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求】西方对中国批评的常见话题。 -- 厚积薄发
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命题是矛盾的。但其实,都反映了一个西方持续的“精神歧视”的事实。这种以文化差异为核心的“精神歧视”(非种族歧视)是最恶毒和最深藏在文化交往中的。(我之所以讲这些不是要讲历史,而是因为现在西方的批评只不过是历史旧物的改头换面之后的重复罢了。)
对中国人批评最狠毒的开始是传教士。西方人与中国人发生关系,开始不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利益,而是出于对西方传说中的跨越伊斯兰世界的基督教盟友的寻找。早期欧洲文献显示:在西方传说中,东方有一个巨大的基督教国家,首领是“约翰王”。后来,终于和中国联系上了才知道他们的愿望落空了。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才知道中国这片土地上虽然摩尼教来过,景教来过(基督教涅斯托利派),天主教来过,但都没有“收获”到多少“灵魂”。所以传教士就开始了对中国人的无神论、多神论和祖先崇拜的批评。无神在西方那里其实就是没有精神和灵魂。后来发展到批评中国人道德堕落和“国民性”(这个命题其实就是传教士发明的)低劣。这几乎成为崇拜中国的理性主义者伏尔泰等之后对华态度逆转的标志性话题。
传教士首先看到的是中国人的“愚昧”和没有主动性的思想——也就是说西方人和中国人讲不通道理。其次,是自私和不宽容。再次,是群体意识,庸众意识,不尊重个体和他人。例如明恩溥的《中国人的特性》等书。
比如这段:
这些批评到现在当然都政治不正确了,但很自然就转而变成对中国人没有宗教自由、不尊重个性和个体和不民主的批评。在我看来这个线索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西方“普世价值”的由来——基督教。民主论和自由论其实都是基督教的普世论嫡传的反叛和继承,这是西方思维硬币的两面。
只要“精神歧视”存在,那么中国人怎么做都是错误的。不发展的时候,人家说你封闭懒惰;发展了,人家说你蝇营狗苟。其他话题都是归属于这个“精神歧视”的包裹之下。明明他们自己都不那么信仰基督教了,偏偏对中国人信不信基督教非常关心,家庭教会一有举动,《纽约时报》和《基督教箴言报》就兴奋地不能自抑了。那种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的冲动洋溢在西方人的整个思维里面。即使中国人有钱了,他们照样看中国人什么都不顺眼。
基督教——精神——道德问题,永远是西方关于中国的话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环境污染,虐待动物,饮食文化,买卖人体器官 3 醇酒醉影 字142 2009-02-12 07:09:51
🙂热衷于支持独裁者的独裁国家 1 无音非花 字29 2009-02-12 06:57:07
🙂体育方面有兴奋剂,有举国体制,还有以大打小或者以小打大 2 响马 字61 2009-02-11 20:35:49
🙂以道德代宗教。以前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现在则批评道德堕落。
🙂说实在的,偶不喜欢鲁迅的文字, 蚂蚁不爱搬家 字36 2009-02-18 04:48:01
🙂鲁迅那个又是两回事了,他可没站在洋鬼子和基督教的角度 夜月空山 字78 2009-02-25 04:55:40
🙂鲁迅文笔自然没得说,关键是读起来让人非常非常的 蚂蚁不爱搬家 字207 2009-02-25 05:07:13
🙂但我得说他这把刀是合格的,在那个时候是非常需要的 1 夜月空山 字295 2009-02-25 05: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