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久公子谈货币(十三) -- jugojl6

共:💬19 🌺1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久公子谈货币(之十七)

久公子谈货币(之十七)

上面所谈的日常常平制度,提到了其储藏对象的特点:需求弹性小,人民要求高,一日不可离,少点就跳脚。

也谈到了常平仓制度的缺陷:其成本在于储藏的对象每期都回有所腐烂,从而不能完成它们的终极使命——为人民服务。当然,也许可以像日本人那样变废为宝拿去养猪养牛(呵呵,怪不得神户牛肉那么有名,原来是天天吃米饭配啤酒长大的)。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按照这种思路不必要或者没有经常必要推行常平仓制度呢?

看样子是和上面那些特色相反的商品:需求弹性大,可要可不要,另外,更新换代快,你储藏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反倒有可能养出个既得利益阶层(生产这个特定产品的人,反正有国家收购,我怕什么?),结果很可能这些产品都烂在仓库里了,因为社会不需要。

不过这说的是日常的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变通。

什么是紧急的情况呢?

前面谈的重要产品,要害产品的常平仓,国民储备,主要是为了防什么?为了防天灾!所以为了防止天灾,要维持一个常年有的储量,随时准备动用(当然过于丰富的时候也收购吸收一些调整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总体是要补贴农民,扶持农民群体的购买力和经济地位)

天灾是什么?是外来冲击,是硬碰硬的自然灾害。

有没有非自然灾害?有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嘛,前面谈了那么多!经济危机,主要是“内生”灾害,是人祸,是制度带来的缺陷。

怎么办?现在钢铁价格大降特降,有人主张建立国家钢铁储备,合理不合理?

我看合理,为什么?因为这个储备主要是为了拉动稳定经济网络的生产,是平伏经济的内生波动,把大萧条扼杀在摇篮里!

然后呢,然后再在经济复苏之后,将那个钢材储备一点一点的吐出去。也许哪天碰上了钢材价格狂涨,那就多吐点压压这泡沫!

同理,可以对于这种腐烂速度比较快,技术更新比较快的产品,建立临时性的常平储备。和粮食储备唯一一点不同的是,粮食 石油等储备,平时都是保持一个正存量,他主要是应付天灾,即供应量骤然减少的时候的,兼顾调节供应量过多时候的生产者利益;而这种禁忌性特殊储备,平时可以保持一个0存量,主要是应付供应量经济危机生产(相对社会私人购买力)过剩的时候的,兼顾产品过分火爆的时候去压压火。两者针对重点不同。

另一个值得点拨的是。储备的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是同质的产品,而不是有差异化的产品.

什么意思,拿粮食这条产业链条来说吧,你听说过粮食、谷物储备,有没有听说过包子储备?一个原因当然是包子在技术上储藏有困难,更本质的一个原因是包子千差万别,你怎么管?要管起来眼睛都花了,所以只能取最普遍的那种,也就是产业链条上大家都过不去的那一关——这条产业链条上大家的产品生产,终究都会牵扯到最初的粮食。所以就要储藏粮食。

同理,电路板行业,可以来储藏覆铜板。或者干脆就储存铜和聚酯乙烯。因为大家都得用这种原料,而这种原来往往是同质的,即本身品种少,好管理,也好操作。

所以你选的常平仓对象,最好是大量产业链条的共同出发点。这种关键物资已储备,那么就好比定海神针,握住网络的命脉要害,整个经济蜘蛛网想再震动就难了。

最后一点,是这种储备营建是需要经常去市场上采购的,那么采购的资金从哪里来?

下文将谈到中国现阶段的处境:是恰巧处于一个急需国内货币创造并注入的时期,所以这段时期,尤其是目前的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可以由国家创造货币来购买之。待到比较稳定的时候,则由于常平仓都往往是在低价时期购入吸纳,而在本期生产不足,当期供给相对紧张的时期以较平价格卖出,但则往往会存在着货币盈余,这些盈余,恰好用来养活常平仓的管理人员。

此外,对于长期增长的经济体,由于客观上需要货币注入,所以这些粮库油库钢库铜库,完全也可以作为货币注入的管道——即长期由国家直接“创造货币”补之。(打个比方,直接挂钩北京印钞厂。关于扩大经济中的货币注入管道问题,在第二部分还要详加论述)

不过这常平仓,比如粮仓谷仓,是不可以搞私有化的,一旦私有化,其运行完全求利,那么很容易就会发生在灾荒之年也不开仓赈粮的情况,而是反而想趁势力捞一把。所以储备管理人才的挑选,应当从穷苦家庭中挑选,聘任以高薪,保证不求利。更重要的是,要对他反复灌输,让其理解本系列的经济原理、货币原理,看透货币本质,从而树立其社会管理者的经济思想。

这常平仓还可以衍生出几点,从而使得整个经济思路四通八达,让思考者百变而乐在其中。

前面提到了常平仓可能会发生腐烂从而损失。怎么办?对于那些非粮仓非石油,重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时候起稳定价格避免大跌的钢铁常平仓、玩具常平仓,其实可以从后门把这些可能会因为腐烂而损失掉的东西赶快用掉,物尽其用。怎么用?玩具免费发放给西部的孩子,钢铁用来大建设西部设施、全国廉租房以及未来中国的世界联邦的各成员国的基础设施。这便成什么了?这便成罗斯福式的政府购买了,只不过这个政府购买时样样打在准点上,而不是凯恩斯那种鼓励人们去挖装钞票的瓶子的那种情况。

——这是为了避免无谓的腐烂浪费

前面还提到了常平仓运营的资金来源。并提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相对稳定,只是不断发生波动的经济体里面,那么常平仓由于短缺时评价也高于丰裕时期给的高价,所以还可以有所盈余来应付管理仓自身的开销,另一种是中国的现在这种情况。常平仓可作为政府货币注入的渠道。

其实啊,就后一种而言,原文的意思是把常平仓和货币创造实体分开,所以后者是前者的“管道”。如果常平实体本身就是货币发行体的话,也就是流通货币其实是常平仓发行的“仓负债条子”、“仓欠条”、“仓白条”的话,那么恭喜,你已经进入到现代中央银行的最早模式了。你比如美国当年19世纪的西部美国农民圣十字骑士团仓库,他发行仓库白条当货币——凭什么当货币啊,因为你——“白条持有人”可以用这个货币来随时跟本仓库购买、提取粮食。且这个白条为美国广大农民所接受的一种交易媒介——货币。则此时这个仓库就是用吞吐谷物(谷物就是这家仓库银行的储备)来调节周围除了它以外的社会内部的货币存量的——央行。美国农民本来不过想处理好当年谷物价格持续过于价低的情况,没想到却发明了中央银行。

咱们共产党当年的根据地货币也是通过一个朴实的认识做到了这一点。当时解放区土,没金没银拿来作储备,可是自己印刷的纸币如何获得大家信任呢?那就是有粮棉作为储备,作为基础?那这个是什么概念?你拿你的中州币、北海币(都是解放区的货币),都可以跟我这个解放区金融委员会购买储备棉花,储备粮,这些你放心了吧?这样,通过常平仓变流量性产品为存量性池,再把这个池子顺带作为本区货币创造的“信心池”和“调控货币手段——货币吞吐工具”,这样,把中央银行性的货币的奥妙就带进来了(下面还会再详细谈)。而常平仓也逐渐变成存量性物品的常平仓——人们与常平仓之间买卖的东西不是普通的流量性物品,而是存量性物品如证券,吞吐证券,就是反方向的吐吞货币。但这个储备制度也存在一点缺陷,而且这个缺陷正在用阴差阳错的方式暴露出来。咱们下文见分晓。

所以,怎么评价常平仓这个制度呢,

其一,是利用了社会生产特有的流量结构,插入一个池子,作为缓冲海绵。

其二,虽然理论上所有产品都能常平,但常平的产品种类太多,忙不过来,不可能每个都管。只能选产业链中最广泛使用的,最重要的部分,让其变成定海神针,稳定了这一个特定产品种类就稳定了一连串像蜘蛛网一样互相连接的经济组织。

其三,常平仓的本意作用,一个是供给过少,比如天灾的时候进行平抚接济,一个是供给相对过多的时候或不景气的时候,则用来提升维持价格。

其四,常平仓,可以向中央银行的方向演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