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岁月回眸 (21) “相信本人交代” -- 内燃机车

共:💬44 🌺18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歲月回眸 (33) 大讲“三句话”

33 大讲“三句话”

有一段时间,龙书记作报告,大讲“三句话”,哪三句:“形势大好,困难不小,前途光明。”

过去讲“问题”,总是讲“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怎么现在成了“不小”呢?怪!

我弄明白一点“为什么”?是从食堂开始的。

粮食定量少了点,多买一份菜就是。不行,一人只准买一份。一份是多少?食堂吃牛皮菜,等于四川人“打牙祭”,哪来的菜?

我这单身汉,食堂没卖的,到街上吃饭馆。开始还有卖的,后来缩短营业时间,再后干脆关门不营业。河滨公园对面有个冠生园,卖糕点糖果的,我常去光顾,也没啥可卖了。

难怪,这“困难”是有点“不小”啊!

一次,办公室领导让我到扎佐一个工程队去劳动锻炼。我没当过兵,不会捆被盖卷,绳子用得细,背起把肩勒得痛,太阳大,实在走不动,好容易才熬到了队上。队长看我是从局里来的,晚上留我在队里吃白米饭,算是“招待”。

参加劳动,和工人同吃、同住。开饭的时候,一个大桶把饭抬出来了,我走近一看,是一桶带红色的“饭豆”,开始吃觉得还好。接着肚子胀、拉不了,我老找卫生员要泻药。铁路工人都供应不上细粮。是“困难不小”呀!

回到局里,好象上上下下都在为解决这“不小”“困难”,忙忙碌碌。局里办了个农场,我奉命去种了一个月蔬菜,深挖土,勤浇水,抓害虫,我干得很来劲,可收获不大。行家笑我:生土翻那么多上来,还能长得好菜!这报上不是天天介绍“深挖”吗?我咋好心没得到好报呢?

食堂让我们去捡“青杠籽”、养什么“小球藻”、什么多加水、多出饭、什么“粗粮细作”,都干过。

最有效的还得算我们办公室的“自办农场”。找了个生产队要了块地,人家什么都准备好了,我们栽了一会红苕秧,中间去撒了一次化肥,你猜收获季节咋的?丰收!我一个人就分了红苕一大堆。实惠!

我几次劳动任务完成后,请了次探亲假。先换全国通用粮票、上路。你以为有了这“全国通用”就真能走遍天下吗?否!路上我在几个镇,都没用上。为啥?没粮食供应!咋用!

我这次回成都,把“自办农场”分的红苕,装了一书包带回去。红苕算啥?现在街上有多少人买?不算什么吗?妻在孩子们面前,大大夸了我一番,她说:“你爸自己饿肚子,也给我们带粮食回来!”我说:“老太婆,你真会找老头寻开心!”唉!成都粮食供应标准比贵州还低,特别是对小孩,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一月只十来斤粮食定量。难道这红苕还不金贵?

那年月,成都市兴了个规矩,有探亲证明的,可以到春熙路耀华餐厅吃顿饭,供应标准稍高一点。这顿饭呀!至今不忘!妻硬是给孩子们带了一部分回家,有福同享嘛!什么叫妈?孩子们呀,这就叫妈!

大讲“三句话”,讲困难不小,其实北京、省城、中小城市、农村,大不一样,可说是天上地下。比如那年月,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糖果可以敞开供应吧?每条街大小餐厅都营业吧?还有什么专供商店吧?我有一个朋友,他那时正在北京随苏联专家学习,他以为家乡也和北京一样,至少按定量有供应的嘛!有次,他陪专家逛商店,顺便买了两斤水果糖寄回家。这有啥说道?有。就凭这两斤水果糖,救了他一家人的命,你信?

他家乡,家家断粮,什么野菜、草草根根,都挖光了。人,走着走着,倒下,再站不起来,死了。没人有力气去埋,至亲,铲几铲土,盖上,一会,野狗来乱拖乱拉,谁管。他家里的人,为了节省体力,全部躺在床上不动,每人每天发几颗水果糖,吊命。直到腊月三十,政府决定开仓,每人每天发半斤粮。两斤水果糖,救了全家命。真事。

有人讲,“三年自然灾害”,有人找出气象资料,问害在何处?

有人讲,“三年困难时期”,困难从何来?哪里死人?死了多少?谁敢说?重庆有个“肖李廖”,向中央上书!

“大好”、“不小”、“光明”,讲深讲透,大家都信,我当然更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