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 -- 王外马甲
已经30多个了,,
您要“报考”斑竹,是不是想等大权在手以后以权谋报复呀?
送朵小花吧
你看我,闷声大发财多舒服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这个什么梨太不象话
好好版面全毁了,找版主整理一下吧
整个4师都不一定有这么多人啊!可以称之为全歼了!
补图:1941年8月1日,被誉为“淮北铁骑”的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在江苏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淮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新四军主力部队。 1938年夏,徐州、开封相继沦陷。10月,中共河南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把斗争重心移向豫东、打开苏鲁皖边的抗日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系的指示,派游击支队300余人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东进,在西华县杜岗与豫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一部和先遣大队会合,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辖3个大队,共1000余人,后继续东进。1939年初,进至商丘、永城、毫县(今毫州)地区,创建豫皖苏边和皖东北等抗日根据地,沟通了与华北敌后战场的联系。11月,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9个团,共1.2万余人。1940年6月,在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与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会师。7月,第6支队(欠第4总队)与第2纵队第344旅和新编第2旅(欠1个团)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下辖第2、第4、第5、第6旅(后第2旅及第4旅1个团调归八路军第5纵队)。同时将第6支队随营学校整编扩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两侧地区的八路军第4纵队编为新四军第4师,所辖第4、第5、第6旅依次改编为第10、第11、第12旅,另以地方武装编成萧县独立旅(同年3月编入第12旅)。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后吴芝圃)。全师约1.5万人。 同年春,国民党顽军9个师10万余人进犯豫皖苏边区,第4师被迫自卫,由于兵力悬殊,遭受较大损失。5月,遵照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示,留一部兵力在津浦路西坚持游击战争,大部转至津浦路东,巩固、发展皖东北根据地。随后,撤销第12旅,该旅第35团分别补入第11旅第31、第32闭;第34团直属师部指挥,并将各旅骑兵集中编为师属骑兵团。
另外的资料是"四月下旬,在宿县以南的大小营集战斗中,与骑八师遭遇,我十一旅三十二团与师直属队遭到严重损失。在三个月的反顽斗争中,我豫皖苏边区的党政军民各机关部队共伤亡、失踪四千余人,撤到皖东北的不足万人,枪不足五千支。"
一直期待您的新作啊!HOHO!
PS,苏军好象还有一种军刀是没护手的!
这个就是,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见,红军骑兵冲锋时,在手里不停挥舞的那种.
对抗日根据地而言,骑兵真是个奢侈的兵种,人吃马嚼的,花费很大。人艰苦点还好说,战马可不行,几天没喂好,立刻就弱了,特别是在经过激烈的运动作战之后,如果没能及时调养,军马还容易带伤。战马使残了,最终吃亏的是部队。
当时,骑兵团全团四个连、四百多匹军马,每天消耗的粮草在三千斤左右。只要在一个村庄驻营两三天,那地方就粗粮光、谷草光、饮水光,被老百姓戏称为“骑兵团的三光”。群众负担真的很重。
(所以,马甲我对《亮剑》里的李云龙很怀疑,他以一个独立团的力量,在贫穷的华北游击区,怎么可能养得起骑兵连。要知道,那时侯的所谓独立团,不过是二类基干团的代名词,活动范围并不大)。
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不能一味地增加根据地群众的供给压力,因此,骑兵团必须向各地征粮征税。
从38年开始,共产党在冀鲁豫地区努力发展抗日力量。通常的模式是:进入一个新地方之前,先由敌工部开展工作,然后,部队带着委派的县长、县委书记寻机出击,由八路军先打击一个日伪显要目标,唤起老百姓的抗战热情,树立威望,这叫“打开局面”。接着就召开大会,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如果日后有哪个讨厌的家伙,敢跟咱们的新县长作对,八路就回来敲打他一下,这叫“巩固局面”;再如果作对的人多了,八路军就多来几支人马,多驻扎一阵,“稳定局面”)。
不管怎么说,既然有了咱们自己的政府,就可以开始搞宣传、做工作,并且,征收税、粮。
征收税粮也不是容易的事。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机构全跑了,冀鲁豫立刻出现了各种名目的地方杂牌武装,地方豪强迅速填补了权力真空,他们打着“保家护乡” 旗号鱼肉百姓;不久,日伪政权也纷纷建立起来,鼓吹“东亚共荣”,实施“以战养战”;现在,当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之后,三方力量就在同一块土地上交错争斗(后来还要再加上第四方:返回来的国民党中央政府——顽军),大家打来打去,争夺的重要目标却都指着老百姓的粮食口袋。
人民群众当然都是向着共产党八路军的,但日伪强盗和地方土匪的欺压,也确实让他们苦不堪言。抗日民主政府要征收粮税,不仅必须向人民进行宣传教育,还要带领群众和敌对势力开展斗争。
骑兵团的征收税粮工作主要是由斥侯兵完成的。说实话,刘大爷最头疼这项任务,用他的话说“收粮款,就得光屁股打狼——一不要脸二不要命,是个胆大不害臊的活”。刘大爷胆量足够,过封锁线、深入敌后都无所谓,可他不会做宣传工作,向苦哈哈的穷兄弟当面要粮食,他开不了口。
开始的时候,领导还要求刘大爷练习口才,他于是跑到高粱地里,把应该说的话都背得溜熟,接着扬鞭打马出发,可到地方见了人却一个字也讲不出来,没办法,他只好到人家灶塘里弄点锅灰,用水拌了,拿草绳蘸着在墙上写标语。从此以后,说话的事交给别人了,刘大爷只负责写字。
刘大爷对穷人张不开口,对土老财却很能够下手。有一次,他和地方工作队去征粮。到了村里,老百姓说粮食已经让维持会征走了,工作队长说不能,他们调查过,敌人还没有从这里拉走粮食。四处查看,保长早跑了,各家各户都是四壁空空什么也找不到,于是大家留下来挨家挨户做工作。半夜里,有人在窗户外面小声告诉刘大爷“村头老张家的屋里砌了一堵墙”,大爷一听,明白了。
第二天刘大爷就去把张家的夹墙拆了,不仅先前伪保长征来的粮食都在里面,还有三千大洋十多匹缎子。于是,八路军运粮装车,民运干事发动群众都来分粮。老百姓高兴了,有人说:“活了一大把年纪,只见过军队征粮,没见过当兵给百姓分粮食,真是好队伍”。
老百姓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是有限的,八路军开展征粮工作要和敌人争时间,这么争来争去,时间就越赶越早。
39年麦收的时候,刘大爷和二十多个战士跟着副团长徐国夫出任务,半道碰到个来报信的地方干部,说是城里日伪军出动七辆卡车,要下乡抢粮食,可各村的粮食刚割下来,还都在场上呢。徐团长一听,马上派人回团部,叫各部队迅速去各村帮助老乡抢收抢藏,他自己则带着刘大爷他们立即赶往公路设伏。
伏击地点设在公路边的坡地上,徐团长说:“大家注意,专打鬼子汽车”。等了好一会,敌人汽车来了,八路放了两排枪,把前面的车打趴下,后面的车也全堵住了。日本人从车上跳下来,架起机枪突突突地扫,伪军也下车围上来,徐团长带着战士们上马,撤退了。
跑个七八里地,再找个地方埋伏着,等鬼子来了,大家猛甩一通手榴弹,又炸了辆车,骑上马接着跑。这么搞了两三回,鬼子不敢坐车了,派伪军在前面徒步搜索前进,汽车在后面慢慢跟着。八路军东打一枪西打一枪,他们都要紧张忙活上好一阵。
等敌人磨磨蹭蹭到了村子里,粮食早就收好藏好了。老百姓对鬼子汉奸们说“没办法啊,土八路把粮食都征走了,太君来得太晚了……”。
到后来,鬼子也急了,麦子还在地里,他们就派伪军下乡,干脆自己割。遇到这种情况,骑兵团就出动了,派部分力量配合民兵在公路沿线设伏干扰,主要兵力直扑麦田。
刚收割完的麦子地一马平川,伪军们还在挥舞镰刀苦干农活呢。骑兵队高举马刀一排排冲过去,赫!那可真象砍瓜切菜一般。这伙可怜的家伙,白帮老百姓干活不说,连枪带性命都交给八路军了!
那些年,日伪军与咱们骑兵团争麦收,从来就没占到便宜过,特别是伪军汉奸,最怕骑兵队了。
刘大爷记得,有一年,他参加护送物资到太行山根据地。一二九师骑兵团上交大洋两万块,粮食、布匹几十挂大车,光电池就是六大箱(电台要用电池),把刘师长乐得眉开眼笑。
你说,这样的部队,首长能不当宝贝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77268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78342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78339
不能说多,不要说居然居然别的同志能给您这么多蛋,只能说物以类聚.顶多4个id,您一个人的能力就不小了,而且最让我吃惊的是
完全摘录您的帖子,您没得蛋我倒是得了一个
您可能对自己骂人的水平都无意识了,不过看到从别人那里转口回来,才能清醒.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78764
30多个蛋,毁掉的不是我,是您,这点我想要让您清楚,这个就是逻辑
你随便说吧!
我打帝国的时候必定第一时间干掉对方的斥侯骑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