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年过四十,想要考研 -- 停止空谈
年过四十,想去考研,但是目前还有些纠结,主要是还没确定好是考心理学还是历史。这两个科目我都喜欢,暂时可能偏向历史更多一些。
考研的目的无关功利;只是想重新选择一种生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而以。不知道有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说说这个事。
有两个原因:一,有了阅历以后,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二,心理学容易学得自己心理不健康,因为总要研究心理特殊的人。
这才是人生。
心理学介于玄学和医学之间,不踏实不靠谱。但其社会需求将会逐渐提高,有心理学牌照的人会越来越吃香。可惜这只关功利。
你又不急着赚钱。
研究心理学,二把刀还好,一把刀的话,据说很容易觉世上没个好人——这样的感觉太悲催了。
现在还愿意读硕的,想必不是灯红酒绿之辈,起码是富足之家。读个历,概能自我满足,还能带好牛娃,多划算。
历史太多迷雾,还请多指路。
对心理学也有巨大的推动,并快速向其它领域拓展,会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机会。
历史吧,我听说学心理学的毕业真正做心理学的不多。
还是去学心理学吧。
对付孩子,用得上。你学好了,孩子受益,丈夫也受益吧?
学历史的建议,针对有白日梦的男性。
但是要接受一个现实前提,学校学术圈也是一个红尘名利场,内里的肮脏丑恶不可见人也不见得就少多少。
考研可以实现换一个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做自己喜欢的事的目的,不一定。
如果单纯的对学术有兴趣,我以为在目前互联网提供的条件范围内,学术资源的获得可以完全避开这种导师学生的模式,对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尤其如此。
读书不能避世,避世读书,读了多少书也没用。读书就是为了入世,帮助了解现实世界,认识现实世界,那些读通了书的人,像老人家,改造现实世界,重塑现实世界。
心理学我觉得还是不太成熟的学科。 而历史,尽管人们解读不一定正确,但史实基本是铁一般的存在,就像鲁迅讲的,各种书中,我独爱用血写的。
中国人几千年的传承,就在数千年的记史不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此详尽丰富的史籍,是全世界的独一份。几千年来,无数先辈通过读史,拨开了迷雾,避免了陷阱,看清了方向,受到了启发。又通过写史,把经验传给了后辈。
强如主席,遇到困难了,往往翻开史书,看看先辈遇到类似的难题, 是怎么处理的。
我50岁那年考的,去年毕业了
我都快40岁了看数学呢,大概看到泛函分析看不动了,有1.2年了吧。数学分析现在看觉得不是太难,实分析还行,还有一些计算问题。以前上学的时候一直搞不明白,学的很吃力。高代,概率测度,都在补课时。
从头看,发现不管学不学习,人的抽象能力一直有提高的,只要你平时爱思考。从头看以前不太明白的东西,你会有更多体会,毕竟很多好的教材写书教授都是几十岁的,太年轻的时候绝大多数Get不到写书的在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写,很多东西光靠文字不能很直接恰当表达清楚给二十岁的普通读者。年轻的时候自己的资质也就中人水平。
跟年轻人比起来岁数差个10来年,争取多活十岁就好了。而且现在不一样,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最近这些年,你可以在网上搞到国外顶级大学的课程,培养路线,以及教材,我自己下载打印了很多英文教材和书籍。
考研会的,但不会为考研而考研,提高数学和英语水平,也许下半场有更大的作用,也许没有,将来小孩上大学了,自己这学习心得还是用的上的,怎么算都不亏啊,只是静下心来刷证明题,有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