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IT教师手记--系统开发与设计(一)系统分析员 -- redbud

共:💬36 🌺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有意思的话题

日本这边的行话叫上流工程,相对的具体开发就是下流工程,夹在中间的是中流。

俺的看法IT是一个“编”字:

上流“编”故事

中流“编”剧本

下流“编”代码

维护呢?呵呵,最惨,“编”理由。

编故事的人一定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必须做出完美的需求分析。对大型项目而言需求分析实在是太重要了。做出好的分析不一定项目成功,但是没有好的需求分析,一定失败。

怎样才能做出好的需求分析呢?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精通客户的行业。然而即使是客户派来的最懂本公司业务的人员,也是不可信赖的。因为所谓懂业务的人员,未必真正知道本公司的所有情况,有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未必告诉设计人员。而计算机是如此之笨,即使你仅仅遗忘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有可能造成系统崩溃。比如挑战者的爆炸仅仅是因为某个计量单位问题。

所以你必须真正精通业务,必须比客户的任何员工都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很简单:去客户公司上班,实际从事员工们每天的工作。你不必做的非常熟练,但是你必须了解实际的流程,包括公司以前的做法,变更的理由,预订改革的部分。一般熟悉一个部门需要3个月。某些核心部门需要更长,比如财务。在你熟悉了公司所有部门以后,你就可以着手写需求分析了。但是请注意,这时候你写出来的分析只是合格线上下的东西。虽然能写出这样的分析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但是要达到良好的要求,还是很远。这是需求分析的第一种类型,现实复制型,即把现有的业务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

要写出良好的需求,不仅要熟悉企业真正的运作情况,还必须精通企业所处的行业。因为企业的现行做法并不是完美的。如果你是为那些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标杆企业做分析,可能会轻松一些。如果并非这样,你就必须深入学习行业自身的情况,找出当前企业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广泛学习和调查,你就从了解事物是怎样的,上升到知道事物应该是怎样的。这时你就有可能写出良好的需求来。这是需求分析的第二种类型,行业标杆型,即综合本行业特点,不仅把现有业务计算机化,而且通过系统开发来弥补原有业务的不足,提升企业效率。

能写出优秀需求分析的一定是廖若星辰的那些牛人。什么是优秀的分析?通过引进IT系统,不仅把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到行业的优秀水平,而且通过引入前所未有的运营手段或技术等,是企业加入行业最先进的行列,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例子是当年的沃尔玛,通过先进的物流系统大大提高了物资和资金的周转速度,系统本身成为行业的标杆。这是需求分析的第三种类型,开创未来型。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开创,和所有的创新一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同样是沃尔玛,智能标签计划并未象预计的那样带来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说很失败。

需求分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那就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可操作可实施的分析。每个分析人员真正因该追求的是这样一个境界,即立足于企业的实际状况,提出具有很强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的方案,循序渐进的帮助企业达到自身所能到达的最佳境界。可以用脱胎换骨型来形容这种分析。

有过大型企业应用软件上流设计经验的都知道,企业导入新的系统,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项目的成本甚至关系企业本身的存亡。玩一些花里胡哨的概念或者不思进取的照搬现状都是不可取的,甚至太多的项目在分析阶段连基本的业务都不能完全吃透,更不用说给企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结果是造成好的企业伤筋动骨,差的企业甚至一命呜呼。

通宝推:redbu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