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潇水的青铜时代系列之蜥蜴战争(九)---勾践吞吴 -- 龙城飞将

共:💬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勾践吞吴六

飞将注:本篇中的吴齐两军的作战序列可能有误。因为排版的原因,原作有些混乱,俺在这里只能根据上下文作个简单的整理,谬误之处请方家指正。

勾践吞吴六

潇水

  公元前484年,夫差率领倾国之兵北伐强齐,兵甲粮草逆长江出邗沟一直到达淮水,逆淮水支流北入山东,进鲁境,会合鲁军,经过鲁国首邑曲阜,沿汶水东北进,进入齐境。齐国驻汶部队向东撤退,吴军跟踪追击,攻克泰安,推进到莱芜。东退的齐军,得到临淄增援部队的加强,回军与吴军先遣部队相遇于艾陵附近,当即展开紧张剧烈的交战,是为艾陵之战之先声,地点在今山东中部“莱芜”东北。

  时间正是初夏,浪漫飞花的季节。吴王上军大夫“胥门巢”指挥的先遣部队与得到增援的齐军相遇于艾陵,与齐将“公孙挥”所率小部邀战。两家胜负不分,齐统帅国书急了,鼓声雷鸣,全员投入战斗,以多欺少,吴军先遣部队支持不住,大败后退。

  吴王夫差看见初战失利,有损军威,决定对败将胥门巢军法从事。众将劝免。胥门巢被褫去“上军大夫”职务,改去指挥越军(不是越南军),担任引诱齐军的任务,先行攻击。吴齐艾陵大战正式爆发,各自兵力都在十万左右,与从前的春秋五大战役规模相当。

  吴齐两军作战序列

  吴军 齐军

  统帅 吴王夫差 统帅 中军元帅国书

上军大夫 胥门巢 上军大夫 高无丕

  副将 伯?? 下军大夫 宗楼

下军大夫 王子姑曹 大夫 公孙挥、

公孙夏、

闾丘明

右军大夫 展如 督战 陈书

  

越军将领 诸稽郢

  

鲁军将令 叔孙州仇

  

兵力 吴军 十万人左右

  

越军 三千人

  

鲁军 两千人  

  吴齐“艾陵之战”合计二十万兵力,真够多啊!是以往战争的两倍。同时可以看得出,齐国一方都是“国、高”两姓旧大家族的人做统帅,而新家族的田氏则躲在幕后(是田氏力主与吴人交战)。田氏偷着捂嘴乐,等着给“国、高”两家收尸呢。

  此时,初战得胜的齐将公孙挥骄傲地叫嚣:“士兵们,请各自准备八尺长的绳子,待会儿拴吴国人的脑袋用。”(平常打仗,是把俘虏耳朵割下来,用头发编成一串,回去按数目领赏。但耳朵有可能弄虚作假,到了临近战国时期,开始割脑袋。但是吴国人是断发,头发短,所以公孙挥准备了绳,要拴吴人脑袋。)公孙挥如此骄傲自信,其他齐国将官却都不以为然,他们久仰吴人勇猛的威名,都有不祥预感。齐国将官们纷纷交换纪念品,唱起挽歌,准备战死,心情悲凉,口中含玉(死人在棺材里才含玉)。

  来不及多唱多想了!吴、齐两军正式展开声势浩大的艾陵会战。吴将“胥门巢”挥动战斗力较弱的越军首先向齐军挑战。齐国骄傲的“公孙挥”一看是手下败将又来了,当即带着拴脑袋绳奋勇出击,越军不战而退,由己方吴上军迎住齐“公孙挥”厮杀。齐军元帅“国书”立即饬令“公孙夏”率部增援公孙挥。不等公孙夏到位,吴下军已迎上来与之击战。

  齐帅国书沉不住气了,遂把三军全部投入战场(太早了,大败笔,没有后续攻击力量了)。吴王夫差则保留了中军主力,只以己方上下两军顶住对方三军攻势,到了实在不支的时候,他招令伯?郝试け付映墼?。齐军则被迫抽出部分主力,应付伯?骸?―伯?旱木?队其实属于骚扰性的疑军,他攻击齐三军,齐三军本来与吴上下两军在正面激战,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理这个伯?阂删?,而齐军却调拨主力应对伯?骸U庵殖楸?调动在战场上最是敏感,稍是调动笨拙就会混乱,队伍里的士兵就不知该往东还是该往西了,你挤我推,乱成一团。敌人就可以乘隙大破之――夫差就是抓准了这个当隙,趁齐军移动立刻抛出自己按住未发的中军主力,从侧面对敌三军实施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侧面攻击比正面攻击更易于打乱敌人序列)。新上场的吴中军主力好比一股猛烈的火焰冒出地底,潮涌似的冲击已然疲困的齐三军,战士呼号搏击之声,传闻数里,齐人上下惊恐,阵势大乱,无力抵抗对方急风骤雨的攻击,再兼以原有齐上下两军的撕咬,终于齐人崩溃而奔散。革车、甲盾,损失殆尽,光是被缴获的战车就有八百乘,相当于以往一场战争总兵车数。

  艾陵战役,吴军大胜。吴军损失人数不详,齐军则是十万大军,除少数脱逃之外,全部被歼于战场,血流成渠。光是鲁国人手里,就拿到了三千颗齐军人头。被吴人利剑砍掉的脑袋和马蹄,更不可胜计。

  齐人也够猛的,宁死不降,遂使广阔的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烈血腥,历史空前。齐国的三军指挥官全部战死:齐将公孙挥战死沙场(就是想拿绳儿捆吴人头的),中军元帅国书及大将闾丘明、公孙夏、东郭书、陈书等将官被俘,后被吴军所杀;齐下军将宗楼下落不明。众将中,仅有上军将高无丕突围逃脱。也就是说,他们齐三军的将官序列中,只有一人脱逃,其它人的名单可以全部直接抄到烈士墓碑上去。

  齐国的老牌大家族在此役死个精光,从而使齐相国“田常”成了最大的赢家,从此田氏独揽齐国政权,几代之后最终篡齐。“艾陵之战”具有典型的军事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色彩,是春秋史上最惨烈的一页。子贡本人也参加了这次会战,在战场上出现。都是他最初挑拨齐人放弃围攻鲁国而去打吴人(他说,打败孱弱的鲁国不能使齐国大牌家族消耗战死于疆场,只有打强吴才能消耗死这些大牌家族,于是获得了田氏的赞赏),接着子贡又鼓励吴人跟齐人交战,还教导越人一起北上帮忙,终于使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起来。最后,齐、吴都被消耗地厉害,鲁、越两个分别受齐、吴欺负威胁地小国,乐了。

  总结这次艾陵战役,从单兵作战能力来讲,吴兵与山东兵各有千秋。吴越之人水性好,是共识,但不长于射箭。他们体格短小,不利于张弓,他们射箭是刚从上一世纪的巫臣那里学会的,而且也没怎么学好。他们的弓弦,甚至不是动物筋,而是用麻绳做成,能射得远吗?但吴人善于利用自己的短小特色,被坚甲,持坚盾,操短剑,冒死而前,灵活犀利,轻锐机敏,的确是笨拙的战车兵所无从抵御的。吴兵以短剑为主要兵器,和中原异趣。剑轻便,利于肉搏,易于携带,适合长途行军跋涉。

  吴王夫差指挥此役更是非常成功,他知晓友军(越人)特征并合理指派,特别是具有先进的“预备队思想”,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当齐三军已经全部投入战场时,吴国夫差手上仍握有强大的机动兵团(中军主力)未发,而以上下两军苦苦支撑齐三军进击。夫差把握全局,及时地利用伯?阂删?诱动敌三军移动,抓住敌人序列移动的战机,撒出中军主力部队出其不意地由侧面猛击齐军,从而借助预备队(中军主力)获得全面的胜利。战争靠的不是单兵技术,而是主帅的高超调度啊。可以的看出,在兵力部署方面,夫差错落有致,把吴军区分为诱敌、接战和预备三种力量,完全突破了前人三军正面作战的陈规,把机动主力运用得臻于化境。在不很发达的冷兵器时代,他能一日全歼十万之众的齐军,几乎无脱漏,这显示出夫差高度的军事指挥艺术,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夫差具有清醒的战略头脑,当大胜之后,他能冷静地控制战局的发展,断然止戈,主动议和。这既不结深怨于齐,又考虑了楚、越两国可能从背后袭击吴国的危险性,实为深谋远虑的一着。至此,吴王阖庐与吴王夫差两代人,实现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宏伟目标,成为中原一时之赫赫霸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