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也来说个中师毕业生60年代70年代的农村生活 -- 十八亩段

共:💬153 🌺8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莫得问题了,当年真的是一锅粥。

文革中没长工资的多的是,文革结束不久就长工资的也有,我老爸为何80年才涨工资呢?

[/QUOTE] 道德滑坡是有很多机制的,我觉得有很多微观的机制可以考虑:第一点,我们现在仍然在倡导学习雷锋,但这些人一旦出了校园,或者刚刚成人,他的道德感就消失了。我觉得要是这种道德感没有消失的话就可能使人达到一种精神上分裂的结果,因为他往往会把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看成是很可耻的,他老处于一种反省的状态,实际上他已经疯了,这是一方面。但事实上我们发现这种道德悖论已经在人们身上消失了,人们一边希望道德、谴责不道德,但一到了自己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不道德,甚至选择缺德。对此有很多解释,我给出的解释是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个人利益。比如在文革中很久都没有涨工资,但是当第一次涨工资的时候,很多人因为没有涨工资而跳楼自杀。很多人也都在不停地寻找待遇,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副职如此之多,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作为议长居然成为重要级别的领导人,把代表民意的代表当作自己的下级,是和官员们寻求待遇最大化的动机分不开的。我们的政治机制里缺少一个在野赋闲的机制,政治家是需要在野赋闲的,如果没有更换的话,政治家队伍会越来越庞大,所以我们说边缘化、非核心的机构总有提高自己权力的倾向。因此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个人利益。有人说雷锋是个很道德的人,但事实上雷锋死的时候只有22岁,还没有真正遇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

[QUOTE]

家园 老冰,握手握手

俺家老爷子也是86,老太太70多(是不是74不记得了)

老头老太太53年毕业的,好像58年还是59年之后就没长过工资,一直到78年左右

家园 我告诉你放牛的情况吧。

此外,本来还有很多农村有意思的话题想谈,包括放牛,后来被你气得够呛,没兴趣了。既然想知道放牛的时候还干啥,我告诉你啊,小时候是很不负责的,把牛拴在碾子(几乎每个大一点的水田都有这玩意儿用来压田埂)上,跑去偷生产队的玉米啊□豆啊花生啊,总之没干啥好事,没得办法啥,饿就一个字,两个字呢就是“很饿”。有啥想了解的,随时问,哥哥随时解答。以后呢不要太尖酸刻薄了,讨

论问题不要老打擦边球,没意思。

为什么要问“其实岂止放牛,拾柴、割草也得干”?呵呵,落实了你没有放过牛,看过别人放牛罢了。时间长了,记忆不免有缺失的地方,很正常。

放牛是与你说的“拾柴、割草”连在一起的。

牛在吃草,放牛的孩子就结伴,让一、二个放牛的孩子(通常是年纪最小的),看住牛(十条、二十条的……),其余的就去“拾柴、割草”什么的,他们年纪大几岁,一般放牛的时间也长一些,有“责任”照看年纪小的放牛娃,他们手脚块一些,那些地方有柴禾,哪些角落有草隔,熟门熟路,他们拾的柴、割的草等,当然包括这一、两个看守小兄弟的份额的。

这些放牛娃自己都是这么过来的,世代流传。当过放牛娃的老红军这这样,当过放牛娃的老八路是这样,我都见过,听过,还讨论过。江西的、福建的、浙江的、安徽的、贵州的、四川的、河南的、陕西的……山区都这个模式,平原地区有些不样,大的方面还有差不多的。

再往上代人推也是这样。牛的主人改变了,给放牛的“工钱”:给一口吃的、什么也不给(还父辈欠下的债等)、给工分、给钱……放牛时不干这些活儿的就不须要来放牛了。5、6岁的放牛娃,一般都会有大孩子带,这位仁兄一般由家长“说一大筐好话”之后,双方家长确定的(很多情况都带亲带故的),即使邻村的也会要这么一位带一带的,你放过牛的话,决不会忘记这些细节。

放牛娃不愁肚子饿的,没放牛前,在小孩堆里,是公开的秘密,人所共知啊。一般都是偷自留地里的东西,今天是你家的,明天是他家的。队长恐怕也放过牛,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牵涉赔偿(队长自家没放牛娃),就恐怕得挨自己家长揍了。

放牛娃自制南瓜酒,冬瓜酒,下河捕鱼捉蟹(看地区的自然条件)……我都喝过、吃过不少。我们那儿,放牛娃还在山里找到一个小山洞,大概上几代的爷爷辈发现的,到了70年代的放牛娃发明了“南瓜酒”和“冬瓜酒”,这个山洞就成了酒窖啦。储存着红薯、玉米、南瓜等,加上酒(南瓜、冬瓜上开一小口,放入一定量的酒酿丸药,封住口(密封住),做好记号,这是哪天放入酒丸的,置于山洞了,等过了多少日子就行了,开口子,往外倒出来的液体他们就算是酒了,哈哈哈,酒味是有一些,有点酸、甜,满香的,……南方的夏天、秋天、甚至初冬,过年前吧,放牛娃的日子至少比同龄的穷孩子好过。不知现在如何了?……

你说放牛的事情是为了支持你的观点,可以理解,但编故事(撒谎)惯了,不好,小伙子。

“夹背”当然有,是背而不是挑,同时在背牛粪和水稻之类水淋淋的东西时,是要穿“蓑衣”的。而这个背粪的夹背呢一般都是专用,很大;

另外,穿蓑衣背着“猪粪”显然也不尽合理,那年头蓑衣在农村,常常是传代的,用几十年很普遍。让猪粪去弄脏,谁舍得呀?杜撰不好。告诉你吧,竹子是可以编成形状象垃圾奋箕一样的土箕,正是挑猪粪、牛粪等用的,前面你说了;从谁家牛圈里挑出多少筐“牛粪”。筐太大了你也承认了,谁知一改,改成用“夹背”背了,接着又穷以应付,应付出了个穿蓑衣背猪粪的笑话,又撒谎。套句你的话:怎么说你好呢,放你一马吧,这里的网友被忽悠了。

家园 老弟,我看到这儿就打住了:))))

[/QUOTE]看住牛(十条、二十条的……)[QUOTE]
你是山区出来的么?呵呵!两三个小孩凑一起放三条牛,或许还有个牛犊子。还十条二十条呢,你以为是平原,大家伙牵到一起放牛?老实说,咱家那最宽阔的堰塘边也呆不下二十条牛!就这,你还认为我没放过牛!我们割草呢,先玩,时间不多了赶紧薅几把,弄虚作假地在背兜底下虚虚地放些树枝,所以背兜上看起来草很多,其实只有一点点。割草干的少,因为只养了几个月的牛。主要是捡柴和割(打)猪草干的多一些。

家园 两、三个小孩凑一起放三条牛?更说明你确实是杜撰

两、三个小孩凑一起放三条牛?
更说明你确实是杜撰5、6岁开始放牛的故事,为了控诉那时的农村制度。

正是山区,才会出现两个小罗卜头,就能看住一、二十条牛。我不知你那里是盆地(平原),还是丘陵,看来你没有到过山区。两座山之间叫山坞,把牛往某个山坞里一赶,牛在山坞里吃草就是了,大孩子一个就够,把守住这个出口,就是了。一个村有七八个、十几个生产队,二、三个队的自然村不多(方圆一百里的情况),每个生产队至少4、5条牛,7、8条牛的也不少见(当然这时这个队的人就可能有牛肉吃了),还没算上黄牛呢。早上、晚上,牛进出村时,十来条牛走一路,几乎天天这样儿。

真正的放牛娃至少是放两条牛,极少放一条牛的,否则养不活自己,再带一牛犊子的,放三条、四条的普遍的很。我说“鸭子嘴硬”你会不高兴,放牛这件事上,你就是撒谎,一而再,再而N了。

我可是在算过你自己说的,你的队上有一百户,就且算250人吧。田,不是旱地,180亩左右,种双季稻的话,需要几条牛,可以完成把水田整好,以便稻秧可以在一个时间绝对限制期间里,插入田里,晚一天、二天,相邻的两块田,秋后收成就不一样,迟至某一天后,就只能收隔稻草了。所以你在放牛这件事上,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我根本不须要辩我是不是乡下人,网友能识别,就在这上面。目前你叙述的“割猪草”上,没有实践经验的漏子也大大地,经得起追问吗?呵呵,放一马了吧。

你自我充大是不是特“长了一块肉”啊?你要打住了,就听你的。

家园 关于放牛

首先声明,我放牛的年代是90年前后。

我们生产小队有两条牛,每家按人口比例轮流放,当然是我们小孩子作为放牛的主力。

牛在一块会打架的,有时候还很危险。我堂兄在牛屋喂牛的时候,被牛角抵在墙上,差点没命的。

还有山里面的人家本来就住的很散,竟然有数十条牛一起放,乖乖,真是大户啊。还调侃吃牛肉,笑死我了!

牛可是农家的宝贝,重要财产。

有时候比人都精贵,夏天晚上得给牛驱蚊,冬天还得饮牛...

很难伺候的。

我还去过金寨的山区,最底层的农村,可没看见满山谷的黄牛。

不过我承认各地的情况都不一样。你的经验在山区,我的经验在圩区。

还有你所说的放牛娃不会饿肚子,很假。

虽然野地里野蔷薇的枝条,还有野果子可以充饥。

杂粮跟米饭是两码事。

BTW,我从来就是放一条牛的,不是两条,当然我不是职业放牛的。

不过我认识职业放牛的,就是那种有点智力障碍的人,被人家雇佣去专门放牛,生产队的人每年给点口粮。

不知道十八亩段离开农村有多少年了?

我离开10年不到,很多事情还是记得很清楚。

问一下,听说山里多以黄牛为主,是否属实?

家园 呵呵,就回您的贴吧。

还有山里面的人家本来就住的很散,竟然有数十条牛一起放,乖乖,真是大户啊。还调侃吃牛肉,笑死我了!牛可是农家的宝贝,重要财产。有时候比人都精贵,夏天晚上得给牛驱蚊,冬天还得饮牛...很难伺候的。

正是山区,才会出现两个小罗卜头,就能看住一、二十条牛。我不知你那里是盆地(平原),还是丘陵,看来你没有到过山区。两座山之间叫山坳,把牛往某个山坳里一赶,牛在山坳里吃草就是了,大孩子一个就够,把守住这个出口,就是了。一个村有七八个、十几个生产队,二、三个队的自然村不多(方圆一百里的情况),每个生产队至少4、5条牛,7、8条牛的也不少见(当然这时这个队的人就可能有牛肉吃了),还没算上黄牛呢。早上、晚上,牛进出村时,十来条牛走一路,几乎天天这样儿。

请再读一遍。还没算上黄牛呢。黄山南坡那一带,住得不散,十几个生产队的村子都有,可想而知。即使不同村,去同一山坞也是可以的,聚十条牛、二十条牛不困难,放牛娃也是结成“帮派”的嘛。

还有你所说的放牛娃不会饿肚子,很假。虽然野地里野蔷薇的枝条,还有野果子可以充饥。杂粮跟米饭是两码事。

放牛娃自制南瓜酒,冬瓜酒,下河捕鱼捉蟹(看地区的自然条件)……我都喝过、吃过不少。我们那儿,放牛娃还在山里找到一个小山洞,大概上几代的爷爷辈发现的,到了70年代的放牛娃发明了“南瓜酒”和“冬瓜酒”,这个山洞就成了酒窖啦。储存着红薯、玉米、南瓜等,加上酒(南瓜、冬瓜上开一小口,放入一定量的酒酿丸药,封住口(密封住),做好记号,这是哪天放入酒丸的,置于山洞了,等过了多少日子就行了,开口子,往外倒出来的液体他们就算是酒了,哈哈哈,酒味是有一些,有点酸、甜,满香的,……南方的夏天、秋天、甚至初冬,过年前吧,放牛娃的日子至少比同龄的穷孩子好过。不知现在如何了?……

储存着红薯、玉米、南瓜……我还没有加上野果子(一、二十种)。家里也给饭的,常常是他们自己坚决不带。

不知道十八亩段离开农村有多少年了?我离开10年不到,很多事情还是记得很清楚。问一下,听说山里多以黄牛为主,是否属实?

跟嘎嘎声称(他实际是杜撰的)5、6岁放牛大体上同时间。水牛为主,通常一个队有1、2条,2、3条,3,4条黄牛,比水牛少。这跟旱地面积小有关。至于有牛肉吃,一个队水牛发展到7、8条牛时,就有把老弱的淘汰掉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可能有牛肉吃了,我就碰到过,一老的几乎耕不了地的牛,恰好不知怎么地又摔断了腿,在还没死去前,就杀了分给社员。耕牛是很宝贵的,那条眼看拖不过明天的老牛,也得公社批了才能杀,随便杀耕牛是要吃官司的。谢谢你体谅农家的宝贝。我们那儿在那个时候,至少四周几个大队没有这种智残人员放牛。所以放牛的多是堕学儿童,上了一、二年学,放牛一、二、三年……又逼着去上学,常常上不了几天就又放牛了,长大以后,后悔的也有。也有5、6岁的学前儿童,不常见,通常是家里孩子多,加上父母身体欠安等因素造成的。

BTW,

首先声明,我放牛的年代是90年前后。我们生产小队有两条牛
90年代,生产小队是怎么回事?就不戳穿罢。

家园 习惯叫法

习惯上还是称生产队,比如别人问我家在哪儿?

我会说是某某生产队的。

现在仍然如此。

家园 贻情多于写实吧??哈哈
家园 90年代叫村,当地地名加村,还有生产队?

这里的人们的大部分可是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的强烈拥护派,我都拥护包产到户,你还在生产队不生产队的,不戳穿还不行?哈哈哈……

放牛要做哪些事情?一条水牛、黄牛?放牛时多大了?上学吗?你那个村子就一个生产队吗? ……

家园 这句话很成问题

如果有生产小队,那么必然上面有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上面则是公社。在改革后行政村取代了生产大队成为最基层的组织,乡镇取代了公社,生产小队则没有任何对应现代组织而淹没到历史当中。生产小队不象生产大队有着村落所属的天然界限,即便在当时能清楚知道所有和自己在同一个生产小队的农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道你是如何在改革后这么多年以后,居然还能记起生产小队。

家园 您老质疑精神太强了

一家一户养一条牛是不现实的。

比如我们自然庄(曹庄)分三个小队

中间,南头,北头,官方称谓是“组”

我们中间队以曹,陈两大姓为主。

养有两头水牛。

放牛是放学后或者假期去河堤上。主要吃河堤上的草,有时候也吃水草。

茭白叶子也吃,牛要看得紧,否则会去吃庄稼,那就要被骂死了!

放的是水牛,牵到河堤上就可以了。难道还是技术活?

我是小学,初中时放的,有时候还带本书去看。

高中后离家远,就基本不干农活了。

我们那儿一个村子其实很大的,按聚居分了很多自然村。

大都以某个姓氏为主,比如何,夏,凌....

[IMGA][/IMGA]

家园 我家的门牌号

去年回国时照的。

“生产队”只是习惯称呼问题。

我要是到别的自然村办事,人家都不认识我这个年轻人。

我会说我是曹庄生产队某某的儿子。这样别人就知道了,因为我老爸知名度比我高多了:)

点看全图

门牌上字为“北头 曹庄 39”

(细心的人会发现,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我说我家是中间组的,为啥门牌是北头呢?呵呵....)

(其实我以前的身份证都跟我家门牌号不一致,40号,农村很多事情你们是搞不清楚地)

小地方沿用以前的称呼很正常,比如有人依然称老师为先生。

跟您说话真累,因为您一直认为您是无比正确的。

家园 你们没在农村生活过,当然不知道

各种名称都有变化,这没错。

但是在农村,传统的称呼仍然存在。

其实我是80年代的人,长在农村,耳濡目染,所以生产队这个称呼非常熟悉。

不错,生产大队就是现在的村

生产小队可能对应现在的自然村,我们那儿主要依据姓氏聚居。

其他地方不知道。

记得非常清楚。不会有错。

家园 你自己没有讲清

因为据我所知,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地方(99%农村),社会组织一概回到合作化化之前,公社解散了,重新恢复了乡的建制,这样县、乡、村与过去的县、公社、大队相对应,所以哪来的生产队或生产小队?……这还是我头一回听说这样的生产组织(当然是八十年代分田后,五十年代的互助组,我们都没出生),我相信河里也没多少人听说过,老的人民公社生产队还保留着的,全国就那么几个,知道的人还多些。

你自己没有讲清:这是“组”,相当于“互助组”,个体农户自行组合的?不知大约多少户组成一个组?什么时候开始的?分配上如何进行?你那组有多少土地而养两头牛就够了,有拖拉机么?

你仍没说清楚放牛主要干什么,应该是需要使唤牛工作时,把牛交给使牛的人,使唤牛那天,早上就得给牛拴系上牛绳(即缰绳),平日里牛的鼻子上那个金属环上一般是空的,要干活了在环上系上缰绳。牛工作时,放牛者不能离开工作地的,至少不能离远。牛不工作了,把牛赶到或牵到某个地方让牛休整,那是其次的活儿。平日牛不工作,那时让牛在某地吃草,可以带本书去看,那么为什么不能一人照看两条牛呢?牛工作时上学怎么办?

你老说我自以为是,可是你居然把“组”称作生产小队,简直是“混淆视听”么,哈哈,(玩笑话不会看不出来吧)。谁能看得懂呢?呵呵。一个大村子,为区别房屋的方位、地段,沿用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划分,说对了吧。你累人啊。

十八亩段是我到过的一个地方,那是从来没有实行集体化过的一个村子,有多少土地记不太清了(不是很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