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谈GDP-前言. -- 老广

共:💬342 🌺259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yzxdc1请看

首先回答不是。 中国的统计方法, 基本上统计不进去, 美国的可以计入, 但没有这么多。

其次来解释一下。

对于中国来说, 这块应该属于房地产服务业。 那么中国房地产服务业是这么统计的,

下面是我在闲谈GDP(5)里写的。

---------------

房地产增加值主要采用收入法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资福利性收入, 实物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房地产从业人数取自劳动统计的分行业职工人数, 工资收入数字按劳动统计中的相应资料,福利性收入去工资收入的14%. 实物收入按劳动统计中的相应资料和房地产业实际情况确定其他收入按一般利用投入产出调查资料计算出房地产业中的其他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推算.

公式中的生产税主要指房地产业的各种经营税金及附加. 利用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中的经营税金及附加资料计算. 或者利用三产普查数字推算得到.

固定资产折旧分为房地产业经营, 房地产业管理和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折旧.

----------------

具体解释一下, 就是我国会定期进行三产普查, 普查出来的数字作为以后n年的统计基础。 比如2005三产统计出房地产业的增加值是1000亿, 其中劳动者报酬是600亿, 生产税净额(就是税了)是100亿, 固定资产折旧是50亿, 商业赢余是250亿。 那么2006年的房地产是怎么得到的呐, 就是统计局会选一些典型企业, 收集他们的财务报表。 这些企业, 大中小都有, 各个区域都有。 比如全国有10000万家房地产企业, 这个样本可能是500家。

2006年统计上来的数字, 汇总后, 如果其中的劳动者报酬增长10%, 那么全行业的劳动者报酬就是600×1.1=660亿。 生产税应该也是按照报表, 比如出来增长15%, 他们全行业就是100*1.15=115亿。 固定资产折旧是国家又规定的, 按照2005年三产统计计算出来, 比如说还是50亿, 那么商业赢余呐, 这500家企业统计出来是增长20%, 那么全行业就是也按20%算, 就是250×1.2=300.

那么2006年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就是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600*1.1+100*1.15+50+250*1.2

=660+115+50+300=1125亿。 增长12.5%。

这个就是2006房地产增加值, 有可能统计局领导看了这个数字说去年房地产业房价涨这么厉害, 地产商赚大发了, 怎么可能是20%呐, 我看一半都不止, 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奖金发毛了, 怎么可能只涨10%。 存在这种可能性回来修订数字, 把商业赢余增长改为30%, 把劳动者报酬改为20%。

那么这个增加值就是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600*1.2+100*1.15+50+250*1.3

=720+115+50+325=1210亿。 增长21%。

当然了统计局领导也可能不改, 特别是在现在全国上下要给经济降温的情况下。 老广要在这里强调, 这都是瞎猜的。 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

但是一点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 基本在中国GDP统计里完全不能统计。 当然你可以说他的营业额多多少少都能统计进去一点。 比如难道1块钱都没统计进去?

好了, 说完中国的, 再说美国的, 美国是能统计进去的。 首先, 美国买房算投资, 所以这个就是按投资计算, 但要刨除他去年的固定资产金额。 比如一栋房子, 去年估值是50万, 今年买了60万, 那么应该是增加10万, 不论你到手多少次, 按最后金额算, 你要炒到100万, 就按100-50=50万计算。 (老广需要说明的是, 我确实没查到美国具体是怎么统计旧房的, 新房是按固定资产投资算。 旧房统计方法是我合理想象, 但应该差不多, 我觉得旧房统计增值应该更合理, 就是买了60万, 按10万计入GDP, 但按60万也有可能, 我查了一天没查到。)

同时美国还有一个就是你买卖时需要给房地产代理人费用,这些和其他收费都是统计入GDP的, 所以你交易100次, 那你付出的代理费用很多的, 比房子都应该贵了, 那也就养了很多人了。 美国要谢谢你了。 :)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 美国能统计进去的原因。

至于吃屎那个笑话, 止于智者吧。 GDP是很好笑, 但还不至于那么可笑。

家园 GDP还是有道理的, 毕竟是一个完整体系。

第三产业也有道理, 租房价格确实是存在价格问题, 特别是房租上涨不算入通涨, 这样, 如果房租上涨快于通涨的话, 会夸大GDP增长。

当然第三产业打起仗来就屁也不是, 所以中国实际上很早就是第二大国了。 基本苏联一垮, 就差不多是我们了。我们叫综合国力。 hehe.

不过这个泡沫解决很多就业就是。

家园 老广分析的有理,

定量分析的数据很有说服力。

对于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这样的两头在外的出口,汇率对于出口的影响有限。

即使对于影响较大的一般贸易来说,汇率对于出口的影响也不是长期的,只是短期会有影响。

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

1.出口商品涨价,抑制需求

2.进口商品跌价,国内商品价格降低,出口商品成本降低

最后到一平衡点,升值对于出口的抑制是一个短期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是个相反的过程,影响也是短期的,80年代以来的几次人民币贬值,短期内都增加了出口,但长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因为同时,国内也通货膨胀,出口商品的价格又上涨了。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一直强劲增长,主要的原因不是人民币的贬值,而是因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想当初,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材料,纺织品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即使是纺织品,也是品种单一,很多服装甚至只是进料和来料加工,连纽扣都要进口。而现在呢,进料和来料加工的出口服装占的比例已经很少,很多原、辅材料国内都能采购到。

比如,女人的文胸上面的橡筋,某些服装上用的贝壳纽扣,服装上的商标、吊牌等,这些原来都要进口,现在国内都可以做了。换言之,就是有了完整的产品链。

现阶段,中国出口商品的优势中,价格已经不是主要的了,主要的优势是质量、对市场的迅速反应,给客户的优质服务等等。举个例子,如果一德国客户在他上午9点上班的时候Email了一个服装图样到中国,那么,在他吃午饭的时候,他就会得到一个快件的号码,后天上午,寄自中国的、按他的要求新做的服装样品已经到了他的办公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对于外贸来说,培养一个长期合作的客户是很不容易的,起码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反过来,客户培养、考察一个稳定的供应商也不容易,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客户换供应商是个逐渐的过程,不可能说换就换。那些说换供应商就换供应商的客户是游击队,在外贸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这一年左右的时间,出口企业已经可以消化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整个国家来说,更是可以趁机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

通宝推:外俗内正,
家园 老广辛苦了。

这个系列解答了我对GDP的很多疑问,个人的估计是中国的GDP在6---8万亿刀之间。

我也挺辛苦,花了2天断断续续看完了所有的文章,逐篇送花,居然得到了3个通宝,我以前是难得拿到通宝的,老广这里挺富裕。另外,葡萄等大拿的跟贴也相当的精彩。

最后,有个不情之请,老广有空的时候,能否整理一下,加上老广对跟贴的回答,再重新完整地贴一下,方便兄弟们转贴?

家园 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来了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老广刚说完,政府不要有钱就减税,香港就顶风作案

财政盈余才500多亿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香港现在是明白了,反正老子后面有中央撑着,好处会源源不断被中央扔过来,老子今后不用攒钱,有钱就花,这帮人,真是。。。。。。

家园 没有相差那么多

日本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4.22 trillion (2006 est.)

GDP (official exchange rate):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4.911 trillion (2006 est.)

GDP - real growth rate: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2.8% (2006 est.)

GDP - per capita (PPP):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33,100 (2006 est.)

GDP - composition by sector: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agriculture: 1.6%

industry: 25.3%

services: 73.1% (2006 est.)

-----------

德国: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2.585 trillion (2006 est.)

GDP (official exchange rate):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2.858 trillion (2006 est.)

GDP - real growth rate: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2.2% (2006 est.)

GDP - per capita (PPP):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31,400 (2006 est.)

GDP - composition by sector: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agriculture: 0.9%

industry: 29.1%

services: 70% (2006 est.)

Labor force: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Rank Order

43.66 million (2006 est.)

Labor force - by occupation:

Definition Field Listing

agriculture: 2.8%

industry: 33.4%

services: 63.8% (1999)

考虑到东德对德国经济的拖累,德国的人均经济水平应该和日本差不多甚至更高一点。德国的物价很便宜。

家园 多谢鼓励

俺是一点点写。 能写多少, 写多少。

观点肯定有不对的地方, 可能因为观察角度不同, 有的东西大家可能以前没注意到, 老广看见了, 没敢藏着而已

家园 有了大树好乘凉啊。

香港人就是不长记性。现在减税, 过几年怎么办。香港的问题其实蛮大的, 和上海他是竞争不过的。

几年前, 他那点储备看着还蛮大, 现在和大陆比毛毛雨了。 现在还没选举呐, 就开支票。 选举时怎么办。 港澳办也不敢说话。

家园 这帮家伙也不能说就是傻子

东南亚一帮傻奸傻奸的国家,一个个都打定主意趁中国和美国掐架的时候玩儿命搂便宜,心里就打着--你中国就算今后成事了也不会和我们这些小人物秋后算帐--这个主意,别说,他们想的还真没错,中国挨个顺下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轮到东南亚这帮人的时候,还真可能没啥兴趣玩儿踩蚂蚁的游戏。

香港更是撒泼耍赖,往地上一坐俩手一摊,中央现在还真没辙。一样,等有辙的时候,也没兴趣和他算帐了。

还和上海比,香港人自己估计都不敢做这梦--如果上海和香港的政策一样的话。

家园 【原创】闲谈GDP(18)-人民币汇率问题 (6)

5 人民币升值后, 会造成大批打工人员失业

大家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恐惧还来自于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外资订单转移, 从而出口减少进而导致打工人员的失业。 这个实际上可以说是个moral issue。

这个问题确实可能发生, 但我前面已经提过, 就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的规模。 事实上现在产业转移一直有, 工厂搬到越南去了, 原来打工的就得找工作。 有人把这当成很大的事情, 觉得打工的就没法活了。 但是实际上, 换工作对于这些工人本身未必是很大的一个事情。这些工厂的工人流动率很高的, 回家过年的时候, 大家互通一下消息, 可能今年在广东打工的过了年就跑浙江去了, 也可能就在老家呆着不回去了。 所以说这个民工的流动性是非常的高的。 基本每年都要找新的工作。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样, 中国的劳动力非常的灵活, 这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很灵活, 另外一个也是中国的劳动力本身就很灵活, 容易适应。 中国人民确实很伟大。 中国不发达是无天理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 你说的轻巧, 说转换就转换, 你能找得到工作那叫转换, 找不到工作那叫失业。 这也正是老广要和大家讨论的。 那就是中国现在的经济是非常的热, 我们不说过热, 因为那个词非常的负面。 中国经济并不是正在经济衰退, 或者说在衰退的边沿上,你突然少了一些工作岗位就会陷入经济崩溃。 也不是经济正常增长,但少了一些工作就会有陷入经济衰退的危险。中国现在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领导人天天想的是如何给经济降温的情况。所以现在减少工作机会, 就是降温。

拙嘴笨舌的怕说不明白就举例子吧, 无所事事老兄贴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里面提到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是10.7%, 增加了工作岗位1184万个。 我们就假设每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对应100万个工作岗位的增加, 那么10%的增长速度, 就会增加1000万个工作机会。 那么12%呐, 就会增加1200万工作机会, 15%呐, 就会增加1500万工作机会。 当然要是6%了, 就只能增加600万工作机会了。

增加工作机会当然是好事, 这个没话说, 如果12%的增长速度, 就能增加1200万工作机会, 为什么不去追求12%的速度, 而要10%的速度呐。 要知道中国2006年如果不采取那些经济降温的动作, 速度是可以到12%的, 中国不是象印度一样, 开足马力就是要爽一次, 哪怕只有一个季度速度超过中国也好啊。中国在发展速度上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了, 现在中国这家千年老店追求是永续经营, 所以是始终在降温的。 因为中国政府是从长远经济健康来考虑, 你现在就没必要非得要跑那么快, 12%, 13%的, 慢慢来, 时间在中国一边, 我们不着急。所以中国采取了很多降温措施。 抵制降温的地方大员, 说办就办, 说关厂就关厂, 把经济从潜在的12%降到了10.7%。

把经济控制在10%, 实际上是政府的一项政绩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 换一个角度看, 把经济从潜在的12%降到10%, 不也就意味着把潜在的1200万就业机会降到1000万了(实际增加1184万个工作机会, 为便宜立论, 改为1000万)。所以中央去年出台的每一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后面都是一定数额潜在工作机会的减少。要是鲁迅狂人日记里那位来了, 恐怕从国务院每个决定里都看出失业两个字。

比如政府限制固定资产投资, 说压了多少亿投资,其实那个也可以理解为减少了多少万工作机会。 比如前面提到的不批吉利投资的事情, 其实那个不就是工作机会吗? 而且是高层次的工作机会啊, 造汽车总比作袜子的要上个档次吧。

所以说我们一方面在那里担忧人民币升值会减少那一部分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又坚决的压制另一部分工作机会。 而且政府拼命压制的那部分工作机会往往还是比较偏内需的,比较高层次的工作机会。所以你说这个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压的那些固定资产投资, 比如高速公路, 地铁项目等等, 其实是增加综合国力, 比你维持个袜子厂恐怕对国家利益更大吧。袜子厂比如雇佣10000名工人, 如果币值高了, 工厂转移,国家松一松宏观调控措施, 他们也许就会有机会去修三年公路, 可能共和国的土地上就会出现一条公路了, 对国力, 对经济都有好处, 而且修公路的工资恐怕比袜子厂还高点。 你维持这个币值, 那么三年以后, 可能这个袜子厂还在那里, 但公路也许就没有, 因为国家要把经济速度降下来, 必然伴随的就是大量项目推迟。 那个对国家更有好处, 我觉得是公路。 而且三年以后, 这个袜子厂也不一定能保住, 那些工人也还是要去修路。 对工人自身来讲, 有点修公路的工作经验, 对他5年后, 10年后找工作也许还有帮助, 袜子厂就不好说了, 用老美的话说, 修桥补路这活没法outsource。

老广说这么多, 其实意思就是, 如果不加约束, 中国经济可能发展到12%甚至更快, 所以就必需把速度压下来。 就是说1200万就业太多了, 要压200万, 两个选择, 一个是压修桥补路的200万, 一个是压为外商缝袜子的200万。 我们现在的选择是前者, 老广觉得适当压压后者可能对国家长远有利。 这个修桥补路和缝袜子就是个比方。 国内收缩银根其实影响的不止是固定资产投资这块,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吊书袋型说法可能是说一个是满足国内需求的内向型经济, 一个是满足国外需求的外向型经济。 在究竟要对那块经济降温时, 国家选择了对满足国内需求的内向型经济进行降温,而维持满足国外需求的外向型经济。如果更严格的说法就是在对外向型经济降温的同时, 更侧重于对内向型经济降温。 但是就在政府出台一个个偏重于对内向型经济降温的措施的同时,政府同时也在高喊要减少对外贸的依赖, 发展内向型经济。 这个就是让人糊涂的地方。 会不会有人说政府说一套, 作一套呐。

现在政府还有人说10%的经济增长高了, 要8%, 9%比较合适, 其实这个就是说还要减少多少多少工作机会。 那么你觉得该减那块, 是减为老外服务的出口加工业, 还是减那些促进中国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会。

所以说如果人民币升值会减少一部分工作机会, 只要政府愿意, 凭中国经济的活力, 中国完全就可以从另一方面找补回来。俗话说的好, 东方不亮, 西方亮, 中国没那么黑暗,只要经济稳定, 总的工作机会不会差很多。 大家不要觉得修桥补路那些都是政府投资, 是赔钱, 缝袜子在怎么着也是赚外汇。 首先修桥补路不赔钱, 要想富先修路,而且你修一条路过去, 地价涨多少, 国家不亏的。 老广觉得, 修桥补路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啊, 缝袜子那是混饭吃, 饭还不一定好。 什么是发达国家, 原来老广一老师刚从美国回来, 大发感慨说,路灯亮堂就是发达国家,要是老广现在说, 基础设施好就是发达国家。 中国需要建设的还很多呐。

关键词(Tags): #宏观经济#GDP#统计#人民币汇率#老广通宝推:河区分,
家园 照例花之

家园
家园 真是好文

深入浅出,把原来的一些疑惑都讲开了

家园 关于压哪一方面的投资

如果是出口型与内需型投资权衡考虑,现在顺差太多,自然是压出口的。另外一个考虑是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力秘密集型的投资,由于要解决就业,真要压,还是压资本密集型的。然后还有一个资源环境原材料的制约。这几个考虑,可能是互相冲突的。

所以我觉得压什幺,是综合考虑。修桥铺路似乎没有慢,正在大干快上,各级政府有没有主动去压这个?这个用一些数据应该可以说明,我的感觉是有加快,不一定准。可以作为对比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大钢厂这类的,与外向的劳动力密集型的袜子厂。压哪一个需要权衡,最后,由于就业更重要,由于产能过剩要控制,就压了大钢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