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简评】小岗村的改革,是不是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 -- 铁手
我觉得是对当初包产到户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是发展的否定,是属于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简单的原水平的推倒重来。
农业要规模化才能产生高效益,也算是顺应了潮流。
也差不多是一刀切吧,能保留主要生产资料不分的能有几个? 当年要搞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果呢?绝大部分都变成了分,彻底的分.这个完全是开倒车! 现在不过是重新给逼回到统的路子上,虽然手段形式不一样.以前的错误在于统得过死,78年后的错误在于分得过散,现在是逐步回到正路子上了.
当时可能是因为毕竟老左还有不少,弄那个怕被糊弄,还是搞割资本主义尾巴那一套。干脆分到底
另外,对水平持怀疑,利益集团自己搞起来,可不是雷锋,改革以来,所谓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到现在也没解决,要在当时做到形散神不散,难
特别农村又是相对来说封闭的
并不是一个闭合的圆
1:从中国历史看,没有跳出土地兼并,从而再次分配的怪圈,所以有睿智的人提前担心也不无道理。
2: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中央严格控制基建规模,控制用地审批可以看出来。
3: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土地还是很大部分农民的生存根本,尽管土地收购会给予补偿,就按照当时的水平也是不低,但几年后绝大部分的都会投资失败,就是在银行里的也会被通胀缩水。(从这点来说还不如挥霍一空呢)而只有土地能给农民稳定收益。
那么接下来,不是重走英国羊吃人的老路就是成为社会不稳定性因素,而作为农业户口能从国家得到的救济微乎其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土地兼并是一条必由之路,但是必须先把脱离土地的农民转变成合格的第2,第三产业从事者才能兼并,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这样中国才能顺利地实行工业化进程。
大概意思说明白了,夜了,思路有点乱,大家凑和看吧。
国有企业的机器/产房等等,不可能分给每个工人吧?
关键是把大部分农民变成真正的城市人。
那么大的农业人口比例,农民的平均收入永远也不可能提高到城市的水平。
好多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在流失,或者说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在进入民工(没有贬意)大军,他们或者是季节性的,或者就根本不再回到农村。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资源走向规模经营,是个不错的方式。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做法也变。以前生怕农产品贵了,通货膨胀,现在应该是生怕太便宜了,谷贱伤农。
当初包产到户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现在人的积极性出来了,就得往下走。
1、土地经济效率如何提高?统一承包就是一个分工合作提供经济效益问题。以前包产到户还遗留许多产权不清或者产权是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如个人承包后,有外出打工,荒废了土地资源,这样的产权设计当然得该,统一承包或许是一个好的探索。
2、农业要摆脱自然经济,融入世界分工,才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没有统一承包,农业个体户很难有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运作的能力。
1、假设当初包产到户真的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那么我想请问一句:现在的农民干农活的积极性和包产到户之前的农民干农活的积极性哪个更高?不知道的可以去村子里问问现在仍是农活主力军的五六十岁的农民。将来农民成为农业工人之后的干农活的积极性又如何呢?
2、我们现在已经渐渐被转基因作物包围了,棉花、大豆、玉米、水稻、花生、小麦等等,被层出不穷的化肥农药包围了,被各种各样的资金炒作包围着,人多地少,资源贫乏,要怎样的统一承包才能融入所谓的世界分工呢?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任何政策都有生命周期,没有一个政策是一劳永逸的。
比如前秦最初的井田制,当时肯定比奴隶制要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谁还去实行井田制呀?那你说由于现在井田制无效,要求恢复奴隶制?
包产到户实行以后中国粮食产量大幅上升,这不是科学技术引起的大幅上升,而是包产到户制度。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技术,那你说当年包产到户反而是打击了农民积极性?
拿今天的农村状况判断三十年前的政策是关公战秦琼。
没有包产到户就没有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是启动中国这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关键政策。
包产到户前农民干农活的积极性肯定不如包产到户后的,那叫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