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迷雾中的历史:石达开远征始末(三)南安决策 -- numzer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予尝谓“万里回朝”者心态有三

一曰畏难心理。石达开远征有两个低潮期,一个是转战福建,但时间很短,影响不大,二是蛰居广西时期,前后二年,绝大多数脱离者都是在这个时期。其畏难又分两种,一是粮草供应困难,二是远征四川的困难。(二十万大军的脱离正是在石达开准备离粤入川的前夕)

二曰攀龙附凤心理。石达开既不受洪秀全节制,又不肯脱离太平天国自立旗号,这样难以满足部下的攀龙附凤愿望,在军事顺利的时候,矛盾也许并不突出,一旦遇到困难,矛盾立即显现。很多人难免为自己的他日出处着想。即使不考虑洪秀全这一层,远征军的封爵也是非常严格的,最高封爵为“燕”,仅是六爵中的第四等,而且只授独当一面的大员,一般将领只能得到“豫”“侯”的封爵,而天京方面这个时候已经举国皆“义”皆“安”,人们一月三迁而不自满,一岁九迁而犹不足了,所以远征军内的官爵比天京系统低得多。这方面心理从石达开远征后官制的变化可以看出来----远征军增设新职最多的时期就是广西时期,很可能是石达开既不愿更改太平天国原先的官制,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回应部下的功名心而被迫作出的妥协。六十七将领后来攻击石达开擅改官制,其实他们恐怕正是始作俑者----证据就是石达开入川之后,官制军制又有很大程度的回归,可见在广西时期新设的某些没有世纪意义的官衔并不是石达开的本意。(有人认为《六十七将领山天王奏》是忠王授意写的,我真不愿意相信,但又不能否认这种说法有理)

三曰思乡心理,从脱离石达开以后的行止,乃至天京陷落以后的行止来看,恋土轻迁的心理在太平军中还是很普遍的。广东人的队伍在脱离后一般最初都是想往广东去,三江两湖的人则有思归之意。

“来去自愿”政策利弊掺半,弊端是部队实力损失太大,尤其是能征善战的老部队以及将领的损失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的。好处则是留下的人都是一心一意勇往直前的,全军同心同德,凝聚力很强。石达开部队在进入四川以后,到大渡河战役以前,在没有根据地支援,没有兄弟部队照应的情况下,那么艰苦的跋山涉水,最大的一次叛变事件也不过是三千人投敌而已,绝大多数官兵都是心无二至,精诚团结,和后期江南太平军动辄上万,几万,甚至十几万人一起投降形成鲜明对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