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朋友的游记】从壶口到夹金山(一) -- 洗面奶

共:💬3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朋友的游记】从壶口到夹金山(二)

从壶口到夹金山

―川陕之行散记(二)

心宏

藏寨采风

雅安既是此次驾车旅行的终点,同时又是我们做为背包一族开始长途跋涉的起点。原计划在雅安先休整一天,然后租辆吉普车一路向西,翻越道路奇险无比的二郎山,直奔位于川西高原上的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海跋最低的现代冰川,有举世闻名的高山流水,有气象万千的林海雪原, 有…… 然而,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据交管大队里的一位朋友透露,由于不久前二郎山隧道的贯通,原本去往海螺沟的最艰险路段都已变为通途,那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从5月1日到6日的所有旅馆床位都被预订出去了。当头一棒,让人感到沮丧又无可奈何。不过,我早就有一套备用方案:从雅安出发,先前往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再到硗碛藏寨体验民族风情,然后翻过夹金雪山,从达维去四姑娘山、巴朗山,经过卧龙、都江堰、西岭雪山再回到雅安,全程为一个金三角旅游线。夹金山顶的路况险恶,驾车翻越没有太大的把握,因而此方案就没有被作为首选。到现在已然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当即决定:向夹金山挺进。

仓促地收拾了行装又买了少量的水和食品,我和小伟便登上了开往宝兴县的长途汽车,开始了这次具有一定探险意味的长途跋涉。汽车沿青衣江往上游方向行驶,半个小时后进入了山区。山路迂回曲折,水流逐渐变得狭窄而湍急,江水的颜色也由土黄变成了幽绿,越发赏心悦目。

中午时分汽车抵达宝兴县城,这里盛产汉白玉。街边到处是出售汉白玉工艺品的小店铺,真有心搬一对儿石狮子回家,但又觉得太沉,既使搬回家也没地儿放,索性打消了这个念头。又觉肚中饥饿,我们在县城内找到一家名为“老腊肉”的小餐馆,在这里点菜不用菜谱,直接进到操作间里找到想吃的菜,然后交给伙计去炒就是了。菜价便宜得令人难以至信,五菜一汤加两瓶啤酒共计二十六元。在四川境内旅游真是一件轻松而又惬意的事,因为大多数地方的吃、住、行都是既便宜又实惠的,遍布境内的世界级景点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乘车前往距宝兴县城三十公里外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地球上仅存的几处大熊猫栖息地之一,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不过,由于蜂桶寨的景区太大,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游览。其实来这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跟国宝合影,早就听说在蜂桶寨可以搂着大熊猫照像,如果真能如愿以偿的话,十元钱一张门票就非常划算了。进到饲养基地内,我们总算见到了这位憨态可掬的家伙,她叫妞妞,是一只雌性大熊猫。只见她旁若无人地捧着一根嫩竹子,坐在地上一边啃竹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当旁边的藏族饲养员示意我们可以进去拍照时,我高兴得几乎蹦了起来。天生就不怕动物的我首先跑了过去跟妞妞勾肩搭背地摆姿式照像,本人还别出新裁地把自己的帽子扣在了妞妞那肉墩墩的脑袋上,引得在场的游客哈哈大笑。说句心里话,搂着妞妞的感觉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这家伙身上有一股臭烘烘的味道,而且身上的毛又粗又硬,感觉有些扎手,还真不如抱只猫舒服呢。不过,能够顺利地跟国宝合了影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从宝兴发往硗碛方向的班车每天只有一次,由于我们在蜂桶寨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已经赶不上班车了,只能想办法搭过路车。我们背着沉重的背包一边沿公路步行前进一边向过路的汽车招手,大约过了四十分钟终于拦到一辆运石头的小卡车,司机很“客气”地让我们俩坐在了驾驶室后面的车厢地板上,我们倒是也没有挑剔,心想:能搭上车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忍两个多小时也就到地方了。好事多磨,前进了还不到半个小时就彻底告别了柏油路面,汽车在颠簸的碎石路上左右扭摆,当地人形容为“三跳”: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子里跳。一路上我们几乎都沐浴在前车扬起的灰尘之中,简直就是在受刑。抵达硗碛时我们俩已经是灰头土脸,骨头象是要散了架一样,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兴奋。

硗碛是位于夹金山南麓的一个小镇,这里是藏羌族自治区,周围高山耸峙,悬崖险峻。镇子里的藏民实际上已进入了汉文化氛围圈,镇中很难见到藏式碉楼,取而代之的是砖木结构的瓦房,门前的春联,身上的汉装,口中的四川话,已难辨其藏族身份,只有纪念品商店门口的牛头马面羚羊角和街头的冬虫夏草摊子还能嗅出点藏味。

我们走进一家小店铺,这里除了日用品外,奶渣、羊毛绳、酥油、藏刀等民族用品也一应俱全。不过,我只对工艺精美的藏刀颇有兴味。硗碛地处偏僻山区,交通又不发达,所以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少,民风也非常纯朴,商品几乎没有什么谎价。我和小伟每人挑选了两把藏刀总共才花了一百元钱,实在是物有所值,至于十块钱一晚而且住宿条件还尚可的双人间的价格更是让内地人感到不可思议。

第二天我们决定先去游览距离镇子不远处的夹金山公园。公园位于镇子北面的一座小山上,这里的海拔高度已经有2300米,才登了几十个台阶,就感到气喘吁吁,力不从心了。再往上爬,前面矗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记录着当年红军长征时翻越夹金山的英雄壮举。其实公园内并没有多少可游览的地方,不过从这里可以遥望远处的夹金山顶。只见周围群山逶迤连绵,青衣江曲折缠绕,夹金山顶银雪闪耀,清晨的阳光洒在雪峰之上,溢出金色的光晕,犹如梦幻中的童话世界,令人遐想不已。

我们下山沿青衣江往下游方向边走边玩儿,出镇子不远,忽然发现对面的小山上出现了很多藏式碉楼,显然是一个藏族村寨,远远地看到寨子里人头攒动,男女老少象是在赶集,我们加快了脚步,进到寨子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一户人家生了小孩,全村的人都来为这家人祝贺。这可能就是藏家的习俗吧,因为我知道藏民是很重视生命延续的。这里的人们大多身穿藏装,男人身材魁梧头发卷曲,妇女们为了不影响干活经常是把小孩放在背后的背篓里。艳丽的服装,白色的衬衣上套着绿色或红色的平绒无袖右襟开衫,腰间系着黑色绣花围裙,姑娘头上戴着花围头,并垂下一束红线坠子,光彩夺目,妩媚动人。看到来了两个异乡人,热情好客的藏民朋友马上端出了青稞酒招待我们。当他们得知我们是来自遥远的北京时,更是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与他们共进晚餐。一位壮年男子走过来为我们俩斟满了酒,并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告诉我们:“按照这里的规矩,饭前主人一杯,客人三杯。”我不由得一哆嗦,心说:这回可要“搁菜”了,因为朋友们都知道我的酒量:喝一杯扶着墙走,两杯墙走我不走。而青稞酒又是高度数的白酒,看来天下也没有免费的晚餐,硬着头皮喝吧。屋子里放了一张长桌,上面摆满了各种食品,酥油茶、酸奶、糌粑、琵琶肉等藏式食品一应俱全。其中酥油茶的制做工艺是很讲究的:先用土茶罐把茶叶久熬深煮成清茶,再把清茶倒入茶桶中,加入酥油和盐,用搅棒上下反复搅拌打匀就可以饮用了。色香味美,回味无穷,并含有很高的热量,饮后既可御寒又有抗缺氧的功效。这时又有一位藏胞过来敬酒,我连忙起身推托,并假称自己是记者,晚上还有采访任务。好说歹说总算出了院门,我们头也没敢回,一路狂奔,落荒而逃。

夹金山遇险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当年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其实那所谓的雪山就是现在的夹金山,海跋4300米,山顶的积雪要到来年的七月份才能彻底融化。当年的红军是在缺衣少食同时又有敌人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在寒冷的冬季翻越夹金山的,无数的人被大雪山夺去了保贵的生命,堪称历史壮举。

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攀登雪山的危险性,我们决定找当地的司机先开车把我们送到山顶,然后再徒步下山去达维。据当地人讲,最近几天夹金山顶一直在下雪,愿意去山顶的司机很少,因为开车需要冒一定的风险,而且走夹金山公路一定要用四轮驱动的越野车,车况必须良好,同时司机的驾驶技术也要过硬。终于找到一位愿意拉我们去山顶的当地司机,车费一百元不算贵,我俩大喜过旺,马上开始了准备工作:收拾装备,买了一些热量较大的食物和水,又到镇卫生所拿了几盒抗高山缺氧的药和葡萄糖,一切准备就绪便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一觉醒来已是清晨六点,天空阴云密布,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司机很准时地在旅馆门口等候,但一看到那辆车,我的心就已凉了半截。这是一辆当地生产的“通功”牌轻型越野车,轮胎花纹已快磨平,车身破旧不堪,车门子也有些关不严。司机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一边帮我们把背包放进车里一边解释说:“你们别看这车外观破,性能可不错,上山忒有劲。”希望他说的都是真话,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为自己祈祷了,愿苍天保佑我们平安无事。我心想:要是能把自己那辆四轮驱动的陆迪开过来就好了,最起码要比眼前这辆老爷车安全得多。

我们穿过夹金山大桥,开始了最艰险的旅程。进山的路沿着河道蜿蜒曲折地向上延伸,两旁是高大而茂密的针叶林,从车窗向外望去,山顶被浓浓的雾气所笼罩,给人以一种未知的神秘感。开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钻进了云雾中,山路突然变得陡峭而又狭窄,针叶林逐渐消失了,眼前是大片的高原苔藓植物,司机告诉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海跋3000米左右的高度。气温下降得很快,车里已能够哈出白气了,我和小伟都换上了毛衣和外套。道路狭窄异常,坐在车上几乎看不见路沿,让人感到心惊肉跳,连我这号称“老手”的都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不得不佩服司机师付驾驶技术的精湛。又绕过一个山弯,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积雪,在五月份能够见到这么厚的雪实在让人觉得新奇和兴奋。天空中缤纷地飘起了雪花,汽车在泥泞的雪地上喘着粗气艰难地向前行驶,又走了十分钟,车子熄火了。司机无奈地告诉我们:“路上的雪太厚,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了。”“离山顶还有多远?我们俩能翻过去吗?”我有些着急了。司机回答说:“大概还有800米左右(垂直距离),你们可以走小道,爬到山顶就能看到山那边的公路,然后沿公路下山就能到达维了。”我们向司机道了谢,下车打好背包,开始向顶峰前进。草坡十分陡峭,走不多远就觉得心跳加剧,手脚发软,只得停下来歇息。山上的气温很低,只有零度左右,脚下的植物都挂上了美丽的冰凌,使我真正体验到“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感觉。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山顶方向攀登,每爬到一个草坡的顶端都以为是到达了顶峰,而令人泄气的是眼前总是又出现一个更高更大的草坡。当离顶峰还有200米左右时,我们两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就觉得胸闷难忍,头痛欲裂,小伟更是脸憋得通红,大口地喘着粗气。也难怪,小伟个头比我高不了多少,可体重却有一百五十多斤,相当于我背着四十斤肉在爬山,够难为他的。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我们马上拿出了葡萄糖和食品开始给自己补充能量,后悔上山之前没有准备两罐氧气。看来还是缺乏登山经验,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现在就要付出代价了。

似乎距离山顶已经很近了,雾气越来越重,能见度只有十米左右,狂风夹着大雪劈头盖脸地朝我们打来,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气力。从北京出发时只带了件薄毛衣,并没有准备可以御寒的衣服,做梦也想不到如今自己会身陷这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之中。又翻上一个山坡,艰难地爬上一块大岩石,眼前突然一片空寂,没有什么东西比我更高了,狂风几乎要把我吹倒,此时夹金山顶峰已经被我们踩在了脚下,耳边除了风声似乎还有什么声音从遥远的山脚下升腾而起,在空中盘旋而上,飞过头顶,飞向无限苍穹。然而我们此时并没有因为冲顶成功而感到兴奋,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摆脱眼前的困境。由于夹金山顶峰北面是阴坡,白雪茫茫一片,再加上恼人的大雾也始终不肯散去,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公路,我们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小伟从背包里找出了指南针,从地图上看达维应该位于夹金山的东北方向。在确认了大方向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坡度较缓的地方下山。

山坡上的积雪很厚,许多地方都齐腰深。我走在前面开道,每迈一步都是先试探性地在积雪上面踏出一个雪窝,然后小心翼翼地踩着雪窝往下走。有时一不小心踏重了,一只脚就会完全陷入雪窝,积雪没过膝盖,几乎到达大腿根儿,用力抽出一只脚而另一只脚又陷了下去,就这样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体力有些不支,再回过头看看山顶,似乎只走出了二百多米远,眼看已经下午两点钟了,如果还不尽快走下雪线的话,我们就有可能面临在海跋4000米的地方露宿的危险,对于我们这些无装备登山的游客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我转回头去想提醒小伟加快点儿速度,突然觉得脚下一滑,身体立刻失去了平衡,一个跟头栽倒在雪地上,沿着雪坡迅速向山下滑去,只感觉耳边的风嗖嗖地掠过,心想:这回可要彻底交待了。小伟急得在上面大声呼叫,但也无能为力。我试图用手控制住身体,但挣扎了几下无济于事,只得听天由命了。过了一阵,觉得坡度渐缓,滑行的速度也降了下来,终于停住了。我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毫发无损,一边庆幸自己命大,一边在想:滑了这一分多钟顶上我走一个小时的路了,不如“破罐破摔”,索性滑着走。于是冲着还在山上的小伟大声呼喊:“嘿,你也滑下来吧,这边很安全。”见我没什么事儿,小伟也往地上一坐,开始向山下滑行。我们连滚带爬地又走了三十多分钟,鞋坑里已经灌满了雪水,裤子也快湿透了,寒风一吹,冰冷刺骨。总算又一次见到了草坡,我们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庆祝自己成功走下了雪线。

大雾渐渐散去,露出了蓝丝绒一样的天空。向山下望去,隐约看到了盘旋曲折的公路,用指南针再次确认了方向,我们又继续前进了。回头仰望夹金山顶,雪线以上白雪皑皑,如同山舞银蛇,分外妖娆;雪线以下,草丰林茂,郁郁葱葱。沿着山路又绕了两个弯儿,路边出现了一池碧水,是由雪山上融化流下来未经污染的最纯净的雪水汇成的,冰冽刺骨。把手伸入水中,拿出来时已冻得通红,全无感觉。蓝天、白云、雪山、森林、海子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五彩画卷,大有九寨沟的风范,只不过这里除了我们再没有其他人,这更使我坚信:“世之雄奇瑰丽之观,常在于险远。”

在雪山上跋涉了近七个多小时,我们已经体力透支了,坐在公路边的石头上望眼欲穿地盼望能有辆汽车送我们去达维。天快擦黑时终于听到了汽车的马达声,一辆小面缓缓地驶上山来,我们连忙起身挥手拦车,司机把车停了下来,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我们,问道:“你们从哪儿来?”“我们是从夹金山南面翻山过来的,麻烦您捎我们一程到达维好吗?”我近乎恳求地回答。司机看了看我们厚重的背包,浑身的泥水,一脸的倦容,信任地点了点头,并肃然起敬地说到:“很了不起!今年还没有游客从山那边徒步翻过来呢。我送你们去达维,不要钱了。”此时,我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是木然地道了谢便上了汽车,司机调过车头向着当年红军翻越夹金雪山后胜利会师的地方―达维绝尘而去。

在以后的几天,我们又展转去了四姑娘山、巴朗山、卧龙和西岭雪山,一路下峡谷、越峻岭、过草甸、爬雪山、览冰峰,风景万千,风情百态,险得够劲,累得过瘾,走一趟,终生难忘。其实探险旅行就象是浓缩的人生,在短暂的时间里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让你充满信心地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