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主体、客体、语言与实在的一些讨论 -- 涉雪之狐

共:💬1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关于主体、客体、语言与实在的一些讨论

原帖位置:外链出处

对手:延炎

共识:蓝风

自己:涉雪之狐

原文:

延炎:

人的思想不是自己决定的

唯物应用探讨之二

一、什么是思想思想是什么?

仅仅是自己想到的东西?很显然思想绝不仅仅是我们所感觉到的自己某些的想法,它还包括了更多的含义。人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指这个人,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思想的不同。

所以,思想指的是人的特点的总和,包括了人的性格、习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等,还包括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生理阶段和特点等等,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思想的特点,思想的限制,思想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思想等等。至于我们自己感觉到的自己的想法,其实只是自己思想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很多自身的身体状况、自己的其他思想特点在控制和驱使着自己的行动,而人们却浑然不觉。很多人喜欢说:我还不了解自己?是的,当今时代大多数人都不能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自己,只能了解部分甚至很小部分。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同时也就是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类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

二、思想不是自己能够自由选择的

明白思想是什么,也就知道自己的思想并不能自由选择。性格能够随意选择?那岂不是大家都性格开朗乐观,亲切随和?不少人就因为自己的过于羞怯或者粗暴而感到难容于其他人,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又何不马上一选即得大方温柔的性格?习惯能够自己选择?川人嗜辣苏人喜甜,北人较少洗澡,粤人每天冲凉,还有每个人自己的习惯特点,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什么是道德?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涉雪之狐

你是不是在变相地宣扬拉康啊?

思想或意识的结论的非自我选择,这一结论的逻辑解释大概是有这几条路径:

1、决定论的,确定性的严格因果律世界, 抹杀意识的独立性

2、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否认自我有实在的孤立内容。

3、异化

但同时有针对性的反驳:

1、不确定性的,偶然性的量子化概率世界。意识的独立性构成了对因果律的反动。

2、虚化自我的逻辑直接对本体论的逻辑构成威胁,于是意识的内容不因孤立性被破坏而转化为环境构筑的结果,而有趋于虚无的危险。

3、异化只是现象之一,而对各种社会符号的理解不同,承认了自我独立选择的存在可能性。

蓝风

人的思想不是自由的选择,那是由什么决定的?怎么被决定的?延炎没明说。运用到生活中,是否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杨佳的思想是不能自由选择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决定了他只能选择去杀害警察,而绝不会选择采取别的法律途径去抗议警察的行为,也不可能产生与警察和解的思想。

而由于支配它杀人行为的思想不是自由的选择,因此法院对其的死刑判决是没有根据的,受惩罚的不应是杨佳,而是决定杨佳思想的东西,例如可以判决为:修理一下他的大脑,或者充分的改善一下他的生活条件。

如果以上能成立,延炎最适合去做杨佳的辩护律师。

涉雪之狐

蓝风举的例子中所说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那就是绝对因果律,是超人的宿命。

以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来说,就是宇宙万物的任何运动现象都可以在了解所有定域(定域内超光速联系不存在)变量后用一种“万能公式”来求出精确轨迹。

而这种科学论世界观导致的哲学说法是,一切都是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处安排好的过程与结果,从奇点可以算到“明天早上8点20分15秒15微秒我会看到了一片黄色的树叶 落到了我左脚边10厘米7毫米3微米处,然后我选择踩了它一脚,用了15牛顿的力”。

这就是绝对预知,与绝对的宿命禁锢。

于是杨佳杀人也是在奇点处被计算好而不能更改为不杀警察的选择的结果。

因为人自我选择的意识也被万能公式运算了,成为了不可更改的结果。于是杨佳杀人是天要他做,是绝对因果律要他做,是万能公式要他做,是从宇宙奇点大爆炸开始起就决定了他只能这么做。

所以要剥夺人的意识自主权,最彻底的理论就是:客观规律决定一切,世界是因果律世界,前事为后事之因,后事为前事之果,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蓝风

从爱因斯坦公开发表的言论中,他是推崇康德哲学的,据说正是受了康德哲学的启发后,创建了相对论。康德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人为自然界立法。当然爱因斯坦不是哲学家,尽管我印象,他有建立“统一场论”的企图,但并不能据此断定他是持决定论立场。

不过科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已达到预测事物发展的目的,但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例如:量子力学以及现代科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更多的采用了概率的数学方法。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个科学家宣称找到了“决定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在现代科学哲学中的普遍看法认为,科学中的结论,只是在假设基础上找到的高概率事件而已。例如,太阳明天还会从东边升起的可能性极大。

必然性的本质是因果问题。哲学从18世纪开始就对“因果问题”提出了质疑。代表人物是休谟。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他的著作。在他看来,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只是时间上的顺序关系。他的思想至今也没有人能有确凿的理由给予否定。罗素曾经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处境用了这样的一种比喻:我们就像是关在笼子里的火鸡那样判断世界的发展进程,火鸡每天都预计主人会来喂食,但在圣诞的除夕之夜,主人是来将它杀了。

毋庸置疑的是,必然性在数学和逻辑中是肯定存在的,但那不是什么“事物中的客观规律”,只是人的想法以及用来把握事物的语词、符号之间的联系。

[B]涉雪之狐:[/B]

呵呵,在爱因斯坦与波尔之间,因为量子理论导致的争论来看,爱因斯坦显然忘记了”人为自然立法“。而坚持着”世界的确定性“。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量子化世界“的立场。也同样认为:所谓的”客观规律,其结论的得出不过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的基于概率分布的统计学结果之上的逻辑关系演绎或判断而已。

但是呢,我只能说,我倾向于“选择”这个关于世界或者规律的解释路径,但我在尝试过后,也发现不能从逻辑上否认那另一个关于世界或规律的解释路径,就是“世界确定性“的选择。

这虽然是个假设,但目前仅能对它做到一个”置疑“的地步,否认它,比较难。

事实上,研究世界是确定的,或是不确定的,去证明他,等于是要求用语言逻辑来定义或诠释本体的存在的内涵与存在状态,而对于一个”无限“的对象,语言是无力的。逻辑也是无力的。

我个人观察逻辑的结果,发现的内容是:

当我们以什么假设来开始我们的逻辑时,逻辑的结果似乎就已经在假设时被决定好了是什么样的面目。当我假设上帝存在或确定时,我的逻辑我的求证似乎都在为证明这个假设提供着帮助,而只有当我怀疑这个假设时,逻辑的过程及结论才展现出另一种解释的可能性。

人用“名指”不断构筑着自己对世界这个观察对象的认识,创造出一个关于名指的世界来遮蔽了实际的观察对象。

如果把你最后的一句话重新诠释:

那么规律,只是人构筑的名指世界里的上帝而已。

此外:在休谟之时,哲学的现代性改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而休谟对因果律的置疑,从逻辑的继承性上,我看是沿袭了笛卡尔的怀疑主义思维,笛卡尔除了上帝的存在不置疑外,他对知识的定义的重整估计是休谟怀疑因果的启发源头。

所谓的现代性,不正是在这一步步中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而把人从自然或神的延伸中解放了出来吗?

蓝风:

不知您所从事的专业是什么,但这段话里包含了很深的哲学意蕴。能思考到这一层的人已经是很少了。

哲学的魅力就是要说破这一层关系。即: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这里的困难在于,用已有的语言去分析语言带来的障碍,如果逻辑能作为判定的最后标准,那么什么是判定逻辑的标准呢?这要求逻辑是充分、自洽和完备的。

而我认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已经能凭借自然语言自身对此作出粗略的说明和陈述:

1、人类语言的共同架构是主体间相互作用而逐步生成的,目的是传达来自自然的信息和体认。要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和可靠,需要达成一致的编码和解码的标准程序。这就是逻辑的规则,以及接受教育掌握正确使用语言的过程。这里需要排除个体的信息处理中的差异,否则这样的交互作用就会受阻。

2、而由于这种需要生成的语言刻画了原本无法陈述的“世界”。学会使用语言,就是学会按照标准的程序刻画世界。“世界”也是这种刻画的结果之一。是语言刻画的每个具体部分的总和。

3、被语言刻画的世界与尚未被刻画的“世界”(感觉或观察到的)相关,但后者对前者没有决定的关系。应该如何刻画世界,取决于主体间的共同目的和方法。随着目的和方法的改变,“假设”将会被修改。由于排除了语言是对世界认知的关系,康德的所谓“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说法是误用语言的结果。

4、语言对世界的刻画受到的限制来源于“数”。数字关系已然成为现代人类信息传递的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刻画世界的最基础的层面。因而成为科学的语言。数学语言排除了自然语言的模糊和歧义性,大大降低了信息损耗。可以最客观以最规范的方法刻画世界。无论语言的刻画如何改变,都离不开数量关系的刻画。语言与实在的相关性可以归结于数的测量。语义的确定也将取决于此。因而古代哲人有将世界的万事万物皆产生于数的想法。但其中蕴涵的无限性又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对世界刻画的矛盾。

5、将语言描述或认识世界的思维框架修正为语言刻画世界的关系是现代哲学取得的成果之一。也是超越哲学史上各种对立观点的原则方法。传统认识中的错误之一是误将语言刻画世界的结果当成了世界本身。是摆脱不掉深陷于已有的观念中的结果,例如说,世界是由共相构成的,意识是物质的镜像以及实在是精神的异化等等。语言是自成系统的,它与外界之间的桥梁是数。在没有语言刻画之前,任何“实在的事物”都属于不可陈述之列。没有用数所表征的时空分割,我们甚至也观察不到任何事物,世界是一。语言刻画的事物与外界的“实存”找不到同质的对应关系。一种感觉的片段怎么能与一个“指称”必然的联系起来呢?因此我们只能认识我们自己建构的世界。从此意义上说。理性的世界是由语言决定的。人只能和语言以外的世界互动,不存在认识那个“世界”的问题。也可以说那是一个由宗教把握的神秘的世界。

6、哲学上最困难的问题是,哲学的陈述如何得到理性所诉求的证明。那就要回到开始,从考查语言的开端来找答案。如果主体接纳上述结果的语言表述的方法和规则,以上陈述是接受人类共同语言的“编码、解码过程”的逻辑后承。用通俗的语言说,哲学的正确结论,符合使用这种语言的共同约定。

涉雪之狐:

呵呵,你我的想法基本一致,

不过我不是哲学的科班,所以有些话我无法像你这样熟练地使用语言这一工具清楚的说明。

现在有一点,我的意见和您不同。提出以供参考。

您说:语言对世界的刻画受到的限制来源于“数”。数字关系已然成为现代人类信息传递的最基础的部分。

而我的看法是,语言对世界的刻画,在数之前,还有一个内容,那就是语言中“名”所指物的“边界”。

个人以为,数的概念成立,必须是建立在“名”所指“物”的“边界”确定的基础之上。

由于我不是科班,我无法像索绪尔或者像章太炎那样,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来陈述,而且我也没背他们的话,所以只好使用我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我的理解:

人指物之前,首先区分的是:自我与所观察对象的边界,此为二元对立。

而此人若为世上第一个进行指物的人,在指物之前,他将把自己与所观察的对象——外部世界割裂,对立。而这时,他的观察对象是除他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其他部分。

进行指物,物是这人上述观察对象(除此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其他部分)的一个部分,而指出此物,即是划分此物与这个对象除此物以外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边界。

而边界的确定,我倾向于选择,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而非物“本体”的自呈。

一个物,另一个不同物,数的概念形成应是建立在“不同”这个边界区别上的结论。无有边界,是为一物,不能辨出二,三。

而“边界”是指物时投射或形成在人意识领域的第一映像,这个映像构成了“物”的“名”的最粗略意义内容。也是最初的物之相。

“物”的“名”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数(结绳记事)或图画(意识中的映射再现)

而当非图画的文字出现后,物的名分两部分,一是“名”的词形式,一是名的“意义”。

名的意义部分等同于人对映射图像的说明文。

名的词形式,对交流是无实际意义的。它只是意义的编号或编码。

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彼此不同的名的词形式之(编码)下的意义的沟通与比较,于是名的词形式才得以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构成了一一对应的通约。

语言与实在之间的分歧是人主观映射与物的本体之间的分歧。这种分歧的出现有能指者主观对本体特征的选择性忽略,也有观察角度的选择,还可能有非量子化的主动结论(假如这世界是量子化的本质),物的全相于是对人的观察遥不可及。

不知您对此有何见解。

此外:哲学的意义,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最终是研究着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或建构着自己的存在)

蓝风:

看来你对法国以及大陆哲学比较有兴趣,在你的话语中不时闪现着拉康和海德格尔的影子。

精神分析作为广义的哲学的一个分支,一直活跃在试图揭示人的心灵结构的范围,拉康作为20世纪的思想家,将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引入其中,推动了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不过从以认知的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哲学脉络的角度来看,尤其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观察,其理论还有待于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去考量。

我前贴的第4节,是针对现代语言哲学中语义学的分析而言的。我强调的是量化对语义学发展的作用,因而将其提高到是人的思想和语言对“实在”的刻画和把握的基础地位。你对科学的发展有所了解,一定能体会到数量关系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也许可以说,脱离了数学的观念,科学会变成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一样,失去了揭示“实在”的效果。

具体的说,语词对人的心灵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拉康认为主体是被带有契约性质的语言所左右,甚至说人在接受了文明的共同语言结构之后,主体被消除了。尽管人可以用语词相互交往,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成一致,但人在使用语言的时候,真的有共同的标准吗?记得世界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十分感慨的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说着相同的语言,但其实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大意)。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也特别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这也使得现代语言分析哲学的理论自洽遇到难以回避的尴尬。甚至逼得语言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只能坦诚的宣布:语言只是一场游戏。

然而一个不能确立标准规则的“游戏”,将会使一切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大厦由于失却其可靠基础而坍塌。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

譬如“人”这个语词,我们每天都可以说上几十遍,并且每当这个词出现时都将联想到自己,以区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而人类学的考古发现人是从猿演变而来的,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人是何时变成能用“人”这个词标示的类呢?如果再继续演变下去,是否有一天就不再是人了呢?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说人与人的差别甚至还要大于与其它动物的差别。而从个体生长的历史看,从一个人类的生物胚胎开始,何时我们才能被算作“人”呢?当我们在说“人”的时候,我们究竟指涉的是什么,也许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语词的这种性质是极为普遍的。但在触及到现实的关系时,我们必须用数量的刻画才能解决交往中的难题,例如我们可以制定“成人”的标准。你只有到18周岁时才被视为法律意义上的人。

作为普遍的原则,语言在刻画世界的时候,数的观念可以成为语言的“意义”基础。当语言建立了时空坐标的原点,就产生了测量实在的尺度,语词才有了可靠的标准,世界才在我们的视野中真实的存在着。

此外,还想提及的是: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是古典哲学的特征。而在现代哲学中,这样的划分在哲学中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了。拉康已经感觉到:主体消失了!

涉雪之狐:

承蒙指教,不胜感激。

我不知道您是否也曾有过我这样的感觉:

在我学习哲学直到今天,渐渐就有了一种类似困惑的明悟,当我对自己,或者是对这个世界进行思考时,我迫切需要寻找到一个可以把握的基点,这个基点或是自我,或是各种纷呈于我面前的现象。或是我的工具-----逻辑。

我知道我需要什么,这是我的明悟

但我又 不知道有什么符合我的需要。这是我的困惑

正如您所说:这将会使一切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大厦由于失去可靠基础而坍塌 。

拉康感觉到:主体消失了。

那么客体是被假设着存在,还是也消失了呢?

拉康虚化了主体存在的逻辑,在我看来,同样对世界的本体(二元对立范畴下)的存在造成了置疑。

而拉康的无意识主体论,在我看来,是摒弃语言的,或者说,的确是虚化了主体与客体的 边界的。

这令我想到了老子。

无,欲以观其妙

有,欲以观其徼(徼,边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