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天才训练指南 -- 同人于野
要说大家都成熟,还是为时太早,起码还得先找到silver bullet呢。
要说当中国人还是真辛苦,毛病咋这么多呢。
想说什么不妨痛快点,都等了一年多了,怎么还是那半个响,别是给憋回去了?
- -- 系统屏蔽 --。
长进忒慢了点儿?
连上下文都读不懂,所问风马牛不相及,却怨气十足,够“愤”。
劝你一句,如果有相左想法,不妨写出来。 如果只是一个劲的泼醋,只怕那半瓶也剩不下了。
有些科目,比如理论数学,就没啥实践不实践,大家一只笔一张纸就好开始干活了。
就我个人来说(仅仅针对我的现状),不是怕没实践,也不是怕没时间实践,更不是怕智力跟不上,其实我欠缺的还真就是大目标,因为没有大目标,所以没有大目标可以细分,于是也就没有小目标,如同蜻蜓点水一样,看看这样也有点兴趣,那样好像也蛮好玩的,每样搞个几天,水平也最多就是唬连这几天都没花的人,一碰到稍微有点水平的,立刻就原形毕露了。就是浮躁,也不是就想浮躁,而是实在不知道除了浮躁之外还能做啥,本职功课也就那样,兴趣不大,混个B+以上就开心,也很少去钻,所以学过就忘。
就一句话:
大师是大师培养出来的
真正自己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人,才能看透一些东西,才能明白一些道理,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因材施教培养下一位大师。靠着一些自己在学术上还一知半解的人去培养大师,就好比靠螺丝刀铁锤造航天飞机,你说没有可能吧,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基本没戏。
再多扯一句,中国教育有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匮乏。看看现在师范学校招的学生,至少不是最好的学生。指望一些竞争中不怎么成功的老师教出好学生,很难。在看看我们幼儿园,现在情况我不清楚了,以前的幼师,基本上就是初中生搞搞就去做幼儿园老师了。而发达国家,教幼儿园的至少都是本科了。 中国孩子又在起跑线上输了一次
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研究的精神。以前有位教授对我说:其实学生做实验,结果好坏根本不重要,技术这种东西太cheap了,过几年就有新技术出来,只会越来越简单。但是科学研究的精神是不变的,如果学生做一两个实验能一辈子记住做任何实验都要加对照,那实验的目的就达到了。
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四个字,大浪淘沙。淘到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最耀眼的金块。
有大师做指导,成为大师的可能性只是多了一些。并不是一定就会成为大师。在我看来,大师的指导只不过是钻石最后的抛光一样。不经过这一步,绝对不会成为璀璨夺目的钻石。但是,即使不经过抛光,本身已经是良好的原石,日积月累,总也会有光耀夺目的那一天。
随手点一个小孩,放在世界级的大师身边长大,成为大师的可能性,不会比中乐透彩的可能性更大。大师的成长,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筛选过程。
如果普通人里面,十万个才出一个大师。那么,我们就培养100万作为基础,然后从中选出10万来精心培养,这10万里面,再挑选1万出来特殊培养,然后再选出1000来经受超级培养,然后选出最好的100来,放在大师身边,接受熏陶,最后由大师选出10个人来进行直接的指导。那么,即使我们在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差错,这10个人里面,再出4-5个大师应该不会是什么困难的事。
所以,培养大师,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成熟配套的教育筛选体系;其次需要的是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受教育者;再次是这些受教育者专心的接受培养。如果培养到1000人的时候,某大银行来招人,呼啦啦大家都挣钱去了。要想出大师,也是梦想。最后,才是有大师级别的指导者。
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人才匮乏,而是这些人才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培训。如果培养1000人以上水平的培训者不存在了,那么,即使这千里挑一出来的1000人,最终想成为大师,也是镜花水月。中国的教育体系,虽然有少数专业达到了接近大师的水平,上世纪整个的就是一个普及性的。并没有专门的一套成熟体系,可以全面的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一个水桶能够盛的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教育也是如此。
最令人叹息的是,虽然经过了40多年的摸索,很多领域里面已经逐渐的把普及型教育向专业化教育转变,但是经商潮和金钱观念使得很多领域里面,一下子倒退了很多。现在连普及型都算不上了。更何况是更上一层的高级专业、高级专家和大师级别的。
凡事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教育也是如此,想从现有的教育水准培养出大师来,就如同想一步登天一样,根本就是妄想。想改变,是急不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开始扎扎实实的开始,或许百年之内,我们还有推出自己的大师的可能性。空在哪里喊口号是没有用的。
想你至少也念到硕士了吧,总不能嘛事都等老师给现成的答案呀。导师给你几个问题,你起码总得自己找个答案吧?
1,产业的生命周期怎样划分?成熟期是什么特点?
2,软件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结论是什么都可以讨论,但要有共同的基础。如果只有幼稚的逻辑和偏颇的口水,对不起,俺没时间。
杨振宁李政道47年到美国,58年拿炸药奖。
大陆78年开始派出留学生,30年来尽遣精英30万,难道都是沙子,淘不过西南联大的几百个研究生?
中国的教育,一定是出了系统误差。
如果搞淘沙式筛选
那么做学徒的法拉第就没有可能成为一代大师了,因为他已经被非高等教育淘汰了
至于说大师的作用,以后再长谈吧。你太低估了他们的作用了,觉得好像他们只是找了些良材美玉,然后完成最后一步。其实,说他们具有把人才起死回生的作用也不为过。比如,那位最近因为大嘴巴丢了职位的waston,去卡文迪徐实验室,不是他人多出色而去的,而是他在前期的“筛选”中表现的不怎么样,他原来的老板觉得他不行了,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把他送那里去培训。这一试倒无心插柳了
就是一个字,钱。
我不是说我们派出的精英不行,但是大家刚从温饱线上过来的,能够不被迷失双眼的,的确有,但是绝对数量很少。不信的话,看一看目前还在学术圈里面坚持的,能有1千就不错了。我这里是说能够自己独立出来当老板带学生的,不是给人家当廉价劳动力的博士后和技工。
另外一点,现在的科学研究,从1980年开始,已经跟传统的方式截然不同了。简而言之,就是从手工作坊到集团化工厂化的转变。单靠一个名师就能够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我不否认在此之前,大师的重要性。但是看看靠80年以后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获的,你会明显的发现一条清晰的筛选轨迹。至少在生物医学方面是如此。
法拉第不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而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而当学徒的。但是,他也是经历了一次次的考验,才逐步的得到了自己的实验室和地位的。这个过程,也是筛选的过程。只是因为他是天才,所以才能够脱颖而出,而多少跟他一样起步,却被历史所埋没的,都是那些被淘汰掉的失败者们。
第二,Watson的成功,不能够看作是侥幸的。他以前不出众,只是因为他不适应那种学习筛选机制。你举他当例子,那么多少跟他一样的,被老板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把他送那里去培训的人,你还记得谁?不可能只有一个就出一个诺贝尔奖吧?所以,只能说是天才被碰巧选到了而已。而且,他在前期所受到的高等训练,也是日后成功的一个保证。要不然,那么多人看到过那张照片,为什么独有他们发现了呢?
以后有空慢慢聊,期待您的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