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phjhuan

注册:2008-03-16 00:10:55
从八品上:承奉郎|御武(侮)校尉
💧5668
🌟722
💓60

家园

所有帖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0-09-27 04:15:35分页 全看 树展
🙂wiki原文是guided,所以才更显得wiki也不可信 ↑0 ↓0
遥控和制导的差别还是知道的。wiki把遥控和制导也写错,就让人怀疑其来源了。 用什么波段,这个我不太懂,二战期间的电子器件能做到的波段,好像不多。 水下几米常用波段的衰减肯定就极大了,水是导体,会指数衰减的。 教科书还是八卦的不多的。记得有本翻译的空潜战,倒是能扯上的全扯上了 ...
2010-09-27 04:03:07分页 全看 树展
🙂大锅 你还是只知一点啊,鱼雷不是定深一米的 ↑6 ↓0
那样威力发挥不出来,理论上是在龙骨下爆炸威力最大。但直航鱼雷这种原始玩意,一般是不带近炸引信这种先进东西的,只好定深比龙骨高靠碰引爆。 一时手头没资料,按记忆直航鱼雷定深范围应该在3到10米中。 定深一米的话,估计螺旋桨的工作都会不太好,压力小带来空泡什么的。 就是一米的天 ...
2010-09-26 18:06:44分页 全看 树展
🙂航迹是因为老式鱼雷是定深的,就几米所以明显 ↑1 ↓0
还要加个很重要的条件,是热动力,并且废气不溶于水。航迹主要不是鱼雷的尾流造成,而是排的气被看到了。 德国人用了电动鱼雷后,航迹就小很多了。 一些热动力鱼雷为了没尾迹,还专门要换燃料。 但要带个几米长的天线,是一点实用价值没有。 就我看过的几本国防工业出的关于鱼雷不是特别专业 ...
2010-09-26 18:06:44分页 全看 树展
🙂航迹是因为老式鱼雷是定深的,就几米所以明显 ↑7 ↓0
还要加个很重要的条件,是热动力,并且废气不溶于水。航迹主要不是鱼雷的尾流造成,而是排的气被看到了。 德国人用了电动鱼雷后,航迹就小很多了。 一些热动力鱼雷为了没尾迹,还专门要换燃料。 但要带个几米长的天线,是一点实用价值没有。 就我看过的几本国防工业出的关于鱼雷不是特别专业 ...
2010-09-26 10:27:10分页 全看 树展
🙂刚才wiki了一下 ↑1 ↓0
发现这个事还挺复杂的。 wiki上关于Hedy Lamarr的话,就是上面中文的原版,不值得信。 关于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那一段的: [QUOTE]Perhaps the earliest mention of frequency ...
2010-09-26 09:44:22分页 全看 树展
🙂干通讯的,进来一起驳一个伪科普yy ↑16 ↓0
关于这个美丽的好莱坞女星星 扩频之母——海蒂·拉玛 这个女人的故事,看了不止一个地方。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4403.html [QUOTE]她演绎了首部露点电影、经历了六次婚姻、出版了首本自曝隐私的自传,还曾入室行窃过两次—— ...
2010-09-25 06:47:54分页 全看 树展
🙂从摘要的写法来看就是个字面上的东西而已 ↑0 ↓0
实验可能都没做过。如此而已 如果是个专业人员看,估计一笑
2010-09-07 04:22:17分页 全看 树展
🙂你的逻辑。。。 ↑4 ↓0
只是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说中国古代没有锻打。 这么显而易见的工艺应该比较早就掌握了。 这个推断肯定在逻辑上行不通,我说个笑话: 埃及人说,我们挖掘了金字塔下面,发现了电线,说明我们祖先在五千年前发明了电 意大利人说,我们挖掘了罗马斗兽场,发现了电话机,说明我们两千年前发发明了电 ...
2010-09-07 03:37:06分页 全看 树展
🙂对头 总算有明白人了 ↑0 ↓0
2010-09-06 10:15:19分页 全看 树展
🙂马赫迪 我原来还以为是苏丹当地的传说 ↑0 ↓0
以为是弥赛亚之类在苏丹的变体。呵呵
2010-09-06 10:11:07分页 全看 树展
🙂十几亿至二十几亿美元 看到时吓了一大跳 ↑0 ↓0
开发一款轿车需要十几亿至二十几亿美元 当时就觉得是胡扯。那时好像都是桑塔纳,要设计出这种货色实在想不出有哪些地方要烧钱。而且我一进去这车就想吐,不知道为什么,可那时基本都是这个,忍受了不少次。 ...
2010-09-06 09:51:08分页 全看 树展
🙂河水淤塞 这是个典型的牛皮 ↑0 ↓0
和投鞭断流的由头估计一样。古人对河流还是很带一点崇拜和敬畏的,拿他来吹牛说得通。 又想起血流成河这个词了。 还有阿拉伯人那些书的数目,估计至少一半要么是古兰经,要么是解释古兰经的。虽说中国古代儒生科举的书也是占了很大比例,但五十还是可以笑百步的。 ...
2010-09-06 09:19:20分页 全看 树展
🙂我认为你认为可信是不可信的 ↑0 ↓0
第二个问题,我也说了,我的数字基本来自网上。原始资料我是没有的。但从“当时阿拉伯世界的繁盛状态看”,我认为这些数字是基本可信的。
2010-09-06 09:15:33分页 全看 树展
🙂就是 阿拉伯人YY的程度不容忽视 ↑1 ↓0
阿拉伯人的很多东西都带着一股明显的自大,浮在表面上。 和欧美还不太一样,欧美是骨子里头就没考虑过其他地方,他们的“世界”就是欧罗巴或者北美。 阿拉伯人总时不时的要来一下,强调下。 ...
2010-09-06 08:48:38分页 全看 树展
🙂这是由于带了帽子和角度问题 ↑2 ↓0
脸上部分在阴影里头,又是短发。所以看起来比较好,怎么说呢,就是显得帅气些。
所有帖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