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秦风秦韵永难忘 -- 关中农民
小时候经常跟大人一起听或看秦腔:三滴血、辕门斩子、斩黄袍、下河东。。。当然也有,周仁回府、寒窑、
可惜不大会唱.小时侯最爱看皮影戏,听着吼样的秦腔,好奇的看着幕后的操作手
祖籍陕西韩城县,
杏花村中有家园。
姐弟姻缘生了变,
堂上滴血蒙屈冤。
姐入牢笼她又逃窜。
不知她逃难到那边,
为寻亲哪顾得路途遥远,
登山涉水到浦关。
这一段不吼,却很委婉。
前些年,戏剧很是衰落,基本上都是老人们在听。窃以为,戏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就如现在某些行业被淘汰一样。近年来,至少秦腔在关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就连KTV的歌单上也有了秦腔。特别是我的老板,一个浙江老太太也能听秦腔了。陡然发现,与年青人喜爱的流行歌曲相比,戏剧要有一定文化素养、社会阅历的人才能品出其味!流行歌曲能把歌手唱哭了,听者却无动于衷,而一句秦腔(其他戏剧也可能)就能把观众唱哭了。戏剧不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直接用各种场面、背景和动作(包括床上动作)来表达剧中人的情感,只有用唱腔来表达,那唱腔的震撼就不是歌曲能比拟的,故,要理解、喜爱戏剧就需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
http://music.show160.com/77168
http://music.show160.com/76931
俺还能唱周天佑他爹的:
五台县令太瞢踵,
滴血认亲害百姓,
年迈苍苍到老境,
寻子不见放悲声,
叫声天佑将父等,
我不辟艰难往前行。
越有社会经历得积累,就越能理解和喜欢戏剧。前两天网上看 郝彩凤 的祥林嫂。当 听到“阿毛阿毛连声唤,哭我儿娘心疼烂似针穿”真真体会到一个母亲的伤心,尤其是自个也有孩子。
很不理解为什么大家用 祥林嫂 揶揄唠叨的人。
毛片里面的女人都是真枪实刀的干
但是你依然可以看出那种
漫不经心
但是好的乾旦
演床戏,不脱一件衣服
照样能够演的让人心荡神怡
如陈永玲的战宛城
日本的歌舞伎也是如此
通过女人帮男人梳头
表现那种情欲
毛片的赤裸裸的看多了
就觉得很假
我也很喜欢唱这一段
这一句“杏花村中有家园”不知您唱的时候有没有体会到曲子的那一点点小变调:“花”在唱的时候要拐点弯,并且往上飘,唱者一下子有心旷神怡、仿佛看见杏花开了一样的感觉呢? :)
“更况秦兵奈苦战”,那片土地上的人推崇庄重肃穆,唱腔喜欢慷慨激昂,老年人自不用说,年轻小伙都要“生冷硬噌”不喜情感外露。所以每次唱到这句时,总体会到那份庄重肃穆中的微笑、纯朴、天真。
还是带着老妈去的,热爱戏剧的老妈看了后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