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余秋雨季羡林于丹 -- 淡淡微风
某人一旦知名了,就好比是榜样了,是要被崇拜的,所以榜样必须是完美的,随之各种苛求就难免了。。。。。。巴拉巴拉巴拉。
对这3人。
余秋雨,只在高中时候被老师推荐,看过他的《文化苦旅》,写得真是好啊,反正当时是很受感染的,生发出一种本土文化自豪感,还特地跑到天一阁去了好几趟(那时候门票才5角,并且俺一同学的妈妈在文化馆工作,给了一大叠随时可用的门票)。之前除了语文书,是不看散文的。。。。后来他就很有名了,后来好像还有一些争论什么的,没了解过。很多年后,大概距离读文化苦旅的10年后吧,看一本《相约星期二》的畅销书的时候,序是他做的,写得很糟糕很糟糕。我一个同事说,直接撕下来扔掉算了。所以,余秋雨对我来说,止于《文化苦旅》,尽管据说里面还有很多错误,但是,谁记得住那些具体字句数据呢,记住的只是当初的感动。
季羡林,没看过任何他的关于他的书,只知道他是北大一宝,研究梵文很牛。
于丹,自从她论语心得之后,周围对她褒贬者均有之。俺的理解是,于丹是一个好老师,她讲课还是很有风度的,百家讲坛上,她的讲课算是相当有感染力的(有些人当老师是天生的,10多年前她在北师大艺术系讲课时,就很受当时学生的欢迎和赞誉,要知道,那些聪明又自由散漫的编导专业的学生们对老师是很挑剔的)。至于她读论语中的一些硬伤,那些错读错解,相比总体效果而言,只能算是瑕疵了。略略看过她百家讲坛上的几堂论语心得,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很符合现代不读书的大众的接受、理解水平和认识角度,在分析人际关系中,感觉有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特点,很容易为人接受。从实际效果来说,引发了大众读论语、理解论语的兴趣,这的确是许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她的论语心得的被如此广泛地关注(或赞誉或抨击),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换言之,也是大众的需求被满足的表现。这跟诸如中华书局印出来的面对极小众的大家的专业的学术评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不好用学术研究的标准去衡量大众传播。若硬要抓住人家的小辫子,说引导如此广阔的受众接受她的错读是一种对大众的不负责任,窃以为那真是去过分地替代大众了,究竟而言大众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在听她分享心得的时候,一般只选取自己认可的那部分,如果有人偏偏喜好她读错的那些,那就是个人喜好了,毕竟她通篇宣传的还是论语所提倡的那些。(跟于丹没有私交,算不上是为她说话)。
综上所述,发现自己的一个问题了:看人看事,只选择看好的一面,嘿嘿~
顺祝淡兄中秋节快乐!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是说出版社门市部是可以邮购的 一般他们不会不同意单卖 云横居士 字0 2008-09-22 22:43:56
🙂不好说。 反不重邪大将军 字70 2008-09-22 23:12:32
🙂呵呵真的很难找。 淡淡微风 字0 2008-09-22 16:40:39
😜呵呵~其实要对某个知名人物做评价是很为难自己的。
🙂于丹既然不是中文或历史教授而是传媒教授, 桥上 字40 2008-09-25 23:59:51
🙂咱俩分宝。谢。 陈郢客 字0 2008-09-17 07:15:12
🙂花“选择看好的一面” 4 端娘 字402 2008-09-15 04:00:33
😜嗯, 2 大懒虫1号 字471 2008-09-15 08: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