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输出价值观和抢夺话语权来看,儒家比社会主义更有利用价值 -- 脑袋

共:💬265 🌺37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儒学最大的问题是实践,是王莽

儒学兴起还是得力于汉武帝的力推,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这些理念是儒学的核心理念,后边的变化都是小修小补。而我记得董仲舒在通过皇权把儒学推上至尊地位后,儒学有2位大师严厉批评过董仲舒,大意是,儒学应该再经过百年的争议发展后才能获得至尊的地位,现在这样,是拔苗助长,最终会害了儒学。(具体的忘了,有知道的河友补资料啦)。而武帝推儒学,不过是骗人吧了,外儒内法是真。《史记》上有记载:“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注:见《史记》卷 120 第 3106 页)

后边到了宣帝,骗人者终骗己,宣帝的太子酷爱儒学。汉宣帝的儿子(后来的元帝)做太子时,喜欢儒生,看到父亲好刑名,就是行法家,当时很多大臣贬的贬,杀的杀,就劝他父亲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就是空说反话,叫人不知怎么办好,这样的人不能委以大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注:见《汉书》卷九第二七七页)。 宣帝最终因为布衣时的妻子许皇后的缘故,还是把帝位传给了元帝。

而后边不久,王莽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王莽的“颜色革命”能成功,当然有他善于权术的一面,但他得到了当时已经把持社会权利的儒生阶层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

而王莽篡位后,实行的经济政策如下。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这些听起来很美好的用来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大同世界理想的政策的实际效果确实差的很,国家很快进入动荡,大乱开始。尤其最后一条,3次收回重发匈奴单于的印玺,次次降级。把西域服从都护管辖的几十个国家的国王印玺从王降低到候,对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也类似。这些直接导致汉武帝霍光汉宣帝时期的军事成果化为乌有。其后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再把中国疆域完全恢复到西汉后期水平,包括本朝。

而当敌人打上门来的时候,他不是积极迎战。而是听从一些迂腐儒生的建议,率群臣到国都郊外大哭特哭。还给大哭的人准备饭吃。敌人已经打进城来,他还振振有辞地说:“我是有德之人,其奈我何?”这个皇帝就是王莽。

王莽实际上是把儒家设想的理想化的东西进行了一次实践,实践结果确实差的很。儒家思想没有吴起,申不害,商鞅这样成功把理论付诸实践的人,出了个王莽还搞了个灰头土脸。现在看,儒家的东西在道德生活教育领域还是有大作用的,但不是能指导经济和管理的。从管仲开始,到商鞅变法,那些人的东西才是中国治理的经验精华。只可惜从汉武帝开始,就妄图用儒家的东西来骗老百姓,可惜骗人者终骗己,西汉的江山最后确被王莽用儒家的那套来了个颜色革命。

西汉之后,中国封建王朝的管治,武功等综合水平,一直未能再超越西汉(西汉自高文景武邵宣元成平)近8代皇帝,接近200年内无大乱,外能开疆扩土,即使王莽篡位的时候,国内随有矛盾,但不是那种起义军四处都是的遍地烽烟或者江山破碎,内战不断(晋后期是8王之乱,唐安史之乱后一直有藩镇问题,宋被女真蒙古击败,明末也是内忧外患,清末更不用说了),对外,匈奴,西域(包括中亚地区),西南,青藏高原的羌族,还都是牢固统治。直到王莽开始瞎折腾才开始乱。

究其原因,汉武帝他们妄图把管理国家的经验只掌握在皇帝手里,而只让百姓学习儒家,希望来实现江山永固。可惜历史给他开了个玩笑,他死后不到百年,西汉就被儒生王莽颜色革命了。而真实的治国经验的理论,则被汉武帝他们锁在皇宫的书院内(秦始皇应该也是这么干的,外边烧书,啊房宫里肯定存了很多书,可惜被项羽一把火都烧了),希望只有他们的子孙才能掌握。可惜学识,理论没有实践,没有交流,只能是书本上的死字。再出了像元帝那样喜欢儒家的皇帝后,这些从管仲到商鞅包括西汉历代皇帝大臣总结的真实的历史管理经验,就只能躺在皇宫图书馆里睡大觉了,等天下大乱,一把大火以后,就什么都不剩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