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推荐】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 -- 人生如梦

共:💬15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汇编】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5)

41.壮剧

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

42.湘剧

湘剧是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逐步向善化、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茶陵、湘阴诸县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四百多年前,弋阳腔传入长江地区,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并在弋阳腔滚唱的基础上吸收青阳腔的滚调加以发展,逐步衍变成为湘剧高腔。低牌子是一种字少声多,以唢呐、笛子伴奏的声腔。曲牌与高腔同名,旋律却完全两样,故艺人称为低牌子,以示与高腔有别。昆曲,在三百多年前,稍晚于弋阳腔传入长沙地区。乱弹,也叫“南北路”,即南路二黄、北路西皮的总称。北路西皮在清乾隆初即在湖南流行。南路二黄(即徽调)在乾隆年间也已传入岳阳,并逐渐成为湘剧的一种声腔。

43.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中十分罕见的以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为一体而构成的剧种。主要流行于四川和云南、贵州省。早在明代,四川已有地方戏班流行,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兴起,外来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传入四川,加上本地灯戏,形成了现在川剧的雏形。由于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早期川剧顺着四条河道形成了川西、资阳、川北、下川东不同的支派。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机趣,乡土气息浓厚,特别善于采用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特技来刻画人物性格。传统剧目极为丰富。

44.藏剧

藏剧的藏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说藏剧最早是由七姊妹组成。剧目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为拉姆。相传在公元八世纪中早期西藏佛教盛行。当时西藏执政的藏王赤松德赞(公元742-796)因受其母金成公主的影响,对佛教极为信仰,派大臣前往印度请高僧莲花生祖师(白玛老本)入藏宏扬佛法。于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在西藏山南建成桑鸢寺,在落成典礼时莲花生采用西藏山南的民歌舞蹈,根据佛经故事,编成舞蹈形式的哑剧,借以镇魔酬神,宣传佛教中的哲学内容,据说这便是今日藏剧的雏形。藏剧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新派大、旧派小)、别无其它乐器,全靠人声伴唱帮腔,象川剧的高腔,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45.白剧

是白族的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漾濞、鹤庆、剑川等白族聚居地区。该剧种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从现存的戏台、手抄剧本、脸谱集等资料看,清乾隆年间就已流行,光绪年间兴盛。解放后,吸收了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曲调,改称“白剧”。

46.傣剧

最初产生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傣剧源于古老的歌舞“十二马”,后经艺人们加工提高,特别是经刀安仁及其父亲改进提高后,成了德宏傣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47.彝剧

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世纪50年代在彝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音乐由民歌小调、舞曲、器乐曲结合形成,称“山歌体”。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

48.山东梆子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梆”,是一个历史悠久、比较古老的剧种。它是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开封一带传入山东境内,受到山东当地方言的影响,尔后逐渐衍变发展起来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就有当地梆子存在而且还有山东籍的梆子演员晋京演出。可见山东梆子在清初已相当盛行,至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山东梆子戏主要流行在荷泽、济宁、泰安一带广大地区。其中,以曹州府为中心的叫“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叫“汶上梆子”(或称“下路调”),总称“高梆”或“高调”。山东梆子跟河南的“豫东调”、“祥符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跟省内的平调、莱芜梆子也有—定的亲缘联系。

49.吕剧

曾称“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又称“山东洋琴”)演变而来。山东扬琴是距今二百余年前(清代中叶)在山东西南部农村产生的一种说唱艺术。最早是民间的小曲联唱,始称“小曲子”。演唱者被称为“唱小曲子的”,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洋)琴(亦名“蝴蝶琴”),故称为“打扬琴”或“唱扬琴”的。1933年定名为“山东琴书”。1900年,广饶县谭家村扬琴班为了争取观众,最先把扬琴脚本改为化妆演出的脚本,并进行化妆演出的试验。人们为了把这种演出形式和坐唱扬琴相区别,称之为“化妆扬琴”。过去唱扬琴的多由“两口子”(即夫妇俩)或一家人搭班,演唱的节目内容又多是关于公子投亲、小姐赠金、夫妻团圆等两口子的故事,两个“口”字成“吕”字,因此称吕剧。

50.五音戏

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又名“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戏”,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以流行地区不同分东、西、北三路:以章丘为中心的称西路(西到济南、东到淄博);临朐、沂源一带为东路;惠发、济阳一带为北路(北路肘鼓子也叫“花鼓灯腔”,简称“灯腔”)。

51.目连戏

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其故事源于佛教经典,至唐、五代时,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其时有连演7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戏中穿插了不少杂耍表演,如度索、翻桌、蹬罈、跳索、跳圈、窜火等。明初,安徽南陵已有以搬演目连戏为主的戏班。之后,安徽的泾县、旌阳、宣城、太平,江苏的溧阳、宜兴,浙江的绍兴、新昌、开化,江西的婺源以及湖南、四川、山西等不少地方都有目连戏班或目连戏演出。其唱腔大多为高腔,以鼓击节,锣钹伴奏。后期有的也受徽戏和民歌小曲影响,改唱别调。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贵资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