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八二三炮击金门》作者:沈卫平(一) -- 配合配合

共:💬48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八二三炮击金门》作者:沈卫平(十)

10

  继“七•二九”、“八•七”两次空战之后,8月14日,海峡两岸

空军再次在平潭岛上空对阵开打。

  对大陆而言,第叁回合是同周春富这个十分响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周春富,空十六师四十六团飞行员。《当代中国•军事卷》写道:“在

这次战斗中,周春富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有我无故的英雄气概,抓住打击敌

机的一切有利时机,在一分半钟内,取得了击落敌机二架,击伤一架的光辉战果

。空军政治部决定给周春富烈士追记一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最早关于周春富的报道,始见于空战两日后的《解放军报》:

  闽江口上揍蒋机(战斗通讯──8月16日)

  ……我8号机发现有两架蒋机,企图从侧后攻击我僚机中队。这位空中猎手,

马上用瞄准具套住了企图行凶的家伙,当他进入理想的攻击位置时,就从空中传

出了接连不断的咚咚的炮声。人们看到,一架蒋机拖着绯红色的浓烟,一歪一扭

向台湾逃去,后来这架蒋机掉到了台湾以西的大海里。

  我8号机在击落一架蒋机之后,刚刚拉起,又发现四架蒋机鬼鬼祟祟地跟在我

僚机中队后面。这架勇敢的战鹰奋不顾身地再次投入战斗,像雾海中的矫燕一般

,向敌机直冲过去,开炮击伤了一架蒋机,立即掉过头来,又套住一架贼机,只

见我机头上吐出一条火龙,成串的炮弹无情地钻入蒋机,轰然一声爆炸,这架蒋

机当即坠落,蒋军飞行员驾着黄色的降落伞向海面跳落。

  这群空中飞贼,再也不敢招架了,纷纷各自向台湾逃跑了。

  英勇无畏的8号机,即周春富。

  战争刚刚开始,军事行动还要持续,保守机密和保持高昂的军心士气尤为重

要,通讯有意隐去英雄的姓名和他已经殉国的情况,不难理解。

  到了1966年,上述理由不复存在,一家报纸则以更加精彩生动、深入具体的

笔触,向广大读者描绘展示了周春富的风采,使得英雄的形象在愈发高大光辉之

时,也散发出一股那个时代特有的“文革味”。

  空中拼刺(原文颇长忍痛割舍,节录之)

  且说这八个飞贼,一个个诡计多端。领头的是他们的中校队长,姓于名叫于

传剑,此人阴险毒辣,再加上他长的那双金鱼眼睛,往外努努着,因此有个外号

叫“臭鱼”。“哈罗,弟兄们!发财的机会到啦,给我上啊!”

  “OK!”一阵狂叫,七个飞贼在“臭鱼”指挥下,“呼”地一声形成了一个

交叉转弯,企图对我机进行两面夹攻。

  单说四号僚机周春富,驾着战鹰来了一个“黑虎掏心”,向敌群直插过去。

于传剑不由心中暗暗高兴,大喊一声:“勾嘎子K”。原来这是“臭鱼”的一条毒

计,名曰:诱饵垂钓。也就是留下一个飞贼当“诱饵”,其余的表面上四下逃窜

,其实是很快到高空集合,偷偷压在周春富的上面,待机进行偷袭。周春富同志

决定将计就计,先吃掉这架敌机。他双手猛的一推驾驶杆,战鹰如一柄银箭,直

向飞贼劈去。

  那“诱饵”一时被吓得眼发直头发懵,舌头根儿发硬,脸发青,两只手拼命

地抱着驾驶杆往回拉。可是,不管他怎么使劲,飞机就是拉不起来。

  低头一看,哎!原来两只手抱在自己的大腿上了……空战不到两个回合,就

被周春富一顿炮弹,打得脑浆迸裂,一头扎进闽江口外的大海里去了。

  (另一架敌机妄图偷袭我长机)

  周春富剑眉紧锁,二目圆睁:“狗强盗,休想逞凶!”“唰”地来了一个“

鸽子钻天”,接着又一推机头“猛虎扑羊”,对准敌机直冲过去。

  咚咚咚!飞贼一见周春富的炮弹直贴头皮而来,急忙压杆躲闪,唔唔呀呀,

慌作一团。炮弹当即在这小子的左机翼上炸开两个大洞。这小子像折翅断腿的秃

烧鸡,向台湾方向逃窜而去。

  (周春富座机中弹,人负伤)

  沉着果断的周春富,将急剧下降的飞机从危险中拉了起来,他紧咬牙关,忍

着剧痛,双手抱着驾驶杆,用尽全身的力气驾着火光熊熊的战鹰朝着飞贼“臭鱼

”直冲过去。吓得“臭鱼”浑身的汗毛全竖了起来,黄豆大的汗珠哗哗直淌。他

扯着破锣嗓子大喊:“弟兄们,快来拉兄弟一把。”剩下的几个小子一听:“你

他妈活该。拉你一把,谁拉我们呐?咱们还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吧。

回见啦!”全跑啦……眼看着和敌机的距离在迅速缩短,他那强劲有力的手指一

按炮钮,就听得“□嚓”一声,炮弹并没有出膛。周春富定眼一看,炮弹指示灯

全部熄灭,已经没有炮弹了。

  怎么办?英雄周春富同志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他的脑海中闪现出英雄黄继光的光辉形象。他想:“没有炮弹,

就是撞,我也要把它撞下来!”他无限深情地望了一眼祖国的锦绣河山。“再见

了───祖国!再见了──亲爱的党!”心不慌,手不颤,面无惧色,将油门一

推到底,着了火的飞机像一条火龙,带着复仇的怒火,闪电一般向“臭鱼”撞去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刹时,碧蓝的天空飞出一道彩霞,浑映着那波涛滚

滚的东海。

  我对记者先生在空战最激烈时,能够分身有术地爬到敌我双方的驾驶舱内实

地采访,五体投地。

  关于“八•一四”空战和周春富的文章,报道已经如此完美元缺,以我

秃拙之笔,还能写出什么高妙的东西来么?按说,我只有抄录其中精华的份。但

是,总有一个古怪的念头像蠢动的春笋一样要从我的胸膛钻出来:不是一共出动

了八架飞机吗,怎么这仗全让周春富一人包圆了?周春富一会儿去救这个一会儿

去救那个,咋没见另外七位来救他呀?于是,我怀着考古学者破译史前文字般的

兴趣,在强烈的好奇心趋动之下,走访专家、权威、亲历者,查阅最原始的文字

记载。有播种就会有收获,我发现了一个面孔不大相同的“八•一四”空战

  8月14日,十六师四十六团转入龙田的第二天,我雷达发现敌机两架从马祖方

向来袭。福州指挥所判断为F-84欲对我新转场部队实施侦察,根据一般后面会有

四架F-86掩护的规律,下令出动八架打第一仗。刘亚楼曾在战后报告上红笔批注

  “以八架去打判断中的六架,也没有体现以多胜少的原则!”给以了严厉批

评。升空后始发现,敌人不是两架F-84,而是五大队八架、十一大队四架共十二

架F-86。

  雷达情报误差太大,严重影响了敌情判断和战斗决心。

  起飞八架编为两个中队,一中队带队长机为大队长王立荣,二中队带队长机

为大队长赵俊山。周春富飞二中队8号机。飞临海岸线,周春富首先报告:“左前

方有两个拉烟的。”赵俊山即向地面福州指挥所请示投副油箱。福指回答:“距

敌还有30公里,不投。”而此时,距敌实际只有3-5公里,赵俊山不能再听地面

了,果断下令投副油箱,已觉太晚。此时我机速度比敌小,高度10700公尺,比敌

低1000公尺,态势不利。敌我双方对头冲过,赵俊山即令:“左转,打外边的。

”左转约45°角,又见敌已分成两股,交叉转弯,形成对我夹击之势,且右边一

路已快转至我机后边,遂又令:“右转”,猛拉杆急向右转,六、七号机都跟着

转过来了。七号机刘永长在左转时还看见八号周春富跟定在身后,右转时就看不

见八号了。赵俊山率六、七号机与敌向左转的一股第二次对头冲过,这时听到了

地面下达的返航命令,遂复诵命令,打开加速器俯冲返航。七号机呼叫周春富两

次,并作蛇形动作寻找,赵俊山和地面也叫,均未听到八号回答。此时七号从反

光镜中看到后边1000公尺左右,有二、叁架F-86在跟踪运动,又听到地面呼叫自

己,遂放弃寻找,跟上五、六号返航。远处,王立荣一中队得知赵俊山中队投入

战斗,急忙下令“右转弯”、“投副油箱”,准备前往支援,此刻地面已下达了

返航令。于是,王中队未与敌接触,便反航。

  信不信由你,整个作战过程就是这般单调没味。七架安全返回。唯独甩下了

八号周春富。

  战后检讨,此战不无缺憾,飞行员们反映:“打了一个意图不十分明确的仗

”。

  空地协同有待加强,例如,地指本来意图是要寻机歼敌,后发现敌多我少,

敌高我低,并考虑出海作战恐于我不利又下令返航。全过程只给了空中航向,而

敌情、意图,缺乏交代,空中完全按地面指示飞行,在不利状态下仓促投入战斗

,在与敌缠斗中又仓促撤出,十分危险;又如,地面对空中约束过多,统的过死

,具体到指示航向,指示飞行状态,投副油箱,开加速器,何时转弯,转弯航向

多少等等所有动作,几乎都依靠地面指示,而地面指挥们依赖的雷达有误差,使

空中动作滞后,导致仓促应战,丧失战机;另外,空中两个中队缺少联络,返航

不区分掩护,不清点人数等,也都是不可小视的问题。  产生原因,主客观均

有,其中,四十六团甫转龙田,福州地指又是一个新近成立的辅助指挥所,空、

地两方对敌情、我情、战场状况均很生疏,而熟练协同默契配合,不经过一段勤

加演练的磨合期确也难达到实战要求。

  问题归问题,遗憾归遗憾,福空在给北京的报告中仍然如此评价:“虽有教

训,还是一次胜利的空战。给了敌人以严重打击,给福建人民的鼓舞报大。”

  因为,七机返航,战斗并末结束,甩下的孤军仍在作困兽斗。万里长空,且

有忠魂舞。

  周春富击落二架,击伤一架,统计是否准确?我就此坦率请教台海空战史专

家杨国华。

  老人说:检验空战战果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是与开炮同步的照相枪摄下的胶卷

。击中否,击落否,判读即知,非常准确。但也、有局限,如,我方飞机向敌开

火后又被击落、飞行员牺牲;两名飞行员同时向同一架敌机开火;敌机负伤逃逸

、是返回了还是中途坠毁,等等,均会给精确判定带来一定难度。此时,就要依

据发现敌机残骸,审讯敌俘口供,截获敌方情报,听取目击者叙述,来进行综合

分析判断了。

  老人说:周春富牺牲,飞机坠海,胶卷丧失,判定此战战果只能靠收集各方

情况进行互证分析。认定工作确有难度,颇费周折,但审慎认真,对历史负责,

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周春富确与敌于平潭岛上空激烈空战,这是地面许多人看

见,听见了的。第二,台湾承认一架F-86坠海,他们说是“机械故障”,我们认

为是“击落”。机号为0307,飞行员为五大队二十六中队刘光灿,上尉,29岁,

台湾曾派飞机船只到桃园西五十海里处搜寻,未发现,作死亡处理。第叁,击伤

敌机为十一大队1968号。第四,我地面观察组和渔民均看到天空有敌降落伞飘落

,又从海中捞出敌机残骸和轮胎,判定为击落之另一架,机号很可能是敌塔台一

直呼叫的0312。

  老人又说:自然,这是我方的结论,国民党从未承认。历史的真实只有一个

,心里最清楚的也只能是国民党。我想,若干年后,许多材料档案都解秘公开了

,大概有助于此问题的最后解谜吧。

  我对老人的回答表示满意。”

  其实,时隔叁十余年,两岸关系正以过去不敢想不可想的规模速度如火如荼

地发展着,跃进着,再回过头来精确计算论证双方一次战斗的战果究竟还有多少

实际意义呢?有,但不大。试问,退一步,周春富只击落了一架,怎样?一架都

未击落,又怎样?只要他与敌人进行过殊死的搏杀,并为自己的誓言理想而献身

,作为战士,这就足够了,因为他已经把一种崇高的品格和不朽的精神留在了天

地,传给了后人。

  此番道理,就像人们在纪念黄继光、董存瑞时,是不会去数他们所摧毁的碉

堡里有多少敌尸一个样。

  周春富走得过于急迫,带走了有关他战斗的全部细节,留下了几分钟的空白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于是,我们读到了

《闽江口上揍蒋机》和《空中拼刺》。这些绝非空中楼阁的丰富想象亦极大地刺

激、活跃了我的想象力,一幅幅周春富在生命最后关头不同形态的画面在我眼前

川流而过,我很想让其中某一幅定格的,但不可能,所有的画面都是幻化的,看

得见,留不住,脑海中空白依旧,感觉里茫然依旧。直到读到了高尔基的话:正

义与美好在远方,面前布满了陷阱、荆棘,走下去宁肯用躯干铺路而不畏自我毁

灭的人,便是英豪……方稍稍释然,因为我终于看到了最后时刻的周春富,他行

进在高尔基描绘的境界里。

  生活中做为平常人的周春富究竟什么样?曾任空四十六团团长的苑国辉老人

说:

  周春富老家河北昌黎,1947年参军,上过朝鲜打过仗,是个老兵。这个人出

身很贫苦,印象里从小失去父母,由旁人收养,所以性格有些怪,和大家不太合

群,好抬个杠,有点倔,孤僻。飞行技术一般,学习训练都还努力。那时飞行员

穷孩子多,五十年代,特别讲究阶级出身,大部分从陆军调来,文化程度很低,

但爱祖国、爱人民、爱党,大公无私,解放全中国全人类,这些基本觉悟比现在

的人又强得多,共产党员的气质、品德、吃苦精神相当好。我记得他好像结婚不

久,去探家,连续几天参加农业社的抗洪抢险,搞得很疲劳很辛苦。部队要打仗

,一封电报把他召回来。我们团从丹东出发的头一天早上,他到了,直接拉到机

场吃的饭。我问他身体怎么样?他说没问题。我给他借了件飞行服,带他恢复飞

了一个特技,回宿舍准备准备,第二天就出发。临战前教育动员,我印象,他也

没有讲太多话。这个人内向,平常开会话都不多,干啥事好在心里使暗劲儿,一

般不表现出来。部队里一般有两种人能打仗不怕死,一种大大咧咧吊儿郎当稀里

马哈什么都满不在乎的,一种不吭不哈肚子里头好同别人比试不服输的,周春富

属于后一类吧。

  就是这么一篇零散不连贯的介绍,使我在某航校荣誉室看到放大了的周春富

的照片时,仿佛那个带着飞行帽憨笑着的年轻人走下来站在我的面前,不然,他

只能是一张挂在墙壁上的貌不惊人永远呈凝固状态的脸。我以为,一位离我们而

去的英雄,如果能够还原为有血有肉的形象,你可以平等地与他交流畅谈,而不

必从地面高高地可望而不可及地仰视他,如此,那望不见但无所不在的英灵便具

有了穿透你的心壁、震撼你的魂魄的力量。

  “周春富,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评价绝对正确。

但毕竟,那“伟大”离我们过于遥远,我怀疑,实现之时是否还有人记得“周春

富”这个名字。因此建议,加上一个“为了亦很伟大的统一大业”。虽然路仍漫

长,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伟大”的曙光。我相信,当我们这一代或我们的下

一代在修筑“统一纪念碑”时,是绝不会忘记镌刻上“周春富”这个名字的。

  周春富跳伞落海,事情惊动了北京,毛泽东让秘书直接打电话告福州军区:

想尽一切办法,务要救起这位飞行员。

  海军舰艇出动,同前来争抢的国民党海军发生小规模海战。平潭岛1800多条

渔船,像篦头一样在茫茫大海上作网状搜寻。一天、两天、五天、七天,浩瀚的

大海除了波涛还是波涛,当最后一次努力付之一片蔚蓝之后,营救船队鸣号回航

。所有的船老大自动降下半帆。许多渔家按习俗烧香焚纸,将食物与烧酒抛向海

面。妇女们掀起衣襟,揩抹发红的眼窝……

  此时,乌云滚滚而来,风吼浪怒,惊雷阵阵。

  九天之上终伏虎,热血化作倾盆雨。

                          11

  是巧合也不是巧合,8月14日,恰是国民党空军的“空军节”。

  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空军高志航大队长带领十余架德国造活塞式驱逐战斗

机,在杭州笕桥机场上空同前来执行轰炸任务的日本飞机发生空战,一举击落日

机六架,以一个漂亮的胜仗,为中国艰苦卓绝的八年空中抗战奠基。

  二十一年后的这一天,国民党空军实实在在憋足了劲要再打一仗,既为前两

回合的失利“雪耻”,又为值得庆贺纪念的节日“献礼”。

  《国共空战秘史》记叙道:

  10时32分,第一分队起飞,领队机:李中立少校、秦秉钧上尉,僚机:潘辅

德中尉、尹满荣少尉。10时41分,第二批亦先后起飞,领队机:刘宪武上尉,僚

机:刘文纲中尉、梁金中中尉。

  一小时后(11时35分),在地面管制与报告中心之引导下,我“F-86”机群

飞越福建省外海,代表福建的穷困的平洋岛东北;即在我机下方,大约叁万七十

尺(英尺)的空域,发现“MIG-17PF”一分队南飞中。十二海里外有另外一分队

“MIG-17PF”。

  李中立少校立即下令抛弃副油箱,攻击敌机。

  我四架“F-86F”乃以超音速俯冲攻击,李中立少校的耳鼓中响着“咻咻咻

”的飞机飞行声,他感到“人机合一”的快感。那四架“MIG-17PF”发现大势不

好,即以优势的爬升性能垂直上升,以争取高位,进行作战,但已经来不及了,

李中立少校一按电门,六挺五○机枪开火了,第一排子弹未命中目标,他又立刻

按了一次,这一次他命中了一架,但这一架带着黑烟继续爬高,李少校又作了第

叁次攻击,它遂爆炸。

  第二小队的秦秉钧上尉也在同一时间内命中了一架敌机,并使它冒出白烟,

那一架“MIG-17PF”的飞行员立即跳伞。为了捞救这一名飞行员,中共快速炮艇

队(七艘)与我海军交火,一沉四伤。

  刘宪武上尉也在我机打下二架“MIG-17PF”后,追击另外的残敌,但由于速

度太快,在开火时,飞机已经飞至米格前方。

  潘辅德中尉乃再接再厉的追击这一架“MIG-17PF”;一连串的子弹都准确的

命中了它,但它仍蹒跚而飞,摇摇欲坠;后来情报证实这一架坠毁。

  我“F-86F”一架在返航中因机件故障,坠海,中共大喜若狂。“八•

;一四”平潭空战,叁:一的战绩,我“F-86”胜利。李中立少校、秦秉钧上尉各

打下一架,刘宪武上尉、潘辅德中尉合力打下一架。

  终于打下了米格机,真正“大喜若狂”的还是台湾。台北许多报纸出“号外

”,沿街到处鸣放鞭炮。空军总司令陈嘉尚由台南赶到桃园五大队,召见、勉励

参战飞行员。五大队政战组向空总政战部给有功者邀功,李中立得奖金一万元(

台币),秦秉钓五千,其他二名各得叁千。空总副司令徐焕升奖给每人一块金表

。当晚王叔铭接见参战人员。16日,蒋介石亦在台北召见李中立等,“见我空军

健儿少年风流,英姿焕发,总统甚爱之,紧拉李少校等手,以慈父待子侄般口吻

鼓励道:望发扬‘八•一四’光荣传统,团结戮力,给毛共以更沉重之打击

”。

  杨国华老人说:国民党说击落我们叁架,太离谱太夸大。夸大战果是国民党

空军的习性,一般他们飞行员只要开火都讲自己打掉了飞机,反正吹牛不上税。

事实上,我方只有周春富一人牺牲。二中队长机赵俊山,在丹东当到师长离休。

六号机张远扬,离休后回了老家四川。七号机刘永长,现在在本溪。王立荣的一

中队,根本就没打。这七个人七架飞机,连毛都没掉一根嘛。另外,很有意思。

我们得到一个内部情报,国民党空军对参战F-86照相枪进行检查判读,李中立的

胶卷上连个影子都没有。空总追查为什么打下飞机没照上,桃园五大队答复大概

照偏了,照相机齿有故障。

  严格讲,空战像没有观众和裁判的球赛,如果双方同时走出场来宣布自己是

获胜者,你把黑脸包公拽来,有时也难明断。事情就是如此,1958年8月14日,形

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叁比一,在世人心头烙下老大一个“?”。

  我非史学家,没有本事将历史的混浊过滤为清澈,我所能做的只是将呈多棱

状的历史转着圈拿给世人看,其中的真假虚实是非曲直玄妙高深只能请有志者有

兴者去探微品评了。

  我承认,我对历史的观察有些古怪奇特,视线常常停仁在一些旁人不大关注

的表象上面,例如,我发现,1937年的“八•一四”,日本的木更津航空队

是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越过海峡,到大陆实施轰炸的,恰被由北而南移防的国

民党空军五大队撞个满怀,一顿好打;而1958年的“八•一四”,则轮到国

民党空军五大队由台湾桃园起飞,越过海峡,向着本是他们的土地施展威力了。

间隔二十年,同一个五大队仅仅是交换了一下攻击方位么?历史永远地记住了高

志航而没有记住李中立是否可以说明,960万平方公里的那一大片天空不会无差别

地对待两个“八•一四”,因为她的完整与同她相对应的土地一样,具有不

容切割的属性,维护则受褒,反之则遭贬。

  再如,我还发现,五、六十年代两岸空军交锋频频,台湾方面对战死飞行员

几乎从不公布与张扬,公众有几人知道刘光灿?死战者进入冥冥世界都得学会忍

耐寂寞甘当“无名英雄”。大陆方面不同,牺牲一位立即宣扬,周春富、王自重

、杜风瑞,都成了响遍全国的忠烈楷模。你能说反差中不存在相异的微妙的心态

反应?古人云:既战,骨枯壑盈,尸积江塞,理炽者彰,气虚者匿。说的便是对

伤亡情形的公布与否同战场态势和战争性质间存有某种关联。战争心理学,古人

都懂。

  聪慧而想象力丰富的古人早在公元前约一千年就发明了风筝,用一根丝线把

人类欲像鸟儿一样翱翔的美丽梦想飘上天际。公元一千叁百年左右,中华民族杰

出的祖先们又制作了与螺旋桨形状相似的风车旋翼和玩具竹蜻蜓,楔而不舍地编

织着想象中的能够通往白云深处的云梯。而西方古人与东方古人最大的不同在于

,他们在穿上仿制的鸟翅,从塔顶或悬崖上纵身一跳的时候,眼睛是从上向下俯

视的,于是,

  一位名叫泰齐尔的思考者于1670年用意大利文写出了他的设想:成群的航空

器在城市上空飞行,投掷长矛石块攻击敌方吓呆了的军队和市民──人类还没有

实现在空中行走的理想呢,便想到实现这一理想后最先应该干点什么。人类升空

的理想和理想实现后的理想最终由西方人完成。本世纪初,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

了首次有动力飞行,几年之后,人类便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了。空军,简直

是一个千年怀胎、一朝分娩、落地成人、而且是巨人的武士,它的加入,使得自

第一位社会意义上的人出现了便不曾止熄过的战火愈加高旺腾焰愈加眩目好看,

亦使“制空权”这个本世纪才被创造出来的新名词,对战争游戏的过程与终局,

具有了愈来愈大的分量。

  蒋委员长追赶着世界新潮流、给黄埔子弟插上钢铁翅膀时,他脑海中若隐若

现的物象决非老祖宗的风筝与竹蜻蜓,而是泰齐尔的幽灵。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

,他最感满意的是,那个从湖南山沟沟里走出的教书先生充其量只能用几杆土枪

土炮同自己争夺“制地权”,是没有资格问鼎“制空权”的,偌大一个中国天空

,被牢牢置于自己的股掌之中,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倩?“委员长”的空军紧紧跟

在毛泽东的

  头顶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的井冈山一直炸到了陕北的延安。后来因

为日本人的关系不得不暂停了八年,然后接着炸,更凶猛更惨烈地炸。炸得很准

,炸中了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居住的几间土窑洞,门窗玻璃破碎,陈

设一片狼藉。有惊无险的毛泽东从防空洞走出来,轻掸肩头的尘土,拾起床铺上

一块大弹片,笑道:怕有二斤重吧?老朋友送的礼物,收下了,拿去,打把好锄

头!然而,“委员长”的炸弹没能阻挡住毛泽东向着北京迈进的步伐,也没能挽

留住自己向着那个海岛退却的脚步,待到脚下只剩下巴掌大的地面,才发现头顶

也只剩下巴掌大的天空。

  哀?i无用,必须振作,反反复复告诫数十万追随左右的黄埔子弟:若还想在

这个世界上立足,若还想回到故国家园,那就好好地守牢台海的天空!“制空权

”,过去是投向敌方的“夺命枪”,现在则成了捍卫自己的“命根于”。

  早晚会有这么一天,毛泽东穿草鞋吃红薯的井冈子弟也安上钢铁翅膀成群结

队地飞来了。毛泽东坚持了一生的信条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提出的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着名原则现在也依然适用。他用

“七•二九”、“八•七”、“八•一四”叁次硬碰硬的空战,

首次在台湾海峡展示了早已不比老朋友逊色的空中实力。他亦用周春富等等子弟

兵的赤诚无畏向老朋友传递了再不能容忍长达叁十余载“制空权”旁落的坚强信

念。

  拼抢“制空权”,是所有现代战争交响乐的第一部乐章,是大暴雨降临前震

耳欲聋疾闪裂空的雷电。

  两位“老朋友”,两位曾在井冈山、黄土高坡和黄河长江两岸血拼大战、决

定了二十世纪中国前途命运的“老朋友”,此刻隔着那道既浅且窄的海峡,祭起

了空中的法宝,再度怒目虎视。他们之间的生死搏杀到了终场戏,仍将是高潮。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