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洛阳风物记之周南 -- 古城老农

共:💬76 🌺8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洛阳风物记之洛阳桥

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而愚以为若问洛阳兴废事,则请君只看洛阳桥。洛阳临水筑城,常人无达摩大师一苇渡江的神通法力,而舟楫又不足以满足大量人群往来的需求,于是桥梁的建造就不可避免了。

三代之事尚矣,难以确考,而至少自秦汉洛阳就有了桥梁。当时是木制的浮桥,大约是在连锁的船上铺上木板,而它们不仅易为洪水冲垮,也常常成为战乱的牺牲品,西晋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任命刘琨为冠军将军率领禁卫军迎战前来讨伐的诸王联军,刘琨大败而还,“焚河桥以自固”——这招烧桥的本领被刘琨的表弟和参谋长温峤学会,在出战王敦时候,温峤也放火把建康(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给烧了。

唐兴,天皇高宗和天后武则天长居洛阳,乃大举兴建天津桥——天津者,通向天庭(天子所居)之渡口也,因为后来天庭移到北京,所以天津的地名也跟着跑到了渤海。天津桥是一座石拱桥,而且跨越当时堪称大河的洛水,是当时全国的标志性建筑,也被众多文人雅士所钟爱,唐诗里直接涉及“洛阳桥”“天津桥”“洛桥”字样的诗数以百计,骆宾王、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皮日休等等文化史上的知名人物都曾在桥上流连吟咏。可以说,天津桥是大唐风雅的重要象征和载体之一,不过现在只盛一个桥墩,聊以凭吊怀古了。

北宋之后,洛阳日渐荒弃,桥梁也跟着破败,甚至毁坏不修。民国期间,北洋大帅吴佩孚挟直皖、直奉两战大胜段祺瑞、张作霖之声威,虎距洛阳,于1921年重修天津桥,落成之际,名流如张謇纷纷作文赋诗,盛赞“吴将军”之恩威。夏季暴雨,一日吴佩孚驱车视察,山洪忽下,将桥两端淹没,把吴大帅困在桥中央(因为桥为拱型,中间高而两端低)。随从大惊,以重赏驱诱士兵援救,结果下水八人,被洪水冲走六个,又持枪威逼梢公驾船才将吴大帅救出,前后折腾了七八个小时。如今此桥仅余残桥一段,洛阳人称“老吴桥”。

1932年1.28事变,淞沪激战,国民政府临时迁到洛阳,后来为纪念此事,于1937年修桥一座,以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为林森桥,1944年日军侵近洛阳,林森桥被守军炸毁,现在有个亭子,上有残碑一块。

解放后,五十年代修了两座桥,洛阳桥和洛河桥,风格简朴,至今仍在使用。80年代新修一座洛阳桥,1992年邓公南巡,全国开发,洛阳也跟风上马一座牡丹桥,不久治理整顿,遏制经济过热,洛阳市财政困窘,无力支付建造费用,牡丹桥成了烂尾桥,半座桥挂在洛河上好几年。前几年洛阳再次开始大规模建设,不但很快修完了牡丹桥,还另修了王城桥。

同是一个洛阳市政府,前些年连一个桥也修不起,后来则造桥修路,出手阔绰,何以前后差异如此呢?原来是外出考察,学来了先进经验,就是把土地卖给开发商,赚了很多转让金,开发商则盖了很多房子,再卖给老百姓。或曰:百姓买不起怎么办?答曰:没关系,一则青年结婚是刚需,不得不当房奴的大有人在,另外则是对外推销,跑到附近城市里宣传洛阳是中西部最佳宜居城市。

据说当年黄巢失败出家,仍念念不忘洛阳,又潜回洛阳,徘徊天津桥上,赋诗曰“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虽已是大唐日落黄昏时的景色,依然诱人如此,更不必说其盛时风流了。不过,如今科技发达,吞江跨海的大桥也不鲜见,洛阳的桥梁再无可能重现天津桥的风光,凝聚世人的瞩目了,这诗句也该改为:无人再看天津桥,独有残碑伴落晖了。

关键词(Tags): #洛阳风物记(当生)#洛阳桥(当生)#洛阳(当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