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国考 -- r33300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为期10天的“国考”网上报名工作结束,135万人拿到“通行证”。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科技部国际司欧洲处主任科员,报考比例是4224∶1。
何为“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也。为什么这么火爆?新闻上同时列出了下面几个理由。
1.在校大学生面临分配压力,国考成了他们一个步入职场的选择
2.公务员的待遇要高于大多数的就业行业,市场机制起作用
3.学而优则仕这个观念还在起作用,“当官”是很多人的优先选择。
在我看来,前两个原因只是表象,第三个理由才真正道出了天机。与其说公务员考试是“国考”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是“官考”,或者说是“考官“。这种考试充满了“官本位”与“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传统思想。另外,除了官本位本身,当官能够给自己带来的丰厚回报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而这个丰厚回报又和我们常常提到的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咱们试着聊聊中国的官考,官本位,和腐败问题吧。
中国历史上,官从来就是和民对立的。如果刨除战争时期,科举,是跨域官民鸿沟的唯一途径。
封建社会,文人们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为的是摆脱民这个身份进而跨入官的阶层。这个动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多少古代文人为了一个金榜题名的愿望而穷经皓首,到头来却穷困潦倒然而仍然孜孜不倦。一个著名的例子,我们所熟悉的聊斋作者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19岁成秀才,72岁时才补为贡生。即便如此老先生也是喜出望外,下图这张流传后世的蒲松龄像就是74岁的蒲松龄老先生着贡生官服志得意满的真实写照。
照说蒲松龄应该是一个勘破世情的明白人了,但是对于“功名”,像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一样,他还是如此的执着。
为什么说官对文人们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呢?一句话就能概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有了功名,你就成了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你就成了人上人。
再看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有人曾经得出一个结论:太平天国实际上就是一个科举中考上的人和落榜的人的较量。考上的人是曾国藩,那个落榜的呢?就是洪秀全了。细细翻翻历史说,你会发现这个说法不无道理。
一个人一旦通过了科举的筛选,他摇身一变成为“官”,那么他必然就要开始维护自己这个阶层,这也就难怪曾国藩和洪秀全成了你死我活的对头,虽然在参加科举之前他们有着众多举子们的许多共同点。
这就是“国考”给人带来的深入骨髓的变化。
照说,从辛亥革命到现在已将近百年,科举考试取消也有百年之久,这个官本位思想早就应该被人们摈弃才是,没成想在21世纪的今天却变得如此火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再接着说说腐败问题。
前些日子看完了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后写了个读书笔记,书中谈到了帝国的官僚体系问题。易先生在书中指出,腐败是官僚体系的一个致命伤,但却无法根除,原因是这个东西是官僚体系与生俱来的,除非这个体系被推翻,理论上无法完全根除,在特定时期只有情节轻重而已。
实际上,易先生在这本书的末尾多少点到了一点政治体制的问题,只是未有深入探讨。我猜想一方面是因为书的主要探讨范畴是中国古代帝国制度,政治体制问题已经超出了这本书的涵盖范围;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是大陆发行版本,有些东西不宜深入探讨,也就是说不太方便说。
古代封建社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现如今大部分公务员们虽说达到不了”十万雪花银“这个级别,但是公务员的收入(黑的,白的,灰的)要高于普通大众却是一个社会共识。
封建社会的官员来自于科举,所谓十年寒窗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一旦这个投资有了回报那么大多数人都会力图使这个回报最大化,“官”们总要通过手里的权利来攫取利益作为自己当年苦读的补偿或者回报。所以形形色色的古代贪官贪心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现代社会,“官“这个称呼已经被另一个称呼所取代,即我们前面提到的”公务员“。公务员者,公众服务员也。既然是做服务的,就是一个仆人的身份,如果人们削尖了脑袋去做”仆人“就是怪事儿了,除非,这个”仆人“是比”主人“还要牛,还要实惠的角色。
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公务员要比他服务的对象牛得多。
也怪,也不怪。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在中国不仅仅是当官的,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有认可当官是做“人上人”的说法。虽然说中国摆脱封建业已百年,但是这种传统上的脱胎换骨却远远没有完成,有些时候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死灰复燃,再加上现有政权多少都是在前政权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这个“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根本改变还在于“官员”(或者准备当官的人)素质的提高和政府制度的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和政改。
教育就不多说了,见仁见智的事儿。近十几年大陆高等教育在大幅提高受教人数的同时,毕业生的质量也大幅度降低了。同时学术腐败也越来越多地被众多媒体曝光,看来“官”这个东西也渗入了教育体系,真有点让人惊心动魄了。
说到政改,这个似乎在大陆是个禁忌话题。TG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但是出于种种考虑总是欲语还休。从三个代表,到八荣八耻让人的感觉总是隔靴搔痒,点不到实处,这也就难怪腐败层出不穷了。体制还是那个体制,监督机构还在自己人手里,腐败的成本过低,单单强调一个素质教育又怎么能够杜绝腐败的产生?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个实质性的变化,官考还会年年热下去,今后的几年内报考比例再创新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国考
🙂其实这里面,打酱油的占了多数 纪琮 字217 2009-12-05 05:54:25
🙂现在的制度好象不如科举 2 肥狐 字266 2009-12-02 03:57:57
🙂现在平民出身的官员还少?吃相也不见得好看 高斋见野 字35 2009-12-03 00:14:12
🙂偶倒觉得,平民出身的吃相要比世家出身的难看的多。 2 SC胖胖瓜 字158 2009-12-05 07:00:29
🙂科举制度等平民官员选拔制度,不是用来解决腐败问题的 1 猪头笨笨 字140 2009-12-03 02:06:15
🙂过去的高官子弟也不一定要参加科举 fusioner 字54 2009-12-02 12:01:29
🙂没有这么离谱 5 贺若飞 字518 2009-12-01 09: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