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日记之220 --- 买了回程票的石油美元(一) -- 不忘中国
[SIZE=3]未经本文作者同意,请勿转载[/SIZE]
COLOR][/B]始于2004年的本轮能源危机好像远远出乎一些传统经济学家的意料,节节高涨的进口石油价格不仅没有拖垮美国经济,而且美元资产也仍然受到国际投资者的继续追捧。Commerce Department调整后的数据甚至显示,即使在Katrina 飓风影响的三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仍然达到4.3%。国际投资者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和股票也已创记录的幅度在增长。根据 Treasury Department统计数据,自2003年底以来,仅OPEC国家美国国债所持有的就增长超过了50%。我个人认为,美元资产和美国经济逆势上扬的原因在于主要资本市场和发达国家间的资产回报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相对差异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以石油美元 petrodollar为主)流入美国境内,这不仅让美国人轻轻松松的偿付了增幅高达35%的进口石油账单,还推高了美元汇率,降低了借贷成本,并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和个人消费。或者更简单地说来,就是石油美元买了回程票。下面我将从石油美元的主要来源、支出选择、资金走向以及对美元的影响来分析讨论一下这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本人才识有限,不到之处,多多海涵,恭听赐教。
美元滚滚从何来?
众多美国的政客总在指责是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干预汇率并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造成了美国国际竞争力的丧失和其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这是看法是偏颇和不对的。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拥有最大的经常项目顺差的已经不再是以加工出口为主的亚洲各国,而是借着高涨的油价而获得巨大的石油利润的主要产油国,如:OPEC、Russia、Norway等。仅2005年,石油输出国单单依靠出口黑色黄金就可以有大约的$700 billion进账。根据IMF估计,2005年这些石油输出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可能达到$400 billion。这个数额大约是2002年全年顺差的4倍,或者是他们在1974年和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时全部美元顺差的两倍。然而,今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的总顺差将大约在$190 billion左右。
再者,原油价格的高涨实际上是一种在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之间的财富再分配。由于在过去几十年来,石油价格的升涨总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但这次却由于需求拉动的能源价格上涨却已经证明了它的持续性。在世界原油期货市场上,人们已经预期WTI 的价格将再次跨过$60/barrel大关,而事实也是如此。2006年1月4日,NYME的轻质原油二月份期货的收盘价格为每桶$63.42,而当天伦敦ICE 期货交易市场上,北海Brent 原油的收盘价格也达到了每桶$61.68。因此,不难估计的是,主要石油生产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巨额盈余。由于OPEC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占全球已经贸易顺差的40%,而美国的Current Account Deficits则占全球赤字的80%,那么接下来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就是:这些石油美元会流向往哪里去?
写于2006年1月4日多伦多
[IMGA][/IMGA]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搬个板凳坐着等。
[SIZE=3]未经本文作者同意,请勿转载[/SIZE]
石油美元哪里去?
同来自其它经济活动的美元一样,这些石油美元要么被消费掉,要么被储蓄起来。但无论是那种方式,绝大部分的石油美元将重新流回石油消费国,从而部分抵消由于高企的原油价格对消费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对于国内储蓄率高达GDP的40%的石油出口国家,他们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石油美元来支撑总消费,即使它们可以将这些美元结余用于从欧盟或者亚洲国家进口高技术产品或者日用品,并一定程度上维持全球的消费需求。所以,这些过剩的石油美元必然要被存进银行,并最终被投入国际资本市场来对冲石油消费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把钱再贷给那些需要偿付高额能源账单的工业国消费者。
另外,历史也证明了如何正确的运用这些由于短期油价波动所带来的多余美元对于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发展即可能是个祝福也可能是个诅咒。因为过多的石油顺差不仅这些国家不断突破原有的政府预算,而且还推迟了必要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因此,这次石油出口国的政府变得非常谨慎从事。以OPEC为例,在1973-1976间,有超过60%的美元盈余被用于商品和服务进口,而在1978-1981年这个比例更高达75%。然而与前两次石油危机不同的是,IMF预计在2002-2005的三年间,海湾石油国家只消费了它们大约40%的石油美元总盈余。另外,受益匪浅的俄罗斯政府去年不仅利用所得到的$109 billion石油顺差加快了偿还外债的步伐,还成立了石油稳定基金为将来的能源价格波动未雨绸缪和为社会福利留下一笔必要的资金。
再者,从全球资本市场特别是美国国债市场来看,由于剩余石油美元的回流大大增加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推高了石油进口国的资产价格,并降低了该国的债券收益率,其结果是负负得正,大量低成本资金的涌入反而促进的石油消费国经济活动。2005年12月27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竟然滑落至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水平,而这种长短期利率convergence的现象在过去5年间都没有发生过。以国债投资为例,据美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仅在05年的9、10月份,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证券的净增加额就分别达到$101.7billion和$106.9billion。而以上的统计数据还不含那些不受监管的Hedge Funds及Offsho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透过英国银行和加勒比海的避税中心,如Bahamas、Bermuda和 Cayman Islands等,进入美国各类证券市场的资金。另外,根据一份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Hypo Vereins Bank的研究报告,国际投资者同期往他们的投资组合中共增加$716billion的包括公司股票、债券或各类长短期国债在内的各类美国证券。来自BIS的最新数据也显示,OPEC国家的银行间存款的美元比例也从2004年初的61%增加到截止2005年末的71%。
###################################
总之一句话,高涨的能源价格,不仅给石油输出国带来滚滚的石油美元,也决定了这些国家必然要在削减全球性的经常项目失衡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增加进口、上调本国币值或者增加政府支出和开放国内市场都是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
写于2006年1月5日多伦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不忘中国兄最近发文不多啊,加油!
事实上美国人所享受的就是花钱,而全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打工让后再把钱存给美国人花。 这是美国的国本,是原则问题,否则白打一战二战了, 白做了国际警察了? 这些年经济学家的愤青们自己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跑,做事后诸葛亮,把发生过后的经济现象,而且是屡次让愤青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的现象,解释的头头是道, 然后再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人这回该老老实实把钱存到银行里去了,该轮到辛苦了多少辈的亚非拉人民做回花钱的大爷了吧。 结果呢, 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样的事只要美国一天做着世界老大,一天就不会发生。 明年此时再作事后诸葛亮时,肯定地还是要跌眼镜的。别的不说,美国只要靠印钞票就轻轻松松的把亚非拉人民的这一点奢忘给打消了。
这后面有一个很深远的事实,在花了无数人的头颅鲜血之后, 在多少代人的争夺,经营之后,一个民族国家终于走进了霸权国家之列之后,其得到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其中就有这种你打工我消费的好处。 而中国人的心目中,这时应该是显我大国恢宏之雄怀,把好处都给小国们留着的收买人心的时候了(台湾虽小仍然在做着这一套)。 很可惜, 抱着这样想法的国家永远也走不进霸权大国的行列, 最多就像中国这样,被美国的定单养着的同时做做业余批评家,对美国的霸权发发无奈的牢骚。其他如日台等就光顾着狂添美国臭脚忙不过来其他的了。 而中国人中从愤青经济学者到以妄言闻名的央视座谈伊拉克之战的张召中,走到这一步,心态成为这个样子是有个过程的。这是另一个主题了。
不过美元走贬的过程会比较缓慢,现在的主要美元资产持有国处在囚徒困境中,全球大量收购优质资源所有公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砸花!
你讲的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投资者关心的是将来要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