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庖丁解字之 冯河暴虎--得言不可以不察(上) -- 丁坎
第一
暴与襮的释读,在今天已成为定论,没有任何争议。
第二
信息并非孤本,这两个字的释读都有文献和文物的二重证据。
先说暴,
古有虣字,《周礼》中的暴字大都写作虣。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虣是暴的古体。
也就是说暴可以从虎从止戈
然后是在诅楚文,和郭沫若所举宣王时器中,根据上下文可以隶定出两个暴字,
分别是从虎从双手戈和从虎从戊。
这三个例子与暴虎的成语合观,
可以确定暴的字义当来自持戈斗虎。
再说襮,
首先字形分析可得其字从衣,从虎从单手戈,
即从衣从暴,
即襮,此字的传统解释
与该字在铭文中根据上下文确定的涵意完全吻合,
因此可以确定为襮无疑。
不错,这样字形的襮在出土青铜器仅此一见,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青铜器出土本来就受很多偶然因素影响,出土得少并不意味着用例少。
至少,文献已经确立了它的存在。
第三
1 不同文章都出现这一点还仅仅是文献,而文字释读中除此之外,连文献与文物的互证都使用了。
2 考察一个字,一个词汇,并不是要找到完全相同的例子才能作为证据,完全相同的例子当然可以用,而且很强,但对研究者来说,只限于此的,就是缺乏洞察力的。
这样说吧 相同
仅仅是一个关系。
还有另外的 关系 可供使用,比如说 逻辑一致。
如 从止戈,双手戈,单手戈,
这样抽象出来的共同逻辑持戈结合虎形,可归纳为持戈斗虎,与暴虎之义吻合。
(这几个异形,恰是你所说的重叠和过渡)
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比普通释读者多利用一种关系。
第四
不太清楚你的意思,如果要说问题,我会这样说:
这是研究条件的问题,要查找某字,某词的用例,文献是现成的,充分的。
而文物是部份的---谁也不能把所有的青铜器起于地下,一一查找。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庖丁解字之 冯河暴虎--得言不可以不察(上) 28 丁坎 字1943 2008-11-17 04:10:56
🙂全文和讨论都看了,很长知识,但是也有一个疑问 4 铁手 字420 2008-11-19 00:16:13
🙂老铁错了
🙂老铁自己发奖 蝶舞春园 字105 2008-11-19 01:09:35
🙂不仅知识有收获 被克隆 字124 2008-11-18 00:34:17
🙂送花 南方有嘉木 字38 2008-11-17 21:23:41
🙂又记 3 丁坎 字248 2008-11-17 06:32:59
🙂给先生上花,每读先生文字都很有收获 织网渔夫 字0 2008-11-17 17: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