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 -- minotaur
7. 后金因粮于敌的劫掠战略
此次入关,后金的兵力不多,是后金的战略本身所决定的。
首先, 要认清楚,后金是不可能维持一个从辽阳通过蒙古草原到关内的补给线的。因为路途极为漫长, 就算给后金的兵力扩大十倍,这也是不可能的任务。遵化这么重要,是后金将来回家的退路,也只留了800人防守。处处分兵,势必处处被动。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兵法说得很清楚: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法曰,因粮于敌。"(百战奇略)。具体到实施上,就是劫掠政策。
偷越蓟门正是后金军不要后勤的赤裸裸的体现。后金不攻下蓟门,在大路不畅通的情况下,后方的给养通过翻越燕山来供给是不可想象的。袁崇焕最致命的失误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让后金军潜越成功。
网上众多的袁黑实际上犯了和袁崇焕一样的错误,就是排除了后金方面绕路的可能性。如果后金还要后勤,他必须得攻下蓟门。如果他潜越,无论是从哪里潜越,都意味着不要后勤。逻辑就这么简单。
换句话说,既然不要后勤了,那么是从蓟州城下通过,还是从燕山向南翻越,对后金军来说其实就没什么区别了。
一些袁黑构思出了后金军成千上万推着小车的包衣浩浩荡荡地过蓟门的情景;这种华丽的想象力很值得表扬,但还是未免有点一厢情愿之嫌,后金就是来抢劫破坏的,带那么多累赘干什么?将来大不了像之前的蒙古人那样,随便抓他几万百姓替他们搬战利品就是。如果大家还是理解不了这种不要后勤的思维的话,去看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作战方式吧。
如前所述,后金此来的人马不过二三万左右, 目的就是一个抢劫破坏。后金人数少,在明朝的腹地不可能到处死打硬拼,也就是说,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机动性,以便流窜作战。这样,需要尽量轻装,那些累赘的辎重和相应的辎重兵基本上没必要带出来--除了浪费粮食。我认为后金到达北京的时候很可能辎重和器械都不充足,甚至辅兵可能都没带多少,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后金军的战斗力。虽然要分兵对付满桂,但打冻饿了三天的袁崇焕的部队还是搞了个灰头土脸。至少撤退时是慌不择路,按照崇祯实录和亲身经历的周文郁的说法,后金的骑兵跑到运河边,冰陷者无数,哪有从容的样子。
顺便说一下,在破关之前,后金军在蒙古草原盘桓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的给养怎么解决的?当然不是从辽东运过来,而是就地筹集,包括打猎放牧等等。
8 蓟门潜越的辎重问题
攻下了遵化,后金逗留了十天,这里面也有筹集给养的考虑。然后是,潜越,需要携带多少给养? 我认为几天就可以了。虽然马比人吃得多,但是骑兵都是一人数马,分出一匹马负着干草就行了。后金军潜越后绕了个圈子后直奔通州顺化一带去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马料, 在那里袭击了明朝皇帝的养马场,抓了几个养马的太监。
而且,不能拿中原内地拉车的马或者西洋马去与中亚和蒙古草原以及东北山区的马与相比。中亚和蒙古草原上的马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性进化,抗恶劣自然条件的能力很强,抗蚊虫叮咬,超强的抗疾病抗中毒能力(英文里形容一个人强壮的像匹马),尤其是冬季掉膘缓慢。比如哈萨克马,可以在积雪20~30厘米厚的草地上,刨雪觅食,嚼雪而饮。蒙古马更强悍,能采食深40cm以下的干草,还能识别毒草。
生活在东北山区的鄂伦春马不光能趴雪采草,吃雪解渴,而且更抗严寒,还善于登山。能迅速攀登陡坡,穿林越沟,横跨倒木,特别是冬季在深雪陡坡下山时,背负骑手,采取犬坐姿势,可一滑而下。夏季遇沼泽地,可踏塔头(草墩子)而过,并能走独木桥。常能忍饥耐渴,有的狩猎一天,无饲料时,夜间栓在树下,次日可照常狩猎。(以上马的资料摘自《中国马品种性能简介》一文)
何况,后金潜越的时间是农历十一月中,这个时间大约江河刚刚封冻,积雪不多,还不能完全算是隆冬腊月,野外马匹应还能觅食---至少,北京以北顺义一带大约是没有问题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九 8 minotaur 字5283 2009-05-11 12:12:14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八 8 minotaur 字2970 2009-05-11 12:10:18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七 10 minotaur 字4679 2009-05-11 12:05:40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六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五 8 minotaur 字3400 2009-05-11 12:00:39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四 9 minotaur 字4045 2009-05-11 11:58:50
🙂-- 系统屏蔽 --。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三 12 minotaur 字4932 2009-05-11 1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