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朱清时:求解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局 -- 防洪堤

共:💬29 🌺41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朱讲的没道理,

如果说1952年“院系调整”全套学习苏联模式是造成今天教育水平低落的原因,那为什么同时期苏联英才辈出,而苏联在科学技术上达到的水平即使20年后的中国在某些领域仍然不及。

再说西南联大,我们动辄把西南联大作为我们的标杆,的确,他都很辉煌,李政道、杨振宁和钱学森这些人是西南联大毕业的,但是这些人成为英才是在美国,而不是西南联大。

如果说民国教育体制很好,那么全盘继承了民国教育体制的台湾,为什么在49年以后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英才来,你或许会提到李远哲,但是他也是在美国完成他获奖的所有工作。

而台湾有李远哲,PRC没有李远哲的唯一原因只能是台湾在49年之后可以继续对美输送人才,而大陆49年-79年这么多年赴美留学的几乎没有。如果中国送了人出去在美国获得了炸药奖,那对中国又有多少帮助,可以认为我们的教育科研体制就很好了吗?

另外,2000年以后普通大学生的水平普遍不如80年代的专科生,这个又怪谁,难道也是1952年“院系调整”的原因。外行领导内行,院士主任院长不做科研这个又怪谁,抄袭剽窃之后校方不闻不问,这些又乖谁。当然,这些问题深究起来,可能又是一个"政治不正确“,就跟民族问题深究起来的“政治不正确”,现在就联反黑也被认为是给改革开放开倒车,谁敢深究学术腐败的根源?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把一批教授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下放到合肥、西安、兰州、重庆这些城市,中国的大学都只能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广大的中部西部最多就是一批专科学校。这样的后果想到没?

老朱就跟大多数政协委员一样,说了大家想说的话,这没错,但是找问题的根源则是避重就轻。他都已经卸任了,还不说两句真话,从这一点来看,他还不如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