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山西古建游学记之一--大同篇 -- 光明女神

共:💬30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山西古建游学记之四--佛光寺篇

佛光寺篇:佛光寺、南禅寺

佛光寺位于台怀镇以外,我们幸运的找到一个穿公路制服的第二职业者,包他的车去佛光寺和南禅寺,并送我们去太原。而且据他说,他的家就在南禅寺所在地豆村。

车到佛光寺时,雨差不多已经停了,空中飘洒着如丝的细雾。时值午饭时分,检票者早就不知所踪。而佛光寺的大殿建造在一座高台之上,通向高台的木栅栏被铁链锁住,四处查看,竟然空无一人,只有一只狼狗在狺狺地狂叫。无奈之下,我们决定翻越栅栏,决不能因此打道回府。

弱魔率先开爬,一只脚已经蹬上了跨上了栅栏,两个人突然冲进来,质问我们要干什么。我们理直气壮地回答,要看佛光寺大殿,因为上了锁,只有爬进去了。两人立刻和颜悦色:“买票吧,买票就可以进去了。”收到钱后,立即给我们打开了木栅栏。

又是一段又高又陡的楼梯,爬上去后,两株相对而立的森森柏树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柏树几有五六十米高,因为雨水的浸润,呈深红色的树皮上很明显地看到了黑色的龟裂纹。繁密的树阴使得佛光寺显现出一种欲见不见、欲说还羞的韵致。但一走到寺的正前方,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迎面扑来。

从当心间开始逐级升高的八根粗柱围出了七开间的大殿,飞扬的屋檐挑向半空。最边上的两根柱子因在拐角,三抄三下昂,其余每柱上的斗拱皆为双抄双下昂,即四层的斗拱——两层华拱两层昂。斗拱非常大,总体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补间铺作上的斗拱依然采用了偷心造,繁中有简、错落有致。而柱头铺作上的斗拱中,每一构件都有结构功能,从而使整个大殿看上去极其庄重大气。

大殿内部显得十分典雅端庄。月梁横跨内柱间,殿内所有梁的立面都呈曲线,与大殿庄严的外观恰成对照。月梁的两侧微凸,上下则略呈弓形,使人产生一种强劲有力的观感,而这是直梁所不具备的。大殿内的月梁由于年深日久,都向外槽(所谓外槽,即最外围的一排柱子,即围出大门的一排柱子)倾斜,我们发现这一现象之后,百思之后揣测出一个解释,或许是屋檐太重,外槽的柱子受力太重,连带月梁也向外槽下斜。

大殿的天花也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典型:佛像头顶的天花为八角藻井,彩绘繁复、装饰豪华。而靠近大门的屋顶则没有天花,即所谓“彻上露明造”,承托屋顶的结构构件都露在外面。

大殿内光线很差,尤其可恨的是,一排高达五六米的铁栅栏把大殿内的塑像与人隔绝开来。按梁思成所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一书介绍,佛光寺一殿内保存了中国所有的四种造型艺术——建筑、塑像、壁画和书法,而且都是唐代的,其中任何一件都堪称国宝。可惜,我们只能仔细观看其中的建筑,而且还只是局部,其他皆模糊不可见。

看守大殿的工作人员见我们无意拜佛烧香,竟然把大门一关,上了锁自己休息去了。我们在大殿外留连不忍离去,又转到大殿的侧面和后面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因为不舍,所以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随便一个小构件都驻足评论半天国。就这样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到了身心俱疲、不得不走(因为司机来催了)的时候。

走出佛光寺的山门,飞飞扬扬的雨丝把佛光寺洗得分外清明俊朗。山门外的巨大影壁上“佛光寺”几个大字目送着我们的离去。自从梁大师发现它以来,六七十年间,它迎来送往了多少匆匆过客,可又有谁能让它留下永久的记忆呢。暂别了,佛光寺,我们还有再来的时候,希望你一如往昔,容颜不改。

司机已是极不耐烦,车飞快地向南禅寺方向开去,他一路唠叨不停,只担心送我们到太原之后当天赶不回家。因此车一到南禅寺,他就四处找人,想把我们脱手。还真让他找到了,一辆从太原来的捷达车拉了一个洋人去五台山,正停在南禅寺,两名司机一合计,把乘客交换一下。捷达拉我们去太原,小面拉洋人去五台山。我们自然也同意,这样,他们就没有理由赶时间了,正好自由自在地享受一下南禅寺。

南禅寺的历史比佛光寺要早,我们的期望自然更高。在不得不掏钱买票之后,我们再次期待惊喜。然后,南禅寺实在太小太简单,我们的感觉真的很平静。小小的院落中,一座山门,两座配殿,一座正殿,都十分小巧精致,十分适合赏玩。

我第一个走进门,一眼就将全部建筑收在入,院子里,一个洋鬼子正在拍照,余光扫了一下,便视而不见了。对着进门的黄MM大声嚷嚷:“这个配殿好简单,飞子都是正方形的,斗拱还采用了偷心造,看来当时的经济条件不行。”

当时,我们有意与这个洋人搭话。这一路上,就没撞见一两个对中国古建感兴趣的人,对中国古建感兴趣的洋鬼子,更是从未见过。谁知,洋鬼子对我的大声嚷嚷毫无反应,看来不过是普通游客,那就不必了。不过后来捷达车的司机称,该人是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汉语还说得不错,跟我们一样,也是专门来看中国古建筑的。弱魔事后发表意见,她本来因好奇想交谈两句,但一想起要用英语解释古建术语,简直是折磨人,也就没理会他。

南禅寺的正殿非常小,也不象此前所看到的同期寺庙一样建筑在高台之上,只有区区六七级台阶,四个柱子三开间,连里面的佛像也只有一正两胁侍,自然少不了功德箱和香炉。看起来,不过是山野中的一座小庙而已,因机缘巧合,保存了下来,成为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离开南禅寺,开上通往太原的高速公路,车行一个多小时后进入了太原。看着两旁的街道,我和黄MM忍不住惊奇:太原看起来真的象XX,我们从小生长的地方。同样灰蒙蒙的街道、不见太阳的天空,甚至连城市的布局都一样,同样一条南北向的大河将城市分成东西两半,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将火车站和大河联系起来。

太原的住宿由黄MM的同学田高工安排,她还事先为我们买好了回来的火车票。更令我们惊喜的是,田高工极其健谈,晚饭时,就山西建筑业内的趣事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多小时,使得我们根本想不起要起去逛太原的夜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