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小国的悲哀与感动 – 说二战的波兰 -- 萨苏
我先说了,且相信苏联档案,不过您可以查一下罗马尼亚战役的时间。
民兵对正规军,夺取大城市,巴黎算不算?
谈完了的不假,但您别忘了人家形容苏联人:“总的来说,他们是遵守协议的,但如果篱笆上有个洞,他们就会开进一辆卡车来。”英美也一样。别忘了二战后中国的地位,中国人就是自己改变了列强协定的一个例子。
25万人是波兰政府网站的数字,也许有夸张,但从罗马尼亚调来了五个装甲师,六个步兵师,不可能只有五万人。
您说是他哪篇?
应该借鉴您的观点才是,谢谢。
因为日本还没掐了长江航运,也没去东南亚
否则中国空军也不会拿着钱没有飞机用,陈策也不用从广东为中国军队走私汽油了。当时中国的处境的确很惨的,日本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根据就是中国的战争物资储备只够打三个月的,不过中国玩出了奇迹,一来实际消耗比日本人想象的节省(日本人也估计了中国能撑半年),二来苏联给了援助,三来,中国人在应付物资短缺方面的招数五花八门,让日军防不胜防。
北洋时期似乎西方就说不卖物资给中国打内战
可各方面的武器也没缺过
只要通道不堵 总归有办法弄紧俏物资
所以当时对中国军队最可怕的不是他们不卖 而是把那几条公路给封掉
禁运时期运一点儿得罪的是各派军阀,他们不怕,得罪日本他们还要考虑的。禁运时期也是有效果的,您看那个时代中国海军的舰艇就会发现,外购舰艇很长时间只增加了一艘英国测量舰甘露,而且,轰炸机也都是买来欧洲改了客机的一战旧货改装回去的。正式的禁运应该是1929年结束的。
在Warsaw Uprising 1944(大阪市市立图书馆有存)中,称德军先后投入华沙镇压起义的军队达25万人,阵亡一万五千,负伤一万。消灭波兰起义者二十三万五千二百(其中穿制服的波兰保安军一万五千二百,其它为没有穿制服的同情者和民兵),俘虏两万五千,流放八万。
波兰政府网站提供的数字没有德军总数,但伤亡数字接近,亡一万六千,伤九千,俘虏两千(要是德军只有五万,这个数字有问题,不过维基百科的数字于此接近,亡一万七千,伤九千),击落飞机三架,摧毁坦克装甲车510。
按照番号,投入华沙和在华沙周围的德军为第二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党卫军维京师和Totenkopf师,装甲第四师,第九师,第十九师,伞兵部队,以及俄罗斯解放军部队。
维基百科提供的德军数字为两万五千,但伤亡达到两万六千,所以怀疑这个两万五千的数字少了个零,不然就无法合乎逻辑了。报道华沙起义的文中,参战德军有五万和二十五万的不同说法,可能是对起义涵盖地区的理解不同与投入部队作用的理解不同带来的,五万之说,当指直接投入对渥拉等市中心地区发动攻击的党卫军两个师,第十九装甲师和俄罗斯解放军部队,而华沙起义的范围其实不仅在老市区一点,德军第九集团军清除波兰起义军在维斯瓦河岸建立的若干桥头堡,显然就不在五万数字之中。参见Łukasz Pajewski的《华沙起义》
关于1935年宪法,波兰人大概也知道不和潮流,再和斯大林谈话的时候表示不会将其恢复
脱离了这一利益主体甚至破坏其利益的少数人都是“专政对象”
至于“对活动的影响”?
不太明白您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看,民族之间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双赢”的格局,不是我发家你就必须死的命运。如果抱两者必取其一的心态,那少数民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以死相拼,对多数民族来说,这样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比如汉族和藏族在西藏的情况就是一例,是不是必须把汉人杀光才好?第一杀汉人十八军要来的,第二杀汉人那些学校,医院,水电站谁来办?(有人说他不需要医院,有佛祖呢,好,您光棍,可我想大多数人头疼脑热还是吃点儿药好)是不是必须把藏人杀光才好呢?第一杀藏人人家也会反抗的,都弄成拉登大家没法过日子了;第二藏人在高原如鱼得水,汉人得心脏病的就多了,很多事藏人做得更好。
如果大家都有好日子过,我想对这种意见都不会有太大兴趣。有兴趣的,我们大概就真可以冠以“狭隘的民族主义”一词了。
或者,干脆就叫吃饱了撑的。
今天世界分成这样多国家,不就是一个平衡么。
您看溥仪,连祖宗都要改日本人,那是一个简单的“过得不好”么?
但是和国民党合作,感觉当时共产党也不是底气那样足的,至少,这是共产党极力争取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国民党送上门来的 -- 张学良?张学良算国民党么?还有人说他是共产党员,少帅自己说得更好,共产党要他出来领导的。。。
在抗战开始的时代,中国人中知道蒋委员长的,绝对比知道毛主席的多,无论谁更伟大,这就是当时的号召力。西安事变张杨棋错一招,通电被亲蒋介石的电报局长扣了,以至于外部没有听到他们的主张,而认为是“兵变”,外电称“中国的各路军阀显示了空前的团结”。国民党说西安事变自己吃亏了,其实就这一点它就没有吃亏,可以说是西安事变促使了国民政府的团结。
捐弃前嫌,共同抗日,我记得是当时两党的共同纲领。国共对日作战各有特点,但都没有十足胜利的把握,国军的空间换时间,远没有把日军拖疲,共军的发动群众游击战也不是无懈可击,别忘了抗联的失败,正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把握,还依然不投降,所以说大家都是好样的。
当然,事后诸葛亮要容易得多,过后互相拆台,也是没法办的。。。
萨苏高文从来都要抢着看的,这篇也不例外。不过对文中附加的那句关于抗日老兵和吉鸿昌将军的评论却是不敢苟同。国民党所作的混蛋事断断不可以成为共方忽视或掩埋国军抗日将士为国为民族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如果说50年前还有意气和政治因素无法正确对待,那么在国民心态日益正常的今天,该迎回英魂,寻回我们民族的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