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行漫记――汉张骞的伟大之旅 -- 秦大路
那些人那些事,总是让人精神一振。
遇强更强,感觉真的很好。对那个时代的人也是十分的敬佩。
这就等着好贴了。
看《水浒》时也有感觉,林冲花荣等缺乏点军人的英武,倒是有点奶油小生的感觉。
首先,他着手扩建供皇家骑射游猎的上林苑,日后上林苑成为皇家卫队羽林郎的一个准军事培训基地,汉军的骑射技能成为主要训练内容。上林苑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军官,为未来的帝国造就了一个为帝国生存而战、为帝国荣誉而战的军官精英集团;
其次,放榜天下,召纳贤才,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朱买臣、枚皋等各地的优秀人才纷纷踏入帝国政界,一个优秀的人才集团渐渐形成;
无论是高层的皇帝还是底层的民众
我就写不来这样好看的文字……
张前的历史功绩在于打通了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的官方往来。
他虽然没有越野车和卫星电话,但是他却知道他要走的路在哪里。早在商周时期,西域和中原就有经济往来,走的就是后来被称作“丝绸之路”的线路。我们似乎并没有特别确凿的证据证明在张骞之前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什么官方往来,但是民间的往来是肯定有的,否则张骞就不会在西域见到蜀布和筇杖。
由于中原连年战乱,西域和中原之间的联系断断续续,但是并没有完全中断。所以,汉朝知道的关于西域的情况,有一部分是往来于西域和中原之间的商人带来的。
张骞作为官方使者到达西域后,西域和中原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变得更紧密,“丝绸之路”的真正畅通实际上是在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后。
所以说,张骞的历史功绩在于到了西域并且回来了。此举打通了西域各国和汉朝的官方联系,这种使者式的联系比自然联系要快捷得多,使得东西方的大规模交流提前了很多年。
说张骞是探险家或者冒险家好像不太对,因为他并不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就好比现代把一个从来没出过国的中国人派到莱索托去一样,有风险但是也有把握。
蜀身毒道
而且目前也比较被大家接受。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东西不是从河西走廊过去的。张骞认识这些东西,说明他至少见过,既然在长安有,就很有可能通过河西走廊传过去。
况且,即使这些东西不是从河西走廊过去的,也不能断言当时的河西走廊没有民间商人的活动。
单凭战俘的一点点口供是不足以让汉王朝下定决心的,我认为一定是汉王朝早就通过商人了解了一些西域的情况,再与其他渠道获得的消息相互印证,最后才会下定决心派遣一支使团。汉王朝所担心的的只不过是这个使团能不能顺利地完成使命,而不是他们能不能找到大月支。事实上张骞使团到达目的地并没有费什么周折,问题都出在其他方面了。
压力方面,要不就是弱了点,崇文抑武。要不就是强了点,被灭了。当然,对方强,还是因为自己弱。
没有坚硬的神经是不可能的。推荐李雪健
我倒是很愿意相信武帝那个时候已经深谋远虑了。
这种深谋远虑一则体现在对将来个人的打算(打扎实的基础),也是体现在对帝国所处环境的清晰认识。
当然,这个清晰认识是来自前人的认识和积累。窦太后对匈奴所持策略,也许是武帝另有想法的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