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以军这次都暴露出哪些问题? -- 人在特拉维夫
我谈的是以军暴露的问题,没有说犹太人必胜,你一开始的回帖还沾点边,说没有动员预备役是出于经济考虑,这篇就是在自说自话了。
何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河里风气越来越差了,无聊的很。
放个链接在这里,有空看看。http://www.cchere.com/article/
620924
冲突开始就在看帖,各种观点的冲撞是很有建设性的。特别是晨枫兄的贴子和老大你的贴子。我也唱了唱高调(说什么尊严是打出来的等等)。其实我对真主党也无好感,只是觉得老美太袒护以色列了。对阿拉伯兄弟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呀。但我也觉得以色列军队没有那么糟糕,的确是将帅不利,拖累三军呀。真主党其实也就是捞取了些人心(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它能不能再混下去就取决于它怎么使用这些飞来的馅饼了。否则下次,它就没这次这么风光了。毕竟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那位老兄上来就给戴帽站队,就有点PERSONAL了。献花压惊。也希望大家喜欢西西河的朋友共同努力,保卫西西河!!!
“对以色列很熟,与犹太人同呼吸共患难了。”这句丝毫没有道德评判的意思。我的帖是从战略态势谈论的犹太人的问题,你的是战术层面的。战略层面与战术层面难道真地是没有关系?战略层面的劣势迟早会影响战术层面的发挥的。
西西河把关比较严,可能大家都习惯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过什么东西都要有个度不是?真地把西西河修理成了自家的后花园,如清谈那样的,恐怕不是西西河的初衷。
我觉得老孔那句“与犹太人同呼吸共命运”,第一是针对的人家个人,第二毫无缘由地把人家强行归类,确实不太礼貌。人家误会很正常。
就事论事地提出反对意见,我想多数人不会怎样的
再者说人家本来就在以色列,您还来句“与犹太人...”
什么叫瓜田李下呀 同学~
真主党到底有多少兵力?以军如果往死里打的话,真主党如何守得住?小部队机动的话,占领要地对部队机动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个同意,大家说的都是这回事。以军作战从来没有这么拖拖拉拉过。
这又回到上面的情况。真主党没有大兵团集中作战,要是大兵团作战的话,以军也不犯那个愁了,大兵团对大兵团攻坚、分割围歼,以军还是拿手的。问题就在于真主党是高度机动的小部队作战。既然如此,以军的问题应该是反应不及,没能迅速抓住敌人、加以围歼,而不是兵力不足(包括总体兵力和局部战场兵力)。具体来说,如果真主党的战斗群规模超过连、营级,肯定暴露目标、机动不及。如果真主党的规模都是加强排级以下,那以军只要出动加强连级就可以保证战场兵力优势,而加强连级用直升机运送一点问题也没有。所以我觉得还是以军根本抓不住对手,最后只好水银泻地式地撒网抓鱼,越打越被动。
他现在名义上还是个过界还击的意思,不会久驻,基本上是打完就走。那个搞人圈的把戏不驻个年把的是没有用处的,你一走那个圈就散了摊儿了。
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感情很复杂,早年是坚决的哈以分子,但是以色列这些年“变质”了,本来是作为弱者从不公正的世界中夺取公正,现在变为对弱者施加不公正,就对阿拉伯人多了很多同情。真主党、哈马斯这些极端分子,我是一方面反感他们的宗旨和做法,另一方面同情产生他们的土壤。
事先没有计划,边打边看,是最忌讳的。
打到立坦尼河又退回来,不能忽视珍珠党的战斗力吧?
以军打巴解民兵打惯了一打就溃,碰上守纪律装备对头组织严密的珍珠党,就没那么容易了。我觉得战术上不重视敌人就是这次以军吃大亏的最大原因,而特兄貌似还是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啊。
战略劣势是不能通过战术动作来弥补的。
如果当初犹太人在东非建国,由于当时那块地方人还少,且非洲当地人的土地观念没有阿拉伯人强,也没有一个如穆斯林一样的综教将非洲部落联合起来,那么犹太国今日的处境要比现在好得多。
就如当初日本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一样,日本人的战略劣势不是可以通过几场胜仗所能扭转的。就如当初汉与匈奴的战争,汉武后期,没有了卫霍之类的良将,几乎每仗汉军都要失败。但匈奴人连胜仗也打不起,多打几次胜仗,匈奴人就会完蛋。
今天的以色列面临的是如当初的匈奴人一样的问题,连胜仗也打不起。只要中东还有石油,阿拉伯人就有钱与犹太人纠缠下去。犹太人能坚持到石油开采完的那一天吗?即便犹太人能坚持到石油开采完的那一天,胜利的一方就一定是犹太人吗?到了那一天,美国还会支持以色列吗?
真主党这次采用的战术就是不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与以军正面硬碰,而是以小分队袭扰的战术为主,辅以利用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进行的狙击战。但两者的前提都是保存自身的有生力量,要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换言之,真主党在大多数时候是在自己选定的地点、时间与以军作战。
要对付这种战法,有两种办法,一是以军也改为小分队行动,以游击反游击,使双方作战转化为遭遇战,最终使真主党因失血过多而死。但这种战法因为真主党对南黎地形的熟悉,可能导致以军重大伤亡,而且很容易打成击溃战。二是投入绝对优势兵力,压缩其机动空间,使其即便已经判断为“不能战”也走不掉。本人认为对以军而言,选择第二种战法比较适合。
但战况说明,以军在最后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之前的兵力投入甚至不足以有效控制其已经宣布占领的地域。一个例子就是,以军宣称在边境地区建立缓冲区之后,真主党仍能够甚至在距以黎边境500米处发射火箭弹,说明以军在兵力部署上存在很大的空当,并未实现对占领地域的有效控制。
简而言之,之所以提出要在开始实现对真主党的战略合围,是为了防止其有生力量进行节节抗击后向北进行战略退却,打歼灭战,不打击溃战。
而占领各个地理要点,本质上是要通过增大兵力投入来挤占真主党的机动空间。南黎作战地域并不算太大,通过夺点和在要点之间设立封锁线,可以对作战地域进一步分割,进而进行合围和清剿,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与晨枫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