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府兵制的感想 -- johny

共:💬46 🌺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府兵制的感想

    西魏的宇文泰创建了府兵制,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近看了黄永年的《唐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谈谈个人的感想。

    1 起源

    感觉吸取了少数民族兵民一体的组织化特点,象突厥、蒙古的部族制和满洲的八旗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则是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遇有征伐,命将出师,事辄解散,兵散入府,将归于朝。

    2 基础

    i)最适合民风剽悍的社会和地区

    民风剽悍保证了遇有战事的时候,从农到兵的转换不会太过仓促以至于影响战斗力。少数民族没有这个问题,关陇地区也没有这个问题。关东地区则只有依靠农闲时的整训来弥补民风孱弱。

    ii)均田制

    可以激发农民打仗的积极性,类似的措施和制度亦见于土共的耕者有其田的土改政策。中国历史上这样的自耕农向来是最可靠的兵源。

    iii)将领的统御力

    统御力高的将领才有可能部分抵消府兵制度中“将不专兵,兵不习将”的特点。

    3 作用

    这个制度的主要着眼点还是在于防止武将的拥兵自重,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同时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4 弱点

    府兵制好处当然很多,尤其在动荡的南北朝末期直到隋唐之交,这个制度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且防止了武人擅权。但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Everything comes with a trade-off somewhere else。府兵制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将不相习”。这个弱点在府兵制开创之后直至唐初之前都不明显,因为这一时期战乱频仍,将领大多身经百战,武力和统御力都很高,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弱点。

    但是到了高宗和武后当朝,社会承平日久,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的经济基础均田制被逐渐破坏殆尽,士兵的地位日益下降,战斗力严重下降,直至玄宗时期的完全失效。

    注:高宗时期,西征吐蕃有薛仁贵大非川之败,李敬玄青海之败。武后时期,东北二蕃(契丹和奚)屡屡无法制服。

    5 消亡

    这段是从网上抄来的:

    ===============================

    唐初时府兵的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役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这时府兵的征调还不是很困难。但到唐高宗以后,战争频繁,不仅勋赏不行,甚至还要夺赐破勋,于是地主富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兵役负担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下户失去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加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时,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寓兵于农变成了兵农分离,当兵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内地与边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内轻。募兵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不过,募兵制下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军队,兵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割据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形成割据一方的势力。

    ===============================

    均田制是府兵制兵农合一的经济基础,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就无法维持下去,这是应有之义。说李隆基是个英主不光是因为他重新从武氏家族手里夺回李唐政权(似乎为此引发的宫廷政变共有三回之多),更重要的是,他看到府兵制的不足,代之以节度使制(也就是藩镇制度的前身),其基本特点就是兵农分离,士兵职业化,并向将领个人效忠(这是将领长期统率军队自然形成的)。结果就是武后时期始终不安分的东北二蕃轻易的被一个范阳节度使(不是指安禄山,是其前任张守硅)制得服服贴贴。四夷宾服,中外安居。所以唐明皇废除府兵制,建立节度使和藩镇可不是历史书上所说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势所必然尔。这个军制方面的改革是开元之治的军事保证,所以李隆基在制度方面的建设甚至超过了李世民。

    至于节度使制度引起的外重内轻的配置并不是安史之乱的最重要的原因,反过来,它倒是个相当先进的制度。众所周知,现在美国的军事力量配置也是外重内轻,但并没有武将擅权的局面出现。关键是李隆基没有做好平衡,让安禄山一个人就兼了三个大军区(河东、范阳、平卢)的军区司令,使得东北三师兵精甲于天下,无人可制。即使是西北二师(陇右,河西)也无法匹敌(说句题外话,如果当年玄宗有个小平那样的大臣说:各军区头头需要交换一下。估计小安子就废了,从这点看,小平确实高)。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安史之乱原也怪不得安禄山。

    6 影响

    安史之乱和后面的藩镇之祸使得后继的宋、明深以为鉴,宋朝的方针是禁兵制度,明朝则是军户制度,着眼点都在于统帅权和指挥权的分离,做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其间短暂的喘息(南宋的“中兴”,明朝的戚继光时期和袁崇焕时期)则都带有节度使和藩镇的色彩。

    7 类比

    无独有偶,古罗马共和国的中期,同样由于自耕农经济的破产,导致马略进行了从兵农合一到兵农分离的军事制度改革导致了罗马军事力量的复兴,也使得共和国走到了它的终点。有趣的是,始作俑者,都没有好下场。李隆基被安史之乱赶到了四川,随后儿子李亨自立为唐肃宗;马略则被苏拉驱逐。

    附注:本来这篇是想回到老赵的“盛唐的阴影-府兵制的溃败”那篇文章下的,但论坛几经改版后,居然没有搜索到老赵的文章,只好单独发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兵农合一是隋文帝的制度,西魏北周府兵制度是兵农分离的
      • 家园 再赞一下

        翻了一下了陈寅恪先生的《隋唐政治制度略稿》,也说隋唐之制度,有很多承之北魏和北齐,而非西魏和北周。

        • 家园 【讨论】苏威定隋律令,多承北齐

          西魏北周只是完成了胡化表象下的汉化这一基础任务,在律令制度上是明显不如东魏北齐的。北齐虽然上层建筑完备,但没有完成胡汉混一,基础不牢。杨坚立隋,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嫁接工作。

          在兵制上,东魏北齐开始也类似于西魏,但文宣帝高洋就已开始了改革,他淘汰老弱,简练六坊鲜卑部落兵为“百保鲜卑”,又将汉兵精锐组建为“勇士”,已经有唐玄宗时代改革的苗头了。

      • 家园 没错,确实是这样

        外链出处“府兵制”的历史

    • 家园 国家大了就不能光靠府兵了

      罗马还小的时候出去打仗不过几个月,半兵半农没问题。后来动不动一年半载的农民当然受不了。不过当时的中国应该还是地多人少吧,既然府兵主要的问题在于经济,为什么不能把给兵户分配的土地扩大呢?也等于国家资助殖民了

    • 家园 多谢捧场

      我的原文在这里

      电子赵括:【原创】盛唐的阴影

      电子赵括:【挖到哪里算哪里】府兵制的崩溃

      有关中国历史的一套书都放在北京没带来,那个坑填不下去了,确实挺遗憾的。

      安史之乱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此前此后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都不一样。围绕安史之乱的一系列问题还是很有看点的。

    • 家园 也说一点

      1.唐代的府兵制跟西魏时候区别很大。西魏时候的设置基本上还是鲜卑八部的翻版,跟你所说满洲八旗也有些相似之处,将领统帅本府士兵出征。唐代的折冲府已经变成单纯的训练管理编制,职能是为作战提供合格兵员。所以唐六典说,折冲都尉的职责是“掌领五校之属,以备宿卫,以从师役,总其戎具、资粮、差点、教习之法令”。

      府兵的编制跟行军作战编制完全不同,府兵是卫-折冲府-团-旅-队五级编制,行军则是行军-营-队三级编制。所以作战时不是直接把府兵按编制编入,而是根据作战任务临时挑选不同兵种及数量重组成行军编制,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力,兵都是将领挑的,所谓兵将不相习的弱点在唐朝严格的制度化下也没有那么严重。行军的基层编制基本都来自同府,士兵互相熟悉,可以保证基层的战斗力。

      2.府兵崩坏从高宗后期开始。但是从唐统一中国直至高宗时期的府兵战斗力并没有任何下降。大非川和青海战役的失败跟府兵完全没有关系。前者是将帅不和,后者是官场内斗。初唐武功在高宗时期达到顶峰,武朝之后开始衰落,这一方面是国家扩张程度受到国力限制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武则天大杀边将的结果。

      3.府兵崩坏是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的必然结果。节度使制度是玄宗在当时情况下能实施的制度,“李隆基在制度方面的建设甚至超过了李世民”没有根据。府兵崩坏之后唐朝武功恰恰远不如府兵时期,地方独裁的缺点却尽显无遗。所以李泌说“贞观中北灭突厥、延陀,列州府至瀚海,西取龟兹等城郭诸国,置二庭,尽臣西域君长,灭吐浑,已而复之,降羌党项为三十六州;高宗东灭高丽、百济。迁其人于中国,列其地为州县,以新罗为鸡林都督府,以波斯为大疾陵都督府,亦府兵也。自置府兵,未有能以之外叛内侮及杀帅自擅者。自废以来,召募长征健儿,而禄山得以为乱,至今不定。”

      • 家园 所见有理,但我也有些不同意见

        贞观中北灭突厥、延陀,列州府至瀚海,西取龟兹等城郭诸国,置二庭,尽臣西域君长,灭吐浑,已而复之,降羌党项为三十六州;高宗东灭高丽、百济。迁其人于中国,列其地为州县,以新罗为鸡林都督府,以波斯为大疾陵都督府,亦府兵也。自置府兵,未有能以之外叛内侮及杀帅自擅者。自废以来,召募长征健儿,而禄山得以为乱,至今不定。”

        李泌说的就是节度使和藩镇制度的缺点了,但那是玄宗糊涂,过于倚重安禄山所致。但凡平衡一下,或如朔方军那样不尽用蛮夷,皆不致此。

        另外,以晚唐之颓败,河北三藩仍能制住东北二蕃而绰绰有余,岂可尽论其非?李泌见未及此,未免有失公允。

        要注意的是,天下承平,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地兼并,以使得府兵制或其类似的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兵役制走上衰落,但节度使或藩镇制度,如果平衡得好,并不容易发生叛乱,南宋绍兴年间短暂的“中兴”可有武将反叛?明朝的戚继光和袁崇焕等人就更没有了。安禄山之叛一是唐明皇的平衡没有做好,二是胡人未受教化,生性无常。

        我的感想是任何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天下承平,府兵制、禁军制、军户制等强干弱枝(或可加上文人领军,以文制武)的军制都无可厚非,毕竟主要矛盾是保持社会的稳定。但在四方有事的时候,还是应放权给地方和武将,实行类似节度使和藩镇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最能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归根到底,就是要应时制宜。唐玄宗了不起就在于他看到了府兵制的弱点,并断然废除之,代之以节度使制。

        唐、宋、明的历史都揭示了这一点。

        • 家园 叛乱的不止安禄山一个

          藩镇割据时候叛乱或者不听中央的节度使太多了,只是规模没有小安子那么大,比如中学语文课本里被李愬捉了的吴元济。搞到后来唐朝中央政府只好采取拉一批打一批的办法,结果也基本上是按了葫芦起了瓢。节度使时期唐军战绩比不上府兵时期是明摆着的,东北也只是守土,失去了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整个西域都丢掉了,对吐蕃除了韦皋在剑南的经营也是败多胜少,甚至被人打进长安。明皇废止府兵是不得已,而不是主动为之,原因就是老兄所说土地兼并导致府兵存在的基础被破坏。节度使制度引起的地方割据是唐朝衰落灭亡的重要原因。

          宋,明两朝武功均远不如唐,宋又不如明。明太祖把开国功臣几乎杀得精光,却是戍边的儿子造了反,恰恰说明了割据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