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锂离子电池,你的第二个春天在哪里?开篇前的话 -- 菜菜丛
最近几天一直忙着陪一位国内来的亲戚,以至于没有更新内容。等过了这阵子,一定更新。绝不食言。
晚上在新干线上又得知松下的电池也有问题。至此,日本锂离子电池的三巨头全军覆没,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呵呵
千呼万唤的锂离子电池终于粉墨登场了,它也确实没有让那些对它寄予众望的人没有失望,一经亮相,就赢得满堂喝彩。相信看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警匪片的人的脑海还有大傻左手大砖头,右手大雪茄的嚣张形象。当时的移动电话用的都是镍镉(后来改为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的单位体积容量和单位重量容量都是镍镉电池的2-3倍。这就意味着同样大小的锂离子电池可以提供2-3倍的电池容量,或者以一半体积或者重量的电池来提供同样的电池容量。众所周知,对于便携式电子器件来说,为它提供能量的电源不仅决定它的外观,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的价格,所以锂离子电池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将镍镉和镍氢电池彻底地踢出场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式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出现,才有今天便携式电子产品精彩纷呈的局面。锂离子迎来了它的第一个春天。
夺得半壁江山的锂离子电池显得有些咄咄逼人。在拿下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市场后,它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在此怀念为我们带来无尽欢乐的赵妈).这一次,它的猎物是无线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可是它在梦想着毕革命成功于一役,彻底的将其他的二次电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同时,却忽略了自身潜伏的危机,而这个疏忽,却险些要了的命。在前面我提到了索尼在全球召回问题电池的事件,今天早上在名古屋的宾馆里看电视,发现三菱电机(三洋电机的子会社)制造的手机电池又出事故了,晚上在新干线上又报道说松下电机的电池也有问题(松下说它的电池没有问题,出事的电池是由于顾客的不正当使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至此,日本三大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全部卷入问题电池的旋涡,要知道这三大厂家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近80%。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锂离子电池如此的危险呢?我们明天再说。
正极是钴锰锂化合物晶体,出问题的是负极发热导致的。
要想了解锂离子电池为什么这么危险,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其他的电池一样,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成也是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以及外壳组成。正极主要由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是钴酸锂,也有部分是镍酸锂和锰酸锂以及他们的取代物),导电剂和粘接剂按一定比例组成。负极主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天然或人工石墨)导电剂和粘接剂按一定比例组成。尽管基本结构和其他的电池相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却和其他的二次电池截然不同。在充电的工程中,正极中的锂离子从晶格中脱出进入到电解液中,而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则嵌入到石墨负极当中。放电的时候石墨中的锂离子脱出进入到电解液中,电解液中的锂离子重新嵌入到正机材料的晶格中。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即包括离子的迁移,又包括电子的传输,所以作为电极的材料必须是即能进行锂离子的脱嵌又能快速传输电子的材料。隔膜主要使用具有微孔结构的聚乙烯或者聚丙烯。隔膜的微孔在正常的情况下要能够保证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自由扩散,在高温的时候则要求这些微孔关闭,从而切断离子通路,使充放电过程终止。电解液里面的猫腻最多,其基本组成是把锂盐(LiPF6,LiBF4...)溶解在碳酸乙烯(EC)碳酸丙烯(PC)等的混成溶液中。考虑到电池要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应用,为了兼顾安全性,使用寿命,和客户要求,在电解液中要添加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来改善循环性,低温特性,高温存储特性,高速充放电特性,以及过充电时的安全性。呵呵,是不是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
锂离子电池的危险主要是因为锂离子电池中大量使用碳,有机溶剂,和高分子材料,在高温,或者短路的情况下非常危险,极容易起火燃烧,所以在单cell中还包括安全阀,正温度系数材料PTC来加强安全性。即便如此,单电池还是不能使用,因为在过充电的情况下,多放出来的锂离子会以金属的形态沉积在负极上。这些锂金属的析出不仅使电池的循环性恶化,还会引发电池内部的微短路,所以必须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和充放电模式,这样在电池组中还要包括控制充放电的芯片。
不花对不起人民对俺的教育!
直流变交流的过程,道理说得很形象,但术语有误
直流变交流,我们叫“逆变”,英文叫Inverter,取“逆”着整流而“变”换之意。因此我们就知道了,交流变直流叫“整流”
而“斩波”,是用在直流变直流的情况下,英文叫chopper,即把一个直流电压截断一截,经过滤波,其平均值就小了,但还是正值。当然也有升压的斩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