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面对王崴GG留下的坑,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 月树

共:💬115 🌺23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起来那句话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能敌
家园 先花,然后提一个小小疑问

景教的前身,应为基督教聂斯托利派,该派别主张基督二性二位说。否认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结合为一个本体,认为是神性本体附在人性本体上。

而埃塞俄比亚的科普特教会,我以前不太清楚,特意去查了一下:

科普特教会是基督教东派教会之一,属一性论派。

 科普特一词是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占领埃及时对埃及居民的称呼,后专指信奉科普特礼仪的基督教信仰者。431年以弗所会议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区的修道士优提克斯提出基督只有神性,其人性已经融合于神性之中的一性论主张,他所代表的基督论思想在埃及等地受到普遍拥护。这些地区的一性论派反对卡尔西顿信经以及正统教会关于基督一位二性的教义,逐渐和东方正统教会脱离,形成独立的一性论派教会。

这样看来,虽然二者都被正统教会认为异端,但似乎还不是一回事。且科普特教会似乎由亚历山大教团分裂而来,好像只活跃在埃及和埃塞地区,或与西亚无关。

吹毛求疵了

家园 花,兄不妨把自己理解到的非洲略说一二
家园 个人以为

非洲是这样一种典型:自身的文明发展被强行打断,接触到的欧洲基督教文明又没有完全吸收,外部力量强行介入。

非洲现代化转型没有完成,资源被掠夺,民族氏族宗教阶层矛盾被激发,外部力量以各种不同的形势介入。

非洲的问题分成好多种。埃及涉及中东,南非是后殖民时代残余问题,津巴布韦是大国博弈。

非洲国家,有明显的人造性。但同样是与殖民主义有关的人造国家,中非共和国是就地形成的,利比里亚是北美黑奴回到非洲运动的产物,有质的区别。非洲的独立运动,有明显的反殖民主义色彩,但土生白人的布尔人独立,与土著的西撒独立,影响与结局又不同。

我对非洲,观察许久,什么也没有弄明白。只能归纳出三点:地球是丛林法则的。非洲人是可怜又可悲的。西欧北美对非洲是有原罪的。

家园 【原创】“埃厄之争”,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五)

伊萨亚斯与梅莱斯的“战斗友谊”其实也有丰富的内容,有大有小。

先说大的。

王崴GG的坑名叫什么,“兄弟之国的反目”。为什么说是兄弟之国呢?

“在战火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但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当年无论是厄人阵(PFD)、厄解阵(ELF)还是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其实都是打一个民族群体——提格雷人里出来的,其中既有保持科普特基督教信仰的群落,也有改宗伊斯兰教的群落。提格雷人是埃塞北部的主要民族,也是埃塞北部地区的土著民族。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埃塞北部”既包括政治版图上的埃塞北部,也包括了厄立特里亚。他们共同与埃塞中部的阿姆哈拉族群相对,而我在自己的大坑第二章里提过,埃塞帝国时代的王族主要是由阿姆哈拉族群组成的。

这就难怪王崴GG在他的大坑第三章中对提人阵(TPLF)的评价:“有样学样,根本不是为了‘打到首都去,解放全埃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分裂组织。”

一个民族,出来三个“分裂组织”,莫非埃塞的提格雷人天生反骨?

非也,其实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搬出埃塞千年帝国史,说说贯穿埃塞整个千年历史并最终决定了埃塞与厄现有政治版图的“南北之争”。

埃塞是非洲大陆一个文明发展很古老的区域——排除埃及的说,公元2世纪,在埃塞北部,今天提格雷人聚集区域出现了埃塞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文明——阿克苏姆文明,创造这一文明的主体民族是来自阿拉伯半岛南部信仰犹太教的闪米特人,由此产生的阿克苏姆帝国公认为埃塞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注意这里面的三个要点,建立埃塞国家的民族不是非洲黑人民族;这个民族信仰犹太教;还有,这个国家以埃塞北部为中心,横跨红海两岸。

阿克苏姆帝国成立伊始,便开始向南的扩张,至于原因嘛,东边是印度洋;向西,苏丹古努比亚王国强盛一时,背后还有基本控制埃及的希腊城邦势力撑腰,老虎拔牙哈;向北,度过红海是茫茫阿拉伯沙漠,至于红海沿岸从拥有亚丁的也门到拥有麦加麦地那的汉志,倒是富庶异常,当时是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那里早已经是阿克苏姆帝国的一部分,帝国凭借这条通道绕开埃及,直接与伽南耶路撒冷地区保持联系——说朝圣也许更确切。只有向南,跃上埃塞俄比亚高原,才有大片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原始土著供阿克苏姆犹太贵族们封疆裂土。

向南扩张就这样过了两百年,到公元四世纪,原始基督教开始在红海两岸兴起,原因也很简单,经过罗马帝国蛮族入侵的洗礼,传统犹太神教作为犹太王国的立国之基,已经与整部耶路撒冷犹太国家机器灰飞烟灭,整个红海地区乃至中东的犹太拓殖群落失去了文化核心,原始基督教开始广泛流传,这不奇怪,耶稣本人就是犹太人嘛,一部“旧约全书”既是犹太神教经典又是基督教经典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更何况公元四世纪正是控制着中东地区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时代,从民间走向官方,基督教世界的朝阳已经冉冉升起。基于上述几个原因,阿克苏姆帝国的王族们在公元四至五世纪皈依原始基督教,并在在公元451年的卡尔西顿宗教公会上与中东诸教会一起拒绝了基督教世界希腊化的政治路线,成了科普特基督教的重要基地。

王族成了基督徒,那些已经在埃塞南部裂土封侯的犹太保守贵族们不干了。

他们联合起来由南向北,与阿克苏姆帝国本土烽火不断摩擦不停,贯彻整个埃塞历史的南北之争由此开始,即使公元十世纪阿克苏姆帝国的瓦解,南北贵族间的争斗都没有停止,期间有过短暂的统一期,也很快因为“以色列人”与“犹太教”两个正统问题开打。

内战不停,外部就很不妙了。在吸收了传统希腊文明与传统犹太文明的基础上自成一体的闪米特-阿拉伯族群,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为标志,以麦加与麦地那城邦的联合为起点,从公元七世纪起大肆扩张,向北将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逐入土耳其,向东将波斯逐出两河流域,向南将阿克苏姆——犹太势力从红海沿岸连根拔出,向西突入非洲,扫清了在埃及的希腊残余势力后,将伊斯兰教义与穆斯林社会结构广泛传播于北非西非。

于是,埃塞的贵族们内斗到十三世纪时,终于醒悟,原来大家已经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不是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个非洲屋脊担着,恐怕早已经为伊斯兰化的洪水吞没。即是如此,整个埃塞失去了海岸线,退居内陆,孤岛之势已成,再内斗下去后果很严重,怎么办?统一思想,统一组织,抗洪抢险便成了第一要务。埃塞非穆斯林闪米特族裔诸贵族们终于达成妥协,在科普特基督教的十字架下组建新帝国,承认各个大贵族的势力,但帝国王族将由南方贵族组成,且必须是古以色列王国的王族后裔。

这其他的都好说,可以色列王国灭亡已经千年,到哪去找“古以色列王国的王族后裔”呢?!别急,那么多皇家历史学者养着干什么吃,关键时刻轮到他们上场了。于是现在的埃塞历史书是这样叙述自己祖先的:

阿克苏姆女王马克达前往以色列向所罗门王臣供,有妃七百、嫔三百的所罗门王“毫无疑问地”令马克达女王在回国途中生了个儿子,名叫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慧之子”。这个儿子后来成为阿克苏姆皇帝孟尼利克一世,他的血统后裔就是所罗门王朝的始祖。据说孟尼利克一世后来还去耶路撒冷朝觐过他父亲,所罗门王派以色列的20个贵族少年护送孟尼利克回国;并且,因为他们太敬仰犹太诸神,以致于临走前偷走了藏有摩西十诫的著名约柜,把它带到了阿克苏姆。

什么,这是杜撰?!哼哼,去翻翻旧约全书和古兰经把,那里面都有示巴女王对所罗门王的访问记载,这个示巴女王就是我们的马克达女王,知道不!!

多么神奇的种马史观哈!简直和俺们的半岛东邻编写出的大帝国史有得一拼了。

不管咋说,如此包装后,新帝国的王族不但成了传奇高贵的所罗门王后裔,他们开创的帝国更成了古以色列所罗门王国的延续。因此,这个埃塞新帝国的皇帝被命名为“犹太族的雄狮,诸王之王”。而王朝的名称也直截了当的称为“所罗门”。

封号起得很气派,但在外界看来多少是个笑话,因此埃塞所罗门王朝在世界史上统称为“阿比西尼亚”,这是个经葡萄牙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称谓,意思是“混血”,还是直截了当。

阿比西尼亚是建立在封建贵族联盟基础上的封建帝国,因此帝国的实权是掌握在各个大贵族手中,尤其是南北两个大贵族,来自提格雷——厄立特里亚地区以阿克苏姆城为据点代表阿克苏姆本土贵族势力的提格雷亲王,以及阿比西尼亚的直系王族,来自南部绍阿地区,以亚的斯亚贝巴城为据点的绍阿亲王。北方以前者为核心,形成了提格雷族群,南方以后者为核心,则形成阿姆哈拉族群。阿比尼西亚的皇帝随着两派势力的此消彼涨而随边设立,至于古阿比尼西亚的都城也随之南北变更。

这就难怪提格雷人一直对以亚的斯亚贝巴为首都的埃塞俄比亚那么不感冒,在他们看来,所谓“埃塞”不过是绍阿的阿姆哈拉人建立的国家,关俺们提格雷人什么事?!俺们可是阿克苏姆的后裔!

随便说一句,如今的阿克苏姆王城遗址还在提格雷省,而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直辖的省份还叫绍阿省。

土鳖扛铁牛

家园 沙发并花
家园 LZ辛苦了。抢到条凳一条
家园 好文好文

有图就更好了

对于东北非洲的地理不是特别清晰差点把“非洲”打成“肥猪”

家园 献花顺便蹂躏烤猪!

同时催收猪蹄,否则把你交给司徒先生转呈王泰恭大人处置……

下场可想而知……勿谓言之不预也!

家园 死海古卷好象近年来的名头很响。

有地方下载一观吗?

家园 您也挖个坑吧?

我和烤猪的不得不说的故事。。。

家园 向烤猪学习,踩着总桶献花
家园 这几件事,我也叫不太准。喜欢小山文字,权当参考

小山和王崴文风很相似,价值判断更是相同的,续作与原作同样吸引人。下面乱说几句,可能对也可能错,楼主见笑。

景教上源,是聂斯托里教派。这一教派的产生,与拉丁化有关,但不完全是,因为拉丁化已经在此很多年前完成了。主要原因,是二性论和一性论的教义争论,最早可上溯至阿里乌派。聂斯托里教派被判为异端,是431年以弗所公会,聂斯托里本人后来亡于埃及。451年卡尔西顿会议,主要是东西方教会分裂,此时基督教已经完全成熟,不能说成是基督教发展史的起点。聂斯托利教派有自己的完整教义和组织及传承,更不是原始基督教。

原始基督教只能指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之前的历史。公元313年米兰敕令,公元325年尼西亚公会,公元380年狄奥多西敕令,在基督教发展史上组成了一系列化重大转折点。特别是公元325年尼西亚公会,标志着基督教神学体系和正统教义的形成,基督教与罗马文化完全结合。此后,欧洲基督教文明取代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一直形成今天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局面。

聂斯托利派与科普特派应该是一个,但手头没有专著,不敢乱说。

非洲并不完全是尼格罗人种,就像亚洲不完全是蒙古人种一样。撒哈拉沙漠以北与以南不是同一个文明体系。环地中海文明区实际是一个整体,埃及是希腊罗马文明的起源之一,已经得到共识。其实,西亚北非,即以尼格罗河和两河为中心的中东地区,与整个人类文明密不可分,而埃塞显然属于这一区域。手边没有太多资料,说得很模糊,见笑。

家园 【原创】“埃厄之争”,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六)

历史的渊源算背景,伊萨亚斯与梅莱斯本身的关系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

王崴GG的文章可能会给大家一个感觉,两位提格雷族的风云人物好像一开始就是革命的缔造者,其实不是。按照现在的话来讲,这两位大大算是“在暴风雨中成长起来的第二代革命骨干”。门格斯图上台执政初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伊萨亚斯是厄人阵的副总书记,主管军事,梅莱斯是提人阵的政治局委员,负责“统一战线”,他们当时属于“重要领导人”而非“主要领导人”,都是执行高层,是“年轻有为的骨干”。但也仅此而已,至少当时两人还没实力没心思去折腾“抢班夺权”的歪事。

门格斯图的枪炮给了他俩成长的机会。

1978年,门格斯图在苏联与古巴的政治军事支持下,先解决了与索马里的欧加登问题,又进行了一轮新的政治清洗,确立了自己一人独大的政治地位,建立起埃塞唯一合法的政党“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听名字就知道是约瑟夫大叔教导的产物。待一切内外事务皆有平之后,门格斯图上校的刀就冲提格雷人猛挥过去。

这一次,他准备得很充分,在约瑟夫大叔的教导下,实施起了军事结合政经的“总体战”。

于是,大批士兵开进各个反政府势力活动区,但任务是帮助当地劳动人们开展“社会主义社会改造与建设”活动。过去的部落村舍是封建残余,通通废止,所有居民都搬进“安全措施严密”的集体农庄。什么,不搬?!以革命的方式解决!搬进去后,有专门的文职机构实施管理,不对,应该叫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无论男女老幼,每人都要登记注册发证件,出入随身携带,否则就有“土匪”嫌疑;还有,既然是在“社会主义环境”下生活,私人物资就不能藏着腋着,通通登记,定期检查,至于食物,集体分发,个人存着干嘛?!助“匪”!?

农场人多,要保证安全,大量驻兵是秩序的保障,至于农场外的活动人群?通通都是“匪徒”!战机先轰炸,直升机再低空盘旋,盯住了,坦克装甲车便隆隆开过来,一打一个准。

于是厄人阵(PFD)、厄解阵(ELF)、提人阵(TPLF)等等反政府武装组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日子变得艰苦起来,具有埃塞特色的“五一”扫荡与反扫荡开始反复拉锯。

扛过河中马甲大大“骑兵”坑的人应该能够体会“扫荡与反扫荡”这个词组的沉重,那就是一个磨盘,多少条人命绞进去都不够填,就看哪一方能挺到最后。

拿着苏联钱,有着古巴顾问的一线“指导”,拥有一部运转尚还强硬的国家机器,门格斯图上校开局显得比伊萨亚斯、梅莱斯硬气,到1984年前后,整个埃塞的国内局势趋于平稳,各支反政府军事力量多数陷入沉寂,甚至包括老资格的“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多数反政府组织领导人纷纷放弃队伍,流亡国外。只有厄人阵(PFD)与提人阵(TPLF)各自领导着损失惨重的队伍在苏埃边界以及提格雷——厄立特里亚山区坚持斗争。彼此支援,相濡以沫。所谓“疾风知劲草”,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斗争的伊萨亚斯与梅莱斯声望与人脉由此迅速积累,而两位革命大大也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结下深厚友情”。

可惜我手中没有更详细的资料说明两位革命大大是如何具体实施军事政治斗争的,不过参照俺们自己的革命史,诸如战术上的昼伏夜出,政权上的红心白皮,政治上的“团结大多数,镇压一小撮”,经济上的发动侨民及友邦等等经验应该是可以做到“普遍真理与革命现实相结合”的吧。

梅莱斯伊萨亚斯在坚持,那位门格斯图上校可就开始得意洋洋了,一没有了外敌入侵,二没有了政敌,那些“叛乱分子”死的死散的散,剩下几个也是奄奄一息,估计也蹦达不了几天了,很有些“天下平定”的成就感。觉得应该自己给自己明确一个正式国家领导名号了。于是在1987年9月10日,门格斯图宣布结束全国军事管制状态,解散军政府,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自己任命自己为国家总统。觉得埃塞俄比亚从此就算是个有头有脸的正常国家了。

嘻,说得难听点,就我感觉,这世上但凡国名中“人民”“民主”“社会”诸名词都配齐的政权,现实中都那个了点。对不!?

于是门格斯图上校终于成了王崴GG在文中描述出的“套牢散户”。

的确,他赶上了一波牛市,但就是想不到牛市会结束的那么快,那么猛,更没想到大势从此一熊到底,把自己半生赚来的政治心血赔得一干二净。仅仅成全了梅莱斯与伊萨亚斯两位对手的政治理想。

这个转变有三个标志,

中年表演艺术家里根上台。

青年思想家戈尔巴乔夫上台。

百年大旱笼罩埃塞俄比亚。

土鳖扛铁牛

家园 赶上沙发了

庆幸一下

献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