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零)经济物理学原理 -- 唵啊吽
上一节谈到,人类由于吸收了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因此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庞大。这当然是一种假说,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上人类自给自足社会来实证印证这一假说。
首先,什么是自给自足的社会呢?一个独立而自给自足的社会,就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在社会内部进行的独立社会。让我们来看看人类控制的物质循环,循环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人类社会大小是否有强烈的相关性。
采集和渔猎的人类社会,人类控制物质循环的那部分是很有限的。采集的食物一两天就吃完了,猎物也是几天就吃完了。这时自给自足的社会是群落,采集的果实块茎蘑菇以及猎物都是群落中分配和消费完毕。群落中还没有交换的社会功能,因为群落是单一的利益主体,没有交换的必要。这时,人类控制的空间就是几米长,就是山洞的尺寸。群落的人口不到一百[1]。
当人类文明进步到游牧和农锄社会,社会结构由群落变为部落。物质循环被人类控制的时间由几天变为几年。游牧的牲口寿命已年记,农锄收获的消费也延续到一年当中。这是,人类居住的村落和开垦的田地要有一公里的径度,即物质循环被人类控制的空间扩大到有一千米了。相应地,部落的人口达到上千。
当人类文明由农锄社会进步到农耕社会,部落就发展为部族了。部族控制的空间半径为二十公里,这是步行一天的距离[2]。部族开始使用陶器了,人类控制物质循环的时间超过几年了[3]。
当人类社会由农耕社会发为农业社会以后,部族社会就演变为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人口上万。村镇有道路连接,铁器的使用,使人类控制的物质循环时间增加到几十年,人类社会空间增加到上百公里。
人类文明的进步,吸纳了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为了能够控制这些复杂的物质循环,人类必须合作。所以,对应于越来越复杂的物质循环,人类有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社会内部复杂的交换和分配制度是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基础。中国之所以被称为古代文明之一,就是因为中国社会制度的复杂性。
[1] http://www.cabrillo.edu/~crsmith/sociopolit_org.html
[2] Blitz, J.H. (1999) Mississippian Chiefdoms and the Fission-Fusion Process, American Antiquity, 64(4), pp. 577-592.
[3] Creamer, W. & Haas, J. (1985) Tribe versus Chiefdom in Lower Central America, American Antiquity, 50 (4) pp. 738-754.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按照我们物质循环和能量耗散的直觉,人类文明进步可以用物质和能量两种标志。按物质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今天的硅时代。按使用的能量来标志,人类经历了火的使用,畜力的使用,水力的使用,煤的使用,石油的使用,乃至核能的使用。人类技术的每一进步,都吸纳了更复杂的物质循环,控制了更多的能量耗散过程。
由于吸纳的物质循环的复杂性要求人类有越来越大规模的分工合作,人类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社会复杂性的演化,表现为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无以维系一个可运作的社会,没有一个可运作的社会来协调分工和作,人类就无法控制复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耗散。
群落社会是原始平等社会,人人平等,没有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没有政治意义上的权力,也没有社会意义上的权利。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给人的印象是有一个财产共享,但实际上采集的果实和猎获物还不能称为财产,没有促储藏和交换,没有所有权概念,那时的政治结构可以说是没有结构。
部落有了初步的政治结构,即有了头人。头人没有什么权力,只是以其公正的品德,执行一种社会功能,那就是分配,将猎获物在部落内部进行分配。部族开始有了权力结构,有了首领对部族资源和人事的支配权。国家就包含了官吏、税收、明文法规等一套复杂的政治体制。
复杂的政治体制维持复杂的社会运行,复杂的社会运行协调复杂的人类合作,复杂的人类合作保障人类控制地球复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耗散。自给自足的独立社会,必须有相应的政治结构保障流经社会的物质循环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政治制度的不合理会阻断流经人类社会的物质循环,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复活岛文明消失了,麦加文明消失了,楼兰国文明消失了,古格王朝文明消失了,因为这些文明不能保证流经文明的物质循环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今天,人类控制的物质循环尺度今天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循环,对应于这一全球循环,已经没有一个国家是自给自足的独立社会了,每个人消费的物质,都或多或少地与进出口贸易有关联。中东石油是全球市场配置,北美小麦,南非金属,中国日用品,欧日电器等等,无不经由全球市场配置。相应这一全球物质循环,是一个全球人类社会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全球市场和金融制度,欧盟制度跨越了国界,北美自由贸易区跨越国界,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世贸致力于降低各国关税,让全球物畅其流。国籍也失去了地域文化的特征,西方社会只认同欧美文化,欧美各国之间的国籍法也与社会联系及文化信仰逐渐脱钩。
相对于人类吸纳的全球物质循环,吸相对于全球的人类共存社会,国际社会还停留在画地为牢的“国家”政治制度里,我们的全球政治还处于无政府状态,全球政治还遵循丛林法则,这不能不使得人们对人类文明前途的担忧。我们自给自足的独立社会就是全球,但这个社会缺乏一个使得整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行的政治制度,这使得全球生态濒于危机,受到人类文明面对自身毁灭的挑战。
农业社会可以在地球表面局部地区形成自给自足的独立社会,形成国家政治。历史上中国是人类文明中国家政治的辉煌时期,其政治政治保障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物质循环的连续性,创造了人类人口密度最高,也就是资源或物质循环效率最高的社会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
工业社会是全球物质循环社会,其矿藏、能源是全球配置,但全球政治至今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国家政治制度内。国际政治中为个别国家利益服务的政治势力远远大于为了人类共同利益的政治势力,联合国的权威低于个别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威。人类社会是全球物质循环重要环节,为此人类组织了地球村社会,但这是一个不健全的全球社会,因为其中只有许多代表各国意志和利益的权威政治,而没有一个代表全人类利益的全球权威政治。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如果国际政治不体现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将与生态共同毁灭。人类把全球物质循环吸纳了,但没有能力,没有一个政治制度来保证这些物质循环的可持续性。例如,巴西雨林应该保护,但在现今的全球市场经济和国际政治制度下,巴西只能以砍雨林种黄豆出口来发展经济,这在政治上是巴西的国家权力,经济上是巴西人民脱贫致富一条市场经济道路。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球籍问题,曾经是中国忧患意识的形象说法,但以物质循环观点来看,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控制的物质循环扩大到全球范围的观点来看,球籍问题是实实在在的近代问题和现实问题。
工业革命使得当人类控制的物质循环进入了全球的规模。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控制了这种物质循环。然而,工业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并没吸纳其扩展范围内的所有人,相反,反而把部分人挤出了工业模式的全球物质循环,使得这部分人失去生存基础。这在国际上表现为南北矛盾,在中国内部表现为城乡矛盾。北半球的国际处于全球范围物质循环内部,南半球还处于局部物质循环模式,即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南半球国家想加入全球物质循环,那就是加入国际分工,而北半球国家也想把南半球纳入全球循环,这就是全球化进程。然而,南北全球化的努力有不同的目标,北方全球化是为了把南方国家的资源和土地纳入全球物质循环系统,而南方是争取人口被纳入全球物质循环。这就是世贸谈判南北对峙的原因。这是自殖民地-宗主国世界格局,美苏两极社会世界格局,乃至今天南北世界格局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国际社会争纷的主线。在这场争纷中,美洲印第安人被挤出了物质循环,非洲大部分人口现在也处于被挤出的边缘,他们的资源和土地加入了全球物质循环了,但他们没有相应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参与对这一物质循环的控制,他们没有在这一物质循环中生存的能力,他们只能艾滋病、营养不良、饥饿中靠慈善机构苟延残喘,他们的人口被挤出了物质循环。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就致力于将中国的资源纳入全球物质循环,而中国人也致力于自身加入这一物质循环。鸦片战争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人控制中国资源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中国人面临如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一样被开除球籍的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城镇人口终于挤入了全球物质循环,挤入了全球分工,但西部和农村人口还有被剥夺土地资源并被挤出物质循环的危险。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奋争还没结束,道路才走了一半。有中国环境恶化速度来看,似乎中国资源加入全球物质循环的速度快于中国人口加入全球物质循环的速度,这表现为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环境恶化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对比非洲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
中国人奋斗了近两个世纪,开始加入了全球的物质循环,中国从石油输出国变为石油进口国是这一重要标志。这也是西方要遏制中国的关键。西方遏制中国,理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经济崛起遭谁惹谁了?中国还有广大贫困人口,发展经济也要受遏制?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不惜用炮舰打开中国关闭的大门,如今在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之时,西方却又要封锁中国。这就是中国资源和市场全球化与中国人口全球化之争,是中国的资源和市场进入全球物质循环还是中国人口进入全球物质循环之争。
人们争论陈经的《中国官办经济》,争论效率与公平,争论自由竞争与垄断,争论民办与官办。其中一些争论忘记了陈经的主要论述,那就是中国政府有能力让中国人加入世界分工,加入全球物质循环。离开了加入世界分工这一最基本的目标而讨论效率与公平、讨论自由竞争和垄断,讨论民办与官办,就是舍本逐末。南半球国家可以建立公平的民主国家,但同时处于被挤出全球物质循环的边缘。
但中国人加入全球物资循环的过程远没结束,中国还有被开除球籍之虞,因为三农问题没解决,农村人口还被排斥在全球物质循环之外,其表现是即无工作权利(失业)又无消费权益。左右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势力仍然有能力和意愿阻挠中国人加入全球物质循环。我认为,这才是效率与公平和自由竞争与垄断等争论的基本判据,即已经加入全球物质循环的东部是把西部拉入还是挤出全球物质循环。中国政府如何在增强中国在全球物质循环中的地位同时,让贫困地区人民逐步进入全球物质循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要兼顾的两方面。
当今的国际社会是强权政治秩序,各国争夺本国人口进入和占据全球物质循环,如同草和庄稼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一样。如果离开这一点而奢谈民主自由,那么等待中国的命运不是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就是如黑非洲一样,等待别人连救济粮一起将民主实施给你,让你有选择贫困和死亡两种可能的自由。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宏观经济理论中最简单的一个模型,就是将经济结构分为生产和消费两个部门。由于物质是守恒的,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流经人类的物质循环必须先流经生产部门,再流经消费部门。最大的物质循环流就是其中瓶颈能容纳的物质流,这个瓶颈可以是生产部门,也可以是消费部门。
按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以财政政策控制宏观经济手段就在于政府开支的大小。如果消费关口是瓶颈,政府就增加财政预算,消费掉生产过剩的部分;如果生产是瓶颈,政府就减少财政预算,让过多的钱流向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其中的假设就是,政府财政开支是消费之一种,是经由税收进行再分配的消费。西方用宏观政策可以基本大大降低经济周期幅度,但这是以应对瓶颈部门的方式来调控经济,始终不能消除经济周期。
作为官办经济,中国政府的开支即可以是消费也可以是投资,就政府开支可以同时扩大生产和消费两个关口,这使得中国经济可以以较高的可控速度发展,而且有能力消除周期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官办经济使得政府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这句话是笑料。 :)
那才是巴西真正的问题
资源进入全球化体系了,人口被挤出全球物质循环了。
那是全球化中失败者的标志
“效率”是一个褒义词,通常的概念认为效率高就是好。但是,效计算率的基础和指标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取向。
比如生产效率,以人为基础来计算,就叫劳动生产率;以资本为基础来计算,就叫投资回报率。这两种基础来计算效率导致现代工业物质文明的发展,构成了现今世界社会和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
然而,今天失业是全球性问题,失业的根源之一,就是劳动力生产率是我们经济运行机制之一。今天投资项目贫乏,全球大量资金到处寻找投资机会,推动全球性投机行为和泡沫现象,往往打断全球经济运行,亚洲金融风暴就是其中一例。
现今的经济自秩序及其运行所依赖的效率机制,缺乏以资源为基础的效率计算,致使资源枯竭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使人类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失业、全球资本四处寻求投资机会和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们的效率优先,应该是资源效率优先。
以资源为基础的效率不是完全没有,但计算效率的指标出了问题。
比如同样以时间来计算效率,如果以生产劳动为指标,就是以生产的物质多少来衡量效率;如果以人类舒服来衡量,就是享受和欢乐得时间有多少。前一时间效率导致劳动时间的延长,后一时间效率导致闲暇时间的增加。
以后一效率社会正在被现代社会视为懒惰和落后而被淘汰。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冬天围着火炉团聚,如今八小时工作,一年四季不停。今天发达国家闲暇时间逐渐增加,但人类历史上文明进步往往伴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鱼猎采集社会每天平均劳动时间大约是两小时,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劳动时间长了,但放养牛羊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农业社会劳动强度大了,要耕地、灌溉、拔草、施肥。但以往人类进步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中国农业社会有很高的人口密度,即土地资源的效率提高了,同样面积的土地,以渔猎采集和游牧是无法支撑如此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文明史,是资源的生产效率提高的历史,也是时间闲暇效率下降的历史,因为时间闲暇效率高的社会无法抵御资源生产效率高的社会的兼并而被历史淘汰。人类进步是资源效率提高的历史,但这种效率度量指标越来越依赖与产出而与人类生存的幸福状态脱节。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物质循环的时代,我们效率的度量,应该是以同样的物质循环提供更多的人类幸福。由于物质是不生不灭的,物质循环因此是连续的,它先通过人类生产环节,然后再通过人类消费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效率低下都会成为物质循环的瓶颈。我们的经济运行机制出问题了,我们以往为了效率可以牺牲公平,我们的生产环节效率很高,但由于社会不公造成消费领域效率极低。我们鼓励消费,鼓励浪费,认为没有消费(浪费)经济就无法运行、无法发展。确实,物质循环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一个环节出问题会导致整个物质循环中断。但是,我们在物质生产环节的高效率遇到了物质消费环节的低效率障碍。这是木桶效应,物质循环的最高效率就是各环节中最低效率一环的效率。
我们全球经济危机了,据说是因为消费不足,没有足够的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今天的经济运行机制不是以提高物质消费的效率来维持物质循环,而是以减低消费效率的方式来维持物质循环,这使得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危机。
人类今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同时,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永不消逝的战乱、饥饿、肥胖、焦虑。人类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社会吸纳了全球性物质循环,同时使得人类对全球生态平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人类至今没有形成一个驾驭这一全球物质循环的合理经济制度及其国际社会和政治制度。
全球消费领域分配的不公平,是战乱和恐怖主义的根源之一。这一不合理的全球经济制度,使得北方浪费式消费成为南方国家发展和脱贫的希望所在。美国人浪费式消费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这种全球经济模式,使得物质循环的人类幸福效率极其低下。一方面是非洲饥民在死亡线上争扎;另一方面是美国带来全球经济的责任要求美国人浪费式消费、导致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病、和精神病乏烂。而今天经济学家认为,没有美国人的大肆挥霍进口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就没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途。经济学家的天真结论是发展经济最终会弥合南北差距和贫富差距,但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却进一步扩大了南北差距、扩大了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人类进入了全球物质循环时代,但是,自马克思以后,就没有经济学家考虑过全球合理政治秩序的问题。现在的经济学,不是全球物质循环的经济学,而是躲在象牙塔中的与全球物质循环现实脱节的经济学。
消费领域是经济制度内生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消费效率是人类经济学中被忽视的研究领域。人类意识形态的斗争,阻碍了人类对自身人口控制的实施,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把效率限制在生产领域而在消费领域提倡浪费,是今天主流经济学的共识,这种共识导致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这种经济学已及以此经济学制定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政策,终将毁灭地球物质循环,毁灭人类。
巴西第一次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外债到1982年余额是701亿美圆,到2001年外债余额2300亿美圆而且已清偿债务为2000亿美圆.
我觉得你的思想领先了20年,希望20年内人类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有成效地解决。说实话,我比较悲观,我认为可能只有一次世界大战才能警醒短视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