,而李元吉则借防御突厥的名义要求李渊把李世民帐下的心腹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叔宝等人调归其指挥,意图架空李世民后杀之。而李世民也毫不手软,眼见局势越来越凶险,于是毫不犹豫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其兄弟一网打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玄武门之变中李靖扮演的角色史书中记载不一,绝大多数的说法是李世民当时为了夺权而拉拢李靖和李世勣,而此二人却都表示中立,不愿意介入此事。后来李世民夺权成功之后却认为李靖这种行为恰恰是为国家着想的正确行为而对此大加赞赏。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李靖与李世勣很早就对李世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愤愤不平,早早地就站在了李世民的一边。历史的真相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按照过往的纪录来看,李世民不但是李靖的救命恩人,而且李靖最初在李世民帐下干得是亲卫禁军之职,可谓是心腹,很难相信李靖会在这么一个紧要的关头保持中立。当然无论李靖在这场斗争中是否中立都无关紧要,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则是突厥人的大军。

就在唐朝内部发生动乱这当口,北方反王梁师都眼见唐朝统一大势已成,自己势孤力穷,迟早完蛋,于是趁此机会亲自前往突厥大汗牙帐说服突厥出兵。而突厥人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颉利、突利二可汗于是合兵十馀万骑从长安西北的泾州一路杀向长安,最终在渭水之北列阵威逼长安。而新登基为皇的李世民一面紧急宣布长安戒严,一面针对突厥人的攻势作出了应有的对策。首先他派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突厥偏师,抓获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这里的俟斤是突厥官名,阿史德则表示此人属于突厥蓝贵族系统中的阿史德后族),斩首千馀级,狠挫了一下突厥人的锐气。此时颉利可汗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入长安窥探虚实,于是在长安朝堂之上爆发了一场尔虞我诈的外交好戏。执失思力起初自信满满,开口就吓唬李世民道:“二可汗统兵百万,现在已经兵临城下了。”要是一般的皇帝,在此大军压境的当口或许就怕了,可是李世民却是多少年的军旅生涯中磨练出来的,对他玩这一手算是正好踢到铁板上,他立刻怒叱执失思力道:“我与突厥大汗亲自约定的和亲,并且赠送金银绸缎前后不计其数,你们大汗撕毁盟约,居然兴兵攻打我大唐,难道没有一点愧疚吗?你们虽然是狄夷,但也有人心,为何将以往恩情全数忘却,来我这里耀武扬威?信不信我我先宰了你?”执失思力万万没想到在如此恶劣情形之下李世民居然敢动手杀他,吓得立刻下跪求饶,再也不敢牛气。当然执失思力作为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他在东突厥灭亡之后作为唐军大将不但为唐朝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曾冒死规劝李世民不要贪图享乐,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将军还是一个贤臣,此时在李世民面前如此失态只能说是被太宗皇帝的王者之气所震慑,才会如此进退失据不知所措。李世民此时不但当堂斥责了执失思力,并且不顾朝臣的反对将其扣留,对突厥大军摆出了最强硬的姿态。当然光表面上的强硬没有任何用处,在军事方面李世民作了两手准备,首先是调集全国军队至长安勤王,其次则是命李靖与长孙无忌急行军至豳州以夹击突厥身后,一旦战争打响则前后夹攻消灭敌人。

面对突厥的大军李世民仅率六骑进至渭水便桥,隔河斥责颉利的毁约行为,此时唐诸勤王大军自后缓缓开来,旗铠光明,旌甲蔽野,在李世民身后布下大阵,军容鼎盛。而李世民独立桥头,视突厥大军于无物,真可谓英姿飒爽丰神飘逸。突厥人眼见唐军阵容坚强,摆出一幅决死一战的架势,打起来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加之执失思力又被扣留,无法获知唐朝内部的真实情况,因此均萌生了退意。当然表面上镇定自如的李世民其实并不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此时的唐朝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全国人口不过200多万户,中原地带千里无人烟的地区比比皆是,加之内部又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人心浮动,内部并不稳。一旦在关中大战,败了自然是万事皆休,即使得胜,中原地区唯一一块未遭受太多兵灾的地区亦会生灵涂炭,唐朝国力军力大损,得不偿失,如果关东陇西江南岭北等地的分裂势力再次抬头的话,一个好不容易重新统一起来的大帝国将会再次分崩离析,这样高昂的代价决不是李世民所愿意承受的。因此李世民一面在便桥上利用其与突厥的特殊关系尽力离间突厥各个部落,使突厥人不能齐心攻唐,一面则采用了李靖的建议,将长安府库的金银绸缎全部搬出来贿赂突厥人。这样软硬兼施的策略终于使得突厥人打消了继续侵攻的念头,接受了唐朝提出的和约。于是双方在第二天再于便桥之上杀白马以正式会盟,约定不再互相侵攻。

一战后法国的霞飞将军说了一句名言:“这不是和平,不过是二十年的停战。”唐突的会盟亦是如此,刚刚上台的李世民就吃了突厥这么大的一个下马威,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突厥刚刚退走,唐太宗便于武德九年九月召集诸卫将卒习武於显德殿,并说:“我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战,亦望汝前无横敌。”可见李世民心中报复的念头有多么的强烈。此后每日均亲领数百士卒及将领在宫中训练,并测试他们的成绩,优秀之人则以宝刀、宝弓或金锦赏赐。此时李世民贵为天子,群臣均劝谏他不要整天出入于普通兵将之中,万一有刺客,李世民的个人安危实在得不到保障。但李世民却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于是人人奋进,几年之内均成精锐。

家园 多谢更新

沙发

家园 花,李世民真乃千古一帝也
家园 一个可能不恰当的类比

当年日本人想干的也是跟突厥一样的事情。想乘中国战乱将平未平,国力最衰之际捞一把。原本的打算是胜则入主中原,败也可让中国的战乱时代延长。可谓狠毒。

替老蒋说一句话,其实从他的角度来说,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说白了也就是想学李氏。只是因为他本身能力不够,加之对国内外形势判断有误。最终落的一个两头不靠的尴尬局面。

家园 文章好,题目亦好

精彩

家园 第四章 我武维扬 第一节 军神李靖(下)

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励精图治,那边的突厥颉利可汗也没闲着,他也在谋求一种将国力更上一层楼的办法,可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拥有强悍的武力,但是由于自身固有的缺陷注定创造不出一个与自身相适应的优秀制度,因此向有着成熟制度的民族借鉴就是一条最为简单的方法,而突厥附近有着最为成熟制度的国家便是唐朝,颉利可汗想要改变突厥制度的唯一借鉴对象也只可能是以唐为代表的中原帝国体制。因此他用了一个华人赵德言来进行改革。可是改革这种事说好说作难作,首先一旦改革就必然要打破旧势力而创造一个新格局,对既得利益者多少都会有所损害,因此必然会出现反对的声音,其次改革一定要符合国家的国情,不能一股脑的照搬,在一个国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另外一个国家就未必,如果强行实行,则必然导致人们的反对。因此改革能否成功,这个度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而颉利可汗恰恰是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导致了改革的严重失败,这个失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的突厥人与颉利可汗离心离德,对国内的政策极度不满,加上颉利可汗又非常重用粟特胡人,这就更加损害了突厥大众的经济利益,加剧了本以改革引起的不满。当然粟特胡人的任用并不是从颉利可汗开始的,而是从大突厥汗国建立伊始就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突厥人首先是一个游牧民族,搞经济他们基本是一窍不通,可是控制了西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丝绸之路,等于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突厥人虽然对经济不懂,但是突厥人并不笨,于是西域的原住民,在丝绸之路上作了数百年买卖的粟特胡人就成了突厥人发展经济的最好帮手,可是这其中亦有一个度的问题。所谓“无奸不商”,作为商人自然求得是利益最大化,而粟特胡人在突厥上层占据了主要地位的话,自然会用手中的权柄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达到垄断,这样普通突厥人的利益便得不到保障,甚至地位不高的贵族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因此由颉利可汗所倡导的改革彻底地失败了。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形容突厥人是一点也没错,就在改革不顺的当口,九姓铁勒与回纥、薛延陀全数叛变,颉利可汗先后派了欲谷设、阿史那杜尔,突利等三人去讨伐都不能成功,这三人在突厥都不是什么小人物,欲谷设是颉利可汗的儿子,阿史那杜尔是处罗可汗的儿子,而突利更是始毕可汗的儿子东突厥这代的正统大汗。对外征讨的失败使得突厥内部的裂痕也越来越大,突利以正统可汗的身份却要听命于摄政王颉利可汗,心中的不满由来已久,因此处处喜欢跟颉利对着干。而颉利也不是好惹的,正好派其征讨以薛延陀为首的叛军,结果突利不但失败而归,而且因为其对统属的契丹、奚等族横征暴敛导致这些民族纷纷降唐,最后不但被颉利关了起来,还赏了一顿鞭子。这一顿好打怎能让突利不对颉利恨之入骨?此后颉利又问突利借兵,但突利不给,史书说于是两家有隙,其实哪里是有隙,根本就是刀兵相见水火不容了。这样还不算完,老天又给突厥人下了一场大风雪,号称平地积雪数尺,结果突厥部落内羊马多死,部民开始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结果导致颉利用度不给,因而又加征税,导致部落人众纷纷叛离。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突厥处境如此之窘迫,外人哪有看不出来的道理。恒安反王苑君璋就是一个聪明人,从隋末大乱起,此人与唐军打了无数次大仗小仗,投降以后又背叛,居然混到了贞观年间还能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唐朝始终拿他没什么办法。因为他很聪明,所以突厥的国势江河日下就被其敏锐地察觉到,此人也很有魄力,迅速斩断了与突厥人的联系,又一次投降了唐朝。

突厥都混到这份上了,唐太宗这边整军精武也是颇有成效,照理说应该开打了,可是唐太宗却没有同意朝臣们的开战意见,说什么:“新与人盟而背之,不信;利人之灾,不仁;乘人之危以取胜,不武。纵使其种落尽叛,六畜无馀,朕终不击,必待有罪,然后讨之。”我们现在看李世民这个说法也许会觉得他很迂腐,其实这些话都是场面话,说给外人听的。李世民之所以放弃大好机会绝不是因为什么仁义,而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突厥和唐朝并不是两个世界,突厥那边有大灾唐朝这里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岁尾就显露出了大灾的迹象,到了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三月旱灾、蝗灾联袂而至,唐朝的粮食基地关中居然发展到了“民多卖子以接衣食”的地步,连比较富庶的关中都如此,全国其余地方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动武显然是不智的行为。

当然暂时不能动武不代表不能动别的脑筋,恒安反王苑君璋是聪明人,可是还有一个梁师都却是个死硬派,怎么都不肯归顺大唐,此时全国就他这么一个目标,自然就要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李世民先派遣了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把梁师都所占据的夏州搞得一团乱,接着又于旱情缓解后的四月派遣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正式讨伐梁师都。梁师都虽然拼力反抗,突厥亦全力来救,但终究不敌唐军的勇武,梁师都这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终于宣告灭亡。

唐朝踢掉梁师都这最后一块绊脚石之后,北伐突厥也就提上了日程表,李世民消除了大灾影响之后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终于认可了代州都督张公谨针对突厥的进谏,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筹备谋划北伐突厥的一切事宜。到了十一月一切计划敲定之后终于正式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以李靖为总帅,麾兵十余万北伐突厥,问罪的借口则是突厥人援救了梁师都,破坏了两国的和议。此次北伐诸将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超豪华阵容,初唐顶级名将中也就李世民没有亲自上阵,其余诸将基本都是唐军将领中的精华。这唐军要北伐颉利的消息一传出,突利自然是大喜过望,颉利可汗虽然国势日衰,可是比突利那还是要强得多,两家结怨之后颉利就时不时地进攻突利,将突利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突利立刻利用这个机会入朝觐见,向李世民称臣,完全地投靠了唐朝。

东突厥是彻底的衰落了,可是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钉”,突厥现在的确很惨不错,可是颉利可汗还能带兵威胁西突厥的叶护统可汗不敢东来迎亲,其武力依然很可观,不能小觑。而颉利也知道唐军迟早要杀过来,因此对唐朝大军的动向十分警惕。可是出乎颉利意料之外的是李靖身为统帅居然只带三千人马就从马邑潜至恶阳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趁夜幕降临之际悍然突袭定襄城(即大利城,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20 里处),给了突厥人一个新年的“惊喜”。这一下把突厥人打得措手不及,防卫森严的突厥大本营被唐军一鼓而下,在几十倍突厥人的眼皮子底下将定襄城占领。唐太宗听到这个消息不但立刻加封李靖为代国公,并赞叹道:“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报吾渭水之耻矣!”仅仅这一下子,李靖的战略战术大师的身份便昭显无遗,首先正月这个时间天寒地冻,正是草枯马瘦的时节,突厥人的战马均以牧草为食,而这个天气最多只有之前预备的干草能够作为食料,马力削弱得很快。而中原马匹则是用大豆麦子等喂食,天气如何对马匹的食物来源影响不大。马匹对突厥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削弱了突厥人的马匹等于砍掉了突厥人最为强力的武器,因此天时上唐军就占据了优势。李靖这三千人带得也非常有学问,首先为了潜行匿踪考虑,人带多了必然会暴露身份,因此只能带三千人偷袭。李渊曾经率两千人改装冒充突厥人,获得过很大的成功,此次李靖想必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摸到了恶阳岭实施偷袭。当然少了也不行,李靖孤军犯险其实完全是一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他的原定计划其实是偷袭定襄得手之后以三千人死守定襄城,利用突厥人因为唐军兵少而轻视的心理把突厥人的主力牢牢地吸引在定襄,然后唐军主力在外合围,一举歼灭突厥人,三千人马就是保证了最低限度的战斗力。隋朝有达奚长儒两千兵马死斗沙钵略可汗十余万突厥兵,血战三昼夜,亦有李崇以三千步骑对突厥大军转战十余日,李靖出征之前想必也做好了死战到底的心理准备才能如此坚决地突袭定襄。

李靖这边计划非常周详,换了一般人也就上当了,可是颉利可汗也是聪明人,凭着以往的经验他知道没那么简单,李靖决不会是来送死的,因此做出了李靖身后必然有唐军主力的推论,于是连忙率部北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与沙漠交界处)。李靖一看计划有变,当即立断改变作战方案,一面率部于其后尾随,一面派遣了大批间谍对颉利部众进行离间,颉利国内本已不稳,这一招果然见效,颉利亲信康苏密等立即挟持隋场帝萧皇后及其孙杨政道前来归降。此时李世勣率领的唐军主力亦杀到,颉利可汗一见唐军主力仅有十万,于是大胆率主力与唐军会战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唐军奋战之下突厥惨败,颉利只能率残部退守阴山。李靖则率骁骑穷追不舍,二月八日,李靖与颉利大战于阴山脚下,颉利又败,只得北逃至铁山(今内蒙古固阳北)。此时颉利知道再这样打下去肯定要完蛋,可是突厥马匹瘦弱,比速度一定会吃亏,根本逃不了多远。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逃往漠北,可是沿途荒无人烟皆是沙漠,凭突厥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逃出生天。于是颉利立刻派使者执失思力入朝谢罪,表示愿意举国内附,亲自入朝。这个做法自然是缓兵之计,使者从铁山到长安相距千里,一来一回就要月余,唐朝使者来了之后再想法拖延一段时间,很容易就能将时间拖至四月,而中国农历的四月基本相当于现代历的六月,此时草青马肥,天气回暖,突厥人便能恢复长途跋涉的能力,逃往漠北。此时颉利尚有数万死忠战士、十余万部众,加以时日卷土重来并不是难事。颉利的算盘打得挺好,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最容易在这上面犯迷糊,李世民虽然非常精明,但是颉利愿意亲身入朝的说辞也使李世民相信了颉利是真心投降,于是派了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为使者至颉利处慰抚,又派李靖迎接突厥部众归降。可惜颉利这个算盘能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李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李靖与李世勣一合计,觉得朝廷派使者来受降正是个好机会,正好将计就计把突厥彻底打垮。可是这事好说不好做,朝廷既然已经同意颉利的请降,下面将领再去攻打等于是抗旨,一般将领决没有这种胆量。因此当时李靖的副将张公瑾就表示了反对,认为诏书已经许降,使者又在突厥大营中,怎么能贸然就去攻打呢?李靖却当即立断地说:“韩信攻灭齐国就是用这个方法,比起消灭突厥人,唐俭区区一个使者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李靖亲自挑选了一万名精锐骑兵,带了二十天的干粮就趁夜急袭颉利大本营,而李世勣则率主力于其后进发,封堵突厥人北逃的要道碛口。唐军奔袭至阴山之时,正遇到一个数千帐的突厥部落,为了不暴露突袭的意图于是将他们全部俘虏后裹挟随军。此时颉利方面一看苦苦等候的唐朝使者终于到来,终于完全将心放下,彻底地放松了警惕。似乎冥冥中就是要让唐军取得这次胜利一般,天上又下起了大雾,等突厥人察觉之时,唐军距突厥人的大本营仅有七里之遥。凄厉的报警之声响彻夜空,突厥营地立时大乱,而唐军却如天兵天将一般猝然杀到,为首的一员猛将便是那演义中的大反派,淤泥河乱箭射死罗成的苏定方。颉利大惊失色,知道图谋已被唐军识破,连忙乘千里马逃窜。首领逃窜使得突厥部众军无战心,乱成一团,李靖趁机麾军掩杀,斩首万馀级,俘突厥男女部众十馀万,获杂畜数十万,杀隋义成公主,擒获其子叠罗施。颉利率亲信一路逃至碛口,却被李世勣的唐军主力等个正着,颉利只能折而向西,突厥贵族酋长们眼见大势已去于是纷纷跪地请降,李世勣俘虏了五万余口突厥部众而还。西逃的颉利一路奔至驻守灵州附近的沙钵罗设(这里沙钵罗是称号,设是官名)阿史那苏尼失处,企图由此南下,往依吐谷浑。而屯驻灵州的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闻讯后,一面派人威压阿史那苏尼失捉拿颉利,一面发兵北进。颉利非常精明,一见形势不妙慌忙连夜逃遁,藏匿于荒谷之中。阿史那苏尼失恐怕李道宗兴师问罪,率兵搜捕,终于擒获颉利。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进至阿史那苏尼失营寨,将颉利执送长安,阿史那苏尼失亦举兵归降。

此战后东突厥汗国作为一个政权被彻底灭亡,唐帝国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天可汗”的名号响彻四方。此后约半个世纪(630 -682 年),突厥人臣属于中国。和硕·柴达木的突厥碑文上记道:“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或官衔),承用唐官之唐名(或衔),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出力也。”原先被突厥人控制的西域,此时终于开始向新生的唐帝国招手,而为唐帝国打头阵的,正是先前投降的突厥人。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主率所属七城归顺唐朝,唐朝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此时挡在唐朝面前的就是一直与唐朝作对的吐谷浑。吐谷浑这个部落上文已经介绍过,在西魏之时曾被突魏联军所重创,可是游牧民族的恢复能力很强,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唐朝初年渐趋强大。唐朝建立后,当时的吐谷浑国主伏允与割据河西的反王李轨联合,骚扰唐西北边境。武德二年( 619 年),唐灭李轨,伏允可汗为了从唐获得茶、盐等生活必需品,频繁遣使,请求在边界互市。由于“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而吐谷浑又是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盛产牛马,唐高祖遂慨然答应。于是吐谷浑通过互市,从唐境获得了大量生活必需品,而唐朝也“资于戎狄,杂畜被野”获得了大量用于农业的牲畜。唐朝为了保持与吐谷浑的友好关系,还主动放回了从隋末一直为人质的伏允可汗的儿子慕容顺。但是,随着吐谷浑势力的不断强盛,伏允可汗逐渐不满足从互市中获得的财富。于是,又经常袭扰凉州、兰州、岷州、鄯州、廓州一带,威胁河西走廊。由于当时唐突关系紧张,帝国的重心都在对付突厥方面,因此面对吐谷浑唐军只能紧守门户却没有能力进行反击,当时作为李渊女婿的柴绍便曾经是负责防御吐谷浑的一线大将。在柴绍的作战经历当中,吐谷浑对唐军的威胁已经相当之大。当时柴绍率唐军与吐谷浑大战,却被敌人包围,敌军乘高临下四面放箭,矢下如雨,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结果柴绍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弹奏胡琵琶,又找了两个女子对舞。吐谷浑人从来没见过这个,非常奇怪,箭也不射了,纷纷驻足观看。柴绍趁机暗中率精骑从后面突袭,这才获得了胜利。

到了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实力今非昔比的唐朝开始策划对吐谷浑进行讨伐。十二月,时任尚书右仆射(唐代因太宗曾为尚书令,其官非人臣所敢居,遂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之正官。古人尊右而卑左,李靖是尚书右仆射,就是正宰相)的李靖再次请缨,李世民非常高兴,立刻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今甘肃积石山县)、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今新疆若羌)、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今属新疆)、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今青海茶卡盐湖)行军总管,此外又有突厥、契苾两族作为仆从军参战,李靖作为大帅总领五路唐军征讨吐谷浑。此时李靖已65岁高龄,风采依然不减当年,吐谷浑一听到是李靖亲自领军,连仗都不敢打,立刻西逃,靖令李道宗率军疾追,终在库山追及伏允。伏允据险欲作殊死战,李靖大军随后继至,便分遣李道宗率四千余骑越过库山,从背后袭击。伏允腹背受敌,溃不成军,只得再西逃。为阻止唐军追赶,伏允下令焚烧沿途野草,企图坚壁清野。于是唐军的马匹因无野草可食,日益羸瘦,骑兵们因此心急如焚。以李道宗的为首的多数将领认为伏允西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札陵湖),难知其确切藏身处,且若再西进已近黄河源头,古今罕有人至,险顺难料;何况,此次远征,尽赖马力,今野草已被烧尽,不如撤兵,待马肥草生,伺机再进。李靖面对险恶的地形和困难的局面不为所动,兵分两路,深入敌境,作钳形追击。李靖亲率李大亮、薛万均、万彻兄弟及契芯何力等部从北道进击,另遣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部由南道进击。唐军将士英勇追击,跋涉于高原之上,贞观九年( 635 年)四月二十三日,北路军李靖终于追及伏允,于曼头山(似今青海东日月山)上大战,李靖部将薛孤儿斩杀吐谷浑王族,获得了大批牲畜。二十八日,李靖部又败吐谷浑于牛心堆(今青海湟中西南)和赤水源(今青海东南恰卜恰河上源)。此时伏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决心拼死一搏,于是率军埋伏在赤水川附近,而作为先锋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率部到达赤水川后却因为连胜之后轻兵冒进,正好进入伏允所设的包围圈,吐谷浑吐谷浑国相天柱王亲自搏杀于战阵之上。唐军血战不得脱,薛万均兄弟皆中枪堕马,徒步死斗,兵士死者十六七,此时的场面可以想象是多么惊心动魄。在这个危机的时刻,契苾何力(契苾族族长)率领数百骑驰援,史书中说他“突围而前,纵横奋击,贼兵披靡”,万均、万彻兄弟这才死战得脱。与此同时由凉州南下的且末道李大亮部在蜀浑山(在今恰卜恰河上源)击败吐谷浑部,获其王公二十人。突厥将军执失思力(此人大家应该很熟悉了)率军亦败吐谷浑于居茹川。李靖率唐军从积石山河源一路杀到且末,纵横整个吐谷浑西部,所向无敌。而南路军在侯君集和李道宗的带领之下唐军翻越两千余里无人之境,五月一日,抵达乌海(今青海冬给措纳湖),与吐谷浑部遭遇,唐军大败其众,擒吐谷浑王族梁屈忽,此时正当盛夏,天上却骤降寒霜,唐军经过破逻真谷(约在今青海共和大非川东)之时,其地无水,只能人龁冰,马啖雪,唐军与吐谷浑军从星宿川(今黄河河源附近之星宿海,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星宿海应该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战至柏海,吐谷浑军望风披靡,唐军一路翻山越岭,至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最终在赤水川与李靖北路军胜利会师。

李靖率总集二路大军之后,继续穷追猛打,很快攻克了吐谷浑首府伏埃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的铁卜卡),伏允可汗被迫北逃突伦碛(今新疆且末、和田之间)中。李靖坐镇伏埃城,命李大亮、薛万均兄弟及契芯何力率部北上追击伏允可汗,在抵达突伦碛前时,薛万均兄弟鉴于赤水之败,不敢深入。但契芯何力却自选骁兵千余骑,独自向突伦碛挺进。唐军进入碛中以后,百里沙碛难见水,唐军口燥舌焦,不得已只好饮马血止渴。如此艰难境地之下终于追上伏允,袭破国主牙帐,斩首数千级,获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伏允猝不及防之下只得率千余骑向沙碛深处逃遁,其妻儿均被唐军所俘虏。十多天后,伏允亦被随从骑将所杀。唐北路军大获全胜。伏允嫡子大宁王慕容顺眼看大势已去,遂率众击杀国相天柱王,举国请降,唐朝遂夺得鄯善(鄯善郡在蒲昌海西南,且末水以南,即今天新疆若羌县附近)。李靖以区区四万余唐军历时半年,横行青藏高原,行程五六千里,从青海打到西域,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再次向世人昭显了他身为军神的强大实力。

此战之后,一代军神李靖终于为自己的戎马生涯画上了一个最完美的句点,终李靖一生,内战、外战、陆战、水战、草原战、高原占、山地战、沙漠战无不得心应手战无不胜。凡是与他对阵的敌人,从冉肇、萧铣、辅公祏到东突厥、吐谷浑无一不是彻底被灭亡,而李卫公兵法更是光耀后世,成为兵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正所谓“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卫公之名,名垂千古!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Wjwu,
家园 临戎出师,凛然威断;位重能避,功成益谦。卫公之名,名垂千古!
家园 好好好,快哉快哉,荡气回肠!

鲜花奉上。

家园 唐军的机动能力很强呵

李靖平定突厥吐谷浑这二役基本上都是追击战居多,几万大军在荒野戈壁上非常熟练地行军追击,也没有迷路等错误,这等机动能力起码跟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不相上下...

自古以来中原军队对于游牧民族“打得赢追不上”的窘境对于唐军似乎根本不成问题。不知奥秘在何处... 是不是因为唐军本身就不是“纯粹”的汉族军队?

统一的大帝国一旦发起威来可真是不得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