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那时候,我们如何和先进国们谈生意(续) -- 陈郢客
其实郢客第一篇贴出来的时候,就和葡萄私下有过讨论。我当时的看法是,以当时一事而不做政经局势的分析来对比当下,对当下如何做事的借鉴有限,比如说我们现在也想打破西方国家在能源定价体系方面的合谋或垄断----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固然是很好的思路,但是当年是游戏规则形成时期,还有漏洞可以找,可以使用,现在感觉还是比较艰难一点,比如说石油定价权,我们到现在才通过买下新加坡石油公司向寻求国际石油定价权迈进了一小步;另外一个担心是关注点恐转向办事人员的道德,讨论陷入简单的厚古薄今。
我读完第一帖一直在想的问题是,当时的策略何以可能?人的因素自然是有的,但是产能和需求的客观矛盾恐怕是更决定性的,另当时亦有亚非拉国家风起云涌的革命,使得意识形态输出能够成为真实的威胁。郢客在贴中提到和欧洲关于化肥的谈判,我当时想有可能在其他产业会有一些交换。后来郢客亦提到在钢铁市场中方对欧洲有所倾斜。(当然,这两件事情之间缺乏直接证据,只作为一种可能性参考。)
后来郢客的续和前传都贴出来,当时的政经局势意识形态等背景的介绍正解释了当时中国在化肥一案上分化欧洲和日本何以成为可能。对做事情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当时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当时在这个局势中去如何思考,然后去怎么做的---也就是说,在资料中寻找立足于客观现实的思路和方法更为重要---谢谢郢客辛苦的工作。
关于做事的人的能力和道德,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应该被过度渲染的因素。正如郢客自己以前也说过,相信年轻人,在人这个问题上,我们真没必要总是厚古薄今。不过我支持郢客对现今某些现象的批评,因为批评能构成一种约束,而且也是促动制度改变的力量,但是要有信心。如果因此说我们现在谈生意跟以前比都是失败,都是国家吃亏,我觉得这样的结论也缺少数据支持,就我从事的行业看到的事情来说,也不全是这样的,又如去年国际油价大跌,就我所知,国家趁机储备,还是赚了不少的。现在的一点想法是,国家在行业方面是有保有丢的,有些行业现在是利用外界的力量来迫使转型和升级,有些行业国家是无论如何要紧紧抓住,争取在新一轮技术风潮中抢先起跑,以避免被他人技术钳制的----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都还需要观察和进一步的数据、事实支持,大家看了一笑可也。
另外想说个例子,参与的一个和美国谈生意的项目,主要办事的算是高干子弟,自高中到研究生都在英国受教育,毕业后进入投行,谈判时确实有语言和熟悉规则的优势。但是决策拍板的,西北农家子弟,从最艰难的底层做起,十数亿美元的项目,几百万的零头都要和外方抠----自己觉得是一种很好的用人的思路,不知道TG在人才培养机制是有意识地吸纳这样的寒门子弟来补充新血,还是这只是个偶然。
如果说人的自利性是理想或热情等逐渐消褪后必然会凸显的话,那么不如承认这一客观事实然后做制度约束或补救的努力。
另外,看到郢客这句话,心中沉痛,想和你同浮一白: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此贴积大德! 秦锋无敌 字14 2009-10-11 21:24:11
🙂【文摘】推荐给陈mm一好文,涉及50年代中日关系 10 大黄 字4215 2009-10-04 03:37:44
🙂个人看,主席的气场自然非同寻常; 邮箱问题 字36 2009-09-23 17:44:39
🙂周末在家细细地把郢客这组贴子读了,
🙂【文摘】推荐给嘉木mm一好文,涉及50年代中日关系 2 大黄 字105 2009-10-04 03:31:24
🙂花谢,好文 南方有嘉木 字20 2009-10-05 09:15:16
🙂TG确有这样的机制 1 河友一名 字150 2009-09-29 07:36:33
🙂第100个花 乌龟慢慢爬 字17 2009-09-26 09: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