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小考:枇里琶啦—从沈周说起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36 🌺1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小考:枇里琶啦—从沈周说起

上周末和老婆在家看电视,看的是一个“文物收藏”之类的节目,主持拿了一幅画,说这是明朝大画家沈周的作品。老婆问我,这个人很有名吗?画画这事,我是不大懂的,不过妻座垂询,总要应付一下,就说了几个沈周的小故事。

我说沈周这个人啊,应该还算是比较有名的,而且除了画不错,人也挺厚道。曾有个不知名的穷画家想多卖画赡养老母,就想冒充沈周的画,后来沈周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亲笔帮这个画家的画润色题款,还盖上自己的印,说到这里,我抬头瞟了两眼电视上的画,心说,如果这故事是真的话,这画到底是不是沈周的,真还两说呢。也是因为沈周太好说话了,所以找他讨画的人,多不胜数,有人还专门雇人挑了几担纸来讨画,沈周不堪其扰,只好躲到寺庙里去。

还有一次呢,沈周花重金买了套善本古书,过了一段时间,家里来了位客人,说那套书是他家的旧藏,并说出这套书那本那页是什么特征,沈周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就把书还给此人,而且坚决不说书是从何人手中得来。这在当时人看来是古风浩荡,但在心地多少有点阴暗的怪叔叔想来,没准这人就是和卖书的串通好的。

说起来,沈周的好讲话估计在当时也挺有名,连“有关部门”都注意到了。有个姓曹的人到苏州上任不久,就把沈周征去给府衙搞装修,就是画装饰画,有人劝沈周说,你朋友这么多,让京城里的给你说几句好话,不就免了劳役吗?沈周却不愿意,说,服劳役是为民的本分。便应征为官府服务。直到后来,这个姓曹的太守进京觐见时,李东阳向他打听沈先生的近况,他才明白自己征的这个姓沈民工居然和朝廷重臣有这么深的关系。

关于沈周,还有个挺有名的笑话,说是有人送“枇杷”给沈周吃,来信中把“枇杷”写成“琵琶”。沈周就回了一封信,这信写得挺风趣,我抄一下:

“承惠‘琵琶’,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乃知古来司马泪于浔阳,明妃怨于塞上,皆为一啖之需耳。今后觅之,当于杨柳晓风,梧桐秋雨之际也。”

这个故事和明人笔记《雅谑》里的一个故事很像:

“莫廷韩过袁履善先生,适村人献枇杷果,帖书‘琵琶’字。相与大笑,某令君续至,两人笑容尚在面,令君以为问,袁道其故,令君曰:‘琵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即云:‘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令君赏誉再三,遂定交。”

把“枇杷”写成“琵琶”在明人看来,已经属于明显误用。但此前呢,在唐,王建有首诗叫《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首诗里的“琵琶花”为何物,存在一定争议,一般人认为“琵琶花”就是“枇杷花”,这个结论是通过对古籍不同版本的校勘比对得出的。但也人认为不然,清人曾考证,骆谷有琵琶花,和杜鹃很相似,以其花形如琵琶而得名。近人进一步考证,这种琵琶花可能就是杜鹃,木兰之类。孰是孰非,争执不下,不过通过古籍校勘发现“枇杷”和“琵琶”确实存在混用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要从枇杷得名谈起,在宋朝寇宗奭的《本草衍义》一书中,提到枇杷得名的原因是“其叶,形似琵琶,故名。”虽说从“枇杷”“琵琶”两者在文献中记载的情况看呢,“枇杷”和“琵琶”存在一定的混用情况。只不过呢,在大多数情况下“枇杷”不能写做“琵琶”,但“琵琶”却能写做“枇杷”。看起来是有点绕……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那么首先要从“琵琶”说起。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通宝推:龙驹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