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经济闲聊之外的思考(1) -- MRandson

共:💬88 🌺3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3

根据个人收入和财富情况调节土地使用价格,解放城市居民购买力

中央正在下大力气解决社保、教育、养老和医疗问题。房价居高不下仍然是中国经济中一个巨大隐患。可以讲,东部发达地区工薪阶层的购买力被住房压住了。土地是财富之母,不改变现有住房开发模式,必将加速贫富的两极分化,威胁金融安全。改变现有住房模式,东部发达地区可以迅速释放大量购买力,扩大内需的困难将迎刃而解。

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房价直线上升。城市居民收入虽然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始终追不上房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行房地产开发政策不合理,另一方面是投资渠道狭窄,使住房成为高收入阶层的投资方式。

现行土地开发模式中,只有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才有资格拿到土地。达到这种资格的开发商在土地上建筑之后,再把房屋连同土地转让给消费者。消费者承担房屋的造价、土地的使用费和开发商的利润。由于土地大面积转让,所以有资格获得土地的开发商是有很有限的一小群人。这样必然形成垄断,不能充分竞争。政府把土地批发给开发商,开发商零售给住户,在这个转手过程中,开发商获得暴利。

如果我们把土地出让金看作一种税收的话,中国现有的土地转让方式类似元朝的“包税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严厉批判过税收征管方式:承包国家任何大项税收,必须有大资本或大信用。单为了这条件,这种事业的竞争,便会局限于少数人之间。况且,持有相当资本或信用的少数人中,具有必要知识或经验的,更为少数。于是这另一条件,就把那竞争局限于更少数人之间。此有资格竞争的最少数人知道,他们彼此团结起来,于自己更有利益,于是大家不为竞争者,而为合作者,在包税投标的时候,他们所出的标额,就会远在真实价值以下。在公家收入采用包收制的国家,包收者大概都是极富裕的人。

在现在中国国情下,政府必须在住房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美国、日本由于土地私有,竞争充分,政府的介入很有限。相反,新加坡与香港,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公有,政府在住房制度上积极发挥作用。香港与新加坡都有与家庭收入相关的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制度。

建设部硬性规定开发住房中70%户型不能超过90平米,这种方式并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面积必然不断改善。90平米的住宅,在今天算不上宽敞,在10年以后,将更显得局促。届时无论拆还是不拆,都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

由地方政府出资建造廉租房也是一种临时性的解决方式。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少量的廉租房,与大量的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相比杯水车薪。如何决绝资金来源,如何分配,都将是很困难的事情。

短期内,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本地居民合作建房。合作建房的方式跳过土地批发到零售的环节,剔除了开发商的暴利,同时不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规范和发展合作建房,将有效的压制居高不下的房价。

长远的解决方式,可以考虑在家庭收入和财富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收入、婚姻、财产状况,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公式,对不同人群征收不同的土地出让金。建筑成本与出让金分离。购房者在购买住房的同时缴纳土地出让金。同一套住房,由不同人群购买,可能价格悬殊。这样做既体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财富调节。长远解决方式的基础则是前文提到的个人财富信用体系。

如果能解决住房、养老、教育和医疗问题,将有大量的购买力被解放出来。中国去年钢产量4亿吨,显得很多。但是如果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如果每个城市家庭都拥有一套体面的住房,那么4亿吨钢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其他呢?届时中国将面临的问题,很可能将不是过剩,而是紧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