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46) -- 江南水
这个项目就是秦国人的拿手好戏,水利。
这一次,秦始皇倒是没有动员人们去建设什么大型的水利工程,只是四个字儿,决通川防。
通俗说就是,大规模改造那些大江大河两岸的大堤,尤其是黄河两岸的大堤。
其实黄河两岸本没有大堤,修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大堤。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天上来,穿过西北的黄土高原,带着那里的黄土,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在水流逐渐变缓的下游,河水两侧的黄土慢慢沉淀淤积,变成了肥沃的土壤。
中华的先人就在这些地方,吮吸黄河水,耕作黄土地,生儿育女,繁衍生息。
母爱是伟大的,值得永远铭刻在心底的,母爱太泛滥,对儿女来说,就说不上还是好事儿了。
一天天,一年年,黄河从上游带来的黄土越来越多,下游的河道也变得越来越宽。
平常日子里,这还没什么,生活在两岸的人们大不了往后撤一步,在远离河水的地方,也能凑合着过。
要是赶上黄河泛滥,那就不好说了,河水可以往南流,也可以往北流,黄河的入海口也没个准地方,可能是在北边,也可能是在南边,学名,黄河改道。
这么一来,人们就没办法了,只好惹不起躲得起,搬家了事。
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改道的习惯,说不上来,有种说法,殷商三天两头的迁都,就是让黄河改道给逼的。
在那个时候,要解决这个问题,没什么特别的好办法,只能学习老祖宗大禹的老办法,疏通,及时清理掉两岸的淤泥,让黄河沿着一个相对固定的河道,奔向大海。
疏通这个事儿啊,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就看有没有人来挑头儿组织这个事儿了。有人挑头儿组织,哪怕全天下都是洪水也能搞定;没人出头,一条黄河就能把人们折腾得够呛。
换句话说就是,就看能不能做到天下一盘棋。
到了春秋战国,天下一盘棋,只是一个传说。
人们渴望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心愿同黄河不定期泛滥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严重考验着黄河沿岸各个国家的领导人的智慧,尤其是黄河下游的那些国家。
战国时代,齐国、赵国、魏国,都跟黄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条黄河很凑巧的做了这三个国家的天然界河。
虽然同饮黄河水,但是天然的地理位置,却让这三个国家的处境有点儿不一样。赵国和魏国的地势比较高,齐国的海拔比这两个国家低了那么一点点。
哪天黄河泛滥了,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最倒霉的,不用说,肯定是齐国。
齐国不想成为最倒霉的那一个,就想了一个高招儿,在自己的境内距离河岸二十五里(合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修筑了长长的大堤。
黄河泛滥的时候,先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前往齐国,在齐国大堤的反作用力下,又反过头来前往赵国和魏国,让赵国和魏国难看。
赵国和魏国一看齐国这么不讲究,也就不客气了,天下又不是只有你齐国一家会修大堤。这两家有样学样,也分别在离岸二十五里的地方,修筑了黄河大堤。
赵国和魏国在修大堤的时候,也动足了歪心眼,这两家的大堤就是不跟齐国的大堤面对面的隔河相望,而是错落有致的站在齐国大堤的对面。
结果呢,黄河泛滥的时候,碰到赵、魏的大堤就往齐国那边流,碰到了齐国的大堤,再掉头往赵国和魏国那边走,游游荡荡,没个准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黄河总有不泛滥的时候吧。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黄河四处游荡了一番,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泛滥期一过,黄河就消消停停的按照相对固定的河道东流入海,并且给先前走过的那些地方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足够肥美的土地。
在农耕时代,土地就是生命,优质的土地甚至比生命更宝贵。看着眼前黄河留下的这份遗产,人们没有理由不心动。
心动后就是行动,周围的人们纷纷前去跑马圈地。
看黄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那么消停,人们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在黄泛区盖起了房屋,打算永久拥有这些从天上掉下来的优质土地,一副“在沙家浜扎下去”的架势。
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黄河并没有向人们保证他不会再泛滥,更要命的是,他也没有告诉人们下一次泛滥是在什么时候。
等到黄河再一次泛滥的时候,没有任何准备的黄泛区人民就麻烦了。
堤毁人亡,不是传说……
没法子,还是接茬儿修大堤吧。
大堤离黄河的岸边越来越远,离城郭越来越近。等到黄河再泛滥的时候,堤防一旦扛不住黄河水的冲击力,那……
处在更下游的齐国,为了保证自己的耕地数量不受损失,不愿意给黄河让一个合理的通道,相对处在上游的赵国和魏国,更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齐国使坏,只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堤防大战。
结果是多败俱伤,还连累了无数的百姓……
只能长叹一声,说不上是为了什么而叹。
这种堤防大战,差不多贯穿了整个战国时代,其中玩儿的最熟练的,应该算是魏国。
战国初期的大富翁白圭,不但是个优秀的商人,还是一个堤防大战的高手。在主管魏国的水利工作期间,他就经常用这一手来整治邻国,应该就是齐国和赵国。
白圭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很是满意,曾经得意洋洋的对孟子说,我治水比大禹还牛。(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看着如此充满自我表扬精神的白圭,孟夫子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张口就说,你错了。(子过矣)
在孟夫子看来,大禹让水都流向了大海,是治水的正道,你白圭呢,让水都流向了邻国,有点儿良心的人,都看不上这一套。(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齐、赵、魏三国的堤防大战,不仅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损耗了彼此之间那本来就不太多的好感。我相信,不用秦国人连横,他们也没法做到众志成城。
有的人说,中国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帝国,是因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管理复杂的黄河、长江的水利。
是管理水利的需要,催生了帝国,还是帝国为了自己长治久安的需要,主动管理水利,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不管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有一个统一的帝国来管理一下水利,总归是好事儿。
在秦始皇的号召下,人们开始对那些不合理的江河堤防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大江大河两岸的大堤,有了统一的规划,河水也就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河道。在改造大堤的同时,清理江河的淤泥,应该是顺手牵羊的事儿。
秦始皇一辈子搞了不少大型工程,在这些工程中,获得正面评价的并不多。即便那些获得后世正面评价的工程,人们大多也都会在正面评价的上面加一个“过度使用了民力”。
我要说,这个决通川防,绝对应该获得一个不掺任何杂质的正面评价。他摘掉了悬在无数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最大可能的让千万人不再生活在洪水不定期到来的噩梦中,比修十条郑国渠还有价值。
这个决通川防,是什么时候开始动工的,不知道,不过,是什么时候竣工的,应该比较确定。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在碣石刻石自我表扬的时候,专门把这件事儿拿出来刻在了石头上。也就是说,决通川防的竣工时间,应该不会晚于这个时间。
始皇帝二十七年,驰道建设开始动工,始皇帝三十二年,决通川防竣工,那些年里,帝国的人民真的很忙,建设新世界,改造旧世界,一个都没有少。
建设新世界,改造旧世界,就够了?
秦始皇会说,幼稚!
还得砸烂一个旧世界。
除了建设、改造,秦始皇还决定拆迁,不对,是只拆不迁,把地方上那些坚固的城池全部拆毁,统统换成豆腐渣工程。
相信我,这是真的,秦始皇在碣石刻石上,也专门提到了这件事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堕坏城郭。
秦始皇的脑子里绝对没有进水,这里面有一个绝对精明的算计。
在冷兵器时代,坚固的城池是保存自己,拖垮敌人的有力武器。希腊人可是在特洛伊啃了十年的城墙哦,要不是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的馊主意,天知道希腊人要啃到什么时候啊。
周初的时候,一来是天下刚刚安定,大伙儿都不愿意继续折腾,马放南山的享受难得的和平,是很多人的心愿,二来是周天子也不允许诸侯们修筑坚固的城池,所以各个诸侯国的城池,跟豆腐渣差不多,这也就是田单所向往的那个三万人横行天下的时代。
周王室迁都后,天下开始乱套,能抢的,就出去抢,不能抢的,也扎紧篱笆不让别人来抢,从那以后,天下的城池都按照能扛核袭击的标准来修建。
可以说,坚固异常的城池,是战国延续了上百年的重要保证。
在地方上建造豆腐渣城池,也不是秦始皇的原创。当年晋献公的司空(相当于建设部长)士蒍,在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夷吾(后来的晋文公、晋惠公)修筑城池的时候,就尽最大可能的偷工减料。
士蒍的理由还很充分,那些地方没有多少外患,城池太坚固了,没有用。(边城少寇,安用之?)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患的地方,特别坚固的城池,反而是中央政府的累赘,是地方对抗中央的重要资本。
作为整个天下的No.1,秦始皇拆毁优质城池,建造豆腐渣城池,不给地方留下对抗中央的资本,也算是继承传统并适度创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江南大人好勤奋啊,铁老大也来表扬你啦。 奥运光芒 字126 2010-05-24 16:50:25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58) 47 江南水 字6430 2010-05-22 05:06:00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57) 32 江南水 字5538 2010-05-21 05:01:58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56)
🙂关于城池也不全是如此吧 狂歌笑 字240 2010-05-20 07:55:45
🙂对,应该不会把所有的城池都弄成豆腐渣 江南水 字126 2010-05-21 05:08:23
🙂贾谊说“隳名城”,大概是对一些有名点的地方下了手 1 不远攸高 字66 2010-05-22 06:20:56
🙂【补充+讨论】决通川防的时间问题 5 江南水 字1421 2010-05-19 00:57:22