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府兵制的感想 -- johny
西魏的宇文泰创建了府兵制,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近看了黄永年的《唐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谈谈个人的感想。
1 起源
感觉吸取了少数民族兵民一体的组织化特点,象突厥、蒙古的部族制和满洲的八旗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则是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遇有征伐,命将出师,事辄解散,兵散入府,将归于朝。
2 基础
i)最适合民风剽悍的社会和地区
民风剽悍保证了遇有战事的时候,从农到兵的转换不会太过仓促以至于影响战斗力。少数民族没有这个问题,关陇地区也没有这个问题。关东地区则只有依靠农闲时的整训来弥补民风孱弱。
ii)均田制
可以激发农民打仗的积极性,类似的措施和制度亦见于土共的耕者有其田的土改政策。中国历史上这样的自耕农向来是最可靠的兵源。
iii)将领的统御力
统御力高的将领才有可能部分抵消府兵制度中“将不专兵,兵不习将”的特点。
3 作用
这个制度的主要着眼点还是在于防止武将的拥兵自重,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同时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4 弱点
府兵制好处当然很多,尤其在动荡的南北朝末期直到隋唐之交,这个制度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且防止了武人擅权。但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Everything comes with a trade-off somewhere else。府兵制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将不相习”。这个弱点在府兵制开创之后直至唐初之前都不明显,因为这一时期战乱频仍,将领大多身经百战,武力和统御力都很高,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弱点。
但是到了高宗和武后当朝,社会承平日久,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的经济基础均田制被逐渐破坏殆尽,士兵的地位日益下降,战斗力严重下降,直至玄宗时期的完全失效。
注:高宗时期,西征吐蕃有薛仁贵大非川之败,李敬玄青海之败。武后时期,东北二蕃(契丹和奚)屡屡无法制服。
5 消亡
这段是从网上抄来的:
===============================
唐初时府兵的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役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这时府兵的征调还不是很困难。但到唐高宗以后,战争频繁,不仅勋赏不行,甚至还要夺赐破勋,于是地主富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兵役负担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下户失去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加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时,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寓兵于农变成了兵农分离,当兵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内地与边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内轻。募兵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不过,募兵制下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军队,兵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割据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形成割据一方的势力。
===============================
均田制是府兵制兵农合一的经济基础,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就无法维持下去,这是应有之义。说李隆基是个英主不光是因为他重新从武氏家族手里夺回李唐政权(似乎为此引发的宫廷政变共有三回之多),更重要的是,他看到府兵制的不足,代之以节度使制(也就是藩镇制度的前身),其基本特点就是兵农分离,士兵职业化,并向将领个人效忠(这是将领长期统率军队自然形成的)。结果就是武后时期始终不安分的东北二蕃轻易的被一个范阳节度使(不是指安禄山,是其前任张守硅)制得服服贴贴。四夷宾服,中外安居。所以唐明皇废除府兵制,建立节度使和藩镇可不是历史书上所说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势所必然尔。这个军制方面的改革是开元之治的军事保证,所以李隆基在制度方面的建设甚至超过了李世民。
至于节度使制度引起的外重内轻的配置并不是安史之乱的最重要的原因,反过来,它倒是个相当先进的制度。众所周知,现在美国的军事力量配置也是外重内轻,但并没有武将擅权的局面出现。关键是李隆基没有做好平衡,让安禄山一个人就兼了三个大军区(河东、范阳、平卢)的军区司令,使得东北三师兵精甲于天下,无人可制。即使是西北二师(陇右,河西)也无法匹敌(说句题外话,如果当年玄宗有个小平那样的大臣说:各军区头头需要交换一下。估计小安子就废了,从这点看,小平确实高)。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安史之乱原也怪不得安禄山。
6 影响
安史之乱和后面的藩镇之祸使得后继的宋、明深以为鉴,宋朝的方针是禁兵制度,明朝则是军户制度,着眼点都在于统帅权和指挥权的分离,做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其间短暂的喘息(南宋的“中兴”,明朝的戚继光时期和袁崇焕时期)则都带有节度使和藩镇的色彩。
7 类比
无独有偶,古罗马共和国的中期,同样由于自耕农经济的破产,导致马略进行了从兵农合一到兵农分离的军事制度改革导致了罗马军事力量的复兴,也使得共和国走到了它的终点。有趣的是,始作俑者,都没有好下场。李隆基被安史之乱赶到了四川,随后儿子李亨自立为唐肃宗;马略则被苏拉驱逐。
附注:本来这篇是想回到老赵的“盛唐的阴影-府兵制的溃败”那篇文章下的,但论坛几经改版后,居然没有搜索到老赵的文章,只好单独发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府兵制的感想
🙂-- 系统屏蔽 --。
🙂兵农合一是隋文帝的制度,西魏北周府兵制度是兵农分离的 1 思索 字0 2008-05-07 11:48:32
🙂再赞一下 johny 字98 2008-05-26 19:14:14
🙂【讨论】苏威定隋律令,多承北齐 1 雪里蕻 字348 2008-05-27 08:20:19
🙂没错,确实是这样 johny 字70 2008-05-07 20:12:13
🙂国家大了就不能光靠府兵了 cdcdcdd 字204 2008-05-07 03:35:30
🙂多谢捧场 2 电子赵括 字378 2008-05-06 09: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