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书生意气 家国情怀——理解梁羽生的一个视角 -- 三个C盘
看电影《老港正传》,突然想起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梁羽生。
网上曾有文章说,梁羽生当年在香港的影响力要超出金庸,这种说法,我没有去考证过,不过记得十余年前自己尚是少年的时候,很爱读武侠小说,那时金庸梁羽生的小说都是如日中天,不分轩轾。十余年过去了,如今的金庸大师地位已是无可动摇,梁羽生却似乎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淡去,就连其创作的小说,也被批评为道德说教乃至阶级斗争意识浓厚,地位亟亟可危。电影《老港正传》讲述香港左翼文化,倒是提供了理解梁羽生的一个视角。通过梁羽生和他的小说,来理解象他那样的海外爱国知识分子在历史境遇中的命运变迁。
记得以前读梁的小说,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非常喜欢描写中国的边疆,祖国边疆的山川风物在其笔下写来,的确是荡气回肠。这固然是因为其小说往往选择边疆的地理背景展开,却也未必没有反映出其身处香港这样的殖民地,梁羽生他们这类知识分子对神州山河的深深眷恋,如同当年张明敏歌里唱到,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越是遥远的边疆,越是代表祖国记忆的深刻符号。藏边的冰川雪峰,天山两侧的民族风情,无一不在梁羽生的小说中展示得淋漓尽致,无一不会勾起海外游子无尽的相思。
梁羽生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功底,所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梁羽生在理念上接受左翼文化,但与其他武侠小说作者相比,反倒是传统文人气质最浓的一位。梁羽生自己写诗词,作回目,对仗工整,词句清丽,书中侵染着很深的传统文化气质,无论作者喜欢其小说与否,在这一点上都无争议。其塑造的人物,常常以中国传统为摹本,中国传统文化对文人都有两个侧面的要求,一面是讲求沉重的道德,讲承担对家国的责任,一面是讲求文士风流,潇洒不羁。梁羽生笔下的人物,总是书生意气,胸怀天下,这样的人物写多了,便成了一种毛病,写得差的人物,更成了空洞的符号,但其中刻画得好的人物,有着家国为怀,又不改名士风流,直面人性的真实,让人过目不忘,象张丹枫这样的人物,也只有梁羽生能写出来。这不是笔力高低的问题,而是作者的性格与感觉已经深深的体现在他的人物里,就象李寻欢这样的人物只有古龙能写,郭靖这样的人物只有金庸能写。这样符合传统文人要求的英雄形象,梁羽生往往更能找到感觉。
怀抱爱国理想,不改书生本色,大概就是梁羽生这一代海外左翼知识分子的突出特质。对祖国乡土与文化的坚守,使他们总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去传播某种理念,要在作品中注入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特别是对家国、人生、奋斗的所要传播的理念。其实仔细想来,左翼文化一直在文学圈不乏影响力,特别是50、60年代,大陆红色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加剧,香港本身社会矛盾的积聚,香港一度成为左翼文化的重镇,如梁羽生受后人诟病的就是其所谓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构建小说,在当年的香港,未必不是一股清风,其作品,未必不是在香港这样的商业化写作中自成一帜,别开天地。
历史几度变迁,国际形势的变化,香港左翼自身一度错误的选择以及香港政府的洗脑赢心政策,导致了整个香港左翼运动的归于沉寂。以金梁为代表的武侠小说逐渐进入大陆时,大陆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阶段,香港以国际化市场化的国际商业中心的姿态被大陆所接受,此时,梁羽生所参与的香港左翼运动早已经被淡忘,梁羽生小说的弊病,过于急切的想表达的理念,有时难免削弱了其艺术效果。而此时的人们,也更想把武侠小说看做更纯粹的文学形式,而不想让其承载过多的家国号召与道德压力,此时梁羽生的小说地位的衰落,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梁羽生身上有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他又以自己的文字给时代注入了新的精神,是一代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写照,是中华文明在海外薪火不灭绵延传承的写照,其不乏精彩的作品,也有受人诟病的二流作品,他留下过经典,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唯因如此,才尤显得真实。毕竟,那是一代人的理想与青春,信仰与深情。
《老港正传》里,黄秋生深情的唱
“问我得失有几多
其实得失不必清楚
我笑着回答
讲一声我是我。”
从这个意义来理解梁羽生和他所投身过的事,他留下的是一首慢慢吟唱的歌谣。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书生意气 家国情怀——理解梁羽生的一个视角
🙂梁的作品,确实里面带有不少旧武侠的色彩。 1 一足无间 字112 2009-01-26 14:03:02
🙂昨天梁去世了. suqier 字11 2009-01-25 00:18:33
🙂梁羽生武侠小说特点(略举数例) 1 商略 字1180 2008-12-28 04:06:03
🙂我比较喜欢梁羽生 1 laska 字202 2008-12-08 08:04:12
🙂上中学时听过电台的小说连播,云蕾和张丹峰的那部。 小花 字40 2008-12-11 08:06:41
🙂花! 二十年后 字225 2008-12-07 07:27:49
🙂狗哥说 1 商略 字129 2008-12-28 03: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